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文 | Brittany Wong、Lena

From 這才是美國

微信號:MIGUO-1

李·杜德是一名演員兼製片人。因為是混血兒的原因,他已經習慣了美國種種對於他中國血統的種族歧視,包括在約會時的種種困難。但是有一次受挫的經歷還是讓他印象深刻。

那天晚上,他的約會伴侶大部分時間都在他身邊,倆個人相處地很不錯。互相開玩笑的時候,女孩還誇他的笑容好看。“但一切突然就變了。她問我是不是拉丁裔,我告訴她我不是,一半白人血統,一半中國血統。”

杜德說,“她突然開始疏遠我,我們再調情的時候,她說她的感覺變了。”杜德當時直接了當地問他,她的態度反差這麼大是不是因為他是亞裔的關係。對方尷尬地否認,但是杜德認為還是有關係。“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菜‘,但他確實因為聽到我是亞裔後,態度變化太大了。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文 | Brittany Wong、Lena

From 這才是美國

微信號:MIGUO-1

李·杜德是一名演員兼製片人。因為是混血兒的原因,他已經習慣了美國種種對於他中國血統的種族歧視,包括在約會時的種種困難。但是有一次受挫的經歷還是讓他印象深刻。

那天晚上,他的約會伴侶大部分時間都在他身邊,倆個人相處地很不錯。互相開玩笑的時候,女孩還誇他的笑容好看。“但一切突然就變了。她問我是不是拉丁裔,我告訴她我不是,一半白人血統,一半中國血統。”

杜德說,“她突然開始疏遠我,我們再調情的時候,她說她的感覺變了。”杜德當時直接了當地問他,她的態度反差這麼大是不是因為他是亞裔的關係。對方尷尬地否認,但是杜德認為還是有關係。“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菜‘,但他確實因為聽到我是亞裔後,態度變化太大了。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圖片來源於:LESLEY BRYCE)

杜德的經歷對單身亞裔美國人來說是家常便飯。在很多電影和電視節目中,都對亞裔男性抱有成見,認為他們很柔弱。

美國知名電臺主持史蒂夫·哈維(曾主持著一檔早間廣播節目Steve Harvey Morning Show)去年在節目中抨擊亞洲男性,足以見得一部分美國人對這個群體有多不友好。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文 | Brittany Wong、Lena

From 這才是美國

微信號:MIGUO-1

李·杜德是一名演員兼製片人。因為是混血兒的原因,他已經習慣了美國種種對於他中國血統的種族歧視,包括在約會時的種種困難。但是有一次受挫的經歷還是讓他印象深刻。

那天晚上,他的約會伴侶大部分時間都在他身邊,倆個人相處地很不錯。互相開玩笑的時候,女孩還誇他的笑容好看。“但一切突然就變了。她問我是不是拉丁裔,我告訴她我不是,一半白人血統,一半中國血統。”

杜德說,“她突然開始疏遠我,我們再調情的時候,她說她的感覺變了。”杜德當時直接了當地問他,她的態度反差這麼大是不是因為他是亞裔的關係。對方尷尬地否認,但是杜德認為還是有關係。“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菜‘,但他確實因為聽到我是亞裔後,態度變化太大了。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圖片來源於:LESLEY BRYCE)

杜德的經歷對單身亞裔美國人來說是家常便飯。在很多電影和電視節目中,都對亞裔男性抱有成見,認為他們很柔弱。

美國知名電臺主持史蒂夫·哈維(曾主持著一檔早間廣播節目Steve Harvey Morning Show)去年在節目中抨擊亞洲男性,足以見得一部分美國人對這個群體有多不友好。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當時談到2002年出版的《如何與白人女子約會:亞洲男人的實用指南》一書時,這位主持人狂笑起來。他說道,“這本書只能有一頁,‘對不起,你喜歡亞洲人嗎?’,‘不,謝謝。

當被問及他本人對亞裔男性什麼感覺的時候,他模仿了一個黑人女性——“我甚至都不喜歡中國菜,孩子。”

