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就這樣,在人們的期待下,工廠開始運作。

一開始,大家相處得還算是其樂融融,但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滋生開來。

在不同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兩國人,在對待工作上的態度上大相徑庭。

中國人覺得,美國工人工作老是懶散,嘻嘻哈哈,有時候能連續幾個月都完不成先前佈置的任務。

當時的曹德旺本想著美國土地便宜、水電便宜、除了人工費各項成本都比國內要低的心態去開工廠,但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虧損。

原因就是美國工人的工作效率太低了。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就這樣,在人們的期待下,工廠開始運作。

一開始,大家相處得還算是其樂融融,但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滋生開來。

在不同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兩國人,在對待工作上的態度上大相徑庭。

中國人覺得,美國工人工作老是懶散,嘻嘻哈哈,有時候能連續幾個月都完不成先前佈置的任務。

當時的曹德旺本想著美國土地便宜、水電便宜、除了人工費各項成本都比國內要低的心態去開工廠,但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虧損。

原因就是美國工人的工作效率太低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企業高管知道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開始尋找解決方法。

於是福耀高管決定,安排一批美籍高管去中國學習,看看中國工人是怎麼工作的。

到了中國後,那些美國高管傻了眼。

中國工人的效率極高,他們的生產速度完全不輸於機器,完成度也很高,合格率驚人。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中國工人總是幹勁十足,工作時也充滿了使命感和儀式感。

於是這些美國高管們開始思考,怎麼樣讓這些美國人也能這麼賣力高效率地工作。

他們回國後開始學習中國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學著開早會,學著關心基層工作人員,學著互相尊重,他們開始鼓勵和督促員工。

在虧損狀態下,公司還給每個員工加了2美元,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人士氣大振,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許多。

第二年,這家開在美國的中國工廠,就開始盈利了。

這雖然是一個個例,但是卻反映了美國乃至世界很多國家工人現狀,那就是缺乏工匠精神。

影片的導演之一史蒂文.博格納爾,在《紐約客》的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對美國工人的態度。

“這個民族(中華民族)對工作有一種真正的使命感,他們正在崛起。

但我們不同,如果你回頭看看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就能發現,他們比我們更有工匠精神,我們變得越來越糟。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走下坡路,但中國恰恰相反。”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就這樣,在人們的期待下,工廠開始運作。

一開始,大家相處得還算是其樂融融,但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滋生開來。

在不同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兩國人,在對待工作上的態度上大相徑庭。

中國人覺得,美國工人工作老是懶散,嘻嘻哈哈,有時候能連續幾個月都完不成先前佈置的任務。

當時的曹德旺本想著美國土地便宜、水電便宜、除了人工費各項成本都比國內要低的心態去開工廠,但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虧損。

原因就是美國工人的工作效率太低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企業高管知道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開始尋找解決方法。

於是福耀高管決定,安排一批美籍高管去中國學習,看看中國工人是怎麼工作的。

到了中國後,那些美國高管傻了眼。

中國工人的效率極高,他們的生產速度完全不輸於機器,完成度也很高,合格率驚人。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中國工人總是幹勁十足,工作時也充滿了使命感和儀式感。

於是這些美國高管們開始思考,怎麼樣讓這些美國人也能這麼賣力高效率地工作。

他們回國後開始學習中國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學著開早會,學著關心基層工作人員,學著互相尊重,他們開始鼓勵和督促員工。

在虧損狀態下,公司還給每個員工加了2美元,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人士氣大振,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許多。

第二年,這家開在美國的中國工廠,就開始盈利了。

這雖然是一個個例,但是卻反映了美國乃至世界很多國家工人現狀,那就是缺乏工匠精神。

影片的導演之一史蒂文.博格納爾,在《紐約客》的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對美國工人的態度。

“這個民族(中華民族)對工作有一種真正的使命感,他們正在崛起。

但我們不同,如果你回頭看看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就能發現,他們比我們更有工匠精神,我們變得越來越糟。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走下坡路,但中國恰恰相反。”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美國人看到中國工人不帶安全防護鏡、手套也不是防割手套,但還是全身心投入工作時,表示異常的震驚。

Crazy ,fucking crazy.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就這樣,在人們的期待下,工廠開始運作。

