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宮牛黃丸真的是“回魂丹”嗎?

藥品 中醫 中風 雲南白藥 新華網 新華網 2017-09-27

■石藥師講用藥

編者按:安宮牛黃丸,可以說是三大國家一級保密處方(另兩種為雲南白藥、片仔癀)中“傳說”最多的一種。不少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都會想方設法在家中備上一丸,將其視為對抗心梗、中風的“回魂丹”。那麼安宮牛黃丸到底該怎麼吃,是常用藥還是急救藥?它到底能治療哪些疾病,藥效真有“傳說中”這麼神奇嗎?讓我們跟隨石藥師一起來看一看——

石浩強

安宮牛黃丸源於清朝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方出後成為定式,為後世醫家所重視,廣為所傳。安宮牛黃丸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作用,是涼開的代表方劑,適用於那些高燒不止、神志昏迷,“稀裡糊塗”的患者。

按照中醫藥學中“君臣佐使”的分類,安宮牛黃丸的組分為——君藥:牛黃、麝香,從藥性上說牛黃與麝香一溫一涼、相反相成,兼有清熱與開竅的作用,似專為溫病熱入心包之神昏重症病人而設,這也是安宮牛黃丸的首要特點。臣藥:清熱涼血的水牛角濃縮粉,苦寒清熱燥溼的黃連、黃芩、梔子,輔助君藥,加強清熱瀉火、涼血解毒豁痰的作用。佐藥:鎮靜安神通心竅的硃砂、珍珠,理氣舒肝的鬱金,解毒闢穢的雄黃,芳香開竅的冰片,輔佐君藥加強鎮心、定驚、安神的功效。以上諸藥以蜂蜜為使,製成大蜜丸,此外蜂蜜還可起到和胃調中的作用,以防藥物過於苦寒傷胃。

能治什麼病

目前,安宮牛黃丸已由傳統的內科危重症擴展、滲透到臨床各科疾病,現代臨床應用報道較多且有療效的大致有以下幾種疾病:

●中風: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均屬中醫中風範疇。治療以積極搶救為先。取安宮牛黃丸清心瀉火,解毒豁痰,平肝熄風,醒腦開竅之功,可改善意識障礙程度,緩解失語偏癱症狀。

●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多為10歲以下兒童。起病急,病情凶險,病死率高且易留有神經系統後遺症。取安宮牛黃丸鎮靜安神,清營涼血,解毒之效,緩解患者煩躁不安及恐懼症狀。現代藥學研究顯示,安宮牛黃丸對內毒素性腦損害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能刺激和促進細胞免疫功能,加大清除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

●肺性腦病、肝性腦病: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配伍安宮牛黃丸,臨床報道對於該類疾病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重型腦損傷神昏、高熱:臨床有報道認為安宮牛黃丸對中樞性發熱不僅起到降溫解熱,鎮靜安神之效,其開竅醒神的功效也促進了患者的神志清醒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恢復。

●部分兒科疾患:有報道使用安宮牛黃丸可以很好地治療兒科常見病症如痰、熱、驚、厥等。

●配伍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有報道,在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時,在採用催吐、洗胃、阿托品及氯解磷定等常規治療的同時,可配伍應用安宮牛黃丸。

急救藥不要日常吃

患者需要了解的是,安宮牛黃丸的組方整體偏涼性。因此,寒症患者或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的患者應禁用此藥。

另外,此藥一般用於急症治療,不可當作預防用藥使用。否則過猶不及,不但於患者毫無益處,反而可能會造成腦神經損傷、心腦血管疾病加重,甚至可能誘發腦中風。治療用藥時也要把握療程,做到中病即止。

成人1日1次,一次1丸,小兒3歲內一次1/4丸,4~6歲一次1/2丸。一般來說,在飯後0.5~2小時內服用是吸收最好的時間段。服用前應除去蠟皮、塑料球殼及玻璃紙,溫開水化開送服,不可整丸吞服,服用膠囊劑謹遵醫囑。對於高熱神昏、中風昏迷等口服困難者當鼻飼給藥。如出現肢寒畏冷、面色蒼白、冷汗不止、脈微欲絕者應考慮停藥。中風後的3.5小時內為黃金服藥時間,此時間段服用可有效保護大腦,減少後遺症的危害。

方中含有硃砂,雄黃,因有硫化汞和硫化砷等毒性成分,故不宜長期服用。又因含有麝香,運動員禁用、孕婦慎用,否則有流產可能。

安宮牛黃丸成分中的雄黃遇到亞硝酸鹽或亞鐵鹽(硫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後可生成硫化砷酸鹽,從而降低安宮牛黃丸的療效且可增強其毒性。因此,臨床上不能與亞硝酸鹽、亞鐵鹽、硝酸鹽、硫酸鹽類藥物同服。

方中有犀角成分,按照中醫十九畏中“川烏草烏不順犀”的原則,服藥期間應忌用含有川烏或草烏的藥物。同時忌食辛辣厚味的食物,以免病期助火生痰。

總的來說,安宮牛黃丸是治療溫病熱入心包之神昏重症的良藥,但並非普通的“速效救生丸”,即使重症患者也不可隨意服用,應辨證施治,謹慎斟酌用法、用量,把握療程,中病即止,以免亂用、濫用加重病情。

石浩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副主任藥師;上海執業藥師協會副會長;其微博“石浩強教你合理用藥”以深入淺出的語言普及用藥知識,廣受讀者好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