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什麼要幹掉一心做學問的三阿哥胤祉

康熙皇帝九子奪嫡的盛況養活了後世無數的史學家,劇作家以及在酒飯茶肆的說書藝人。最主要原因是康熙皇帝的身體好,兒子多。並且康熙皇帝對皇子的教育相當重視,所以他的兒子當中有才華者甚多,作為一個父親,這自然是讓人高興的事。但是這幸福之中的煩惱就是把皇位傳給誰呢?

雍正為什麼要幹掉一心做學問的三阿哥胤祉

康熙皇帝

當時的傳說很多,在民間最為廣泛的說法是康熙遺詔是把皇位傳給十四皇子,但是四皇子胤禛夥同隆科多,據說還有武林高手童林把遺詔改成了傳位於四皇子。這個的可信度極低,且不說皇宮的警衛制度森嚴,除非是真的能飛簷走壁的功夫才能把遺詔偷出來再放回去,並且遺詔這種嚴肅的文書中肯定會有皇子的名字,名字又該如何塗改?最近現世的文物,康熙皇帝遺詔,已經從技術上否定了修改遺詔的可能。

在皇位爭奪戰中勝利的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開始瘋狂的打壓他的競爭對手。這從維護皇權的角度來看是無可厚非的,比如在朝中勢力最大的八爺一黨,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必須除掉。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特殊的人物,當時的皇三子胤祉。胤祉在雍正繼位後也是很快遭到打壓,最後被圈禁而死。但是胤祉並不是胤禛的競爭對手,雖然他也是九子奪嫡中的一個,但是他僅僅是名義上的可能,胤祉對皇權並不感興趣,他也有自知之明爭不過老八、老四這樣的實權派,所以他選擇了另外一條發展道路——做學問。

雍正為什麼要幹掉一心做學問的三阿哥胤祉

胤祉

古代的帝王家不乏一些在文學藝術上取得成就的人。這其中在圖書編纂方面有兩個最突出的人,一個是昭明太子,他主持編纂了《昭明文選》,相當於給後世的讀書人提供了一份優質的書單,古人有"文選爛秀才半"的說法,並且昭明太子還給《金剛金》分為三十二品,更是功德無量。

另一位就是這位胤祉,胤祉應該是整個滿清皇室中最博學的,在各個皇子都在忙著搞政績,為自己加分,爭奪皇位的時候他卻一心做學問,主持編撰了《律歷淵源》。這本書集合了天文、數學、曆法等內容,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這一部分內容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也有體現。

按理說這樣一位學者兼書呆子的皇子是不會對雍正構成任何威脅的,並且在雍正剛剛繼位的時候胤祉就表現出了對雍正的支持,但是為什麼雍正還要對他下手呢?

雍正為什麼要幹掉一心做學問的三阿哥胤祉

雍正皇帝

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文人士大夫和皇權的關係,文化和皇權的關係。文人士大夫到了清朝對皇帝權力的制約已經很弱了,但是這個時候這些儒生擁有的唯一權利就是對儒家文化的解釋權,擁有這種解釋權就相當於掌握了當時對皇帝行為和言論的評論權。而這種權利也在逐漸的被皇權蠶食。在清朝初年,康熙皇帝受到過系統的儒家理學教育,他的文化造詣很深,當時康熙皇帝就發表過上諭直接從理學的角度,對當時的一些文化名士進行抨擊,這也就代表著皇帝開始介入到了文化權利。

胤祉主要原因還是出在編書上,當時胤祉為了編書基本上將當時所有的文化名士都蒐羅到自己的手上,比如陳夢雷、楊文言、周昌言等,當時的胤祉相當於文化圈的老大。所以胤祉相當於掌握了文化導向,雍正沒有康熙那種理學基礎,自己不能夠掌握這種對文化解釋權的掌握,但是他也不允許別人掌握這種話語權,特別是擁有這種話語權的還是他當時唯一的哥哥。

從這個角度看,雍正之所以要幹掉胤祉,是不允許儒家文化來制約他的權利。這種權利如果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也不能掌握在競爭對手手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