雖然哈維的玩笑很損,但卻反映出一個令人沮喪的現實:雖然亞裔女性在美國是極受歡迎和被迷戀的對象,亞裔男性卻很難在約會中被“公平對待”。

2014年,交友約會軟件OkCupid曾做了一項調查,發現亞裔男性在這款應用上的吸引力不如其他族裔男性。哥倫比亞大學所做的一項關於快速約會的研究中也發現,第一次約會之後,亞裔男性最難獲得第二次約會。到了2018年,有的人甚至會直接說,“對不起,不要亞洲人。”

舊金山的心理諮詢師治療師妮可•蕭(Nicole Hsiang)經常和第二代和第三代亞裔美國人打交道,在採訪中他告訴《赫芬頓郵報》,她的客戶時常在約會中懷疑自己不夠好。

她說,“約會中被拒絕有時會帶來心理創傷。對很多男性來說,這關乎自己的‘男子氣概’。很多在白人居多環境中長大的亞洲男性告訴我,把自己與理想的白人男性相比,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吸引力。”

什麼樣的男性才“性感”呢?美國社會中大部分人都認為符合西方標準的歐洲面孔才好看(窄窄的鼻樑、大的不是杏形的眼睛、白的皮膚),很多人並不知道亞洲男人的迷人之處。

很多人覺得亞裔男性在約會中受挫是外貌原因,殊不知即使是男模也無法在約會中順風順水。

模特兼健身教練凱文·克萊德(Kevin Kreider)是一名美籍韓裔,被一對愛爾蘭裔德國人收養。約會軟件Tinder上的經歷讓他感到非常不開心。

他在採訪中表示,“這件事開始傷害到我的自尊。我知道自己長得不錯,但是在軟件上我沒有得到任何迴應,於是我一再降低了我的標準,後來才收到一些人打招呼。我意識到前邊有很多白人在‘排隊’時,亞裔男性的處境有多糟糕。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文 | Brittany Wong、Lena

From 這才是美國

微信號:MIGUO-1

李·杜德是一名演員兼製片人。因為是混血兒的原因,他已經習慣了美國種種對於他中國血統的種族歧視,包括在約會時的種種困難。但是有一次受挫的經歷還是讓他印象深刻。

那天晚上,他的約會伴侶大部分時間都在他身邊,倆個人相處地很不錯。互相開玩笑的時候,女孩還誇他的笑容好看。“但一切突然就變了。她問我是不是拉丁裔,我告訴她我不是,一半白人血統,一半中國血統。”

杜德說,“她突然開始疏遠我,我們再調情的時候,她說她的感覺變了。”杜德當時直接了當地問他,她的態度反差這麼大是不是因為他是亞裔的關係。對方尷尬地否認,但是杜德認為還是有關係。“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菜‘,但他確實因為聽到我是亞裔後,態度變化太大了。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圖片來源於:LESLEY BRYCE)

杜德的經歷對單身亞裔美國人來說是家常便飯。在很多電影和電視節目中,都對亞裔男性抱有成見,認為他們很柔弱。

美國知名電臺主持史蒂夫·哈維(曾主持著一檔早間廣播節目Steve Harvey Morning Show)去年在節目中抨擊亞洲男性,足以見得一部分美國人對這個群體有多不友好。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當時談到2002年出版的《如何與白人女子約會:亞洲男人的實用指南》一書時,這位主持人狂笑起來。他說道,“這本書只能有一頁,‘對不起,你喜歡亞洲人嗎?’,‘不,謝謝。

當被問及他本人對亞裔男性什麼感覺的時候,他模仿了一個黑人女性——“我甚至都不喜歡中國菜,孩子。”

雖然哈維的玩笑很損,但卻反映出一個令人沮喪的現實:雖然亞裔女性在美國是極受歡迎和被迷戀的對象,亞裔男性卻很難在約會中被“公平對待”。

2014年,交友約會軟件OkCupid曾做了一項調查,發現亞裔男性在這款應用上的吸引力不如其他族裔男性。哥倫比亞大學所做的一項關於快速約會的研究中也發現,第一次約會之後,亞裔男性最難獲得第二次約會。到了2018年,有的人甚至會直接說,“對不起,不要亞洲人。”

