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是什麼意思?“夏”是夏朝,“華”又指什麼?

中國人常以華夏民族自居,又常常以“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作為信條,那麼“華夏”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據《辭源》介紹: “華夏初指我國中原地區,後來包括我國全部領土。”從這個解釋看,“中”是指中原地區,“夏”是中原地區最早的國家,這兩個概念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那麼“華”是什麼意思呢?

華夏這個概念最早是用來區分夷狄的;在西周末年,中原地區的四周遊牧民族崛起,對中原四周的諸侯國構成不小的威脅。更有甚者,勾結戎狄推翻周王室的統治,另立天子;齊桓公在位時,齊國完成了政治上改革,經濟軍事實力均有所發展,在他的號召之下,九次連個各諸侯國共同對付周邊遊牧民族。

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春秋時期興起了“華夏夷狄之辨”。從一開始這個概念就跟血統無關,這個純粹的共同文化認可的象徵。大體上是接受過周禮教化,承認中原文明並有歸屬感的諸侯國均為華夏諸侯,當時也稱之為“諸夏”。而沒有經過禮樂教化,文明洗禮的部族,在生活、生產說仍未完全擺脫原始社會習俗的這些“落後”部族均為夷狄,分別叫做東夷、西戎、北狄、南蠻。華、夏兩個字是可以聯用,也可以互相通用的。故此又可以稱之為“華、夷之辨”,辨的是中原諸侯國和周邊部族的根本區別。

蔣慶先生 《公羊學引論》中說: “夷夏之辨的標準在於文明程度的不同,具體說來,文明程度低、無禮義文教者謂之夷狄,文明程度高、有禮義文教者謂之諸夏。也就是說,夷夏之辨的標準在野蠻與文明而已。……野蠻文明的標準即在仁義道德”。從這個方面來說, “華夏”不再是族群的稱呼,不再是地域的稱呼,而是一種是否有禮義道德的標準。

按血緣關係來劃分種族,這是近代史上的時期受西方學說的影響,按血脈流傳來劃分民族;其實在一百多年以前是沒有民族這個概念的,只有文化認同和信仰歸屬。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不管出身何處,就看選擇接受那種文明,要成為那種人。

我們知道了古人是如何劃分部族的之後,也就明確了華夏夷狄之間的根本區別在於“禮”,孔子說周代的禮是借鑑了夏、商兩代而完備的。夏是禮的開端,在《尚書正義》中解釋 “華夏”這個詞語的時候說:“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筆者認為大國起源於夏,後世以此命名,而禮的具體表現便是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冕是禮帽,服是禮服,華是紋飾,章是紋飾所代表的等級。一國之禮,如何能體現出來?穿著是第一位的。有著精美紋飾等級明確的禮服禮帽,這是大國的體現。

在漢語詞彙中,有很多關於穿著的成語;本義上是褒獎的,但是在後世禮樂崩壞,反對禮樂的浪潮中變成了貶義詞。比如:衣冠楚楚,本義是穿著乾淨、整齊;現在近乎人模狗樣的含義。冠冕堂皇,本義是穿著體面,正大氣派的樣子,現在跟堂而皇之一個意思。衣冠上國,本義是說三皇五帝治下的國家穿衣裳知禮儀懂廉恥;後世流傳出欺世盜名的意思。衣冠禽獸,本義是禮服上的紋飾,明代文官禮服秀禽,武官秀獸;後來用以形容品德敗壞之人。這些成語本義的變遷,是禮樂文化的落實造成的,我們對比前後意思,後者幾乎都指向一個方向,就是徒有其表,言過其實的哪些人。

我們在另一則資料中也找到“華夏”的相關的依據,《左傳·定公十年》疏當中所說的: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這裡說的“大”指的是禮儀制度的完備,周代連行軍打仗都有軍禮、戰禮,彼此遵守禮儀,先下戰書約定好開戰的時間地點,雙方列陣完成之後再擂鼓衝殺。可見當時禮對人的影響到了何種程度,生死之地,存亡相關尚且不能拋下禮儀不顧。

綜上所述,華夏是文明的象徵,在歷史中經歷了無數次的被打倒,又無數次的在廢墟中重建文明,歷經千年而未曾斷絕。華夏之國是禮儀之邦的象徵,禮儀在個人體現為知廉恥有道德,在社會體現為有秩序顧倫理。

華夏是包容而又極具凝聚力的文化,從夏商周到近代,不斷的包容各民族文化,凝聚周邊民族,由縱橫三千里的夏發展到三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秦,再得到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今天,無不彰顯著文化強大的凝聚力。華夏準確的說不是民族概念,而是一種信仰,是一種文化認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