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不完美媽媽 豆腐 讀書 大學 秋雨梧桐0326 2019-09-16
"

小時候,在我的印象中,大舅家很窮。低矮的瓦房,一進去黑漆漆的,特別是廚房,我總覺得有一股窒息的空氣。

那時,我不喜歡去大舅家,莫名的感到壓抑。而母親也沒帶我們去幾次。每次她去,總是跟我們說,你們在家,我去去,很快就回。

後來才知道,母親是避免我們去了,大舅要特意招待我們,比如殺雞或殺鴨,特意去買肉,這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母親自己去,隨便吃幾口飯,幾口青菜就可以了。

其實,在我們還小的時候,不僅大舅家如此,所有的親戚家都是如此,紅白喜事母親更不會帶我們去。她總是說,我們不能去增加別人的負擔(當時有些人,特意帶小孩去蹭吃蹭喝)。

"

小時候,在我的印象中,大舅家很窮。低矮的瓦房,一進去黑漆漆的,特別是廚房,我總覺得有一股窒息的空氣。

那時,我不喜歡去大舅家,莫名的感到壓抑。而母親也沒帶我們去幾次。每次她去,總是跟我們說,你們在家,我去去,很快就回。

後來才知道,母親是避免我們去了,大舅要特意招待我們,比如殺雞或殺鴨,特意去買肉,這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母親自己去,隨便吃幾口飯,幾口青菜就可以了。

其實,在我們還小的時候,不僅大舅家如此,所有的親戚家都是如此,紅白喜事母親更不會帶我們去。她總是說,我們不能去增加別人的負擔(當時有些人,特意帶小孩去蹭吃蹭喝)。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大舅家有四個孩子,除了老二是女孩,其餘的三個都是男孩。加上外婆跟他們住(外公跟小舅住。那時,農村的老人都是兒子們給分開養老),三個大人,四個小孩,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母親告訴我,大舅很懶,每天一起來就要喝酒(把酒當飯吃),太陽都三尺高了才慢吞吞的出去幹活。舅娘也不是幹活的好手,手慢腳慢,田地裡收成在村裡屬一般。

外婆主要帶小孩及照顧家裡,有空就在家附近的田地裡幹活。老二是女孩,從小不給讀書,長大就跟著幹活(放牛,挖地……),只有三個男孩才能讀書,這也是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我們那邊農村的真實寫照。

我和母親去過幾次大舅家,基本選擇大舅他們出去幹活的時候去的,這樣外婆就能跟母親隨便聊聊。我曾聽到外婆跟母親說油不夠吃(菜沒什麼油,難吃),十天半個月都不能吃一頓肉。買肉也都買不太好的,肥的,煮的時候也不把油煎出去,吃也吃不下……

所以那時,大舅家連油都吃不夠,一點都不誇張。我和母親給他們送過幾大罐豬油(冬天,油結了),每次母親總是單獨弄一小罐油及一點米給外婆,讓她自己在家的時候吃。後來才知道,舅娘都把油、米都鎖起來,每天拿出吃的量,以此來控制量。

"

小時候,在我的印象中,大舅家很窮。低矮的瓦房,一進去黑漆漆的,特別是廚房,我總覺得有一股窒息的空氣。

那時,我不喜歡去大舅家,莫名的感到壓抑。而母親也沒帶我們去幾次。每次她去,總是跟我們說,你們在家,我去去,很快就回。

後來才知道,母親是避免我們去了,大舅要特意招待我們,比如殺雞或殺鴨,特意去買肉,這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母親自己去,隨便吃幾口飯,幾口青菜就可以了。

其實,在我們還小的時候,不僅大舅家如此,所有的親戚家都是如此,紅白喜事母親更不會帶我們去。她總是說,我們不能去增加別人的負擔(當時有些人,特意帶小孩去蹭吃蹭喝)。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大舅家有四個孩子,除了老二是女孩,其餘的三個都是男孩。加上外婆跟他們住(外公跟小舅住。那時,農村的老人都是兒子們給分開養老),三個大人,四個小孩,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母親告訴我,大舅很懶,每天一起來就要喝酒(把酒當飯吃),太陽都三尺高了才慢吞吞的出去幹活。舅娘也不是幹活的好手,手慢腳慢,田地裡收成在村裡屬一般。

外婆主要帶小孩及照顧家裡,有空就在家附近的田地裡幹活。老二是女孩,從小不給讀書,長大就跟著幹活(放牛,挖地……),只有三個男孩才能讀書,這也是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我們那邊農村的真實寫照。

我和母親去過幾次大舅家,基本選擇大舅他們出去幹活的時候去的,這樣外婆就能跟母親隨便聊聊。我曾聽到外婆跟母親說油不夠吃(菜沒什麼油,難吃),十天半個月都不能吃一頓肉。買肉也都買不太好的,肥的,煮的時候也不把油煎出去,吃也吃不下……