舊金山的心理諮詢師治療師妮可•蕭(Nicole Hsiang)經常和第二代和第三代亞裔美國人打交道,在採訪中他告訴《赫芬頓郵報》,她的客戶時常在約會中懷疑自己不夠好。

她說,“約會中被拒絕有時會帶來心理創傷。對很多男性來說,這關乎自己的‘男子氣概’。很多在白人居多環境中長大的亞洲男性告訴我,把自己與理想的白人男性相比,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吸引力。”

什麼樣的男性才“性感”呢?美國社會中大部分人都認為符合西方標準的歐洲面孔才好看(窄窄的鼻樑、大的不是杏形的眼睛、白的皮膚),很多人並不知道亞洲男人的迷人之處。

很多人覺得亞裔男性在約會中受挫是外貌原因,殊不知即使是男模也無法在約會中順風順水。

模特兼健身教練凱文·克萊德(Kevin Kreider)是一名美籍韓裔,被一對愛爾蘭裔德國人收養。約會軟件Tinder上的經歷讓他感到非常不開心。

他在採訪中表示,“這件事開始傷害到我的自尊。我知道自己長得不錯,但是在軟件上我沒有得到任何迴應,於是我一再降低了我的標準,後來才收到一些人打招呼。我意識到前邊有很多白人在‘排隊’時,亞裔男性的處境有多糟糕。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圖片來源於:PHOTO COURTESY OF KEVIN KREIDER)

後來,克賴德就不用這些約會軟件了,開始在現實生活中尋找伴侶,接觸到了越來越多喜歡他的女孩子。

他說,“我明白了一件事,你必須接受自己的身份,一個亞洲男性。如果你自己都不悅納自己,不去愛自己,怎麼指望別人來接受呢?

“我們總是吸引著現在和我們相似,或者為來我們想想成為的人,如果你一直抱著消極、怨恨的態度,你也只會吸引這類人,然後你也會慢慢變成這樣的人。

在婚戀問題上,美國人一直對亞洲男人抱有偏見。正如《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的作者黃頤銘(Eddie Huang)去年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所說,如今的亞裔男性總是帶著“掌握技術、天生服從”的書呆子,“千百年之內永遠不會有機會搶走你的女孩”,這樣那樣的標籤。

夏威夷楊百翰大學傳播學和媒體研究教授陳昌晃(Chiung Hwang Chen)表示,早在19世紀,亞洲男性就被大多數白人描繪成男性氣質不明顯的“其他人”。

1882年,《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of 1882)通過的時候,亞洲移民被白人視為“人類異類”。陳昌晃在1996年的一篇學術論文中寫道,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外在形象(他們大多身形瘦長,穿著絲綢外衣),還有一個原因是“淘金熱”之後他們大部分從事與服務相關的工作(比如廚師、洗碗工、洗衣工)。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文 | Brittany Wong、Lena

From 這才是美國

微信號:MIGUO-1

李·杜德是一名演員兼製片人。因為是混血兒的原因,他已經習慣了美國種種對於他中國血統的種族歧視,包括在約會時的種種困難。但是有一次受挫的經歷還是讓他印象深刻。

那天晚上,他的約會伴侶大部分時間都在他身邊,倆個人相處地很不錯。互相開玩笑的時候,女孩還誇他的笑容好看。“但一切突然就變了。她問我是不是拉丁裔,我告訴她我不是,一半白人血統,一半中國血統。”

杜德說,“她突然開始疏遠我,我們再調情的時候,她說她的感覺變了。”杜德當時直接了當地問他,她的態度反差這麼大是不是因為他是亞裔的關係。對方尷尬地否認,但是杜德認為還是有關係。“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菜‘,但他確實因為聽到我是亞裔後,態度變化太大了。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圖片來源於:LESLEY BRYCE)

