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企業績冰火兩重天 16家電企一季度集體虧損

粵電力 能源 新能源 新能泰山 證券之星 2017-05-05

上市公司2017年一季報披露已經結束,煤電企業一季度業績可謂冰火兩重天。

記者根據數據統計,由於煤價大漲,煤企實現翻身,18家煤企一季度業績集體大漲,而16家電企一季度則陷入虧損,19家電企淨利潤同比有所下滑。

業內認為,今年電煤價格整體上將處於高位,電企全面積虧損將為大概率事件。而隨著煤價趨於穩定,煤企業績有望持續向好。

16家電企一季度集體虧損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行情300059,買入)Choice數據統計,在38家電企中,有16家一季度淨利潤虧損,19家電企淨利潤同比下滑,只有3家電企淨利同比有所增加。

其中,虧損額最高的電企分別是漳澤電力(行情000767,買入)、華銀電力(行情600744,買入)和內蒙華電(行情600863,買入)。

具體來看,漳澤電力2017年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6億元,同比下降24.01%。公司表示,燃煤採購價格升高,導致燃煤成本增加。

華銀電力一季度淨利潤虧損1.82億元,同比下降997.48%。

此外,內蒙華電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7億元,同比下降4537.31%。

對此,內蒙華電錶示,報告期內,公司電力生產耗用標煤單價同比上漲接近40%,大幅壓縮了火電企業的獲利空間。

數據還顯示,粵電力A(行情000539,買入)一季度淨利潤為-1.15億元,同比下降204.90%;濱海能源(行情000695,買入)一季度虧損1659萬元,同比下降313%;豫能控股(行情001896,買入)一季度虧損1.19億元,同比下降183%。

對於虧損的原因,上述電企都表示,報告期內煤炭價格同比出現大幅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泰山(行情000720,買入)繼去年全年虧損6671萬元,一季度再次虧損4529萬元,同比大降307%。

新能泰山表示,電煤價格大幅上漲,公司燃料成本大幅上升,發電業務出現較大虧損。

根據數據統計,國投電力(行情600886,買入)、浙能電力(行情600023,買入)、華電能源(行情600726,買入)、華能國際(行情600011,買入)、大唐發電(行情601991,買入)(港股00991)、國電電力(行情600795,買入)等大型電企一季度都實現盈利,但淨利潤均有所下滑。

國電電力一季度實現淨利潤10.24億元,同比下降44.95%。公司表示,水電、新能源板塊利潤貢獻度大幅提升,有效平抑了煤價上漲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的衝擊。

中債資信電力研究團隊認為,2017年以來,電煤價格仍處於高位運行狀態,以2017年全年電煤價格較3月份水平下降5%水平測算,除華東、華南地區處於微利狀態外,其它地區煤電企業均將面臨大面積虧損。

煤電企一季度業績冰火兩重天

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憂。電企哭了,但煤企笑了。

數據顯示,以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指數為例,一季度平均價格593元/噸,同比上漲了55.9%。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行情300033,買入)數據統計,18家煤企一季度業績集體大漲。具體來看,平煤股份(行情601666,買入)一季度淨利大增近80倍;冀中能源(行情000937,買入)預計淨利大增66倍;恆源煤電(行情600971,買入)預計淨利大增近60倍。

對於業績大漲,上述煤企都提到,主要是受煤炭價格同比大幅增長影響所致。

平煤股份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3.07億元,同比增長102.96;實現淨利潤3.17億元,同比增長7962.83%。季報顯示,報告期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煤炭需求增加,商品煤售價上升所致。

冀中能源一季度實現淨利潤2.8億元,已超2016全年總額,同比大增6679%。

此外,兗州煤業(行情600188,買入)一季度營業收入達到397.46億元,淨利潤17.48億元,分別同比增加237%和606%。

報告期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煤炭需求增加,商品煤售價上升所致。兗州煤業公告顯示,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等政策因素影響,2017年一季度煤炭銷售價格同比上升。

兗州煤業還預計,2017年煤價將保持在中高水平。受此影響,公司2017年的綜合煤價,尤其是2017年上半年的綜合煤價將同比實現較大回升。

業內人士指出,煤企今年一季度的盈利水平已經達到了“煤炭黃金十年”的平均值。

有煤炭行業券商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煤企一季度實現開門紅,隨著煤價趨於穩定,煤企業績有望持續向好。

需要一提的是,相比上市電企,五大發電集團業績更為嚴峻。一季度五大發電集團火電虧損加劇,利潤同比下降119.7%。

發改委表示,電力企業反映電煤價格上漲造成發電企業經營問題突出。電煤價格上漲,交易電量比例提高,發電結算電價繼續下降,煤電企業成本難以及時有效向外疏導,重點發電企業煤電板塊已出現全面虧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