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畫作掛在了這裡而讓這些畫家身價攀升

藝術 手工藝 關山月 傅抱石 建築 小藝說畫 2018-12-14

因為畫作掛在了這裡而讓這些畫家身價攀升

作為國家重要會議的舉辦場所以及重大機構的辦公場所,重要活動的舉辦地,人民大會堂承載著重要的功能,也凸顯了場所的重要性。同時,這座輝煌的建築內也可以稱得上是除了故宮之外的另一個藝術寶庫,在建成至今的半個多世紀以來,曾經懸掛及收藏多達過千幅的藝術作品,其中不乏齊白石、傅抱石、關山月等大師級人物的作品。而對於畫家來說,能有作品入駐人民大會堂,也是無限光榮的事情。

因為畫作掛在了這裡而讓這些畫家身價攀升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場所內,又有哪些畫家及哪些作品榮登其中呢?

因為畫作掛在了這裡而讓這些畫家身價攀升

上圖中的作品名為《幽燕金秋圖》,是懸掛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的一幅中國著名書畫家侯德昌的一幅作品,懸掛了18年的時間;作品長16米,寬3米,是出鏡率最多的一幅作品,回想一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幾乎每天的新聞聯播都會出現這幅畫作場景。

因為畫作掛在了這裡而讓這些畫家身價攀升

《江山如此多嬌》,此幅作品是傅抱石和關山月共同創作完成的畫作,題字是毛主席的題字;畫作寬9米、高6.5米。

因為畫作掛在了這裡而讓這些畫家身價攀升

上圖中的作品《迎客鬆》,擺於貴賓接待廳,是一幅鐵畫作品,豎2.5米、橫4.5米,是畫家與鐵匠合作完成的,這兩位藝術家分別是安徽省著名新安派畫家王石岑與民間鐵畫藝人儲炎慶。

因為畫作掛在了這裡而讓這些畫家身價攀升

《荷風盛世》是當代著名畫家崔如琢的一幅鉅作,創作於2011年,長18米,寬2.8米,懸掛在人民大會堂二樓迴廊北側的牆壁上,其背後就是《江山如此多嬌》;

因為畫作掛在了這裡而讓這些畫家身價攀升

上圖作品《金秋無際》創作於2006年,邱漢橋所作,長5.3米,高2.1米,是人民大會堂所收藏的首幅描寫首都北京風光的畫作。

以上為大家例舉了幾幅在人民大會堂收藏懸掛的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畫作,當然,對於一個建築面積達17.18萬平方米的國家級殿堂場所來說,僅僅幾幅代表不了全部,尚有很多知名藝術家的作品當前正在懸掛於各會場,也有很多已經成為人民大會堂的永久收藏,從近現代到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可謂是嘔心瀝血,有的作品是專為大會堂所作,比如傅抱石、關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嬌》,崔如琢的《荷風盛世》等。有的藝術家因為名氣大而成為人民大會堂的選擇,有的也因為作品被人民大會堂收藏而瞬間提升了名氣。

中國國畫悠久傳承,題材豐富,寓意深遠,自古以來,一直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追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