杜德的經歷對單身亞裔美國人來說是家常便飯。在很多電影和電視節目中,都對亞裔男性抱有成見,認為他們很柔弱。

美國知名電臺主持史蒂夫·哈維(曾主持著一檔早間廣播節目Steve Harvey Morning Show)去年在節目中抨擊亞洲男性,足以見得一部分美國人對這個群體有多不友好。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當時談到2002年出版的《如何與白人女子約會:亞洲男人的實用指南》一書時,這位主持人狂笑起來。他說道,“這本書只能有一頁,‘對不起,你喜歡亞洲人嗎?’,‘不,謝謝。

當被問及他本人對亞裔男性什麼感覺的時候,他模仿了一個黑人女性——“我甚至都不喜歡中國菜,孩子。”

雖然哈維的玩笑很損,但卻反映出一個令人沮喪的現實:雖然亞裔女性在美國是極受歡迎和被迷戀的對象,亞裔男性卻很難在約會中被“公平對待”。

2014年,交友約會軟件OkCupid曾做了一項調查,發現亞裔男性在這款應用上的吸引力不如其他族裔男性。哥倫比亞大學所做的一項關於快速約會的研究中也發現,第一次約會之後,亞裔男性最難獲得第二次約會。到了2018年,有的人甚至會直接說,“對不起,不要亞洲人。”

舊金山的心理諮詢師治療師妮可•蕭(Nicole Hsiang)經常和第二代和第三代亞裔美國人打交道,在採訪中他告訴《赫芬頓郵報》,她的客戶時常在約會中懷疑自己不夠好。

她說,“約會中被拒絕有時會帶來心理創傷。對很多男性來說,這關乎自己的‘男子氣概’。很多在白人居多環境中長大的亞洲男性告訴我,把自己與理想的白人男性相比,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吸引力。”

什麼樣的男性才“性感”呢?美國社會中大部分人都認為符合西方標準的歐洲面孔才好看(窄窄的鼻樑、大的不是杏形的眼睛、白的皮膚),很多人並不知道亞洲男人的迷人之處。

很多人覺得亞裔男性在約會中受挫是外貌原因,殊不知即使是男模也無法在約會中順風順水。

模特兼健身教練凱文·克萊德(Kevin Kreider)是一名美籍韓裔,被一對愛爾蘭裔德國人收養。約會軟件Tinder上的經歷讓他感到非常不開心。

他在採訪中表示,“這件事開始傷害到我的自尊。我知道自己長得不錯,但是在軟件上我沒有得到任何迴應,於是我一再降低了我的標準,後來才收到一些人打招呼。我意識到前邊有很多白人在‘排隊’時,亞裔男性的處境有多糟糕。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圖片來源於:PHOTO COURTESY OF KEVIN KREIDER)

後來,克賴德就不用這些約會軟件了,開始在現實生活中尋找伴侶,接觸到了越來越多喜歡他的女孩子。

他說,“我明白了一件事,你必須接受自己的身份,一個亞洲男性。如果你自己都不悅納自己,不去愛自己,怎麼指望別人來接受呢?

“我們總是吸引著現在和我們相似,或者為來我們想想成為的人,如果你一直抱著消極、怨恨的態度,你也只會吸引這類人,然後你也會慢慢變成這樣的人。

在婚戀問題上,美國人一直對亞洲男人抱有偏見。正如《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的作者黃頤銘(Eddie Huang)去年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所說,如今的亞裔男性總是帶著“掌握技術、天生服從”的書呆子,“千百年之內永遠不會有機會搶走你的女孩”,這樣那樣的標籤。

夏威夷楊百翰大學傳播學和媒體研究教授陳昌晃(Chiung Hwang Chen)表示,早在19世紀,亞洲男性就被大多數白人描繪成男性氣質不明顯的“其他人”。

1882年,《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of 1882)通過的時候,亞洲移民被白人視為“人類異類”。陳昌晃在1996年的一篇學術論文中寫道,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外在形象(他們大多身形瘦長,穿著絲綢外衣),還有一個原因是“淘金熱”之後他們大部分從事與服務相關的工作(比如廚師、洗碗工、洗衣工)。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鮑里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在1932年的電影《滿洲的面具》(the Mask of Fu Manchu)中扮演了帶有威脅性的亞裔角色。(圖片來源於:ARCHIVE PHOTOS VIA GETTY IMAGES)

