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世紀老人冰心肖像。圖/網絡

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在旅順、威海的海軍學校都毀於戰火,青島、威海衛、大連、旅順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國主義瓜分。與上述這些港口相較,煙臺港的天然港灣,並不適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貨物裝卸及船舶進出港,有許多困難。由是,煙臺倖免於難,仍舊保留在中國人手中。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世紀老人冰心肖像。圖/網絡

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在旅順、威海的海軍學校都毀於戰火,青島、威海衛、大連、旅順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國主義瓜分。與上述這些港口相較,煙臺港的天然港灣,並不適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貨物裝卸及船舶進出港,有許多困難。由是,煙臺倖免於難,仍舊保留在中國人手中。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民國時期的煙臺海軍軍艦。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0年,天津水師學堂毀於八國聯軍的戰火,北洋艦隊失去了最後一個海軍人才培養基地。對於當時的晚清政府而言,重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刻不容緩。當時的海軍高層,急需組建一所海軍學校,校址就選在了煙臺。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世紀老人冰心肖像。圖/網絡

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在旅順、威海的海軍學校都毀於戰火,青島、威海衛、大連、旅順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國主義瓜分。與上述這些港口相較,煙臺港的天然港灣,並不適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貨物裝卸及船舶進出港,有許多困難。由是,煙臺倖免於難,仍舊保留在中國人手中。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民國時期的煙臺海軍軍艦。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0年,天津水師學堂毀於八國聯軍的戰火,北洋艦隊失去了最後一個海軍人才培養基地。對於當時的晚清政府而言,重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刻不容緩。當時的海軍高層,急需組建一所海軍學校,校址就選在了煙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圖/網絡

負責煙臺海軍學校籌建工作的,正是冰心的父親謝葆璋。謝葆璋不止一次地告訴幼小的冰心,煙臺是我們的,在煙臺開設海軍學校,是為了建一支更強大的海軍,是為了奪回威海、大連、青島等失地!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世紀老人冰心肖像。圖/網絡

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在旅順、威海的海軍學校都毀於戰火,青島、威海衛、大連、旅順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國主義瓜分。與上述這些港口相較,煙臺港的天然港灣,並不適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貨物裝卸及船舶進出港,有許多困難。由是,煙臺倖免於難,仍舊保留在中國人手中。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民國時期的煙臺海軍軍艦。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0年,天津水師學堂毀於八國聯軍的戰火,北洋艦隊失去了最後一個海軍人才培養基地。對於當時的晚清政府而言,重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刻不容緩。當時的海軍高層,急需組建一所海軍學校,校址就選在了煙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圖/網絡

負責煙臺海軍學校籌建工作的,正是冰心的父親謝葆璋。謝葆璋不止一次地告訴幼小的冰心,煙臺是我們的,在煙臺開設海軍學校,是為了建一支更強大的海軍,是為了奪回威海、大連、青島等失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世紀老人冰心肖像。圖/網絡

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在旅順、威海的海軍學校都毀於戰火,青島、威海衛、大連、旅順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國主義瓜分。與上述這些港口相較,煙臺港的天然港灣,並不適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貨物裝卸及船舶進出港,有許多困難。由是,煙臺倖免於難,仍舊保留在中國人手中。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民國時期的煙臺海軍軍艦。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0年,天津水師學堂毀於八國聯軍的戰火,北洋艦隊失去了最後一個海軍人才培養基地。對於當時的晚清政府而言,重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刻不容緩。當時的海軍高層,急需組建一所海軍學校,校址就選在了煙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圖/網絡

負責煙臺海軍學校籌建工作的,正是冰心的父親謝葆璋。謝葆璋不止一次地告訴幼小的冰心,煙臺是我們的,在煙臺開設海軍學校,是為了建一支更強大的海軍,是為了奪回威海、大連、青島等失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光緒年間海軍學堂遠景以及畢業生照片,但煙臺海軍學堂的精確校址,在考古工作者當中還存在一些爭議。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3年的冬天,煙臺海軍學堂,在海軍練營簡陋的營房裡誕生,謝葆璋被任命為首任校長,負責學堂的具體組織工作。或許因心中憋著的憤懣之氣,短短几年的時間,煙臺海軍學堂便趕超了一些老牌海軍學校,為中國近代培養了多位海軍指揮軍官,成為清末四大海校之首。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世紀老人冰心肖像。圖/網絡

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在旅順、威海的海軍學校都毀於戰火,青島、威海衛、大連、旅順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國主義瓜分。與上述這些港口相較,煙臺港的天然港灣,並不適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貨物裝卸及船舶進出港,有許多困難。由是,煙臺倖免於難,仍舊保留在中國人手中。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民國時期的煙臺海軍軍艦。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0年,天津水師學堂毀於八國聯軍的戰火,北洋艦隊失去了最後一個海軍人才培養基地。對於當時的晚清政府而言,重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刻不容緩。當時的海軍高層,急需組建一所海軍學校,校址就選在了煙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圖/網絡