所以那時,大舅家連油都吃不夠,一點都不誇張。我和母親給他們送過幾大罐豬油(冬天,油結了),每次母親總是單獨弄一小罐油及一點米給外婆,讓她自己在家的時候吃。後來才知道,舅娘都把油、米都鎖起來,每天拿出吃的量,以此來控制量。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那時,我們家的日子不錯,母親不僅做豆腐和釀酒賣,家裡還有碾米機(替村民碾米賺錢)。而且,母親無論養什麼,全都養得比別人家的好,因為她拼命付出,捨得給它們吃。所以,在我的記憶裡,經常給舅舅家送吃的,特別是豆腐和酒(外公及兩個舅舅超級喜歡喝酒),如恰逢街日子,還專門買肉一起帶過去。

母親這樣做,一是覺得自己有能力,幫一幫弟弟們;二是心疼自己的父母沒有多少吃的。可是,有時舅舅並不領情。

有一次,下午三點左右,我和母親又送豆腐和肉過去,在院子裡就遇到外婆。母親問大舅是否在家?外婆說,在喝酒,早上喝到現在都不起座,說他就罵罵咧咧。母親進了門,把東西放在桌子上,說了大舅幾句。誰知,大舅立馬站起來指著母親大罵,我喝酒關你什麼事?你給我滾,把你的東西拿走,你過得好了,是可憐我們窮吧?然後站起來推搡母親,外婆大喊讓我們走,把我們推出門外。我們剛走,大舅就追出來,把肉和豆腐摔在院子裡,還拿著棍子追打母親。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舅如此,也是唯一的一次。因為此後我去大舅家不多,而大舅來我們家時,都是客客氣氣的。

母親說,大舅這個人,壞就壞在喝酒上。因為喝酒,外婆、舅娘還有表弟表妹們都跟他都有矛盾。你要順著他喝酒,不說不惱,大家相安無事。但只有你說他,免不了一頓吵。一喝酒就火大,那時他就會摔東西,更讓人生氣。就如他追打母親,亦是如此。

"

小時候,在我的印象中,大舅家很窮。低矮的瓦房,一進去黑漆漆的,特別是廚房,我總覺得有一股窒息的空氣。

那時,我不喜歡去大舅家,莫名的感到壓抑。而母親也沒帶我們去幾次。每次她去,總是跟我們說,你們在家,我去去,很快就回。

後來才知道,母親是避免我們去了,大舅要特意招待我們,比如殺雞或殺鴨,特意去買肉,這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母親自己去,隨便吃幾口飯,幾口青菜就可以了。

其實,在我們還小的時候,不僅大舅家如此,所有的親戚家都是如此,紅白喜事母親更不會帶我們去。她總是說,我們不能去增加別人的負擔(當時有些人,特意帶小孩去蹭吃蹭喝)。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大舅家有四個孩子,除了老二是女孩,其餘的三個都是男孩。加上外婆跟他們住(外公跟小舅住。那時,農村的老人都是兒子們給分開養老),三個大人,四個小孩,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母親告訴我,大舅很懶,每天一起來就要喝酒(把酒當飯吃),太陽都三尺高了才慢吞吞的出去幹活。舅娘也不是幹活的好手,手慢腳慢,田地裡收成在村裡屬一般。

外婆主要帶小孩及照顧家裡,有空就在家附近的田地裡幹活。老二是女孩,從小不給讀書,長大就跟著幹活(放牛,挖地……),只有三個男孩才能讀書,這也是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我們那邊農村的真實寫照。

我和母親去過幾次大舅家,基本選擇大舅他們出去幹活的時候去的,這樣外婆就能跟母親隨便聊聊。我曾聽到外婆跟母親說油不夠吃(菜沒什麼油,難吃),十天半個月都不能吃一頓肉。買肉也都買不太好的,肥的,煮的時候也不把油煎出去,吃也吃不下……

所以那時,大舅家連油都吃不夠,一點都不誇張。我和母親給他們送過幾大罐豬油(冬天,油結了),每次母親總是單獨弄一小罐油及一點米給外婆,讓她自己在家的時候吃。後來才知道,舅娘都把油、米都鎖起來,每天拿出吃的量,以此來控制量。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那時,我們家的日子不錯,母親不僅做豆腐和釀酒賣,家裡還有碾米機(替村民碾米賺錢)。而且,母親無論養什麼,全都養得比別人家的好,因為她拼命付出,捨得給它們吃。所以,在我的記憶裡,經常給舅舅家送吃的,特別是豆腐和酒(外公及兩個舅舅超級喜歡喝酒),如恰逢街日子,還專門買肉一起帶過去。

母親這樣做,一是覺得自己有能力,幫一幫弟弟們;二是心疼自己的父母沒有多少吃的。可是,有時舅舅並不領情。

有一次,下午三點左右,我和母親又送豆腐和肉過去,在院子裡就遇到外婆。母親問大舅是否在家?外婆說,在喝酒,早上喝到現在都不起座,說他就罵罵咧咧。母親進了門,把東西放在桌子上,說了大舅幾句。誰知,大舅立馬站起來指著母親大罵,我喝酒關你什麼事?你給我滾,把你的東西拿走,你過得好了,是可憐我們窮吧?然後站起來推搡母親,外婆大喊讓我們走,把我們推出門外。我們剛走,大舅就追出來,把肉和豆腐摔在院子裡,還拿著棍子追打母親。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舅如此,也是唯一的一次。因為此後我去大舅家不多,而大舅來我們家時,都是客客氣氣的。

