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喜劇:老鷹叼走大黃牛

川劇 蛋糕 四川 綿州虎眼 2019-04-06
鄉村喜劇:老鷹叼走大黃牛

四川南部縣縣有個趙家村,村裡有個老漢名叫趙興發,六十三歲那年,老大閨女朝霞嫁到雙佛鎮街北頭;小閨女晚霞前年高中畢業跟著二老安心勞動,一家人日子過得挺富裕。老漢餵了一頭西北大黃犍,高四尺八,長八尺一,長得頭大頸粗,胸深臀寬,背腰平直,四肢粗壯,是遠近皆知的好牲口。秋後種罷麥子,趙老漢覺得這大黃犍雖然喂著稱心,使著如意,但畢竟是個公的,越喂越老,不能繁殖,若調換頭母牛,既能耙犁帶磙,還可生小犢,兩全齊美。於是和老伴一合計,決定賣掉黃犍換母牛。

陰曆臘月初十,雙佛鎮街逢集。吃過早飯,趙老漢準備去賣牛。老伴趕忙拿出黑圍巾,給老漢圍在脖子上,囑咐道:“賣罷牛,可一定拐到閨女家看看,叫朝霞年前一準回來一趟,就說娘想死她了。”“知道了。”趙老漢答應一聲,取下圍巾,勒在腰間,說,“圍在脖裡不如勒在腰裡暖和。”說罷拉上大黃犍,直往集市而去。

趙老漢剛到牛市,迎面碰上好友何德富,他可是個一肚子莊稼譜、兩肋巴相牛經的老漢,今天正好是來買牛的,一眼就相中了趙老漢的大黃犍。老哥倆一拍即合,買賣成交,李老漢出口給九百元,趙老漢非但不爭價,還讓出二十元人情,只收八百八。李老漢到銀行取出存款,與趙老漢一起到交易所辦完手續後,老哥倆便告別分手。

鄉村喜劇:老鷹叼走大黃牛

這趙老漢雖說老實巴交,卻有兩大嗜好:一愛喝酒,一天沒有二兩下肚,就饞得發慌;二愛聽戲,特別是川劇,不光愛聽,自己也能自編唱詞,一高興就揹著人嘴裡哼哼幾句。此時他惦著老伴的囑咐,就打消了飲二兩的念頭,決定先去看望閨女。

趙老漢在閨女家耽擱了半個時辰,又返身上街先到酒店打二兩白乾,壓壓酒癮,又買了三瓶“豐谷大麴”,讓營業員用草繩子捆綁好,想割幾斤豬肉回去改善—下生活,可肉市上的豬肉早已賣完,老漢只好進副食品店稱了兩斤蛋糕,準備回家犒勞老伴。看看天近正午,趙老漢便提酒拎糕,出街回家。

路上,趙老漢總為沒割到豬肉感到遺憾。猛抬頭,看見—只老鷹扇動著翅膀,腳下抓著一樣東西,從東南飛來。老鷹盤旋一圈,滑翔而下,落在距老漢只有三丈來遠的大路高坎上,收縮起翅膀,抬頭向四周望了一陣,便安然自得地啄起腳下的獵物來。

老漢一見,心裡一動:讓我猛衝上去,即使逮不住鷹,也定能攆下它腳下的獵物。於是他放下酒瓶蛋糕,屏住呼吸,躡手躡腳,翻過小溝,彎腰爬上高坎,猛然—個“餓虎撲食”撲了上去。等老鷹發現情況不妙,沒容它展翅,老漢“呀嘿”一聲,把老鷹壓在身下。

趙老漢左手抓住鷹的脖子,右手握緊鷹的雙腿,緩緩起身,就勢用左腳踩住鷹脖,用右腳踩住鷹爪;騰出雙手,摸遍全身,卻無半寸繩索,猛然想起腰中的圍巾,便解了下來,用一端繞著鷹腿纏兩圈,勒緊後打了個死扣,把鷹腿牢牢捆好;又用右手提起圍巾另一端,這才挪開雙腳。低頭一看,那鷹已被踩斷了氣。再看地上,還躺著一隻被啄去雙眼的野兔子。老漢樂了,心想:沒想到豬肉,這不掏錢的鷹肉、兔肉倒也吃得。於是,他背上死鷹,拎起死兔,走到路邊,提了酒瓶蛋糕,邁開大步往家走去。

鄉村喜劇:老鷹叼走大黃牛

趙老漢看看手中提的,想想身後背的,心中好不高興,一高興,一段川劇清唱便脫口而出:

我這走過了一灣那個又哇一灣,

又一灣那個啊哈哈……

碰見個老鷹把兔子抓。

我沉著氣順坎爬,猛站起向下壓,

老鷹免子一齊抓,

趙老漢我心裡,那個真得發呀呀呀哪咳呀——哎咳——

拖腔之後,趙老漢用嘴重重地敲一聲收尾長鑼“咣—一”。不料鑼聲還沒響到頭,猛覺脖子上被什麼狠狠一啄,頓時疼得鑽心,老漢一懵,忙用右手捂脖子,那背後的老鷹脫落在地,撲稜幾下,抖開雙翅,騰空而起。

原來那隻老鷹並沒有被真正踩死,在老漢背上不久,就還過氣來。老漢唱完川劇,老鷹早恢復了體力,趁老漢不備,猛扇雙翅,勾起頭,甩利嘴向老漢右耳下狠狠啄去。

趙老漢捂著鮮血淋淋的脖子,望著遠遠飛去的老鷹,捶胸頓足哭喊起來:“哎呀,不好!我的圍巾,我的大黃牛,我的八百多元錢哪!”