負責煙臺海軍學校籌建工作的,正是冰心的父親謝葆璋。謝葆璋不止一次地告訴幼小的冰心,煙臺是我們的,在煙臺開設海軍學校,是為了建一支更強大的海軍,是為了奪回威海、大連、青島等失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光緒年間海軍學堂遠景以及畢業生照片,但煙臺海軍學堂的精確校址,在考古工作者當中還存在一些爭議。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3年的冬天,煙臺海軍學堂,在海軍練營簡陋的營房裡誕生,謝葆璋被任命為首任校長,負責學堂的具體組織工作。或許因心中憋著的憤懣之氣,短短几年的時間,煙臺海軍學堂便趕超了一些老牌海軍學校,為中國近代培養了多位海軍指揮軍官,成為清末四大海校之首。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精緻的市井生活


大約海邊的城市,都會沾染些海洋的“不食煙火”。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世紀老人冰心肖像。圖/網絡

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在旅順、威海的海軍學校都毀於戰火,青島、威海衛、大連、旅順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國主義瓜分。與上述這些港口相較,煙臺港的天然港灣,並不適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貨物裝卸及船舶進出港,有許多困難。由是,煙臺倖免於難,仍舊保留在中國人手中。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民國時期的煙臺海軍軍艦。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0年,天津水師學堂毀於八國聯軍的戰火,北洋艦隊失去了最後一個海軍人才培養基地。對於當時的晚清政府而言,重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刻不容緩。當時的海軍高層,急需組建一所海軍學校,校址就選在了煙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圖/網絡

負責煙臺海軍學校籌建工作的,正是冰心的父親謝葆璋。謝葆璋不止一次地告訴幼小的冰心,煙臺是我們的,在煙臺開設海軍學校,是為了建一支更強大的海軍,是為了奪回威海、大連、青島等失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光緒年間海軍學堂遠景以及畢業生照片,但煙臺海軍學堂的精確校址,在考古工作者當中還存在一些爭議。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3年的冬天,煙臺海軍學堂,在海軍練營簡陋的營房裡誕生,謝葆璋被任命為首任校長,負責學堂的具體組織工作。或許因心中憋著的憤懣之氣,短短几年的時間,煙臺海軍學堂便趕超了一些老牌海軍學校,為中國近代培養了多位海軍指揮軍官,成為清末四大海校之首。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精緻的市井生活


大約海邊的城市,都會沾染些海洋的“不食煙火”。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港日落。攝影/張貓

從外表上看,碧海藍天的煙臺,略有些不接地氣。遍佈的低矮丘陵,造就了煙臺起伏不平的優美線條。常年吹拂的海風,吹散了瀰漫的海霧,讓煙臺的天空展露出最純淨的碧藍。溼潤的空氣分子,在煙臺上空匯聚,織就了團團白雲。高飽和度的天空,總讓人恍惚進入了《楚門的世界》。

但煙臺並非是人為造就的幻境,煙臺,更多的還是市井的氣息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世紀老人冰心肖像。圖/網絡

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在旅順、威海的海軍學校都毀於戰火,青島、威海衛、大連、旅順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國主義瓜分。與上述這些港口相較,煙臺港的天然港灣,並不適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貨物裝卸及船舶進出港,有許多困難。由是,煙臺倖免於難,仍舊保留在中國人手中。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民國時期的煙臺海軍軍艦。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0年,天津水師學堂毀於八國聯軍的戰火,北洋艦隊失去了最後一個海軍人才培養基地。對於當時的晚清政府而言,重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刻不容緩。當時的海軍高層,急需組建一所海軍學校,校址就選在了煙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圖/網絡

負責煙臺海軍學校籌建工作的,正是冰心的父親謝葆璋。謝葆璋不止一次地告訴幼小的冰心,煙臺是我們的,在煙臺開設海軍學校,是為了建一支更強大的海軍,是為了奪回威海、大連、青島等失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光緒年間海軍學堂遠景以及畢業生照片,但煙臺海軍學堂的精確校址,在考古工作者當中還存在一些爭議。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3年的冬天,煙臺海軍學堂,在海軍練營簡陋的營房裡誕生,謝葆璋被任命為首任校長,負責學堂的具體組織工作。或許因心中憋著的憤懣之氣,短短几年的時間,煙臺海軍學堂便趕超了一些老牌海軍學校,為中國近代培養了多位海軍指揮軍官,成為清末四大海校之首。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精緻的市井生活


大約海邊的城市,都會沾染些海洋的“不食煙火”。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港日落。攝影/張貓