一開始,大家相處得還算是其樂融融,但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滋生開來。

在不同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兩國人,在對待工作上的態度上大相徑庭。

中國人覺得,美國工人工作老是懶散,嘻嘻哈哈,有時候能連續幾個月都完不成先前佈置的任務。

當時的曹德旺本想著美國土地便宜、水電便宜、除了人工費各項成本都比國內要低的心態去開工廠,但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虧損。

原因就是美國工人的工作效率太低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企業高管知道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開始尋找解決方法。

於是福耀高管決定,安排一批美籍高管去中國學習,看看中國工人是怎麼工作的。

到了中國後,那些美國高管傻了眼。

中國工人的效率極高,他們的生產速度完全不輸於機器,完成度也很高,合格率驚人。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中國工人總是幹勁十足,工作時也充滿了使命感和儀式感。

於是這些美國高管們開始思考,怎麼樣讓這些美國人也能這麼賣力高效率地工作。

他們回國後開始學習中國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學著開早會,學著關心基層工作人員,學著互相尊重,他們開始鼓勵和督促員工。

在虧損狀態下,公司還給每個員工加了2美元,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人士氣大振,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許多。

第二年,這家開在美國的中國工廠,就開始盈利了。

這雖然是一個個例,但是卻反映了美國乃至世界很多國家工人現狀,那就是缺乏工匠精神。

影片的導演之一史蒂文.博格納爾,在《紐約客》的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對美國工人的態度。

“這個民族(中華民族)對工作有一種真正的使命感,他們正在崛起。

但我們不同,如果你回頭看看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就能發現,他們比我們更有工匠精神,我們變得越來越糟。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走下坡路,但中國恰恰相反。”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美國人看到中國工人不帶安全防護鏡、手套也不是防割手套,但還是全身心投入工作時,表示異常的震驚。

Crazy ,fucking crazy.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你們中國人實在太瘋狂了。

這一次,中國工人走向國際舞臺,讓那些美國人們目瞪口呆,面對這樣的工人,他們只能喊出那句:“holy shit.”

中國管理者和中國工人用實際行動教會美國人,什麼是大國工人,什麼是工匠精神。



窮不可怕,

要命的是思維

《美國工廠》能夠大火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它關注了美國這樣的一類人群,就是一旦失業之後就失去了再工作能力的人。

世上窮人千千萬,各有各的窮法,但是他們與富人的差距絕不僅僅是錢,而是他們慣有的窮人思維。

說白了,這些人就是懶。

電影中,中產階級變得一無所有,失去房子、車子,不得不住進地下室;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就這樣,在人們的期待下,工廠開始運作。

一開始,大家相處得還算是其樂融融,但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滋生開來。

在不同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兩國人,在對待工作上的態度上大相徑庭。

中國人覺得,美國工人工作老是懶散,嘻嘻哈哈,有時候能連續幾個月都完不成先前佈置的任務。

當時的曹德旺本想著美國土地便宜、水電便宜、除了人工費各項成本都比國內要低的心態去開工廠,但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虧損。

原因就是美國工人的工作效率太低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企業高管知道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開始尋找解決方法。

於是福耀高管決定,安排一批美籍高管去中國學習,看看中國工人是怎麼工作的。

到了中國後,那些美國高管傻了眼。

中國工人的效率極高,他們的生產速度完全不輸於機器,完成度也很高,合格率驚人。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中國工人總是幹勁十足,工作時也充滿了使命感和儀式感。

於是這些美國高管們開始思考,怎麼樣讓這些美國人也能這麼賣力高效率地工作。

他們回國後開始學習中國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學著開早會,學著關心基層工作人員,學著互相尊重,他們開始鼓勵和督促員工。

在虧損狀態下,公司還給每個員工加了2美元,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人士氣大振,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許多。

第二年,這家開在美國的中國工廠,就開始盈利了。

這雖然是一個個例,但是卻反映了美國乃至世界很多國家工人現狀,那就是缺乏工匠精神。

影片的導演之一史蒂文.博格納爾,在《紐約客》的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對美國工人的態度。

“這個民族(中華民族)對工作有一種真正的使命感,他們正在崛起。

但我們不同,如果你回頭看看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就能發現,他們比我們更有工匠精神,我們變得越來越糟。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走下坡路,但中國恰恰相反。”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美國人看到中國工人不帶安全防護鏡、手套也不是防割手套,但還是全身心投入工作時,表示異常的震驚。

Crazy ,fucking crazy.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你們中國人實在太瘋狂了。

這一次,中國工人走向國際舞臺,讓那些美國人們目瞪口呆,面對這樣的工人,他們只能喊出那句:“holy shit.”

