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南“封門”變“通門”'

"
"
鬱南“封門”變“通門”

圖為通門鎮“兩山”理念教育基地。南方日報記者 雷賢輝 攝

鬱南縣通門鎮百賢村村口,兩座兩層樓高的建築被泥石流沖刷的痕跡依舊清晰可見,牆上斑駁的泥沙痕跡最高位直達二樓陽臺。18年前一場特大暴雨引發的山洪災害,把住在這裡的10位村民沖走。

在這座“2001·6·5”特大山洪暴發災毀遺址對面,矗立一間“兩山”理念教育基地,訴說著這座山區小鎮的發展答案。18年來,通門人從“焚林而田,竭澤而漁”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求生存”到“謀發展”……在重建綠水青山間,正以“產村人”共融的澎湃動能,爭當綠色發展的實踐者、模範生。

鬱南通門鎮古稱“封門”,意為至此無路可走的荒蕪之地,現今搭乘鄉村振興的東風,打通了美麗鄉村幸福之門,實現從“封門”到“通門”的轉變。

踐行“兩山”理念尋回初心

60歲的百賢村老黨支部書記唐啟新回憶,自打他記事起,百賢村村前村後就被蔥鬱的原始森林環繞,松樹、杉樹林隨處可見。直至1983年分山到戶後,村民紛紛上山採伐森林、毀林墾荒、陡坡墾田,野蠻式的開墾讓四周的一片墨綠迅速消失殆盡。

2001年6月5日21時15分,大雨傾盆而下,不到1小時內降雨量超過300毫米,造成百賢、玉堂、街坊、羅沙4個村山洪暴發。作為親歷者,當年滿目瘡痍的場景讓唐啟新畢生難忘:“山頭到處山體滑坡,一條條溝壑像被抓劃過一樣,滑坡面積最大的一處有幾十畝。河裡不見水,只見泥石滾滾而下。”在這次特大山洪災難中,全鎮山體崩塌367處,沖毀房屋413間,受災人口8000多人。

血與淚的教訓讓通門人民痛定思痛,自2002年起,徹底扭轉“靠山吃山”的錯誤發展路子,開展全域生態復綠。村民按照“山頂戴帽,山腰繫帶,山腳穿鞋”的生態治理模式,控制水土流失。此外,通門鎮立下通門河流域實行全封山育林、開展清理消滅荒山專項運動、加強水利農建工作力度等三項硬措施牢守生態紅線。

生態綠色發展的號角在通門奏響,“光頭”山漸漸綠了,林多了,河暢了,路通了。“自此18年來,再也沒發生過大面積的山體滑坡,安全度過颱風天氣。”唐啟新微笑著說。

老少婦孺同心建村

用村民的話說,以前外出務工的人都不願意回村,畜禽糞便遍地,走路就像“跳馬騮圈”。現在,這個小山村如其村名一樣清新雅緻,乾淨整潔的村道、整齊疊放的木柴、就地取材用石子砌成的封土牆等,淳樸中透露著濃濃的和美鄉村韻味。

變化要從年初召開的一場村民會議說起。“環村道只有1米寬,摩托車也難走,是不是要拓寬環村道?”村長馮肇英提出村民多年來的期盼。當晚,200多米環村道沿途涉及的7戶村民紛紛讓地支持村道建設。

村民當主人,舊村展新顏。白花村自發形成“戶戶出力人人蔘與,老少婦孺同心建村”的局面,留守在村背孩帶兒的婦女、兩鬢斑白的老年人成了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力軍,呈現出一派兄帶弟、妯幫娌、鄉賢帶群眾的環境整治場面。在外務工的年輕人也沒少出力,捐資捐物為勞動的村民供應工作餐、消暑糖水。鄉村藍圖村民繪,村民動手共建家園,“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五共理念的踐行,源源不斷激發群眾參加鄉村建設的內生動力。

白花村的實踐在全鎮12個村(居)百花齊放。昔日貧困的山溝溝,正在繪製一幅與綠水青山相互映襯的好風光。如今已有小部分走出山村的人重回山村,種植皇帝蕉、開辦肉桂加工廠等。

“一村一品”水果飄香

日前走進玉堂村,連片的珍珠番石榴基地上枝頭碩果累累。進入收成期,水果商販徐張每隔兩天就會到玉堂村收購一車珍珠番石榴運往城裡銷售,一趟3000多斤。“現在還沒到旺季,按往年的行情,中秋節後,一天就能銷完一車。”徐張說。

玉堂珍珠番石榴聲名在外,每天有不少來自廣西、佛山的水果收購商進村採購。“到了盛產期,一輛輛貨車開進村,收購商搶著來收,一天有將近10萬斤石榴從玉堂村銷至外地。”玉堂村支部副書記岑水國說,2009年玉堂村開始試種珍珠番石榴,截至目前全村種植面積450畝,成為村裡的主導產業,幾乎家家戶戶都是石榴種植戶。

眼下,越來越多的特色農產品在綠水青山的滋養下大放異彩。

通門鎮坐擁全省鎮級山地面積最大的“一片綠”,轄區160平方公里沒有工廠,潔淨的空氣、肥沃的土壤、適宜的氣候,成了特色水果生長的樂土。“一村一品”生態產業發展叩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讓鄉村重現生機。

南方日報記者 李嘉怡 雷賢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