從外表上看,碧海藍天的煙臺,略有些不接地氣。遍佈的低矮丘陵,造就了煙臺起伏不平的優美線條。常年吹拂的海風,吹散了瀰漫的海霧,讓煙臺的天空展露出最純淨的碧藍。溼潤的空氣分子,在煙臺上空匯聚,織就了團團白雲。高飽和度的天空,總讓人恍惚進入了《楚門的世界》。

但煙臺並非是人為造就的幻境,煙臺,更多的還是市井的氣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最繁華的北馬路。攝影/張貓

不同於威海海岸線的天然與清澄,也不同於青島海岸線的現代與精美。煙臺的海岸線上,還有另一道風景——忙碌的漁船和漁民。迥異於大多濱海城市,煙臺在市區保留了多出漁港和魚市。

每天清晨,東區的紅利市場及北島的東口魚市,永遠能看到餐館採購員、退休的老爺子、下夜班的大叔、掌管全傢伙食的主婦,拿著挎籃、拖著小車,從各個入口湧入趕“早四兒”的熱鬧場景。

上百個門市房及露天攤位,大喇喇地擺放著剛從海里打撈出的魚、蝦、蟹、貝及藻類食材,各味海鮮姿勢極盡妖嬈,誘惑著來客的挑選。除了豐富的海鮮,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應有盡有。

魚市,是煙臺市井生活的靈魂。和漁船、漁港一起,共同塑造了煙臺的海岸線風景。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世紀老人冰心肖像。圖/網絡

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在旅順、威海的海軍學校都毀於戰火,青島、威海衛、大連、旅順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國主義瓜分。與上述這些港口相較,煙臺港的天然港灣,並不適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貨物裝卸及船舶進出港,有許多困難。由是,煙臺倖免於難,仍舊保留在中國人手中。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民國時期的煙臺海軍軍艦。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0年,天津水師學堂毀於八國聯軍的戰火,北洋艦隊失去了最後一個海軍人才培養基地。對於當時的晚清政府而言,重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刻不容緩。當時的海軍高層,急需組建一所海軍學校,校址就選在了煙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圖/網絡

負責煙臺海軍學校籌建工作的,正是冰心的父親謝葆璋。謝葆璋不止一次地告訴幼小的冰心,煙臺是我們的,在煙臺開設海軍學校,是為了建一支更強大的海軍,是為了奪回威海、大連、青島等失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光緒年間海軍學堂遠景以及畢業生照片,但煙臺海軍學堂的精確校址,在考古工作者當中還存在一些爭議。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3年的冬天,煙臺海軍學堂,在海軍練營簡陋的營房裡誕生,謝葆璋被任命為首任校長,負責學堂的具體組織工作。或許因心中憋著的憤懣之氣,短短几年的時間,煙臺海軍學堂便趕超了一些老牌海軍學校,為中國近代培養了多位海軍指揮軍官,成為清末四大海校之首。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精緻的市井生活


大約海邊的城市,都會沾染些海洋的“不食煙火”。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港日落。攝影/張貓

從外表上看,碧海藍天的煙臺,略有些不接地氣。遍佈的低矮丘陵,造就了煙臺起伏不平的優美線條。常年吹拂的海風,吹散了瀰漫的海霧,讓煙臺的天空展露出最純淨的碧藍。溼潤的空氣分子,在煙臺上空匯聚,織就了團團白雲。高飽和度的天空,總讓人恍惚進入了《楚門的世界》。

但煙臺並非是人為造就的幻境,煙臺,更多的還是市井的氣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最繁華的北馬路。攝影/張貓

不同於威海海岸線的天然與清澄,也不同於青島海岸線的現代與精美。煙臺的海岸線上,還有另一道風景——忙碌的漁船和漁民。迥異於大多濱海城市,煙臺在市區保留了多出漁港和魚市。

每天清晨,東區的紅利市場及北島的東口魚市,永遠能看到餐館採購員、退休的老爺子、下夜班的大叔、掌管全傢伙食的主婦,拿著挎籃、拖著小車,從各個入口湧入趕“早四兒”的熱鬧場景。

上百個門市房及露天攤位,大喇喇地擺放著剛從海里打撈出的魚、蝦、蟹、貝及藻類食材,各味海鮮姿勢極盡妖嬈,誘惑著來客的挑選。除了豐富的海鮮,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應有盡有。

魚市,是煙臺市井生活的靈魂。和漁船、漁港一起,共同塑造了煙臺的海岸線風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一口大蔥海鮮,一口輕奢水果


近些年,櫻桃、草莓等水果,已經成為精緻生活的代表。是否能吃得起這類“輕奢”水果,是衡量都市白領收入水平的一條標準線。不過這一準則,在煙臺人面前,失了效。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世紀老人冰心肖像。圖/網絡