中國管理者和中國工人用實際行動教會美國人,什麼是大國工人,什麼是工匠精神。



窮不可怕,

要命的是思維

《美國工廠》能夠大火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它關注了美國這樣的一類人群,就是一旦失業之後就失去了再工作能力的人。

世上窮人千千萬,各有各的窮法,但是他們與富人的差距絕不僅僅是錢,而是他們慣有的窮人思維。

說白了,這些人就是懶。

電影中,中產階級變得一無所有,失去房子、車子,不得不住進地下室;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就這樣,在人們的期待下,工廠開始運作。

一開始,大家相處得還算是其樂融融,但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滋生開來。

在不同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兩國人,在對待工作上的態度上大相徑庭。

中國人覺得,美國工人工作老是懶散,嘻嘻哈哈,有時候能連續幾個月都完不成先前佈置的任務。

當時的曹德旺本想著美國土地便宜、水電便宜、除了人工費各項成本都比國內要低的心態去開工廠,但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虧損。

原因就是美國工人的工作效率太低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企業高管知道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開始尋找解決方法。

於是福耀高管決定,安排一批美籍高管去中國學習,看看中國工人是怎麼工作的。

到了中國後,那些美國高管傻了眼。

中國工人的效率極高,他們的生產速度完全不輸於機器,完成度也很高,合格率驚人。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中國工人總是幹勁十足,工作時也充滿了使命感和儀式感。

於是這些美國高管們開始思考,怎麼樣讓這些美國人也能這麼賣力高效率地工作。

他們回國後開始學習中國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學著開早會,學著關心基層工作人員,學著互相尊重,他們開始鼓勵和督促員工。

在虧損狀態下,公司還給每個員工加了2美元,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人士氣大振,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許多。

第二年,這家開在美國的中國工廠,就開始盈利了。

這雖然是一個個例,但是卻反映了美國乃至世界很多國家工人現狀,那就是缺乏工匠精神。

影片的導演之一史蒂文.博格納爾,在《紐約客》的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對美國工人的態度。

“這個民族(中華民族)對工作有一種真正的使命感,他們正在崛起。

但我們不同,如果你回頭看看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就能發現,他們比我們更有工匠精神,我們變得越來越糟。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走下坡路,但中國恰恰相反。”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美國人看到中國工人不帶安全防護鏡、手套也不是防割手套,但還是全身心投入工作時,表示異常的震驚。

Crazy ,fucking crazy.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你們中國人實在太瘋狂了。

這一次,中國工人走向國際舞臺,讓那些美國人們目瞪口呆,面對這樣的工人,他們只能喊出那句:“holy shit.”

中國管理者和中國工人用實際行動教會美國人,什麼是大國工人,什麼是工匠精神。



窮不可怕,

要命的是思維

《美國工廠》能夠大火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它關注了美國這樣的一類人群,就是一旦失業之後就失去了再工作能力的人。

世上窮人千千萬,各有各的窮法,但是他們與富人的差距絕不僅僅是錢,而是他們慣有的窮人思維。

說白了,這些人就是懶。

電影中,中產階級變得一無所有,失去房子、車子,不得不住進地下室;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有的人更加貧困潦倒,買不起孩子要的運動鞋,有時連明天的飯都不知道從哪裡去解決。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就這樣,在人們的期待下,工廠開始運作。

一開始,大家相處得還算是其樂融融,但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滋生開來。

在不同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兩國人,在對待工作上的態度上大相徑庭。

中國人覺得,美國工人工作老是懶散,嘻嘻哈哈,有時候能連續幾個月都完不成先前佈置的任務。

當時的曹德旺本想著美國土地便宜、水電便宜、除了人工費各項成本都比國內要低的心態去開工廠,但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虧損。

原因就是美國工人的工作效率太低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企業高管知道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開始尋找解決方法。

於是福耀高管決定,安排一批美籍高管去中國學習,看看中國工人是怎麼工作的。

到了中國後,那些美國高管傻了眼。

中國工人的效率極高,他們的生產速度完全不輸於機器,完成度也很高,合格率驚人。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中國工人總是幹勁十足,工作時也充滿了使命感和儀式感。

