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鸚鵡能說話,人類近親卻不能?'

鸚鵡 動物 獼猴 倭黑猩猩 音樂 大科技雜誌社 2019-08-21
"

小朋友喜歡養雞鴨,都市青年偏愛貓狗,而年長者可能更樂於養鳥,其中又以會說話的鸚鵡更招人待見。訓練有素的鸚鵡不僅會唱歌自娛自樂,甚至還能和主人聊天逗趣,發出“你好”的問候,其模仿人類說話的能力往往令人驚奇不已。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鸚鵡會學人說話,而人類的近親比如大猩猩們卻只會發出嘶嘶聲,連模仿人類說話都不會?

鸚鵡說人話有優勢

讓我們先來看看鸚鵡為什麼能模仿人類說話。

聲帶是人類發聲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鳴管則是鸚鵡的發聲器,位於氣管與支氣管的交界處。當氣流進入鳴管後,鳥兒能隨著鳴管壁的振顫發出不同的聲音。除了具備鳥類發聲器官最基本的特徵之外,鸚鵡的鳴管中還具有能調節鳴管管徑、聲率、張力的鳴肌,能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收縮或鬆弛,從而發出複雜的鳴叫聲。而且,會說話的鸚鵡舌頭非常發達,肥厚而圓滑,形狀也與人的舌頭相似,能幫助它模仿人類說話。

"

小朋友喜歡養雞鴨,都市青年偏愛貓狗,而年長者可能更樂於養鳥,其中又以會說話的鸚鵡更招人待見。訓練有素的鸚鵡不僅會唱歌自娛自樂,甚至還能和主人聊天逗趣,發出“你好”的問候,其模仿人類說話的能力往往令人驚奇不已。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鸚鵡會學人說話,而人類的近親比如大猩猩們卻只會發出嘶嘶聲,連模仿人類說話都不會?

鸚鵡說人話有優勢

讓我們先來看看鸚鵡為什麼能模仿人類說話。

聲帶是人類發聲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鳴管則是鸚鵡的發聲器,位於氣管與支氣管的交界處。當氣流進入鳴管後,鳥兒能隨著鳴管壁的振顫發出不同的聲音。除了具備鳥類發聲器官最基本的特徵之外,鸚鵡的鳴管中還具有能調節鳴管管徑、聲率、張力的鳴肌,能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收縮或鬆弛,從而發出複雜的鳴叫聲。而且,會說話的鸚鵡舌頭非常發達,肥厚而圓滑,形狀也與人的舌頭相似,能幫助它模仿人類說話。

為什麼鸚鵡能說話,人類近親卻不能?

此外,鸚鵡還具有特殊的大腦結構。一般的鳥類大腦中都有一個控制聲音學習的特定區域,叫做“核心”,但鸚鵡的核心周圍區域還有“外殼”,也參與聲音學習的活動。科學家推測,鸚鵡極強的模仿能力可能與外殼區域有關,此結構中的基因序列組或許能解釋為什麼鸚鵡會模仿各種聲音且能隨著音樂跳舞。但是具體的發聲機制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探索。

人類近親為何不會說話

瞭解鸚鵡為何能說話之後,現在讓我們把注意力轉向我們的近親靈長目動物們。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認為非人類靈長目動物不會說話是因為不具備能夠像人類那樣發音的結構,但新的研究表明,它們不能說話其實並不是因為聲帶,而是因為它們沒有進化出能產生高級語言的大腦,無法發出人類語言那樣複雜的語音。

科學家們利用X光影像,建立了獼猴等動物的聲帶模型,發現獼猴可以很容易就發出許多不同的聲音,包括最基本的5個元音字母:A、E、I、O、U。這表明獼猴的發聲器官是具備說話的能力的,毫無疑問,大腦才是影響它們語言能力的因素。

"

小朋友喜歡養雞鴨,都市青年偏愛貓狗,而年長者可能更樂於養鳥,其中又以會說話的鸚鵡更招人待見。訓練有素的鸚鵡不僅會唱歌自娛自樂,甚至還能和主人聊天逗趣,發出“你好”的問候,其模仿人類說話的能力往往令人驚奇不已。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鸚鵡會學人說話,而人類的近親比如大猩猩們卻只會發出嘶嘶聲,連模仿人類說話都不會?