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在旅順、威海的海軍學校都毀於戰火,青島、威海衛、大連、旅順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國主義瓜分。與上述這些港口相較,煙臺港的天然港灣,並不適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貨物裝卸及船舶進出港,有許多困難。由是,煙臺倖免於難,仍舊保留在中國人手中。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民國時期的煙臺海軍軍艦。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0年,天津水師學堂毀於八國聯軍的戰火,北洋艦隊失去了最後一個海軍人才培養基地。對於當時的晚清政府而言,重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刻不容緩。當時的海軍高層,急需組建一所海軍學校,校址就選在了煙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圖/網絡

負責煙臺海軍學校籌建工作的,正是冰心的父親謝葆璋。謝葆璋不止一次地告訴幼小的冰心,煙臺是我們的,在煙臺開設海軍學校,是為了建一支更強大的海軍,是為了奪回威海、大連、青島等失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光緒年間海軍學堂遠景以及畢業生照片,但煙臺海軍學堂的精確校址,在考古工作者當中還存在一些爭議。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3年的冬天,煙臺海軍學堂,在海軍練營簡陋的營房裡誕生,謝葆璋被任命為首任校長,負責學堂的具體組織工作。或許因心中憋著的憤懣之氣,短短几年的時間,煙臺海軍學堂便趕超了一些老牌海軍學校,為中國近代培養了多位海軍指揮軍官,成為清末四大海校之首。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精緻的市井生活


大約海邊的城市,都會沾染些海洋的“不食煙火”。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港日落。攝影/張貓

從外表上看,碧海藍天的煙臺,略有些不接地氣。遍佈的低矮丘陵,造就了煙臺起伏不平的優美線條。常年吹拂的海風,吹散了瀰漫的海霧,讓煙臺的天空展露出最純淨的碧藍。溼潤的空氣分子,在煙臺上空匯聚,織就了團團白雲。高飽和度的天空,總讓人恍惚進入了《楚門的世界》。

但煙臺並非是人為造就的幻境,煙臺,更多的還是市井的氣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最繁華的北馬路。攝影/張貓

不同於威海海岸線的天然與清澄,也不同於青島海岸線的現代與精美。煙臺的海岸線上,還有另一道風景——忙碌的漁船和漁民。迥異於大多濱海城市,煙臺在市區保留了多出漁港和魚市。

每天清晨,東區的紅利市場及北島的東口魚市,永遠能看到餐館採購員、退休的老爺子、下夜班的大叔、掌管全傢伙食的主婦,拿著挎籃、拖著小車,從各個入口湧入趕“早四兒”的熱鬧場景。

上百個門市房及露天攤位,大喇喇地擺放著剛從海里打撈出的魚、蝦、蟹、貝及藻類食材,各味海鮮姿勢極盡妖嬈,誘惑著來客的挑選。除了豐富的海鮮,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應有盡有。

魚市,是煙臺市井生活的靈魂。和漁船、漁港一起,共同塑造了煙臺的海岸線風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一口大蔥海鮮,一口輕奢水果


近些年,櫻桃、草莓等水果,已經成為精緻生活的代表。是否能吃得起這類“輕奢”水果,是衡量都市白領收入水平的一條標準線。不過這一準則,在煙臺人面前,失了效。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蘋果季。攝影/徐利國

與人們印象中的海濱城市不同,除了豐富的海鮮,煙臺的水果也有讓人樂不思蜀的魔力。煙臺的春天,盛放的百花中,一多半是會結果子的。雪罩青山的杏花、煙粉色的桃花、雪白含翠的梨花、鮮紅剔透的櫻桃花、絮影蘋香的蘋果花……

北緯37°,被史學家、地理學家奉為黃金緯度線,煙臺就坐落在這一緯度線上。海洋與陸地的完美結合,造就了煙臺的溫潤的季風氣候。較高的晝夜溫差,對於水果糖分的積累,十分重要。陽光,是萬物生長的保證。煙臺的長時間光照,確保了水果的水潤甘甜。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世紀老人冰心肖像。圖/網絡

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在旅順、威海的海軍學校都毀於戰火,青島、威海衛、大連、旅順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國主義瓜分。與上述這些港口相較,煙臺港的天然港灣,並不適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貨物裝卸及船舶進出港,有許多困難。由是,煙臺倖免於難,仍舊保留在中國人手中。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民國時期的煙臺海軍軍艦。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0年,天津水師學堂毀於八國聯軍的戰火,北洋艦隊失去了最後一個海軍人才培養基地。對於當時的晚清政府而言,重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刻不容緩。當時的海軍高層,急需組建一所海軍學校,校址就選在了煙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圖/網絡

