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抑鬱情緒或者抑鬱症時,如何自我調節?'

抑鬱症 不完美媽媽 睡眠 體育 我的失眠物語 2019-08-17
""有抑鬱情緒或者抑鬱症時,如何自我調節?

造成憂鬱情緒相關疾病的因素很複雜,包含“生理”、“心理”、“外在環境”等等,因此,很難只採用生物檢測的相關方式(例如:抽血檢查),直接診斷某人是否有這類疾病。

針對醫學檢測的部分,目前可透過“自律神經活性檢測”,觀察某人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而有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多半有焦慮、淺眠等症狀,而這些症狀也常出現在有憂鬱傾向的患者身上。然而,這項檢測結果,也只能做為參考,無法直指此人是否有憂鬱相關疾病。

整體來說,精神科醫師必須透過問診、相關量表、生物檢測、觀察臨床表現等方式,掌握患者的全面數據,再進行整體的整合、評估,才可能確診患者是否有憂鬱症狀。

"有抑鬱情緒或者抑鬱症時,如何自我調節?

造成憂鬱情緒相關疾病的因素很複雜,包含“生理”、“心理”、“外在環境”等等,因此,很難只採用生物檢測的相關方式(例如:抽血檢查),直接診斷某人是否有這類疾病。

針對醫學檢測的部分,目前可透過“自律神經活性檢測”,觀察某人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而有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多半有焦慮、淺眠等症狀,而這些症狀也常出現在有憂鬱傾向的患者身上。然而,這項檢測結果,也只能做為參考,無法直指此人是否有憂鬱相關疾病。

整體來說,精神科醫師必須透過問診、相關量表、生物檢測、觀察臨床表現等方式,掌握患者的全面數據,再進行整體的整合、評估,才可能確診患者是否有憂鬱症狀。

有抑鬱情緒或者抑鬱症時,如何自我調節?

如何評估憂鬱症?

目前社會上常提到的憂鬱症,其實比較偏向精神科醫學的重鬱症。一般會根據以下症狀(單項到多項),評估患者是否有憂鬱症的可能性。

症狀1:憂鬱心情

這種心情是否“幾乎整天都有、每天都有”,可由個人主觀報告(如:感覺悲傷或空虛),或由他人觀察(如:泫然欲泣)而顯示。兒童及青少年的易怒心情,也可能代表其憂鬱的心情,父母應特別注意。

症狀2:興趣或喜樂減少

此症狀是指某人對於所有或幾乎所有可能會從事的活動,發生了“興趣或喜樂都顯著減少”的狀況,甚至幾乎整天、每日都如此。(這部分可由主觀報告或他人觀察而說明)

症狀3:體重下降

某人並非刻意節食或減重,卻有以下狀況:體重明顯下降或上升(如:1個月內增重超過5%)、幾乎每天有食慾減少或增加的情形,都需要留意。楊聰財醫師補充,針對兒童,若發生「體重不如預期增加」的狀況,除了日常飲食,父母也應多關注其心理狀態。

症狀4:睡眠狀況

這裡指的是個人的睡眠時間不穩定、質量不佳,例如:幾乎每日失眠(不易入睡、半夜醒來後無法再入睡等等)或嗜睡(總是疲倦、無精打采、無法集中注意力等),而且持續一段時間。

症狀5:思考與行為問題

某人幾乎每日有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的現象,而且不只有主觀感受到不安定感或被拖滯感,也可由他人觀察得知。所謂“精神運動性激動”是指因焦慮而無法平靜的狀態,而“精神運動性遲滯”則是動作遲緩而陷入僵直的狀態(如:聲音變小、無法好好說話等)。

症狀6:疲倦感

幾乎每天呈現疲累、失去活力的狀態,任何事都提不起勁的樣子。

症狀7:罪惡感

某人心中幾乎每天會浮現“自己毫無價值”的想法,或有過度、不合理的罪惡感。這種感覺幾乎可達妄想程度,並非單純只對生病的事情產生的自責或罪惡感。

症狀8:思考力降低

幾乎每日可感受到自己思考或專注能力的下降,或感覺自己變得愈來愈沒決斷力。此症狀可由主觀陳述,或經由他人觀察而得知。

症狀9:輕生念頭

不只是出現“害怕即將死去”的想法,還會反覆想到“死亡”這件事,會重複出現沒有具體計劃的自殺意念,有的甚至曾嘗試過自殺,或已有實行自殺的特別計劃。

專家提醒:當您的症狀符合以上五項以及五項以上,您可能患上了重度憂鬱症包含5項症狀才可能是重鬱症,一定要及時到專業的精神心理科進行檢查,積極接受治療,這樣才能早日康復,避免誤入歧途,造成嚴重危害。

當你有抑鬱情緒或者抑鬱症時,怎麼去自我調節?

第一、多與外界接觸。

抑鬱的人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一個人呆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不願意“走出去”。這時候,首先一定要改變這個習慣,走出這個封閉的空間,到外面去感受一下。最好去一些綠色植物茂盛、空氣清新的地方,比較能夠緩解心情。

尤其是在家帶孩子的母親,因為勞累和婆媳相處得不好,容易出現抑鬱情緒,就更應該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和其他的媽媽多多交流,緩解內心的抑鬱。

第二,增加鍛鍊和運動的時間。

多加一些戶外的運動,比如爬山、跑步等等,這不僅能鍛鍊體魄,還對調節心情非常有幫助,能夠大大緩解抑鬱症。(如果對自己的體型不滿意的話,去減肥或者健身,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第三,為自己找一點感興趣的事情做。

抑鬱症的人總是很茫然,不知道該幹些什麼,這時候,給自己找一些興趣愛好,比如說看書、攝影、看電影、逛公園、甚至打打小麻將,玩玩遊戲等,轉移一部分注意力,讓生活充實起來。

第四,多與不同的人溝通。

這一點是有效直接的解開內心封閉的方法,一旦與人交流多了,心靜自然而然會開闊起來,抑鬱也會不藥而癒。

第五,哭。

哭是一種極為有效緩解抑鬱情緒的方法,如果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找一個無人的角落放聲大哭吧,哭完就會覺得心態好很多,當然,如果這個時候有一個人能讓你倒在他懷裡哭,效果就更好了。

第六,大喊。

我們有時候會感覺心裡憋得慌,想吼出來,那麼就不要猶豫,跑到陽臺上放聲大吼,吼完之後你就會發現,整個世界清淨了!

第七,如果以上方法全部行不通,感覺情況比較嚴重,不要隨便使用抗抑鬱藥物,建議儘早去諮詢專業醫生。

想了解更多健康資訊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