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古山水地名考

伊河 水經注 大禹 左傳 山海經 嵩縣在線 2018-11-30

1.塗山、三塗山

此山今名崖口、蛤蟆崖,矗立於嵩縣城南洛欒快道旁。

塗山為大禹娶妻之地,。《尚書•益稷》裡記載大禹的話說:“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史記•夏本紀》記載:“夏后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禹曰“予娶塗山,辛壬癸甲,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歷史上有個著名的“塗山之會”,發生在塗山。《左傳•哀公七年》記載:“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當年,來嵩縣塗山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拜見時還要舉行隆重的儀式,有萬國之多。《左傳》又記載:“防風氏後至,殺而戮之”,有個叫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姍姍來遲,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便將其斬殺。防風氏之死,標誌著一種凌駕與超越氏族制度的強權體制已經產生,大禹與其他氏族首領的關係已不再是平等協商的關係,而是臣屬的關係了。正是塗山之會,確立了大禹天下共主的地位。

關於塗山的地望,《水經注》裡說:“伊水歷崖口,山峽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闕。崖上有塢,伊水經其下,歷峽北流,即古三塗山也。”“《方輿紀要》:“三塗山在河南府嵩縣西南十里”。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說:“今河南嵩縣西南十里伊水北之三塗山,俗名崖口,又名水門者也。”聞一多《天問疏證》說:“塗山本即三塗,在今河南嵩縣。”“三塗即塗山本地,在今河南嵩縣。”顧頡剛《古代巴蜀與中原的關係說及其批判》也指出:“這三塗山大約就是熊耳山的東角。禹娶塗山,從禹傳說的核心來看,應當在這一邊才對,所以我以為塗山即是三塗山的簡稱。”錢穆《周初地理考》:“後世言地理者,皆謂塗山在今安徽壽春,今以會稽之例推之,江淮非禹跡所到,壽春之說疑不然也。……三塗山在河南府嵩縣西南十里……以二南之地望推之,則塗山之近伊嵩(嵩縣)可知也。”

嵩縣古山水地名考

2.滽滽之水、釐山、王母澗、蚤谷

釐山,即今嵩縣天池山。在乾隆三十二年康基淵編纂的《嵩縣誌》中名天池山名為“仰天池山”,天池山上的飛來石名“摞摞石”。

滽滽之水,水出仰天池山和樑王頂,入玉女溪、二郎溝,沿黃水庵至德亭鎮與左峪水交匯,過梅子溝、蠻峪,後注入伊河。

王母澗,即王莽寨。王莽寨疑為王母澗叫轉音而成。

蚤谷,即嵩縣德亭鎮左峪川。清康基淵《嵩縣誌》已稱此川為左峪川,疑即“蚤谷”之演變也。

故亭,即德亭。德亭之名《嵩縣誌》稱來自隱居於三塗之李懷德,或是兩個故事拼成。北魏《水經注》中已有德亭有“故亭”之說,德亭之“亭”當來之於此。

《山海經》:滽滽之水,出於釐山,南流注於伊水。今水出陸渾縣之西南王母澗。澗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溪。東流注於伊水,即滽滽之水也……有七谷水注之,水西出女機山之南七溪,山上有西王母祠。又北,蚤谷水注之,水出女機山之東谷,東經故亭南,東流,入於伊水。

其定位依據:1、女幾山即宜陽花果山,這是歷史上可確定的山。嵩縣天池山南與宜陽花果山緊挨,都屬熊耳山脈。女幾山之南七溪,當為天池山及其周邊山上所發之水。2、從地圖上可見天池山、女幾山周邊山脈有著豐富的水源,確實流下幾條較大的河流如大章河、左峪河、德亭河等,注入伊河,南山七溪名副其實。3、根據《水經注》敘述的順序可定。4、王母澗、王莽寨;蚤谷,左峪;故亭,德亭……,根據今名與古名的相似度及淵緣,也可以揣測。

3、方山、孤山、伏流嶺、鹿髆山、焦澗水

方山、孤山,即今西巖山,又名思遠山,又名白果樹山。

伏流嶺,即今陸渾嶺。

鹿髆山,即今露寶寨山。

焦澗水,即從青溝湖流下之水,過嶝嶝峽,焦澗川,入伊河。

岑參《送陳子歸陸渾別業》一詩中有:“故園伊川上,夜夢方山花。”方山在何地?《水經注》中說:伊水又東北徑伏睹嶺,左納焦澗水,水西出鹿髆山,東流徑孤山南。其山介立豐上,單秀孤峙,故世謂之方山,即劉中書澄之所謂縣有孤山者也。東歷伏睹嶺南,東流注於伊。