於是這些美國高管們開始思考,怎麼樣讓這些美國人也能這麼賣力高效率地工作。

他們回國後開始學習中國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學著開早會,學著關心基層工作人員,學著互相尊重,他們開始鼓勵和督促員工。

在虧損狀態下,公司還給每個員工加了2美元,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人士氣大振,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許多。

第二年,這家開在美國的中國工廠,就開始盈利了。

這雖然是一個個例,但是卻反映了美國乃至世界很多國家工人現狀,那就是缺乏工匠精神。

影片的導演之一史蒂文.博格納爾,在《紐約客》的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對美國工人的態度。

“這個民族(中華民族)對工作有一種真正的使命感,他們正在崛起。

但我們不同,如果你回頭看看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就能發現,他們比我們更有工匠精神,我們變得越來越糟。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走下坡路,但中國恰恰相反。”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美國人看到中國工人不帶安全防護鏡、手套也不是防割手套,但還是全身心投入工作時,表示異常的震驚。

Crazy ,fucking crazy.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你們中國人實在太瘋狂了。

這一次,中國工人走向國際舞臺,讓那些美國人們目瞪口呆,面對這樣的工人,他們只能喊出那句:“holy shit.”

中國管理者和中國工人用實際行動教會美國人,什麼是大國工人,什麼是工匠精神。



窮不可怕,

要命的是思維

《美國工廠》能夠大火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它關注了美國這樣的一類人群,就是一旦失業之後就失去了再工作能力的人。

世上窮人千千萬,各有各的窮法,但是他們與富人的差距絕不僅僅是錢,而是他們慣有的窮人思維。

說白了,這些人就是懶。

電影中,中產階級變得一無所有,失去房子、車子,不得不住進地下室;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有的人更加貧困潦倒,買不起孩子要的運動鞋,有時連明天的飯都不知道從哪裡去解決。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就這樣,在人們的期待下,工廠開始運作。

一開始,大家相處得還算是其樂融融,但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滋生開來。

在不同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兩國人,在對待工作上的態度上大相徑庭。

中國人覺得,美國工人工作老是懶散,嘻嘻哈哈,有時候能連續幾個月都完不成先前佈置的任務。

當時的曹德旺本想著美國土地便宜、水電便宜、除了人工費各項成本都比國內要低的心態去開工廠,但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虧損。

原因就是美國工人的工作效率太低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企業高管知道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開始尋找解決方法。

於是福耀高管決定,安排一批美籍高管去中國學習,看看中國工人是怎麼工作的。

到了中國後,那些美國高管傻了眼。

中國工人的效率極高,他們的生產速度完全不輸於機器,完成度也很高,合格率驚人。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中國工人總是幹勁十足,工作時也充滿了使命感和儀式感。

於是這些美國高管們開始思考,怎麼樣讓這些美國人也能這麼賣力高效率地工作。

他們回國後開始學習中國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學著開早會,學著關心基層工作人員,學著互相尊重,他們開始鼓勵和督促員工。

在虧損狀態下,公司還給每個員工加了2美元,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人士氣大振,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許多。

第二年,這家開在美國的中國工廠,就開始盈利了。

這雖然是一個個例,但是卻反映了美國乃至世界很多國家工人現狀,那就是缺乏工匠精神。

影片的導演之一史蒂文.博格納爾,在《紐約客》的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對美國工人的態度。

“這個民族(中華民族)對工作有一種真正的使命感,他們正在崛起。

但我們不同,如果你回頭看看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就能發現,他們比我們更有工匠精神,我們變得越來越糟。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走下坡路,但中國恰恰相反。”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美國人看到中國工人不帶安全防護鏡、手套也不是防割手套,但還是全身心投入工作時,表示異常的震驚。

Crazy ,fucking crazy.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你們中國人實在太瘋狂了。

這一次,中國工人走向國際舞臺,讓那些美國人們目瞪口呆,面對這樣的工人,他們只能喊出那句:“holy shit.”