母親說,大舅這個人,壞就壞在喝酒上。因為喝酒,外婆、舅娘還有表弟表妹們都跟他都有矛盾。你要順著他喝酒,不說不惱,大家相安無事。但只有你說他,免不了一頓吵。一喝酒就火大,那時他就會摔東西,更讓人生氣。就如他追打母親,亦是如此。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外婆、母親和舅娘對此頗有微詞,但大都敢怒不敢言,畢竟惹不起他發酒瘋。所以家裡的活靠外婆,家外就靠舅娘和老二(表妹),大舅有時也去田地裡幹活,不想幹活就整天喝酒(總是有幾個跟他一樣的人好喝酒)。母親說,本來就窮,再拿錢去買酒,別的地方更拿不出錢來了。

所以,在需要花“大錢”的地方,比如買化肥,小孩交學費等,舅娘就跟母親借錢。而母親看著他們困難,還錢的時候總是少收他們的。特別是在他們上大學時,母親總是送一兩千,再借幾千給他們。

母親總是說,在大舅的一生中,酒比任何人重要。對子女,他的想法是養大,嫁娶就好,從來沒有去想他們的未來,更不會為此而努力。

舅娘更是不懂教育,她只想孩子們吃飽穿暖,長大了結婚生子,她的任務就完成了。

好在三個兒子特別爭氣,個個都是讀書的料。並且,他們知道家裡窮,特別懂事,家裡家外做些力所能及的活。特別是對我母親和父親,長大後見到,總是說感謝的話,說要不是他們幫忙,真不知道該怎麼完成學業。對此,我父母總是很欣慰。

"

小時候,在我的印象中,大舅家很窮。低矮的瓦房,一進去黑漆漆的,特別是廚房,我總覺得有一股窒息的空氣。

那時,我不喜歡去大舅家,莫名的感到壓抑。而母親也沒帶我們去幾次。每次她去,總是跟我們說,你們在家,我去去,很快就回。

後來才知道,母親是避免我們去了,大舅要特意招待我們,比如殺雞或殺鴨,特意去買肉,這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母親自己去,隨便吃幾口飯,幾口青菜就可以了。

其實,在我們還小的時候,不僅大舅家如此,所有的親戚家都是如此,紅白喜事母親更不會帶我們去。她總是說,我們不能去增加別人的負擔(當時有些人,特意帶小孩去蹭吃蹭喝)。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大舅家有四個孩子,除了老二是女孩,其餘的三個都是男孩。加上外婆跟他們住(外公跟小舅住。那時,農村的老人都是兒子們給分開養老),三個大人,四個小孩,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母親告訴我,大舅很懶,每天一起來就要喝酒(把酒當飯吃),太陽都三尺高了才慢吞吞的出去幹活。舅娘也不是幹活的好手,手慢腳慢,田地裡收成在村裡屬一般。

外婆主要帶小孩及照顧家裡,有空就在家附近的田地裡幹活。老二是女孩,從小不給讀書,長大就跟著幹活(放牛,挖地……),只有三個男孩才能讀書,這也是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我們那邊農村的真實寫照。

我和母親去過幾次大舅家,基本選擇大舅他們出去幹活的時候去的,這樣外婆就能跟母親隨便聊聊。我曾聽到外婆跟母親說油不夠吃(菜沒什麼油,難吃),十天半個月都不能吃一頓肉。買肉也都買不太好的,肥的,煮的時候也不把油煎出去,吃也吃不下……

所以那時,大舅家連油都吃不夠,一點都不誇張。我和母親給他們送過幾大罐豬油(冬天,油結了),每次母親總是單獨弄一小罐油及一點米給外婆,讓她自己在家的時候吃。後來才知道,舅娘都把油、米都鎖起來,每天拿出吃的量,以此來控制量。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那時,我們家的日子不錯,母親不僅做豆腐和釀酒賣,家裡還有碾米機(替村民碾米賺錢)。而且,母親無論養什麼,全都養得比別人家的好,因為她拼命付出,捨得給它們吃。所以,在我的記憶裡,經常給舅舅家送吃的,特別是豆腐和酒(外公及兩個舅舅超級喜歡喝酒),如恰逢街日子,還專門買肉一起帶過去。

母親這樣做,一是覺得自己有能力,幫一幫弟弟們;二是心疼自己的父母沒有多少吃的。可是,有時舅舅並不領情。

有一次,下午三點左右,我和母親又送豆腐和肉過去,在院子裡就遇到外婆。母親問大舅是否在家?外婆說,在喝酒,早上喝到現在都不起座,說他就罵罵咧咧。母親進了門,把東西放在桌子上,說了大舅幾句。誰知,大舅立馬站起來指著母親大罵,我喝酒關你什麼事?你給我滾,把你的東西拿走,你過得好了,是可憐我們窮吧?然後站起來推搡母親,外婆大喊讓我們走,把我們推出門外。我們剛走,大舅就追出來,把肉和豆腐摔在院子裡,還拿著棍子追打母親。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舅如此,也是唯一的一次。因為此後我去大舅家不多,而大舅來我們家時,都是客客氣氣的。