這是咋回事呀?原來趙老漢到閨女家之後,將老伴的口信和自己今天賣牛的事對閨女朝霞說了,又告訴朝霞明天準備進縣城買母牛。朝霞是個精細人,擔心爹爹帶這麼多錢會出差錯,就向爹爹要過賣牛錢,拿出三十元遞給爹爹趕集零花,又要過圍巾,將其餘的錢包好,用尼龍線縫牢,讓爹爹貼向後攔腰勒緊。老漢拉了拉外面的大襖,前者後顧,哈哈笑道:“要得,這個法兒帶餞就是保險,明天進城也這麼辦。”沒想到沒到家就出了這樣的大差錯。趙老漢恨哪,恨自己不該貪這個外財,恨自已為什麼不在鷹頭上再砸幾下,恨自已為什麼不勒住鷹的脖子。但一切都晚了!這八百多元錢,要是弄丟了,還能仔細找一找;要是被人掏走了,還能報告給局查-查,可這是被鷹帶著飛了,又不知飛到山南地北,百里千里,到哪裡去找呢?

鄉村喜劇:老鷹叼走大黃牛

趙老漢踉踉蹌蹌奔回家,便一頭紮在床上,從此飯不吃,茶不飲。臥床不起了。村長聽說了這件事,專門召開村委會研究,給老漢申請了四百元的貸款;左鄰右舍聽說了這件事,你家二十、他家三十地湊了三百多元,安排老漢買母牛.老漢對村委會的關懷和群眾的幫助,感動得熱淚盈眶,但對自己做的這件蠢事總解不開疙瘩,自己又連累了村委會和鄰居,所以不吃不喝已經兩天了,急得老伴直轉轉.不知如何是好;小女兒晚霞,愁得直流眼淚。

正在這時,忽聽門外有人問:“趙興發大伯在家嗎?”

老太太一聽,嘴裡應了一聲:“在,躺著哪!”說完就撩開門簾,走出東里間,用疑惑的眼光,打量著眼前一個風塵僕僕的陌生年輕人。

年輕人撲愣著眼睛又問:“你家前些時賣牛了吧?”“賣了,賣了一頭大黃牛,賣了八百八,讓老鷹給叼走了!”

那年輕人一聽,立即帶著歉意說:“大娘,真對不起,你家的鷹被我打死了!今天我特地給你們送來了,還有這錢……”

睡在床上的趙老漢,聽到一個“錢”字,猛地翻身跳下床,鞋也沒顧得趿,從裡屋裡衝出來,一把抓住年輕人的胳膊,顫顫地問:“怎麼,鷹被你打死了?送來了?那錢——”“錢我也給你送來了。”年輕人說著,一邊和大娘一起將渾身發抖的趙老漢扶到煤爐邊坐下,一邊掏出黑圍巾遞給老漢。趙老漢雙手捧著錢,頓時老淚“嘩嘩”直往下淌。

原來,這個年輕人,名叫邱書廣,家在離趙家村二百餘里的邱家莊,是個遠近聞名的神槍手。臘月十一這天吃罷午飯,小邱揹著火槍,外出打獵,打死了一隻老鷹。他拎回家和新婿不久的妻子一說,他妻子感到奇怪,就接過死鷹,抱進屋裡,在電燈下端詳起來。她解開鷹腿上的黑圍巾一看,發現中間一段對摺著;裡面有一塊沉沉的本子,拆開一看,兩人都呆了,原來是一疊嶄新的、十元一張的人民幣。數一數,共八十五張!小兩口數到最後,又見下面有一張四川省南部縣雙佛鎮牲畜交易所的發票,上面填著“售主趙興發,趙家村,大黃健,捌百捌拾元”等字樣。小兩口看看圍巾,看看錢款,看看發票,看看老鷹,誰也搞不清是咋回事。想了一陣,妻子望著小邱說:"我看這事有點糟糕,準是誰家喂的老鷹被你打死了吧!”“這不可能,過去有人喂獵鷹,現在倒沒聽說過。再說,養鷹用圍巾綁著幹什麼?裡面又裝那麼多錢幹什麼?”妻子說:“你還記得科技雜誌上說的用鴿子千里送信的事嗎?說不準人家是用鷹從空中郵錢呢!”

鄉村喜劇:老鷹叼走大黃牛

吃罷晚飯,小兩口你一個假設、他一個猜測,議論了半夜,最後一致認為:不管是咋回事,我們打死了鷹,截下了錢,與此事有關的人或許全不知道,或許正在著急,必須趕快找到趙興發,才能瞭解事情的真相。年輕人性子急,說辦就辦,第二天吃罷早飯,小邱背起挎包就上了路。一路步行乘車,緊趕慢趕,終於找到了趙興發。

聽了小邱的敘述,趙老漢緊緊握著小邱的手,老太太聽了直嘖嘖。老漢說:“趕緊去炒幾盤菜;晚霞,你準備燉酒,俺爺兒仨今晚上痛痛決快地喝一場。”灶屋裡傳出老伴的話:“小邱二百多裡到咱家,可連點肉也沒有。”老漢哈哈大笑:“那前牆掛的死兔子,屋裡放的死老鷹,不是現成的上等肉嗎?”

飛了二百多裡的八百五十元,竟失而復得。這故事不脛而走,當晚傳遍了魏莊的家家戶戶;第二天,就傳向南部的鄉鄉村村。

至今,二十多年過去了,這個故事在當地都還有人提及,成為川北民風淳樸的一種美談。

鄉村喜劇:老鷹叼走大黃牛

(說明,這個故事流傳了多個版本,本文根據其中一個版本整理而成,視為非原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