後來的流行文化中,對亞裔男性的“輕蔑”還是在繼續。上世紀70年代之前,美國電影中的的亞裔男性角色要不然被描述為“黃禍”,殺死別人,無情地佔有白人女性;要不然就是“無害的,有點女性化”的角色。

22年後,這位教授如今告訴《赫芬頓郵報》,她認為現在美國人眼裡亞洲男性的魅力有了提高。現在韓國的音樂和電視劇在全球拉攏了一大批粉絲,很多女性喜歡這個樣子的男性,很多男孩子想成為這樣的人,總得來說,這是一個好兆頭。

千禧一代可能是在成龍和李連杰的電影中長大的,但這些人帶來的影響更多是讓美國人著迷於功夫,而不是吸引的女粉絲。但是現在,韓國男明星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亞洲男性這個文化符號。

心理諮詢師蕭也建議在約會市場中感到挫敗的男性,積極地在美國之外的電影電視中尋找積極的、迷人的、有自己特點的男性角色。(我們推薦梁朝偉2001年的電影《花樣年華》)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文 | Brittany Wong、Lena

From 這才是美國

微信號:MIGUO-1

李·杜德是一名演員兼製片人。因為是混血兒的原因,他已經習慣了美國種種對於他中國血統的種族歧視,包括在約會時的種種困難。但是有一次受挫的經歷還是讓他印象深刻。

那天晚上,他的約會伴侶大部分時間都在他身邊,倆個人相處地很不錯。互相開玩笑的時候,女孩還誇他的笑容好看。“但一切突然就變了。她問我是不是拉丁裔,我告訴她我不是,一半白人血統,一半中國血統。”

杜德說,“她突然開始疏遠我,我們再調情的時候,她說她的感覺變了。”杜德當時直接了當地問他,她的態度反差這麼大是不是因為他是亞裔的關係。對方尷尬地否認,但是杜德認為還是有關係。“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菜‘,但他確實因為聽到我是亞裔後,態度變化太大了。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圖片來源於:LESLEY BRYCE)

杜德的經歷對單身亞裔美國人來說是家常便飯。在很多電影和電視節目中,都對亞裔男性抱有成見,認為他們很柔弱。

美國知名電臺主持史蒂夫·哈維(曾主持著一檔早間廣播節目Steve Harvey Morning Show)去年在節目中抨擊亞洲男性,足以見得一部分美國人對這個群體有多不友好。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當時談到2002年出版的《如何與白人女子約會:亞洲男人的實用指南》一書時,這位主持人狂笑起來。他說道,“這本書只能有一頁,‘對不起,你喜歡亞洲人嗎?’,‘不,謝謝。

當被問及他本人對亞裔男性什麼感覺的時候,他模仿了一個黑人女性——“我甚至都不喜歡中國菜,孩子。”

雖然哈維的玩笑很損,但卻反映出一個令人沮喪的現實:雖然亞裔女性在美國是極受歡迎和被迷戀的對象,亞裔男性卻很難在約會中被“公平對待”。

2014年,交友約會軟件OkCupid曾做了一項調查,發現亞裔男性在這款應用上的吸引力不如其他族裔男性。哥倫比亞大學所做的一項關於快速約會的研究中也發現,第一次約會之後,亞裔男性最難獲得第二次約會。到了2018年,有的人甚至會直接說,“對不起,不要亞洲人。”

舊金山的心理諮詢師治療師妮可•蕭(Nicole Hsiang)經常和第二代和第三代亞裔美國人打交道,在採訪中他告訴《赫芬頓郵報》,她的客戶時常在約會中懷疑自己不夠好。

她說,“約會中被拒絕有時會帶來心理創傷。對很多男性來說,這關乎自己的‘男子氣概’。很多在白人居多環境中長大的亞洲男性告訴我,把自己與理想的白人男性相比,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吸引力。”

