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是文化的基因和思維密碼

藝術 創世神話 連環畫 美術 新聞晨報 2017-04-02

晨報記者 殷 茵

《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牛郎織女》……這些中華民族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以一本本精緻的連環畫形式鋪陳開來,生動的故事跳入眼簾,方寸之間氣象萬千。這套名為《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的系列連環畫彙集了馮遠、施大畏、韓書力等當代著名畫家及部分青年畫師的最新創作,講述了混沌時代的英雄故事。 而這,只是“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工程的浩瀚一隅。未來,包括文學、美術、音樂、戲曲、舞蹈、影視、兒童劇等多種藝術形態的作品將遍地開花,回望並梳理中華民族泱泱五千年曆史文明的源頭。

梳理創世神話 是民族立信塑魂的需要

神話是各民族文化意識萌芽時期的創造,蘊藏著祖先對自然和世界的原始認識及豐富的想象。“正如古希臘神話之於歐洲文明,上古神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維密碼,蘊含著中華民族最初哲學思想體系的雛形,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在此次創作工程的牽頭人,同時也是連環畫項目的創作者之一的施大畏看來,回望5000年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我們從哪裡來?什麼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怎樣傳承發展?這些問題是新的歷史形勢下,每一個文化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中華神話對中國人來說,既熟悉又生疏、既清晰又迷茫”,施大畏認為,當祖國日益強大時,更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哲學思想系列,建立起中華民族的歷史觀,自信地面向世界,在國際語境中建立自己的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通過各種各樣的文藝形態,梳理並普及中國創世神話中的人物形象以及精神內核,不僅是對中華文明尋根問源的實踐,更是一個民族立信塑魂的需要”。

據此,此次創作工程呈現出三大特點——多藝術品種創作、多產品系列開發、多媒體渠道傳播。目的是為了樹立“三個高地”,即:藝術創作高地、學術研究高地和教育傳播高地。“過去,大家講到海派文化,總覺得上海是時髦、小資的代名詞,但那只是一部分。海派文化更重要的是大氣、包容。所以上海梳理中華創世神話,體現的正是上海文化人的大氣。”作協副主席孫顒說。

創造人物形象 我們不能閉門造車

梳理龐大的中華神話體系,文學是立足之本。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學術文本八組內容全部完成。接下來就是把文字以各種形象豐富起來。 把“神”繪成“人”,不僅是神話繪製的觀念轉變,更考量藝術家的創造能力。不同於孫悟空手持一根金箍棒、身穿鎖子黃金甲、頭戴鳳翅紫金冠、足踏藕絲步雲履的形象,創世神話人物只存在於少數的文字記載與口口相傳之中。盤古是人還是神?蚩尤長著牛蹄牛角?女媧是人首蛇身?諸神的形象對於當今的創作者來說,一片茫然。主攻文本創作的孫顒坦言,主創團隊最初也試圖先確定人物形象,但發現並不可行,“西方神話人物形象的共識,是在幾百年文化創作中達成的。中國神話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多年創作的結果。所以,我們不能關門造車。”因此,此次工程選擇連環畫先行,讓畫家在個人創作中充分發揮,“只有讓藝術創作與社會積極互動,才能形成有共識的人物形象。”

提升“三心” 兩代畫家集體創作

第一批30餘本連環畫自去年5月底簽約後,不到一年已完成18冊,不久前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這些由當代著名畫家及部分青年畫師共同完成的作品,畫風不拘一格、個性鮮明,20開的尺寸相比較50開的傳統連環畫更為疏朗,接近於現代的“繪本”概念,內頁設計也沒有完全遵循連環畫一貫採用的上圖下文的形式,而是或跨頁,或留白,形式多樣。據悉,第二批連環畫繪本12冊也將於7月底出版完成。而另外100件美術主題創作中,目前已確定主題近60個,主要形式為中國畫、油畫和雕塑。

“在創作過程中,不管是老炮兒還是小青年,都提升了三心——初心、童心和敬畏之心”,在施大畏看來,這批連環畫創作,不僅是中國畫派的風格探索,更是一次民族信仰的傳播,“我們總在說中國傳統文化要走出去,拿什麼來走出去?這些就是最好的內容”。

不僅如此,記者瞭解到,目前以大禹治水為藍本創作的電影《禹神治水》已基本完成了劇本創作,正在進一步的修改完善中。此外,“中華創世神話新史詩”項目也即將啟動。未來,包括美術、交響樂、戲曲、舞蹈、影視、兒童劇等多種藝術形態的作品都將進入委約與籌備階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