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夢龍:我這樣上語文課

語文 讀書 善導大師 教育 教育微思考 2018-12-01
錢夢龍:我這樣上語文課

“一堂課改變了我後半生的歷史。”錢夢龍先生這樣說。他的語文思想是教育界的財富。本文簡要梳理錢夢龍語文教育思想,以重申在繼承中革新的理論追求,同時提示學習前輩名師的途徑和方法。

上課是教師最重要的一項基本功。評價一名教師是否優秀,首先要看他課上得怎麼樣。一堂好的語文課,不僅能教給學生實實在在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而且能喚醒學生的求知慾和自信心,使學生在如沐春風的愉悅中,不知不覺地奠基著他們的人生大廈。

1952年成為中學語文教師後,一直在琢磨著怎樣把語文課上得好一些。開始的兩三年我對自己的定位很低,能做一名不致“誤人子弟”的教師便已心滿意足。那時的我,是一名僅有初中學歷的“小青年”,雖然陰差陽錯地“混”進了中學教師隊伍,卻根本不知語文教學是怎麼回事,只能根據我的自學經驗設計語文課,教學目的只有一個:激發學生讀書自學的興趣,希望學生能像我一樣走一條自學成長之路。因此,我上課把主要的力氣都用在引導學生自學課文上,而不是採用當時一般語文教師普遍採用的“串講法”。為了上好課,我也給自己加大了閱讀量,並不斷總結讀書之法,用於指導學生閱讀。這一閉門造車的無奈之舉居然出乎意料地取得了成功,我這名學歷不合格、從教僅僅四年的新手教師竟以一篇《語文教學必須打破常規》的教學論文被評上了嘉定縣首屆優秀教師,並被指定在全縣教師大會上宣讀此文,會後還獲得了晉升兩級工資的殊榮。這在當時是很少有的獎勵。

牛刀小試,初見成效,從此我看準了語文教學的方向:教會學生讀書自學。我開始有意識地把“怎樣上好語文課”作為一個探索的課題。最終我有幸被評上了上海市第一批特級教師,我傳奇式的經歷說明:即使像我這樣學歷不合格、起點很低的教師,只要看清了方向,堅持不懈地走,也能夠走出一串堅實的腳印。

一、課程意識助我定向

在教一篇新課文之前,我一般總要問一問自己:我教的是一門什麼課?為什麼要教這門課?怎樣教這門課?這樣教對促進學生的發展有什麼意義等。後來漸漸養成習慣,“課前自問”變成了一種自覺的意識,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課程意識。這種課程意識,看似很“虛”,其實關係到整個教學活動的走向,決定著教學的成敗。走向不明,必然迷茫;走向錯了,一切努力都是無用功。常聽到已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語文教師感慨:語文課越上越不會上了!為什麼會有此反常現象?究其原因,多半是因為缺少課程意識。語文作為一門具體的課程,它在中小學設置的目的是什麼?它自身的任務是什麼?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對學生進行本民族語的教育;具體些說,就是通過讀、寫、聽、說的訓練,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這樣為語文課程定向,就可以減除多年來強加給語文課程的許多“非語文”的額外負擔,使語文課的教學目標變得比較單純,不再“亂花迷眼”。

幾十年來目睹形形色色的語文教學新理論、新思想“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我始終堅守一個立場:我教的是語文,它是一門幫助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因此,我所有教學活動都應該有助於學生正確、熟練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是我認定的語文教學之“根”。凡有可能動搖這個“根”的理論、學說,無論進口的還是國產的,無論其立論如何高深莫測,無論其包裝如何精緻華麗,無論它是出於什麼權威之口,我都不予理會。這樣,我便有了一股“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

上語文課只要認定了民族語教育這個方向,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理解、咀嚼、品味文本的語言,進而實實在在地教會學生讀書,那麼,不少教師“語文課越上越不會上”感慨肯定會變成“越上越會上”的成就感了。

二、教學理念助我得法

教學行為總是受教學理念的支配。因此,我在進入具體的教學活動之前總還要問一問自己:我的教學理念是什麼?它是先進的、富於生命力的,還是落後的、陳腐的?這種自問,久之成習,同樣也變成了一種自覺的意識。

我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三主”: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一直是指導我的教學實踐的教學理念,它支配著我上的每一堂課。“三主”的內在邏輯我曾經這樣表述:“學生為主體”是教學的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著眼於學生的“會學”;“教師為主導”則是把教師的作用定位於“導”(引導、指導、輔導),著眼於教師的“善導”;而學生的“會學”和教師的“善導”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必然歸宿於一個“訓練”過程:“訓”就是教師的引導、指導;“練”就是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是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基本形態。教學過程除非沒有師生互動,否則必定是一個訓練過程。

這些年來,應試式的“操練”愈演愈烈,對正常的學校教育造成了嚴重干擾和衝擊,以致人們遷怒於“訓練”,甚至在“訓練”和應試式“操練”之間畫上了等號。於是,在一片反對應試教育的聲浪中把“訓練”也連同髒水一起潑掉了。結果是,應試教育依然如故,正常的訓練卻蒙受了“不白之冤”!連語文課程標準也誤解、貶低了訓練的地位和作用。其實,教育本身就是訓練。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良好品德和習慣的養成,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智力的開發等,哪一項離得開訓練?語文學科的實踐性強,學生要學會閱讀、學會作文、學會聽說,並通過讀、寫、聽、說的實踐提高語文素養,更不能須臾離開訓練。排斥訓練,無異於抽空語文教學的內容,使語文課程蛻變成一個徒有其表的“空殼”,跟思品課、政治課、歷史課等其他人文學科沒有了區別,結果必然是嚴重降低語文教學的質量。

三、長期踐行助我生慧

我從1952年正式成為語文教師,僅有初中學歷的我根本不懂語文教學,但終於從自身學習語文的經驗中悟出了語文教學必須著眼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個“訣竅”。因此,我的教學從一開始就比較注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隨著教學經驗的逐漸積累,最後形成了“三主”教學理念。“三主”的核心是“學生為主體”,即確認學生是主體,是學習、求知的主動者;既然學生是學習、求知的主動者,那麼教學過程中的“學情”就必然會隨著學生思維活動的展開而千變萬化,逼使我不得不經常面對不斷變化著的學情。這種學情變化是無法預料的。這對教師的教學智慧確實是嚴峻的挑戰。長期以來,這樣的挑戰不斷出現,我這個資質平平的人,居然也漸漸變得聰明瞭一些,雖然說不上什麼“教學智慧”,但至少在千變萬化的學情面前不至於手足無措。

教學機智是實踐的產物。首先,教學理念出智慧。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真正確認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必然會想方設法使自己的一切教學行為都有助於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學智慧往往由此而生成。其次,長期踐行生智慧。我們不妨從反面設想,如果教師長期習慣主宰學生,控制課堂,提問也只是為了誘使學生“入我彀中”,這樣的教學實踐如果長期不變,積久成習,必然導致教師隨機應變的能力萎縮,“教學智慧”從何而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