中國管理者和中國工人用實際行動教會美國人,什麼是大國工人,什麼是工匠精神。



窮不可怕,

要命的是思維

《美國工廠》能夠大火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它關注了美國這樣的一類人群,就是一旦失業之後就失去了再工作能力的人。

世上窮人千千萬,各有各的窮法,但是他們與富人的差距絕不僅僅是錢,而是他們慣有的窮人思維。

說白了,這些人就是懶。

電影中,中產階級變得一無所有,失去房子、車子,不得不住進地下室;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有的人更加貧困潦倒,買不起孩子要的運動鞋,有時連明天的飯都不知道從哪裡去解決。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我們知道,在美國的社會保障是遠比很多國家要好的。人們在失業之後都能夠收到政府的低保來維持生活。

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有大量的失業者,生活靠的是政府的救濟。

可是俄亥俄州那些失業者直到14年福耀入住美國之後才說出“感謝上帝讓我有事情可以做”的話,這6年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答案很明顯,坐以待斃。

很多人仗著有政府的低保,整天好逸惡勞得過且過。

掙錢?那是富人們乾的事情,我有政府保障,能夠活得下去,幹嘛要改變。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就這樣,在人們的期待下,工廠開始運作。

一開始,大家相處得還算是其樂融融,但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滋生開來。

在不同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兩國人,在對待工作上的態度上大相徑庭。

中國人覺得,美國工人工作老是懶散,嘻嘻哈哈,有時候能連續幾個月都完不成先前佈置的任務。

當時的曹德旺本想著美國土地便宜、水電便宜、除了人工費各項成本都比國內要低的心態去開工廠,但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虧損。

原因就是美國工人的工作效率太低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企業高管知道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開始尋找解決方法。

於是福耀高管決定,安排一批美籍高管去中國學習,看看中國工人是怎麼工作的。

到了中國後,那些美國高管傻了眼。

中國工人的效率極高,他們的生產速度完全不輸於機器,完成度也很高,合格率驚人。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中國工人總是幹勁十足,工作時也充滿了使命感和儀式感。

於是這些美國高管們開始思考,怎麼樣讓這些美國人也能這麼賣力高效率地工作。

他們回國後開始學習中國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學著開早會,學著關心基層工作人員,學著互相尊重,他們開始鼓勵和督促員工。

在虧損狀態下,公司還給每個員工加了2美元,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人士氣大振,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許多。

第二年,這家開在美國的中國工廠,就開始盈利了。

這雖然是一個個例,但是卻反映了美國乃至世界很多國家工人現狀,那就是缺乏工匠精神。

影片的導演之一史蒂文.博格納爾,在《紐約客》的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對美國工人的態度。

“這個民族(中華民族)對工作有一種真正的使命感,他們正在崛起。

但我們不同,如果你回頭看看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就能發現,他們比我們更有工匠精神,我們變得越來越糟。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走下坡路,但中國恰恰相反。”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美國人看到中國工人不帶安全防護鏡、手套也不是防割手套,但還是全身心投入工作時,表示異常的震驚。

Crazy ,fucking crazy.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你們中國人實在太瘋狂了。

這一次,中國工人走向國際舞臺,讓那些美國人們目瞪口呆,面對這樣的工人,他們只能喊出那句:“holy shit.”

中國管理者和中國工人用實際行動教會美國人,什麼是大國工人,什麼是工匠精神。



窮不可怕,

要命的是思維

《美國工廠》能夠大火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它關注了美國這樣的一類人群,就是一旦失業之後就失去了再工作能力的人。

世上窮人千千萬,各有各的窮法,但是他們與富人的差距絕不僅僅是錢,而是他們慣有的窮人思維。

說白了,這些人就是懶。

電影中,中產階級變得一無所有,失去房子、車子,不得不住進地下室;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有的人更加貧困潦倒,買不起孩子要的運動鞋,有時連明天的飯都不知道從哪裡去解決。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我們知道,在美國的社會保障是遠比很多國家要好的。人們在失業之後都能夠收到政府的低保來維持生活。

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有大量的失業者,生活靠的是政府的救濟。

可是俄亥俄州那些失業者直到14年福耀入住美國之後才說出“感謝上帝讓我有事情可以做”的話,這6年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答案很明顯,坐以待斃。

很多人仗著有政府的低保,整天好逸惡勞得過且過。

掙錢?那是富人們乾的事情,我有政府保障,能夠活得下去,幹嘛要改變。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財富都是靠勞動創造出來的,而不是靠別人救濟來的。很多窮人在失業了之後彷彿失去了勞動能力,天天混吃等死,這樣的思維是十分可怕的。

另外,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在腦子裡就很少有理財的觀念。

很顯然,美國的員工待遇是要比中國員工待遇好。每天工作八小時,收入就能有100刀左右,週末雙休,時間要求非常的寬裕。

他們賺得多就會花得多,從來不為以後考慮。

所以他們本質上還是一個窮人。

打一個比方,假如現在出現了經濟大衰退,你丟掉了現在的工作,你現在的資產夠你活多久呢?