母親說,大舅這個人,壞就壞在喝酒上。因為喝酒,外婆、舅娘還有表弟表妹們都跟他都有矛盾。你要順著他喝酒,不說不惱,大家相安無事。但只有你說他,免不了一頓吵。一喝酒就火大,那時他就會摔東西,更讓人生氣。就如他追打母親,亦是如此。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外婆、母親和舅娘對此頗有微詞,但大都敢怒不敢言,畢竟惹不起他發酒瘋。所以家裡的活靠外婆,家外就靠舅娘和老二(表妹),大舅有時也去田地裡幹活,不想幹活就整天喝酒(總是有幾個跟他一樣的人好喝酒)。母親說,本來就窮,再拿錢去買酒,別的地方更拿不出錢來了。

所以,在需要花“大錢”的地方,比如買化肥,小孩交學費等,舅娘就跟母親借錢。而母親看著他們困難,還錢的時候總是少收他們的。特別是在他們上大學時,母親總是送一兩千,再借幾千給他們。

母親總是說,在大舅的一生中,酒比任何人重要。對子女,他的想法是養大,嫁娶就好,從來沒有去想他們的未來,更不會為此而努力。

舅娘更是不懂教育,她只想孩子們吃飽穿暖,長大了結婚生子,她的任務就完成了。

好在三個兒子特別爭氣,個個都是讀書的料。並且,他們知道家裡窮,特別懂事,家裡家外做些力所能及的活。特別是對我母親和父親,長大後見到,總是說感謝的話,說要不是他們幫忙,真不知道該怎麼完成學業。對此,我父母總是很欣慰。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外婆是指望不了大舅了,所以就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孫子孫女身上。在那個困難的年代,有吃有喝,必留給他們。甚至母親經常給她送有菜有肉的飯時(我們離得不遠,家裡煮好裝好給她送過去。這種經常給孃家父母送的飯,在我們那邊有一種叫法,我不記得了),她總是留給上學的孫子,自己只吃一點點。以至於後來,母親都裝幾份,告訴她,孩子們也有,讓她放心吃,外婆才安心吃。

而外婆生病的時候,也都是孫子孫女們照顧,噓寒問暖。母親說,外婆多次說過,要不是沒有幾個孫子孫女,她都不知道生病了會有誰照顧。老天開眼,有個不好的兒子,給了幾個好孫子孫女。

舅娘對外婆也是一般。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生計都困難,哪裡有很多時間顧得上老人,溫暖和關心都顯得粗糙。所以母親說,外婆也經常跟她感慨,說舅娘不容易。

初中起我就離家讀書,此後去外婆家越來越少,各種情況都是母親告訴我的。

外婆過世時候,是安詳平靜的。母親說,沒有任何徵兆,頭天晚上還餵雞餵鴨,趕它們進籠,一睡就再也起不來了。多年來母親一直跟我感慨,大概外婆不想麻煩別人,所以安靜的去了。

此後,母親去大舅家也相對少了一些,因為見到大舅整天喝酒忍不住總說他,讓他為孩子們多掙點錢讀書。而每次,他總是一句“沒錢就不讀了,回家結婚生子”,於是姐弟倆又要吵一頓,搞得關係緊張。

"

小時候,在我的印象中,大舅家很窮。低矮的瓦房,一進去黑漆漆的,特別是廚房,我總覺得有一股窒息的空氣。

那時,我不喜歡去大舅家,莫名的感到壓抑。而母親也沒帶我們去幾次。每次她去,總是跟我們說,你們在家,我去去,很快就回。

後來才知道,母親是避免我們去了,大舅要特意招待我們,比如殺雞或殺鴨,特意去買肉,這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母親自己去,隨便吃幾口飯,幾口青菜就可以了。

其實,在我們還小的時候,不僅大舅家如此,所有的親戚家都是如此,紅白喜事母親更不會帶我們去。她總是說,我們不能去增加別人的負擔(當時有些人,特意帶小孩去蹭吃蹭喝)。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大舅家有四個孩子,除了老二是女孩,其餘的三個都是男孩。加上外婆跟他們住(外公跟小舅住。那時,農村的老人都是兒子們給分開養老),三個大人,四個小孩,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母親告訴我,大舅很懶,每天一起來就要喝酒(把酒當飯吃),太陽都三尺高了才慢吞吞的出去幹活。舅娘也不是幹活的好手,手慢腳慢,田地裡收成在村裡屬一般。

外婆主要帶小孩及照顧家裡,有空就在家附近的田地裡幹活。老二是女孩,從小不給讀書,長大就跟著幹活(放牛,挖地……),只有三個男孩才能讀書,這也是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我們那邊農村的真實寫照。

我和母親去過幾次大舅家,基本選擇大舅他們出去幹活的時候去的,這樣外婆就能跟母親隨便聊聊。我曾聽到外婆跟母親說油不夠吃(菜沒什麼油,難吃),十天半個月都不能吃一頓肉。買肉也都買不太好的,肥的,煮的時候也不把油煎出去,吃也吃不下……

