西藏拉薩甲米水磨坊

西藏拉薩甲米水磨坊

西藏拉薩甲米水磨坊

西藏拉薩甲米水磨坊

拉薩甲米水磨坊位於拉薩市北郊的娘熱溝,距拉薩市中心6公里。甲米水磨坊製作技藝包括水磨坊機械製作技藝以及糌粑加工技藝兩部分,於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藏族人民幾千年前就開始食用糌粑,早期的糌粑全靠人力手工磨製,後來開始藉助水力。甲米水磨坊約建於公元1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在帕邦卡鬆贊巖洞閉關修行時,磨坊主人曾向他供奉過該磨坊所產的糌粑。這些糌粑加工精細,純白無雜,美味可口,五世達賴喇嘛對其讚不絕口。到七世達賴時,娘熱甲米水磨坊成為向達賴喇嘛供奉糌粑的定點磨坊,並獲得正式命名。

水磨坊製作技藝包括幾個方面:一是選址、建渠、起屋,二是水磨坊核心部位“磨盤機械傳動系統”的製作,三是磨坊各環節的使用與維修技藝。

甲米水磨坊顯現了藏族人民機械製造和穀物加工的傑出才能,它充分利用天然泉水,以節能、無汙染的方式磨製糌粑。但由於水磨效率不高、產量低,所以甲米水磨坊受到了電動磨面工具的衝擊,發展前景不甚樂觀,亟待保護。

圖文素材來源於網絡

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