負責煙臺海軍學校籌建工作的,正是冰心的父親謝葆璋。謝葆璋不止一次地告訴幼小的冰心,煙臺是我們的,在煙臺開設海軍學校,是為了建一支更強大的海軍,是為了奪回威海、大連、青島等失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光緒年間海軍學堂遠景以及畢業生照片,但煙臺海軍學堂的精確校址,在考古工作者當中還存在一些爭議。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3年的冬天,煙臺海軍學堂,在海軍練營簡陋的營房裡誕生,謝葆璋被任命為首任校長,負責學堂的具體組織工作。或許因心中憋著的憤懣之氣,短短几年的時間,煙臺海軍學堂便趕超了一些老牌海軍學校,為中國近代培養了多位海軍指揮軍官,成為清末四大海校之首。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精緻的市井生活


大約海邊的城市,都會沾染些海洋的“不食煙火”。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港日落。攝影/張貓

從外表上看,碧海藍天的煙臺,略有些不接地氣。遍佈的低矮丘陵,造就了煙臺起伏不平的優美線條。常年吹拂的海風,吹散了瀰漫的海霧,讓煙臺的天空展露出最純淨的碧藍。溼潤的空氣分子,在煙臺上空匯聚,織就了團團白雲。高飽和度的天空,總讓人恍惚進入了《楚門的世界》。

但煙臺並非是人為造就的幻境,煙臺,更多的還是市井的氣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最繁華的北馬路。攝影/張貓

不同於威海海岸線的天然與清澄,也不同於青島海岸線的現代與精美。煙臺的海岸線上,還有另一道風景——忙碌的漁船和漁民。迥異於大多濱海城市,煙臺在市區保留了多出漁港和魚市。

每天清晨,東區的紅利市場及北島的東口魚市,永遠能看到餐館採購員、退休的老爺子、下夜班的大叔、掌管全傢伙食的主婦,拿著挎籃、拖著小車,從各個入口湧入趕“早四兒”的熱鬧場景。

上百個門市房及露天攤位,大喇喇地擺放著剛從海里打撈出的魚、蝦、蟹、貝及藻類食材,各味海鮮姿勢極盡妖嬈,誘惑著來客的挑選。除了豐富的海鮮,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應有盡有。

魚市,是煙臺市井生活的靈魂。和漁船、漁港一起,共同塑造了煙臺的海岸線風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一口大蔥海鮮,一口輕奢水果


近些年,櫻桃、草莓等水果,已經成為精緻生活的代表。是否能吃得起這類“輕奢”水果,是衡量都市白領收入水平的一條標準線。不過這一準則,在煙臺人面前,失了效。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蘋果季。攝影/徐利國

與人們印象中的海濱城市不同,除了豐富的海鮮,煙臺的水果也有讓人樂不思蜀的魔力。煙臺的春天,盛放的百花中,一多半是會結果子的。雪罩青山的杏花、煙粉色的桃花、雪白含翠的梨花、鮮紅剔透的櫻桃花、絮影蘋香的蘋果花……

北緯37°,被史學家、地理學家奉為黃金緯度線,煙臺就坐落在這一緯度線上。海洋與陸地的完美結合,造就了煙臺的溫潤的季風氣候。較高的晝夜溫差,對於水果糖分的積累,十分重要。陽光,是萬物生長的保證。煙臺的長時間光照,確保了水果的水潤甘甜。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感到舒適的海鳥。攝影/張貓

“中國櫻桃看山東,山東櫻桃看煙臺。”對於熱情好客的山東人而言,“大”是衡量一切的標準。櫻桃,自然也要以大為美,幾乎每個櫻桃店,都有拍過大櫻桃和一元硬幣的對比照片。

作為“大櫻桃之鄉”,煙臺的櫻桃品種很多,若以顏色簡單區分:紫色的是美早,紅色的是紅燈,黃色的為水晶。雖然品種不同,珠圓玉潤的煙臺櫻桃,在清甜多汁上,則保持了一致的步伐。對著緊實的櫻桃咬上一口,汁液即刻從果肉切面滲出,聚成水滴狀的汁水順著櫻桃滾到手上。甘甜多汁的甜蜜,絲毫不亞於進口的車釐子。

對於海岸線漫長的煙臺而言,海蔘、扇貝、鮑魚、海螺、海膽、蛤蜊等海鮮食材,並無稀奇之處。這些海鮮,讓煙臺人的餐桌,充滿了海洋的氣息。

作為魯菜的發源地,以煙臺福山菜為代表的膠東菜,清鮮原味,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山東人的口味。海蔘、鮑魚這樣的食材,最美味的做法,便是保留它原本的味道。以蔥白簡單燒製,便能催逼出海蔘原本的鮮美。

海蔘在燜至時,吸足了湯汁,蔥油的香味裹著海蔘原本的鮮美,一併滑入口中,在嘴巴里掀起了一陣鮮味颶風。脣齒開合之間,軟嫩的海蔘,碎成小塊,在牙齒間的縫隙中躲來躲去。若此時夾上一塊鹹脆的蔥白,便能及時地裹挾碎末狀的海蔘,與舌尖共舞之後下滑至胃。