鸚鵡說人話有優勢

讓我們先來看看鸚鵡為什麼能模仿人類說話。

聲帶是人類發聲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鳴管則是鸚鵡的發聲器,位於氣管與支氣管的交界處。當氣流進入鳴管後,鳥兒能隨著鳴管壁的振顫發出不同的聲音。除了具備鳥類發聲器官最基本的特徵之外,鸚鵡的鳴管中還具有能調節鳴管管徑、聲率、張力的鳴肌,能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收縮或鬆弛,從而發出複雜的鳴叫聲。而且,會說話的鸚鵡舌頭非常發達,肥厚而圓滑,形狀也與人的舌頭相似,能幫助它模仿人類說話。

為什麼鸚鵡能說話,人類近親卻不能?

此外,鸚鵡還具有特殊的大腦結構。一般的鳥類大腦中都有一個控制聲音學習的特定區域,叫做“核心”,但鸚鵡的核心周圍區域還有“外殼”,也參與聲音學習的活動。科學家推測,鸚鵡極強的模仿能力可能與外殼區域有關,此結構中的基因序列組或許能解釋為什麼鸚鵡會模仿各種聲音且能隨著音樂跳舞。但是具體的發聲機制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探索。

人類近親為何不會說話

瞭解鸚鵡為何能說話之後,現在讓我們把注意力轉向我們的近親靈長目動物們。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認為非人類靈長目動物不會說話是因為不具備能夠像人類那樣發音的結構,但新的研究表明,它們不能說話其實並不是因為聲帶,而是因為它們沒有進化出能產生高級語言的大腦,無法發出人類語言那樣複雜的語音。

科學家們利用X光影像,建立了獼猴等動物的聲帶模型,發現獼猴可以很容易就發出許多不同的聲音,包括最基本的5個元音字母:A、E、I、O、U。這表明獼猴的發聲器官是具備說話的能力的,毫無疑問,大腦才是影響它們語言能力的因素。

為什麼鸚鵡能說話,人類近親卻不能?

研究人員認為這主要是和大腦中的兩個區域有關:皮質關聯區域(是較高等級的大腦功能核心部位,被認為是靈長目動物完成複雜行為的基礎)和腦幹核(控制發聲肌肉神經)。當大腦的這些區域較大或者在大腦中所佔的比例較大時,靈長類動物的發聲能力就會更強,反之則發出獨特聲音的能力就會越弱。比如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舌頭很靈活,可以發出40種到50種不同的聲音,而黃金樹熊猴只會使用兩種不同的聲音發音,就是因為皮質關聯區域和腦幹核所佔比例不同。所以雖然人類近親具備發聲結構,但由於缺乏必要的神經控制,它們也就無法模仿或複製人類的語言。

鸚鵡學舌只是條件反射

生物之間都有獨特的信息交流方式,比如狗的吠叫、蜜蜂的舞蹈、植物之間的化學信號,而人類複雜的語言是我們重要的交流工具,可以說是我們最大的進化優勢。那麼,鸚鵡會學人說話,人類近親卻只會發出嘶嘶聲,這是否意味著鸚鵡是全球統治的繼承者,人類近親們沒有想象中厲害?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儘管有些鸚鵡在生理條件方面確實有優勢去模仿人類的聲音,但其實說人話的鸚鵡並不能聽懂人類的語言,它們只是會根據聽到的聲音進行模仿複製罷了,就像我們不懂意大利語,卻模仿意大利語唱《我的太陽》一樣,並不是基於理解。所以人類的語言仍然是我們最獨特的進化優勢。

既然聽不懂,那它們為什麼要模仿人類的聲音?有人認為鸚鵡是社會性生物,它們需要和周圍的生物夥伴互動交流。作為寵物被飼養時,它們把人類主人看作是家人,想與人類進行互動。可由於人類主人並不能學習鳥的語言,所以它們只好模仿主人的語言,來吸引人的注意了。當然,這種說法只是童話式的解讀,鸚鵡學舌其實只是一種條件反射。比如人們在訓練一隻鸚鵡時,把敲門與“請進來”兩者的聲音聯繫在一起刺激鸚鵡,鸚鵡便把這些信號存儲起來,經過反覆刺激,就會形成條件發射。所以當它聽到敲門聲的時候,可能就會大喊“請進來”。

不過,不管是想與人互動還是隻是一種條件反射,會說話的鸚鵡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