財富就是當你沒有工作後,可以存活的時間。如果你能存活一年,那麼說明你只有一年的財富。

正如巴菲特所說:之後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那些平時從不理財,失業之後靠著救濟金生活的人,就是在經濟浪潮褪去後,一絲不掛的人。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就這樣,在人們的期待下,工廠開始運作。

一開始,大家相處得還算是其樂融融,但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滋生開來。

在不同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兩國人,在對待工作上的態度上大相徑庭。

中國人覺得,美國工人工作老是懶散,嘻嘻哈哈,有時候能連續幾個月都完不成先前佈置的任務。

當時的曹德旺本想著美國土地便宜、水電便宜、除了人工費各項成本都比國內要低的心態去開工廠,但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虧損。

原因就是美國工人的工作效率太低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企業高管知道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開始尋找解決方法。

於是福耀高管決定,安排一批美籍高管去中國學習,看看中國工人是怎麼工作的。

到了中國後,那些美國高管傻了眼。

中國工人的效率極高,他們的生產速度完全不輸於機器,完成度也很高,合格率驚人。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中國工人總是幹勁十足,工作時也充滿了使命感和儀式感。

於是這些美國高管們開始思考,怎麼樣讓這些美國人也能這麼賣力高效率地工作。

他們回國後開始學習中國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學著開早會,學著關心基層工作人員,學著互相尊重,他們開始鼓勵和督促員工。

在虧損狀態下,公司還給每個員工加了2美元,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人士氣大振,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許多。

第二年,這家開在美國的中國工廠,就開始盈利了。

這雖然是一個個例,但是卻反映了美國乃至世界很多國家工人現狀,那就是缺乏工匠精神。

影片的導演之一史蒂文.博格納爾,在《紐約客》的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對美國工人的態度。

“這個民族(中華民族)對工作有一種真正的使命感,他們正在崛起。

但我們不同,如果你回頭看看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就能發現,他們比我們更有工匠精神,我們變得越來越糟。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走下坡路,但中國恰恰相反。”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美國人看到中國工人不帶安全防護鏡、手套也不是防割手套,但還是全身心投入工作時,表示異常的震驚。

Crazy ,fucking crazy.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你們中國人實在太瘋狂了。

這一次,中國工人走向國際舞臺,讓那些美國人們目瞪口呆,面對這樣的工人,他們只能喊出那句:“holy shit.”

中國管理者和中國工人用實際行動教會美國人,什麼是大國工人,什麼是工匠精神。



窮不可怕,

要命的是思維

《美國工廠》能夠大火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它關注了美國這樣的一類人群,就是一旦失業之後就失去了再工作能力的人。

世上窮人千千萬,各有各的窮法,但是他們與富人的差距絕不僅僅是錢,而是他們慣有的窮人思維。

說白了,這些人就是懶。

電影中,中產階級變得一無所有,失去房子、車子,不得不住進地下室;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有的人更加貧困潦倒,買不起孩子要的運動鞋,有時連明天的飯都不知道從哪裡去解決。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我們知道,在美國的社會保障是遠比很多國家要好的。人們在失業之後都能夠收到政府的低保來維持生活。

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有大量的失業者,生活靠的是政府的救濟。

可是俄亥俄州那些失業者直到14年福耀入住美國之後才說出“感謝上帝讓我有事情可以做”的話,這6年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答案很明顯,坐以待斃。

很多人仗著有政府的低保,整天好逸惡勞得過且過。

掙錢?那是富人們乾的事情,我有政府保障,能夠活得下去,幹嘛要改變。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財富都是靠勞動創造出來的,而不是靠別人救濟來的。很多窮人在失業了之後彷彿失去了勞動能力,天天混吃等死,這樣的思維是十分可怕的。

另外,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在腦子裡就很少有理財的觀念。

很顯然,美國的員工待遇是要比中國員工待遇好。每天工作八小時,收入就能有100刀左右,週末雙休,時間要求非常的寬裕。

他們賺得多就會花得多,從來不為以後考慮。

所以他們本質上還是一個窮人。

打一個比方,假如現在出現了經濟大衰退,你丟掉了現在的工作,你現在的資產夠你活多久呢?