《水經注》:“伊水又東北,經伏流嶺東,嶺上有崑崙祠,民猶祁焉。劉澄之《永初記》稱:陸渾縣西有伏流阪者也。今山在縣南崖口北三十里許,西則非也。”《元和郡縣誌》“伏流城,即今縣理城,東魏孝靜帝武定二年所築,以城北焦澗水伏流地下,西有伏流阪,因以為名。今伏流嶺在嵩縣東北”。明末清初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有這樣的記述:“嵩縣……,伏流城在縣北。

焦澗水源自露寶寨山,過陸渾嶺流入伊河。此水雖未過西巖山,但確實在西巖山南流過,且距西巖山僅有數裡。遍查嵩北之山,稱得上介立豐上,單秀孤峙者,只有西巖山了。西巖山平地突起,如同日本富士山,十分扎眼,正如清代詩人董鐸筆下所寫:

西巖突出萬山頭,片片瑤光翠欲流。

樹色蒼範高復下,鳥聲映帶去還留。

雲生幾處飛霞彩,月到群巔掛玉鉤。

世事榮枯無有定,山嵐爽氣鬥千秋。

4、涓水、禪渚、故城、陸渾山

涓水,近名封堯河、鳳陽河、馬澗河。今在馬澗河村有兩源匯入順陽河,一支源自宜陽,一支源自嵩縣(未能查其源頭,當地人稱源自露寶寨,而露寶寨正位於熊耳山西山七谷一帶)。在馬澗河以下流過的村分別為:馬澗河、周堂、西官莊、東官莊、張家凹、喬賈嶺、楊灣、河北、上灣、下灣,然後自田湖古城與灑落間流出,東南注入伊河。

禪渚,當在今田湖鎮灑落和千秋間。《山海經》記其陂方十里,佳饒魚葦。《水經注箋》記載西晉郭景純(郭璞)的話說:“禪為墠,墠音填”。則田湖一名之由來疑與“墠渚”有關。

故城,今田湖鎮古城村為陸渾故城遺址。

陸渾山,《元和郡縣圖志》:“陸渾山,俗名方山,在縣西五十五里”。可知即今西巖山,古又名方山、孤山,今名思遠山、白果樹山、磨鐘山。陸渾山在古籍中通常也泛指陸渾縣內的大山。

以上地名水名出自《水經注》,原文如下:“伊水又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陸渾西山,即陸渾山者也。尋郭文之舊居,訪胡昭之遺像。世去不停,莫識所在。其水有二源俱導,而東注虢略,在陸渾縣西九十里也。司馬彪《郡國志》曰:縣西虢略地,《春秋》所謂東盡虢略者也。北水東流,合候澗水,水出西北候溪,東南流注於涓水,涓水又東,經陸渾縣故城北。平王東遷,辛有適伊川,見有被髮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魯僖公二十二年,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故縣氏之也。涓水東南流,右合南水。水出西山七谷,亦謂之七谷水。阻澗東逝,歷其縣南。又東南,左會北水,亂流左合禪渚水。水上承陸渾縣東禪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饒魚葦,即《山海經》所謂南望禪渚,禹父之所化。郭景純注云:禪一音暖,鯀化羽淵,而覆在此,然已變怪,亦無往而不化矣,世謂之此澤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於涓水,涓水又東南,注於伊水。昔有莘氏女採桑於伊川,得嬰兒於空桑中,言其母孕於伊水之濱,夢神告之曰:“臼水出而東走。”母明視,而見臼水出焉,告其鄰居而走,顧望其邑,鹹為水矣。其母化為空桑,子在其中,有莘氏女取而獻之,命養於庖,長有賢德,殷以為尹,曰伊尹也。又東北過新城縣南。”

在記涓水時,忽插入伊尹故事,則有兩種可能:一是伊尹生長於涓水一帶。二是知伊尹為陸渾境內人,卻搞不清具體方位,只能在陸渾章結束前含混地寫伊尹。

5、放皋之山,狼睪山、狼皋山、狼嗥山、明皋山、鳴皋山

放皋之山,狼睪山、狼皋山、明皋山、鳴皋山、九皋山這幾個名字均是古人對九皋山的稱呼。

放皋之山,出自《山海經》:“又東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於伊水,其中多蒼玉。有木焉,其葉如槐,黃華而不實,其名曰蒙木,服之不惑。有獸焉,其狀如蜂,枝尾而反舌,善呼,其名曰文文。”