所以那時,大舅家連油都吃不夠,一點都不誇張。我和母親給他們送過幾大罐豬油(冬天,油結了),每次母親總是單獨弄一小罐油及一點米給外婆,讓她自己在家的時候吃。後來才知道,舅娘都把油、米都鎖起來,每天拿出吃的量,以此來控制量。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那時,我們家的日子不錯,母親不僅做豆腐和釀酒賣,家裡還有碾米機(替村民碾米賺錢)。而且,母親無論養什麼,全都養得比別人家的好,因為她拼命付出,捨得給它們吃。所以,在我的記憶裡,經常給舅舅家送吃的,特別是豆腐和酒(外公及兩個舅舅超級喜歡喝酒),如恰逢街日子,還專門買肉一起帶過去。

母親這樣做,一是覺得自己有能力,幫一幫弟弟們;二是心疼自己的父母沒有多少吃的。可是,有時舅舅並不領情。

有一次,下午三點左右,我和母親又送豆腐和肉過去,在院子裡就遇到外婆。母親問大舅是否在家?外婆說,在喝酒,早上喝到現在都不起座,說他就罵罵咧咧。母親進了門,把東西放在桌子上,說了大舅幾句。誰知,大舅立馬站起來指著母親大罵,我喝酒關你什麼事?你給我滾,把你的東西拿走,你過得好了,是可憐我們窮吧?然後站起來推搡母親,外婆大喊讓我們走,把我們推出門外。我們剛走,大舅就追出來,把肉和豆腐摔在院子裡,還拿著棍子追打母親。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舅如此,也是唯一的一次。因為此後我去大舅家不多,而大舅來我們家時,都是客客氣氣的。

母親說,大舅這個人,壞就壞在喝酒上。因為喝酒,外婆、舅娘還有表弟表妹們都跟他都有矛盾。你要順著他喝酒,不說不惱,大家相安無事。但只有你說他,免不了一頓吵。一喝酒就火大,那時他就會摔東西,更讓人生氣。就如他追打母親,亦是如此。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外婆、母親和舅娘對此頗有微詞,但大都敢怒不敢言,畢竟惹不起他發酒瘋。所以家裡的活靠外婆,家外就靠舅娘和老二(表妹),大舅有時也去田地裡幹活,不想幹活就整天喝酒(總是有幾個跟他一樣的人好喝酒)。母親說,本來就窮,再拿錢去買酒,別的地方更拿不出錢來了。

所以,在需要花“大錢”的地方,比如買化肥,小孩交學費等,舅娘就跟母親借錢。而母親看著他們困難,還錢的時候總是少收他們的。特別是在他們上大學時,母親總是送一兩千,再借幾千給他們。

母親總是說,在大舅的一生中,酒比任何人重要。對子女,他的想法是養大,嫁娶就好,從來沒有去想他們的未來,更不會為此而努力。

舅娘更是不懂教育,她只想孩子們吃飽穿暖,長大了結婚生子,她的任務就完成了。

好在三個兒子特別爭氣,個個都是讀書的料。並且,他們知道家裡窮,特別懂事,家裡家外做些力所能及的活。特別是對我母親和父親,長大後見到,總是說感謝的話,說要不是他們幫忙,真不知道該怎麼完成學業。對此,我父母總是很欣慰。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外婆是指望不了大舅了,所以就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孫子孫女身上。在那個困難的年代,有吃有喝,必留給他們。甚至母親經常給她送有菜有肉的飯時(我們離得不遠,家裡煮好裝好給她送過去。這種經常給孃家父母送的飯,在我們那邊有一種叫法,我不記得了),她總是留給上學的孫子,自己只吃一點點。以至於後來,母親都裝幾份,告訴她,孩子們也有,讓她放心吃,外婆才安心吃。

而外婆生病的時候,也都是孫子孫女們照顧,噓寒問暖。母親說,外婆多次說過,要不是沒有幾個孫子孫女,她都不知道生病了會有誰照顧。老天開眼,有個不好的兒子,給了幾個好孫子孫女。

舅娘對外婆也是一般。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生計都困難,哪裡有很多時間顧得上老人,溫暖和關心都顯得粗糙。所以母親說,外婆也經常跟她感慨,說舅娘不容易。

初中起我就離家讀書,此後去外婆家越來越少,各種情況都是母親告訴我的。

外婆過世時候,是安詳平靜的。母親說,沒有任何徵兆,頭天晚上還餵雞餵鴨,趕它們進籠,一睡就再也起不來了。多年來母親一直跟我感慨,大概外婆不想麻煩別人,所以安靜的去了。

此後,母親去大舅家也相對少了一些,因為見到大舅整天喝酒忍不住總說他,讓他為孩子們多掙點錢讀書。而每次,他總是一句“沒錢就不讀了,回家結婚生子”,於是姐弟倆又要吵一頓,搞得關係緊張。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甚至,母親說幫了他們很多忙,而大舅得到了幫助又罵她,一點都不知道感恩,她就莫名的難受。我總跟她說,這樣的弟弟,是我,我絕對是不會理會的。

母親用一慣的說辭反駁了我,你不懂!他是我弟弟啊,他再怎麼不好,也是我弟弟。別人好,拿別人當弟弟也不行啊!

由此,我知道了父母委屈求全的原因(不僅對舅舅家,對叔叔他們也是如此),他們太善良,也把親情看得太重了!