財富就是當你沒有工作後,可以存活的時間。如果你能存活一年,那麼說明你只有一年的財富。

正如巴菲特所說:之後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那些平時從不理財,失業之後靠著救濟金生活的人,就是在經濟浪潮褪去後,一絲不掛的人。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因此窮人缺的往往不是錢,而是富人思維。窮人思維不能改變,那麼貧窮註定是一輩子的事。


公司根本不是家庭,

無情即是本色,也是機會

我們經常在一些影視劇中看到,在美國的企業,公司是不會管你的死活,公司要的只是業績,如果業績不好,那就請你滾蛋。

作為企業,盈利雖然是最終目的,但是如果公司沒有了情懷,也會失去人心。

奧巴馬伕婦在談起紀錄片的時候說道,要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只有文化的溝通,矛盾的碰撞,才能夠產生更高的智慧。

之前在知乎有一個小熱點,一名實習生在留下門卡郵件離職時,遭到了公司HR的瘋狂diss,還放出話來要封殺這名實習生。


"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曾說過:“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會有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只要及時發現矛盾,合理解決矛盾,公司的發展將會有飛速的提升。

最近,一部名為《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國內迅速走紅,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也是奧巴馬在影視界的處女作。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家中國民企——福耀玻璃。

影片主要聚焦了企業文化、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國際分工體系等眾多社會議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思考。

這次,中國企業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美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比起工匠精神,

中國工人更勝一籌

故事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2008年經濟危機後,通用汽車宣佈破產,代頓市關閉了最後一家工廠,一時之間千萬工人失業。

時隔6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斥重金買下了這家廢棄工廠,用來製造擋風玻璃,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一消息成了當地很多人的福音,當地失業人員表示:“感謝上帝,我終於有事做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就這樣,在人們的期待下,工廠開始運作。

一開始,大家相處得還算是其樂融融,但時間一長,矛盾就慢慢滋生開來。

在不同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兩國人,在對待工作上的態度上大相徑庭。

中國人覺得,美國工人工作老是懶散,嘻嘻哈哈,有時候能連續幾個月都完不成先前佈置的任務。

當時的曹德旺本想著美國土地便宜、水電便宜、除了人工費各項成本都比國內要低的心態去開工廠,但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虧損。

原因就是美國工人的工作效率太低了。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企業高管知道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開始尋找解決方法。

於是福耀高管決定,安排一批美籍高管去中國學習,看看中國工人是怎麼工作的。

到了中國後,那些美國高管傻了眼。

中國工人的效率極高,他們的生產速度完全不輸於機器,完成度也很高,合格率驚人。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中國工人總是幹勁十足,工作時也充滿了使命感和儀式感。

於是這些美國高管們開始思考,怎麼樣讓這些美國人也能這麼賣力高效率地工作。

他們回國後開始學習中國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學著開早會,學著關心基層工作人員,學著互相尊重,他們開始鼓勵和督促員工。

在虧損狀態下,公司還給每個員工加了2美元,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人士氣大振,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許多。

第二年,這家開在美國的中國工廠,就開始盈利了。

這雖然是一個個例,但是卻反映了美國乃至世界很多國家工人現狀,那就是缺乏工匠精神。

影片的導演之一史蒂文.博格納爾,在《紐約客》的採訪中,提到過自己對美國工人的態度。

“這個民族(中華民族)對工作有一種真正的使命感,他們正在崛起。

但我們不同,如果你回頭看看你的父母或祖父母,就能發現,他們比我們更有工匠精神,我們變得越來越糟。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正在走下坡路,但中國恰恰相反。”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美國人看到中國工人不帶安全防護鏡、手套也不是防割手套,但還是全身心投入工作時,表示異常的震驚。

Crazy ,fucking crazy.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你們中國人實在太瘋狂了。

這一次,中國工人走向國際舞臺,讓那些美國人們目瞪口呆,面對這樣的工人,他們只能喊出那句:“holy shit.”