什麼樣的男性才“性感”呢?美國社會中大部分人都認為符合西方標準的歐洲面孔才好看(窄窄的鼻樑、大的不是杏形的眼睛、白的皮膚),很多人並不知道亞洲男人的迷人之處。

很多人覺得亞裔男性在約會中受挫是外貌原因,殊不知即使是男模也無法在約會中順風順水。

模特兼健身教練凱文·克萊德(Kevin Kreider)是一名美籍韓裔,被一對愛爾蘭裔德國人收養。約會軟件Tinder上的經歷讓他感到非常不開心。

他在採訪中表示,“這件事開始傷害到我的自尊。我知道自己長得不錯,但是在軟件上我沒有得到任何迴應,於是我一再降低了我的標準,後來才收到一些人打招呼。我意識到前邊有很多白人在‘排隊’時,亞裔男性的處境有多糟糕。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圖片來源於:PHOTO COURTESY OF KEVIN KREIDER)

後來,克賴德就不用這些約會軟件了,開始在現實生活中尋找伴侶,接觸到了越來越多喜歡他的女孩子。

他說,“我明白了一件事,你必須接受自己的身份,一個亞洲男性。如果你自己都不悅納自己,不去愛自己,怎麼指望別人來接受呢?

“我們總是吸引著現在和我們相似,或者為來我們想想成為的人,如果你一直抱著消極、怨恨的態度,你也只會吸引這類人,然後你也會慢慢變成這樣的人。

在婚戀問題上,美國人一直對亞洲男人抱有偏見。正如《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的作者黃頤銘(Eddie Huang)去年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所說,如今的亞裔男性總是帶著“掌握技術、天生服從”的書呆子,“千百年之內永遠不會有機會搶走你的女孩”,這樣那樣的標籤。

夏威夷楊百翰大學傳播學和媒體研究教授陳昌晃(Chiung Hwang Chen)表示,早在19世紀,亞洲男性就被大多數白人描繪成男性氣質不明顯的“其他人”。

1882年,《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of 1882)通過的時候,亞洲移民被白人視為“人類異類”。陳昌晃在1996年的一篇學術論文中寫道,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外在形象(他們大多身形瘦長,穿著絲綢外衣),還有一個原因是“淘金熱”之後他們大部分從事與服務相關的工作(比如廚師、洗碗工、洗衣工)。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鮑里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在1932年的電影《滿洲的面具》(the Mask of Fu Manchu)中扮演了帶有威脅性的亞裔角色。(圖片來源於:ARCHIVE PHOTOS VIA GETTY IMAGES)

後來的流行文化中,對亞裔男性的“輕蔑”還是在繼續。上世紀70年代之前,美國電影中的的亞裔男性角色要不然被描述為“黃禍”,殺死別人,無情地佔有白人女性;要不然就是“無害的,有點女性化”的角色。

22年後,這位教授如今告訴《赫芬頓郵報》,她認為現在美國人眼裡亞洲男性的魅力有了提高。現在韓國的音樂和電視劇在全球拉攏了一大批粉絲,很多女性喜歡這個樣子的男性,很多男孩子想成為這樣的人,總得來說,這是一個好兆頭。

千禧一代可能是在成龍和李連杰的電影中長大的,但這些人帶來的影響更多是讓美國人著迷於功夫,而不是吸引的女粉絲。但是現在,韓國男明星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亞洲男性這個文化符號。

心理諮詢師蕭也建議在約會市場中感到挫敗的男性,積極地在美國之外的電影電視中尋找積極的、迷人的、有自己特點的男性角色。(我們推薦梁朝偉2001年的電影《花樣年華》)

來自亞裔男性的“哭訴”:美國人對我們這個群體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花樣年華》劇照,圖片來源於:GETTY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為了構建你在約會中的自信,我建議亞裔美國人尋找傳統西方定義之外的男性魅力,找到自己的男子氣概和信心。”

杜德也表示,不要那麼輕易地定義一個男性。

“雖然現在很多人仍然對亞裔男性存在刻板印象,很多思想在美國文化中根深蒂固,我們仍然需要努力改變,需要更多公開地討論這些事,需要讓別人更瞭解我們。”

本文系授權發佈,By Brittany Wong、Lena,From 這才是美國,微信號:MIGUO-1。歡迎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