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頭號玩家》,感觸頗深,虛擬世界替代現實是否成為可能?

虛擬現實 全息技術 電腦 電子遊戲 技術 大學 茶扉新故人非 2019-05-27

頭號玩家承載了電子遊戲迷們的過去和未來,影片很不錯,重新看過還是有點激動,裡面很多小時候幻想過的,讓我覺得異常興奮,甚至覺得活在虛擬世界未嘗不好,最後陷入深深的思緒,虛擬世界替代現實是否成為可能?

電腦出現至今,人們對虛擬產品的需求一直在增長

電腦遊戲的興起

1990年,《文明》系列第一作誕生。很多玩家認為這才是即時策略遊戲真正的元祖,很多西方的大學甚至把這個系列作品當作教材來指導學生學習。席德.梅爾(Sid Meier)作為一個大師,他的價值就在於能夠把龐大冗雜的世間萬物集中在一個遊戲中表現出來,並且讓玩家自己改寫歷史,甚至創造歷史!

看電影《頭號玩家》,感觸頗深,虛擬世界替代現實是否成為可能?

電腦遊戲

網絡的興起

在1999年之前,人們一般認為網絡的結構都是隨機的。但隨著Barabasi和Watts在1999年分別發現了網絡的無標度和小世界特性並分別在世界著名的《科學》和《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之後,人們才認識到網絡的複雜性。 網絡會藉助文字閱讀、圖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載傳輸、遊戲、聊天等軟件工具從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方面給人們帶來極其豐富的生活和美好的享受。

看電影《頭號玩家》,感觸頗深,虛擬世界替代現實是否成為可能?

網絡

短視頻的興起

截至2019年5月,短視頻人均日使用次數已經達到20次,按照短視頻平均時長1分鐘計算,人均每日觀看短視頻數量已達到58個,短視頻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地發展,主要是受互聯網用戶需求的影響。

看電影《頭號玩家》,感觸頗深,虛擬世界替代現實是否成為可能?

短視頻

AR的出現,真實與虛幻越來越模糊。

“經過了數千次的嘗試,我們即將迎來轉折,我們即將進入一個潛意識推翻意識的時代,它會拷問你:‘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Facebook 首席技術官邁克?斯科洛普夫

你站在一個空曠房間內,四處張望,空無一人。房間裡沒有地板,只有一條獨木橋,唯一的出路是從獨木橋的這邊走到那邊,稍有閃失就會墜入漆黑的深淵。

這是斯坦福大學的虛擬人機交互實驗室(VHIL)裡一位志願者的描述,他站在平坦的實驗室裡,沒有深淵也沒有空曠的房間,只有一個笨重的頭盔套在頭上,裡面裝了兩塊顯示屏,數碼設備精確的追蹤這他的一舉一動。他明知這一切,卻久久都不敢踏出一步。

如今的頭戴式顯示設備

頭戴笨重頭盔的測試人員尚且難以自控,不難想象,當所有二維的屏幕都能輕易被虛擬現實所替代之後,多自由度、多感官通道融合所帶來的信息刺激,將為大腦營造出極近真實的幻覺,它將可以放大並操控每一個人的情緒反應與感官體驗,人類將更難區分虛擬程序和現實場景。虛擬現實技術的用戶不再是那個被隔離在內容之外的觀看者,而是參與者、體驗者,可以瞬間參與一場激烈的戰爭,踏入靜謐的叢林,或者站在荒蕪的遙遠行星。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當我們可以藉助技術手段模擬、仿真、複製、創造外部世界對人類感官的刺激信號時,那麼是否意味著我們創造了一個等效的“真實世界”。而在這樣的世界裡,人類變成了制定規則的上帝,所有伴隨人類進化歷程中的既定經驗與認知沉澱將遭受顛覆性的挑戰。我們將重新認知自我,重新認識世界,重新定義真實。

未來世界是一個高度技術化的世界,城市上空是防止太陽輻射的天幕,人們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可以體驗到不同的“天氣”,裸露的天空是一塊巨大的電視屏幕,各種全息廣告被投射其上。路邊的全息樹木跟真的一樣,馬這種動物雖然早已滅絕,但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人們又讓它們“復活”了。仿真之物隨處可見,真假難辨,虛幻與真實的界限已經模糊。

看電影《頭號玩家》,感觸頗深,虛擬世界替代現實是否成為可能?

以上虛擬產品的興起,都能反應人們對虛擬產品的依賴與需求,虛擬產品種類與變化都在跟著人們需求改變。當人們一天都沉溺在虛擬世界中,是否像電影那樣的情景出現呢?電影反應的世界是在2045年,據現在還有20多年時間,科技發展如此迅速,我認為到2045年,人們在虛擬世界生活到機率很大!

虛擬世界替代現實是否成為可能 (單選)
0
0%
可能
0
0%
不可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