狼睪山,見《水經注•伊水》:北與溫泉水合,水出新城縣之狼睪山西南阜下,西南流,會於伊水。

《寰宇記》,明皋山即放皋山,在樑縣南六十里。《一統志》謂狼皋山在汝州西南六十里。

因明水發自放皋之山,故後人又叫放皋之山曰明皋山。但在唐代之前的書面記載中,未見有記此山為“鳴皋山”者。因明、鳴同意,陸渾當時又是京畿所在,人文薈萃,所以以李白為首的浪漫詩人,才會把明皋山當成詩經中鶴鳴之地的鳴皋山來歌詠。鳴皋(鎮)這一地名在隋唐以前也不見記載,其興也應自隋唐始。

6、福先寺

德亭鎮左峪川現佛泉寺村和佛泉寺廟之“佛泉寺”,當為福先寺,叫轉音故也。據康熙版《嵩縣誌》記載廟觀時載:

“西觀音寺縣西德亭保,元至正初建。

福先寺縣西德亭保,元至正中建。

坐靜寺縣西德亭保,成化元年建。”

西觀音寺在德亭南臺村之蛇溝,2013年當地村民在寺廟原址挖出明正德年間所刻一方石碑,上明確記載該寺廟名為觀音寺,並詳細記載了觀音寺的規模及在當地的影響力。由縣誌記載可見觀音寺與福先詩皆建於元代至正初年,約在1341年- 1370年之間。

嵩縣古山水地名考

7、五崖山

李白《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詩云:“憶昨鳴皋夢裡還,手弄素月清潭間。覺時枕蓆非碧山,側身西望阻秦關。麒麟閣上春還早,著書卻憶伊陽好。青松來風吹古道,綠蘿飛花覆菸草。我家仙翁愛清真,才雄草聖凌古人,欲臥鳴皋絕世塵。鳴皋微茫在何處,五崖峽水橫樵路。身披翠雲裘,袖拂紫煙去。去時應過嵩少間,相思為折三花樹。”

從(zòng)翁,指丈人之堂兄弟。李白的老丈人的堂兄弟——清先生要到五崖山隱居,李白備酒菜並唱出這首鳴皋歌為其送行。五崖山即今德亭鎮楊灣、元灣村一帶的崖山。在康熙版《嵩縣誌》的地圖上,對其已有標明。詳見拙著《大唐伊陽縣及鳴皋山、五崖山地望考》

8、伊陽

為唐先天元年(712年)從陸渾縣分出的一個縣。《唐會要》:伊陽縣,先天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洛州長史李傑奏割陸渾置。《新唐書》:“伊陽,畿。先天元年析陸渾置。有太和山。有銀、銅、錫。伊水有金。”其管轄範圍大約包括今之嵩縣大章、舊縣、車村及欒川潭頭,縣衙在今之舊縣街。舊縣之名即來於此。後伊陽縣置撤銷又復設,在明初前所稱之伊陽縣,地均在嵩縣。

明成化十二年,朝庭析嵩縣東、汝州西又復置伊陽縣,隸屬汝州直隸州。明清時屬於汝州直隸州的下轄縣。因與宜陽縣同音,1959年改伊陽縣為汝陽縣,因縣治位居汝河之北,故名。

9、攻離山、木峪山

攻離山。即今位白河鎮之龍池曼山,為白河(古稱淯水)發源之山。《山海經·中山經》:“攻離之山,淯水出焉。”

木峪山。即今之龍峪灣與白雲山。清代康熙版《嵩縣誌》地圖上顯示白雲山與龍峪灣為木峪山。

10、伊水門

伊水門即位於河南嵩縣境內的三塗山,又名崖口。《水經注疏》:“伊水歷崖口,山峽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闕。(會貞按:《禹貢錐指》,俗呼為水門。)崖上有塢,伊水逕其下,歷峽北流,即古三塗山也。”

唐代樓穎《伊水門》詩云:

朝涉伊水門,伊水入門流。愜心乃成興,澹然泛孤舟。

霏微傍青靄,容與隨白鷗。竹陰交前浦,柳花媚中洲。

日落陰雲生,彌覺茲路幽。聊以恣所適,此外知何求。

11、桃花湯溫泉

宋之問《陸渾南桃花湯》詩云:“氛氳桃花湯,去都三百里。遠峰益稠沓,具物盡奇詭。借問採藥人,冥奧從此始……”韓愈在《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中,亦有“陸渾桃花間,有湯沸如烝”的詩句,可見詩中的“桃花湯”指的是一處溫泉,並且還比較有名。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伊水》寫伊水陸渾段有溫泉的地方止有一處:(伊水)北與溫泉水合,水出新城縣之狼皋山西南阜下,西南流會於伊水。伊水又東北徑伏睹嶺,左納焦澗水,水西出鹿髆山,東流徑孤山南。其山介立豐上,單秀孤峙,故世謂之方山,即劉中書澄之所謂縣有孤山者也。此溫泉即當為唐之“桃花湯”。狼皋山為九皋山唐代以前的名字,故此溫泉當為今之“曲裡溫泉”,又名“湯池”者也。“曲裡溫泉”為嵩縣古八大景之一。唐陸渾縣治所在今之田湖古城,故稱“陸渾南”。