後來,表弟表妹漸漸長大,老大老三老四讀書花錢也越來越多(他們小學四年級就離家住校,村裡只有到三年級),供他們讀書很是吃力。

為了早點減輕家裡負擔,老大沒有去讀高中,選擇了中專,畢業後進了鎮裡的一家機關單位(現在縣裡的局裡當個小領導)。他出來工作的時候,老二也跟著別人南下廣東打工,所掙的錢幾乎都給了家裡,至此生活才好一點(老三老四還在上學)。

因為自己沒能上大學,為了填補這個缺憾,老大和老二把老三老四都送進了大學。他們出來工作後,大舅家才徹底翻身。

"

小時候,在我的印象中,大舅家很窮。低矮的瓦房,一進去黑漆漆的,特別是廚房,我總覺得有一股窒息的空氣。

那時,我不喜歡去大舅家,莫名的感到壓抑。而母親也沒帶我們去幾次。每次她去,總是跟我們說,你們在家,我去去,很快就回。

後來才知道,母親是避免我們去了,大舅要特意招待我們,比如殺雞或殺鴨,特意去買肉,這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母親自己去,隨便吃幾口飯,幾口青菜就可以了。

其實,在我們還小的時候,不僅大舅家如此,所有的親戚家都是如此,紅白喜事母親更不會帶我們去。她總是說,我們不能去增加別人的負擔(當時有些人,特意帶小孩去蹭吃蹭喝)。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大舅家有四個孩子,除了老二是女孩,其餘的三個都是男孩。加上外婆跟他們住(外公跟小舅住。那時,農村的老人都是兒子們給分開養老),三個大人,四個小孩,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母親告訴我,大舅很懶,每天一起來就要喝酒(把酒當飯吃),太陽都三尺高了才慢吞吞的出去幹活。舅娘也不是幹活的好手,手慢腳慢,田地裡收成在村裡屬一般。

外婆主要帶小孩及照顧家裡,有空就在家附近的田地裡幹活。老二是女孩,從小不給讀書,長大就跟著幹活(放牛,挖地……),只有三個男孩才能讀書,這也是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我們那邊農村的真實寫照。

我和母親去過幾次大舅家,基本選擇大舅他們出去幹活的時候去的,這樣外婆就能跟母親隨便聊聊。我曾聽到外婆跟母親說油不夠吃(菜沒什麼油,難吃),十天半個月都不能吃一頓肉。買肉也都買不太好的,肥的,煮的時候也不把油煎出去,吃也吃不下……

所以那時,大舅家連油都吃不夠,一點都不誇張。我和母親給他們送過幾大罐豬油(冬天,油結了),每次母親總是單獨弄一小罐油及一點米給外婆,讓她自己在家的時候吃。後來才知道,舅娘都把油、米都鎖起來,每天拿出吃的量,以此來控制量。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那時,我們家的日子不錯,母親不僅做豆腐和釀酒賣,家裡還有碾米機(替村民碾米賺錢)。而且,母親無論養什麼,全都養得比別人家的好,因為她拼命付出,捨得給它們吃。所以,在我的記憶裡,經常給舅舅家送吃的,特別是豆腐和酒(外公及兩個舅舅超級喜歡喝酒),如恰逢街日子,還專門買肉一起帶過去。

母親這樣做,一是覺得自己有能力,幫一幫弟弟們;二是心疼自己的父母沒有多少吃的。可是,有時舅舅並不領情。

有一次,下午三點左右,我和母親又送豆腐和肉過去,在院子裡就遇到外婆。母親問大舅是否在家?外婆說,在喝酒,早上喝到現在都不起座,說他就罵罵咧咧。母親進了門,把東西放在桌子上,說了大舅幾句。誰知,大舅立馬站起來指著母親大罵,我喝酒關你什麼事?你給我滾,把你的東西拿走,你過得好了,是可憐我們窮吧?然後站起來推搡母親,外婆大喊讓我們走,把我們推出門外。我們剛走,大舅就追出來,把肉和豆腐摔在院子裡,還拿著棍子追打母親。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舅如此,也是唯一的一次。因為此後我去大舅家不多,而大舅來我們家時,都是客客氣氣的。

母親說,大舅這個人,壞就壞在喝酒上。因為喝酒,外婆、舅娘還有表弟表妹們都跟他都有矛盾。你要順著他喝酒,不說不惱,大家相安無事。但只有你說他,免不了一頓吵。一喝酒就火大,那時他就會摔東西,更讓人生氣。就如他追打母親,亦是如此。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外婆、母親和舅娘對此頗有微詞,但大都敢怒不敢言,畢竟惹不起他發酒瘋。所以家裡的活靠外婆,家外就靠舅娘和老二(表妹),大舅有時也去田地裡幹活,不想幹活就整天喝酒(總是有幾個跟他一樣的人好喝酒)。母親說,本來就窮,再拿錢去買酒,別的地方更拿不出錢來了。

所以,在需要花“大錢”的地方,比如買化肥,小孩交學費等,舅娘就跟母親借錢。而母親看著他們困難,還錢的時候總是少收他們的。特別是在他們上大學時,母親總是送一兩千,再借幾千給他們。