關於蝦的處理,煙臺人自有一套簡單又不失其味的做法。清理過的對蝦,在熱油中煸過,加入蔥姜等調味料小火燜制。待大蝦在鍋中紅了臉,喝足了汁,便能成盤上桌。

上手,是吃蝦的樂趣。一手捏住蝦尾,一手捏住蝦頭,略一翻轉用力,蝦頭便可被揪下。癟下去的蝦頭,淌出醬色的汁,紅色的蝦油混入醬色的調味料,鮮嫩的滋味,像是給舌頭做了個放鬆spa。

待湯汁被吮吸乾淨,便可對著蝦尾“大動干戈”。自蝦線被剔除的背部豁口開始,指尖挑著微紅的透明蝦殼旋轉一週,一塊渾圓、嫩白的蝦肉,掉落盤中。蘸一下盤中的濃汁,厚重的芡汁仍能被拉出一道細細的絲。

在煙臺,能否入餃子餡,是判斷一道食材是否上乘的標準之一。鮁魚、墨魚等新鮮海魚,打撈上岸後剁成肉糜入餡,是其最好的歸宿。

"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風物君語-

一口大蔥海鮮

一口輕奢水果

如果說山東是一個大家族,濟南就像是家裡的長子內斂而實在。在濟南長大的演員靳東,就很有這種氣質。青島,是家中最受寵的小弟時髦又張揚。青島小哥黃子韜周身縈繞著青島味的初生牛犢的彪氣與可愛。而煙臺則是家中的長姐既有樸實的生活氣息,又不乏精緻時尚的氣質,類似煙臺大嫚劉敏濤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市芝罘區。攝影/李瓊

煙臺是有仙氣的,面朝大海的壯闊,讓她自帶飄飄欲仙的神祕氣質。煙臺又是淳樸的,漁民的市井生活與海洋融為一體。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煙臺從來都不落人後,精緻時髦手到擒來。但煙臺又是保守的,恪守傳統的顧家守業,多次在浪潮的激流勇進中選擇“擁抱故土”。


樸實又精緻,保守又開放。在矛盾中交織的煙臺,生就一種獨特的氣質。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從煙臺開啟一條“生”路


煙臺自帶修仙屬性。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在古人的心中,水霧瀰漫的海洋和煙霧繚繞的仙境,在視覺上有著類似的衝擊力,所以古人總將仙山和大海聯繫在一起。


亦真亦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曾描述了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山位於大海深處,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在人均壽命短暫的先秦時期,長生不老,是極大的誘惑。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西南與青島相連,北望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三座仙山中最知名的蓬萊,位於煙臺北部,環山抱水。因為陸地和海洋的溫差,蓬萊的近海一帶,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幻象。神祕、朦朧的海市蜃樓,更加激發了人們對於仙界的嚮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了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三次東巡來到煙臺一帶,巡政、奉祀的背後,是對長生不老藥的孜孜以求。

兩千多年前,人們從煙臺出發,尋仙問道,渴求“生”路。兩千年後,人們同樣選擇從煙臺出發,尋求另一條生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養馬島。圖/視覺中國

經過明朝末年的長期戰亂,山東的生產力被嚴重破壞。大批山東人,選擇去往人口稀少的東北討生活。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統計,從清朝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解放前,整個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佔了兩千萬。

與人們印象中的陸路逃荒不同,大批山東貧民,多選擇自煙臺出發,乘坐扯著風帆的民用小舢舨,在海浪的飄搖中,去往海洋對岸的未知世界。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海面上的船隻,曾經有批人在此跨海求生。圖/視覺中國

煙臺與遼東半島隔渤海對望,自煙臺最北段的蓬萊島至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僅100公里,乘船一夜便能抵達。出於時間成本的考量,自煙臺乘船去往東北,是山東人的首選路徑。在闖關東的隊伍中,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人居多。膠東幾乎村村有闖關東的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毓璜頂廟會。攝影/李勖晟

大約“安土重遷”這一傳統理念,刻在山東人的基因裡。改革開放之後,當年穿關東的後代,順著先輩來時的腳印,又從煙臺登陸,重新迴歸了齊魯故土。在今天的煙臺大街上,東北口音摻雜著煙臺方言的對話,並非什麼怪事。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的“弄潮兒”


和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和起伏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如今,言及山東,青島的名字總是第一個被提到。提及青島,煙臺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可名狀。畢竟,在青島崛起之前,開山東風氣之先的,從來都是煙臺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應允增添十處沿海通商口岸。作為山東的重要港口,1861年8月22日,煙臺開埠。昔日靜謐清幽的煙臺山上,聳立起風格迥異的各國領事館。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成為開放口岸,大批外國人前來築屋定居。畫家站在山坡上遠眺芝罘島,港灣裡停滿了魚船,山坡上都是外國人的住宅,山腳下是當地人的房子。圖/網絡