12、佛髻山

金代詩人李俊民《陸渾佛髻山》詩云:“十步都無一步平,往來人似畫圖行。可憐一派溫泉水,不與荒山洗惡名。”

佛髻山為今嵩縣舊縣鎮與欒川潭頭鎮交界處湯營之九龍山,九龍山有溫泉,且外形酷似佛髻,又在古陸渾縣內,故名。在詩人詩集此詩後另有一首名為《湯下寺壁》的詩:“滾滾龍泉自吐吞,誰能個裡混光塵?再三繞壁尋題句,饒舌山禽不避人。”湯下:即今嵩縣舊縣鎮與欒川交界處之湯營,原名“湯下”。1947年解放後劃歸欒川。

嵩縣古山水地名考

13、陽山

陽山一名,見於《山海經》和《水經注》,即今嵩縣木植街鄉與欒川合峪鎮交界處之楊山。今所謂“楊家將屯兵於此”者,以訛名附會也。楊山險峻高拔,最高峰海拔1688米,清末民初著名刀客首領王天縱在此處佔山為王,與周邊刀客首領結拜,號稱“楊山十大兄弟”。後天縱投身辛亥革命。

《山海經》:“又西三百里,曰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水經注》:“(伊水)又東為淵潭,潭渾若沸,亦不測其深淺也。伊水又東北徑東亭城南,又屈徑其亭東,東北流者也。東北過郭落山。陽水出陽山陽溪,世人謂之太陽谷,水亦取名焉。東流入伊水……”

根據《水經注》的記載,可知陽山位於伊水的首次大轉彎(由東流改為東北流)之後。伊水流過一個重要的大山——郭落山,然後和陽山流出的陽溪(水)匯合。這是我們可確定的第一個座標。然後我們根據陽溪(水)注入伊水的流向,可確定一個更清晰的座標。

《水經注》裡說陽溪“東流入伊水”,而更古老的《山海經》卻說陽水是“北流注於伊水”,我們可以二者結合,認為陽溪(水)是沿東北方向流入伊水的。而伊水大轉彎後首個東北方向匯入伊河的較大的支流是明白河。明白河有一條重要的支流,正是從楊山流出的。即結合地名的沿襲性,加之楊山在周邊山脈中的出類拔萃,可推測今之楊山即古之陽山也。

楊山下合峪方向的山川即“太陽谷”,其河水即陽溪。今年初秋時筆者曾到谷一遊,斯處土地平曠開闊,房舍儼然,向陽鄰水,宛如世外桃源,太陽谷這樣一個好名字確實名副其實。

嵩縣古山水地名考

14、淯水

白河,古稱淯水,東晉時為避晉簡文帝司馬昱名諱改稱白河,是流經中國河南、湖北的一條河流,發源於嵩縣白河鎮的龍池曼山(攻離山),幹、支流大部流經南陽盆地,之後在湖北襄陽市襄州區雙溝鎮,與唐河合流成為唐白河,注入漢江。長312公里。近年因南陽地區工業發展,河水汙染嚴重。白河的上游有水利工程鴨河口水庫。

央視版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一首有名的插曲名為《淯水吟》:“我本飄零人,薄命歷苦辛,離亂得遇君,感君萍水恩。君愛一時歡,烽煙作良辰,含淚為君壽,酒痕掩征塵……”唱的是三國時淯水邊發生的一段曹操因鍾愛美女鄒氏痛失長子曹昂、愛將典韋的故事。

15、嵩縣

嵩縣地名最早見於北魏。魏遷都洛陽,因嵩山的關係,常雲洛陽為“嵩縣”、“嵩洛”。《魏書·宣武帝紀》載建昌元年夏四月詔雲:“遷京嵩縣,年將二紀。” 《魏書·帝紀十二》:“……高祖孝文皇帝式觀乾象,俯協人謀,發自武州,來幸嵩縣……”卷九《肅宗紀》雲:“高祖孝文皇帝,遠遵盤庚,將遷嵩洛。”

宋紹光九年(公元1139年),嵩縣被升格成州名為“順州”,金統治時將包含今嵩縣、洛寧和宜陽縣西部地改名為嵩州,屬南京路。元至元三年(1266年)廢州治伊陽縣入州,嵩州直轄原伊陽縣地,屬南陽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為縣,取縣名為嵩縣,沿用至今。(文/圖 羅 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