母親總是說,在大舅的一生中,酒比任何人重要。對子女,他的想法是養大,嫁娶就好,從來沒有去想他們的未來,更不會為此而努力。

舅娘更是不懂教育,她只想孩子們吃飽穿暖,長大了結婚生子,她的任務就完成了。

好在三個兒子特別爭氣,個個都是讀書的料。並且,他們知道家裡窮,特別懂事,家裡家外做些力所能及的活。特別是對我母親和父親,長大後見到,總是說感謝的話,說要不是他們幫忙,真不知道該怎麼完成學業。對此,我父母總是很欣慰。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外婆是指望不了大舅了,所以就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孫子孫女身上。在那個困難的年代,有吃有喝,必留給他們。甚至母親經常給她送有菜有肉的飯時(我們離得不遠,家裡煮好裝好給她送過去。這種經常給孃家父母送的飯,在我們那邊有一種叫法,我不記得了),她總是留給上學的孫子,自己只吃一點點。以至於後來,母親都裝幾份,告訴她,孩子們也有,讓她放心吃,外婆才安心吃。

而外婆生病的時候,也都是孫子孫女們照顧,噓寒問暖。母親說,外婆多次說過,要不是沒有幾個孫子孫女,她都不知道生病了會有誰照顧。老天開眼,有個不好的兒子,給了幾個好孫子孫女。

舅娘對外婆也是一般。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生計都困難,哪裡有很多時間顧得上老人,溫暖和關心都顯得粗糙。所以母親說,外婆也經常跟她感慨,說舅娘不容易。

初中起我就離家讀書,此後去外婆家越來越少,各種情況都是母親告訴我的。

外婆過世時候,是安詳平靜的。母親說,沒有任何徵兆,頭天晚上還餵雞餵鴨,趕它們進籠,一睡就再也起不來了。多年來母親一直跟我感慨,大概外婆不想麻煩別人,所以安靜的去了。

此後,母親去大舅家也相對少了一些,因為見到大舅整天喝酒忍不住總說他,讓他為孩子們多掙點錢讀書。而每次,他總是一句“沒錢就不讀了,回家結婚生子”,於是姐弟倆又要吵一頓,搞得關係緊張。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甚至,母親說幫了他們很多忙,而大舅得到了幫助又罵她,一點都不知道感恩,她就莫名的難受。我總跟她說,這樣的弟弟,是我,我絕對是不會理會的。

母親用一慣的說辭反駁了我,你不懂!他是我弟弟啊,他再怎麼不好,也是我弟弟。別人好,拿別人當弟弟也不行啊!

由此,我知道了父母委屈求全的原因(不僅對舅舅家,對叔叔他們也是如此),他們太善良,也把親情看得太重了!

後來,表弟表妹漸漸長大,老大老三老四讀書花錢也越來越多(他們小學四年級就離家住校,村裡只有到三年級),供他們讀書很是吃力。

為了早點減輕家裡負擔,老大沒有去讀高中,選擇了中專,畢業後進了鎮裡的一家機關單位(現在縣裡的局裡當個小領導)。他出來工作的時候,老二也跟著別人南下廣東打工,所掙的錢幾乎都給了家裡,至此生活才好一點(老三老四還在上學)。

因為自己沒能上大學,為了填補這個缺憾,老大和老二把老三老四都送進了大學。他們出來工作後,大舅家才徹底翻身。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幾年後,三兄弟一起出錢在老家建了四層樓的新房,裝修得很漂亮,每個人一層(我們那邊地層都不住人)。但大舅依然好喝酒,更不缺錢買酒了,每天把酒當飯吃,經常從天亮喝到天黑。

50歲的時候,大舅就去世了。母親說,這就是喝酒不聽勸的下場,整個肝都廢了。“死了也好,免得給子女們添麻煩,這樣喝酒,誰受得了?”母親一邊嘆氣一邊說,能看得出來,母親還是很傷心的。

老二是女孩(挺漂亮的,長得白白淨淨,1.65米左右),最先結婚的,嫁在另一個縣城街上的一戶人家,家境不錯。當時只有老大工作了(老三老四還在讀書),所以也給不了她什麼。嫁妝都是用彩禮買的,家裡也沒什麼補助。

老二嫁了三四年後都沒能生孩子,大家對她指指點點。還好她老公對她不錯,沒有離婚(後來才知道她老公不能生育),所以他們去領養了一個女孩(不是正規領養,別人生女孩不要的),愛不釋手。

母親說,女孩長得特別像老二,看著像母女一樣,真神奇。我說,從小養大的,養著養著就越來越像的。

陸續的,老三和老四都大學畢業了,工作也越來越好。老三原來在廣東工作,一大型公司的工程師,後來公司去越南開廠,他作為中方派的工程師跟去了。直至後來在越南結婚生子,買房買地定居。

老四進了我們市的設計院,經常帶領團隊出去測量工作,目前在縣裡市裡各有一套房。

老大夫婦也是在縣城機關單位工作,買了房,生活安穩。

"