洋人大批量地湧入,帶動了一些近代娛樂場所的興建。1865年,煙臺山下的煙臺俱樂部Chefoo Club,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好的娛樂場所,其中的保齡球館,是全亞洲最早的保齡球館。

既然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煙臺見證了不少山東省乃至全中國的風氣之先。1868年,煙臺海關設立了郵務辦事處,同時兼任辦理郵遞外使文件的工作。這一行為,被視為是中國近代郵政的濫觴。九年後,清政府決議試辦郵政,煙臺和北京、天津、上海、營口四個城市一同入選。中國近代郵政的“始祖郵票”——“大龍票”,首發地也選擇了煙臺。

自開埠以來,煙臺成為了北方地區的重要城市。洋貨的入口及土貨的出口,在煙臺集散中轉。“各路鉅商雲集,頓添行鋪數百家。”國內不同地區的商人齊聚煙臺,在此地興修會館,其中,福建船商修建的福建會館,華麗秀美、風韻獨具,日後成為了煙臺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開放的城市,總是最先擁抱潮流。各地商賈雲集煙臺,中國舊式的貿易方式,已經無法很好地處理經銷洋貨的新式商業。於是,新型的資本和勞動關係,及新的經營模式,開始在煙臺孵化。

1892年,旅居南洋的華僑張弼士,在洋務運動的啟發下,有心在國內辦實業興國。考察多年後,他決定選擇煙臺,籌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新興事物的誕生,總能引發成串兒的連鎖效應。1912年,煙臺開辦了瑞豐麵粉廠。之後十幾年間,電廠、罐頭廠、機械制鐘廠、啤酒公司、三環鎖業等民族私營企業,層出不窮。煙臺一度打破了世界協會的多項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成為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只有煙臺是我們的!


從近代化進程上看,煙臺已是非常西化。但在這一“開放”的表層之下,骨子裡透著齊魯文化的煙臺,從未放棄負隅頑抗。

在煙臺陳列館內,有一卷民國作家冰心的日記。日記中,冰心寫到:父親揀起一塊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說:“現在我不願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不凍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世紀老人冰心肖像。圖/網絡

甲午海戰失敗以後,北洋艦隊在旅順、威海的海軍學校都毀於戰火,青島、威海衛、大連、旅順等北方港口城市,被帝國主義瓜分。與上述這些港口相較,煙臺港的天然港灣,並不適合大型船舶的停靠,貨物裝卸及船舶進出港,有許多困難。由是,煙臺倖免於難,仍舊保留在中國人手中。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上圖:民國時期的煙臺海軍軍艦。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0年,天津水師學堂毀於八國聯軍的戰火,北洋艦隊失去了最後一個海軍人才培養基地。對於當時的晚清政府而言,重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刻不容緩。當時的海軍高層,急需組建一所海軍學校,校址就選在了煙臺。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圖/網絡

負責煙臺海軍學校籌建工作的,正是冰心的父親謝葆璋。謝葆璋不止一次地告訴幼小的冰心,煙臺是我們的,在煙臺開設海軍學校,是為了建一支更強大的海軍,是為了奪回威海、大連、青島等失地!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光緒年間海軍學堂遠景以及畢業生照片,但煙臺海軍學堂的精確校址,在考古工作者當中還存在一些爭議。圖/煙臺市博物館

1903年的冬天,煙臺海軍學堂,在海軍練營簡陋的營房裡誕生,謝葆璋被任命為首任校長,負責學堂的具體組織工作。或許因心中憋著的憤懣之氣,短短几年的時間,煙臺海軍學堂便趕超了一些老牌海軍學校,為中國近代培養了多位海軍指揮軍官,成為清末四大海校之首。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精緻的市井生活


大約海邊的城市,都會沾染些海洋的“不食煙火”。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港日落。攝影/張貓

從外表上看,碧海藍天的煙臺,略有些不接地氣。遍佈的低矮丘陵,造就了煙臺起伏不平的優美線條。常年吹拂的海風,吹散了瀰漫的海霧,讓煙臺的天空展露出最純淨的碧藍。溼潤的空氣分子,在煙臺上空匯聚,織就了團團白雲。高飽和度的天空,總讓人恍惚進入了《楚門的世界》。

但煙臺並非是人為造就的幻境,煙臺,更多的還是市井的氣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最繁華的北馬路。攝影/張貓

不同於威海海岸線的天然與清澄,也不同於青島海岸線的現代與精美。煙臺的海岸線上,還有另一道風景——忙碌的漁船和漁民。迥異於大多濱海城市,煙臺在市區保留了多出漁港和魚市。

每天清晨,東區的紅利市場及北島的東口魚市,永遠能看到餐館採購員、退休的老爺子、下夜班的大叔、掌管全傢伙食的主婦,拿著挎籃、拖著小車,從各個入口湧入趕“早四兒”的熱鬧場景。