中國管理者和中國工人用實際行動教會美國人,什麼是大國工人,什麼是工匠精神。



窮不可怕,

要命的是思維

《美國工廠》能夠大火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它關注了美國這樣的一類人群,就是一旦失業之後就失去了再工作能力的人。

世上窮人千千萬,各有各的窮法,但是他們與富人的差距絕不僅僅是錢,而是他們慣有的窮人思維。

說白了,這些人就是懶。

電影中,中產階級變得一無所有,失去房子、車子,不得不住進地下室;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有的人更加貧困潦倒,買不起孩子要的運動鞋,有時連明天的飯都不知道從哪裡去解決。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我們知道,在美國的社會保障是遠比很多國家要好的。人們在失業之後都能夠收到政府的低保來維持生活。

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有大量的失業者,生活靠的是政府的救濟。

可是俄亥俄州那些失業者直到14年福耀入住美國之後才說出“感謝上帝讓我有事情可以做”的話,這6年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答案很明顯,坐以待斃。

很多人仗著有政府的低保,整天好逸惡勞得過且過。

掙錢?那是富人們乾的事情,我有政府保障,能夠活得下去,幹嘛要改變。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財富都是靠勞動創造出來的,而不是靠別人救濟來的。很多窮人在失業了之後彷彿失去了勞動能力,天天混吃等死,這樣的思維是十分可怕的。

另外,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在腦子裡就很少有理財的觀念。

很顯然,美國的員工待遇是要比中國員工待遇好。每天工作八小時,收入就能有100刀左右,週末雙休,時間要求非常的寬裕。

他們賺得多就會花得多,從來不為以後考慮。

所以他們本質上還是一個窮人。

打一個比方,假如現在出現了經濟大衰退,你丟掉了現在的工作,你現在的資產夠你活多久呢?

財富就是當你沒有工作後,可以存活的時間。如果你能存活一年,那麼說明你只有一年的財富。

正如巴菲特所說:之後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那些平時從不理財,失業之後靠著救濟金生活的人,就是在經濟浪潮褪去後,一絲不掛的人。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因此窮人缺的往往不是錢,而是富人思維。窮人思維不能改變,那麼貧窮註定是一輩子的事。


公司根本不是家庭,

無情即是本色,也是機會

我們經常在一些影視劇中看到,在美國的企業,公司是不會管你的死活,公司要的只是業績,如果業績不好,那就請你滾蛋。

作為企業,盈利雖然是最終目的,但是如果公司沒有了情懷,也會失去人心。

奧巴馬伕婦在談起紀錄片的時候說道,要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只有文化的溝通,矛盾的碰撞,才能夠產生更高的智慧。

之前在知乎有一個小熱點,一名實習生在留下門卡郵件離職時,遭到了公司HR的瘋狂diss,還放出話來要封殺這名實習生。


奧巴馬處女作《美國工廠》火了:中國老闆讓美國人走出自己的世界

首先一個公司是不應該定義成家庭的。

我們在工作過程中,會經常聽到領導說,我們公司就是一個大家庭怎樣怎樣。

但其實這樣的引導是錯誤的。

舉個例子,當你要開除一個員工的時候,你就會變得左右為難。

因為作為家庭是不會開除任何一個成員的,當成員犯錯,作為一家之主的你也是會在批評之後選擇原諒的。

一旦你把公司定義成了家庭,在運營過程中就難免會出現硬性指標變軟,在很多方面出現放水的情況,影響公司效益。

但是公司也絕不能像一個牢籠。

從《美國工廠》中,我們也能明顯感受到,在美國很多企業其實是很無情的。

在企業裡,人們從來不關心你在幹什麼,只看最終的結果,結果不行你就走人。

企業高管從來不會鼓勵員工,也不會去帶動氣氛,他們雖然有著嚴苛的規則,但是卻缺少了人情味。

在美國很多企業裡,努力工作永遠是資本家的謊言。

這次的《美國工廠》徹底打破了很多美國人對於企業管理的認知。

其實哪都有壞人,哪也都有好的敬業精神。

按國家劃分高低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這個時代,就是誰牛逼,誰才有道理。

畢竟,金錢才是那個最無情的角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