上百個門市房及露天攤位,大喇喇地擺放著剛從海里打撈出的魚、蝦、蟹、貝及藻類食材,各味海鮮姿勢極盡妖嬈,誘惑著來客的挑選。除了豐富的海鮮,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應有盡有。

魚市,是煙臺市井生活的靈魂。和漁船、漁港一起,共同塑造了煙臺的海岸線風景。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一口大蔥海鮮,一口輕奢水果


近些年,櫻桃、草莓等水果,已經成為精緻生活的代表。是否能吃得起這類“輕奢”水果,是衡量都市白領收入水平的一條標準線。不過這一準則,在煙臺人面前,失了效。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蘋果季。攝影/徐利國

與人們印象中的海濱城市不同,除了豐富的海鮮,煙臺的水果也有讓人樂不思蜀的魔力。煙臺的春天,盛放的百花中,一多半是會結果子的。雪罩青山的杏花、煙粉色的桃花、雪白含翠的梨花、鮮紅剔透的櫻桃花、絮影蘋香的蘋果花……

北緯37°,被史學家、地理學家奉為黃金緯度線,煙臺就坐落在這一緯度線上。海洋與陸地的完美結合,造就了煙臺的溫潤的季風氣候。較高的晝夜溫差,對於水果糖分的積累,十分重要。陽光,是萬物生長的保證。煙臺的長時間光照,確保了水果的水潤甘甜。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感到舒適的海鳥。攝影/張貓

“中國櫻桃看山東,山東櫻桃看煙臺。”對於熱情好客的山東人而言,“大”是衡量一切的標準。櫻桃,自然也要以大為美,幾乎每個櫻桃店,都有拍過大櫻桃和一元硬幣的對比照片。

作為“大櫻桃之鄉”,煙臺的櫻桃品種很多,若以顏色簡單區分:紫色的是美早,紅色的是紅燈,黃色的為水晶。雖然品種不同,珠圓玉潤的煙臺櫻桃,在清甜多汁上,則保持了一致的步伐。對著緊實的櫻桃咬上一口,汁液即刻從果肉切面滲出,聚成水滴狀的汁水順著櫻桃滾到手上。甘甜多汁的甜蜜,絲毫不亞於進口的車釐子。

對於海岸線漫長的煙臺而言,海蔘、扇貝、鮑魚、海螺、海膽、蛤蜊等海鮮食材,並無稀奇之處。這些海鮮,讓煙臺人的餐桌,充滿了海洋的氣息。

作為魯菜的發源地,以煙臺福山菜為代表的膠東菜,清鮮原味,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山東人的口味。海蔘、鮑魚這樣的食材,最美味的做法,便是保留它原本的味道。以蔥白簡單燒製,便能催逼出海蔘原本的鮮美。

海蔘在燜至時,吸足了湯汁,蔥油的香味裹著海蔘原本的鮮美,一併滑入口中,在嘴巴里掀起了一陣鮮味颶風。脣齒開合之間,軟嫩的海蔘,碎成小塊,在牙齒間的縫隙中躲來躲去。若此時夾上一塊鹹脆的蔥白,便能及時地裹挾碎末狀的海蔘,與舌尖共舞之後下滑至胃。

關於蝦的處理,煙臺人自有一套簡單又不失其味的做法。清理過的對蝦,在熱油中煸過,加入蔥姜等調味料小火燜制。待大蝦在鍋中紅了臉,喝足了汁,便能成盤上桌。

上手,是吃蝦的樂趣。一手捏住蝦尾,一手捏住蝦頭,略一翻轉用力,蝦頭便可被揪下。癟下去的蝦頭,淌出醬色的汁,紅色的蝦油混入醬色的調味料,鮮嫩的滋味,像是給舌頭做了個放鬆spa。

待湯汁被吮吸乾淨,便可對著蝦尾“大動干戈”。自蝦線被剔除的背部豁口開始,指尖挑著微紅的透明蝦殼旋轉一週,一塊渾圓、嫩白的蝦肉,掉落盤中。蘸一下盤中的濃汁,厚重的芡汁仍能被拉出一道細細的絲。

在煙臺,能否入餃子餡,是判斷一道食材是否上乘的標準之一。鮁魚、墨魚等新鮮海魚,打撈上岸後剁成肉糜入餡,是其最好的歸宿。

山東老二煙臺,為什麼既土味又洋氣?

▲ 煙臺山。攝影/張貓

新鮮的海洋食材和的小麥麵皮結合,一個精緻清雅,一個厚重樸實,像極了亦土亦洋、既開放又保守的煙臺。

- END -

文丨鶯時

圖片編輯丨袁千禧

參考資料

《開埠後煙臺商業的轉變》支軍

《河海之間的城市變遷與社會發展——以近代煙臺為例》趙慧峰 李美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