小時候,在我的印象中,大舅家很窮。低矮的瓦房,一進去黑漆漆的,特別是廚房,我總覺得有一股窒息的空氣。

那時,我不喜歡去大舅家,莫名的感到壓抑。而母親也沒帶我們去幾次。每次她去,總是跟我們說,你們在家,我去去,很快就回。

後來才知道,母親是避免我們去了,大舅要特意招待我們,比如殺雞或殺鴨,特意去買肉,這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母親自己去,隨便吃幾口飯,幾口青菜就可以了。

其實,在我們還小的時候,不僅大舅家如此,所有的親戚家都是如此,紅白喜事母親更不會帶我們去。她總是說,我們不能去增加別人的負擔(當時有些人,特意帶小孩去蹭吃蹭喝)。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大舅家有四個孩子,除了老二是女孩,其餘的三個都是男孩。加上外婆跟他們住(外公跟小舅住。那時,農村的老人都是兒子們給分開養老),三個大人,四個小孩,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母親告訴我,大舅很懶,每天一起來就要喝酒(把酒當飯吃),太陽都三尺高了才慢吞吞的出去幹活。舅娘也不是幹活的好手,手慢腳慢,田地裡收成在村裡屬一般。

外婆主要帶小孩及照顧家裡,有空就在家附近的田地裡幹活。老二是女孩,從小不給讀書,長大就跟著幹活(放牛,挖地……),只有三個男孩才能讀書,這也是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我們那邊農村的真實寫照。

我和母親去過幾次大舅家,基本選擇大舅他們出去幹活的時候去的,這樣外婆就能跟母親隨便聊聊。我曾聽到外婆跟母親說油不夠吃(菜沒什麼油,難吃),十天半個月都不能吃一頓肉。買肉也都買不太好的,肥的,煮的時候也不把油煎出去,吃也吃不下……

所以那時,大舅家連油都吃不夠,一點都不誇張。我和母親給他們送過幾大罐豬油(冬天,油結了),每次母親總是單獨弄一小罐油及一點米給外婆,讓她自己在家的時候吃。後來才知道,舅娘都把油、米都鎖起來,每天拿出吃的量,以此來控制量。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那時,我們家的日子不錯,母親不僅做豆腐和釀酒賣,家裡還有碾米機(替村民碾米賺錢)。而且,母親無論養什麼,全都養得比別人家的好,因為她拼命付出,捨得給它們吃。所以,在我的記憶裡,經常給舅舅家送吃的,特別是豆腐和酒(外公及兩個舅舅超級喜歡喝酒),如恰逢街日子,還專門買肉一起帶過去。

母親這樣做,一是覺得自己有能力,幫一幫弟弟們;二是心疼自己的父母沒有多少吃的。可是,有時舅舅並不領情。

有一次,下午三點左右,我和母親又送豆腐和肉過去,在院子裡就遇到外婆。母親問大舅是否在家?外婆說,在喝酒,早上喝到現在都不起座,說他就罵罵咧咧。母親進了門,把東西放在桌子上,說了大舅幾句。誰知,大舅立馬站起來指著母親大罵,我喝酒關你什麼事?你給我滾,把你的東西拿走,你過得好了,是可憐我們窮吧?然後站起來推搡母親,外婆大喊讓我們走,把我們推出門外。我們剛走,大舅就追出來,把肉和豆腐摔在院子裡,還拿著棍子追打母親。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舅如此,也是唯一的一次。因為此後我去大舅家不多,而大舅來我們家時,都是客客氣氣的。

母親說,大舅這個人,壞就壞在喝酒上。因為喝酒,外婆、舅娘還有表弟表妹們都跟他都有矛盾。你要順著他喝酒,不說不惱,大家相安無事。但只有你說他,免不了一頓吵。一喝酒就火大,那時他就會摔東西,更讓人生氣。就如他追打母親,亦是如此。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外婆、母親和舅娘對此頗有微詞,但大都敢怒不敢言,畢竟惹不起他發酒瘋。所以家裡的活靠外婆,家外就靠舅娘和老二(表妹),大舅有時也去田地裡幹活,不想幹活就整天喝酒(總是有幾個跟他一樣的人好喝酒)。母親說,本來就窮,再拿錢去買酒,別的地方更拿不出錢來了。

所以,在需要花“大錢”的地方,比如買化肥,小孩交學費等,舅娘就跟母親借錢。而母親看著他們困難,還錢的時候總是少收他們的。特別是在他們上大學時,母親總是送一兩千,再借幾千給他們。

母親總是說,在大舅的一生中,酒比任何人重要。對子女,他的想法是養大,嫁娶就好,從來沒有去想他們的未來,更不會為此而努力。

舅娘更是不懂教育,她只想孩子們吃飽穿暖,長大了結婚生子,她的任務就完成了。

好在三個兒子特別爭氣,個個都是讀書的料。並且,他們知道家裡窮,特別懂事,家裡家外做些力所能及的活。特別是對我母親和父親,長大後見到,總是說感謝的話,說要不是他們幫忙,真不知道該怎麼完成學業。對此,我父母總是很欣慰。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外婆是指望不了大舅了,所以就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孫子孫女身上。在那個困難的年代,有吃有喝,必留給他們。甚至母親經常給她送有菜有肉的飯時(我們離得不遠,家裡煮好裝好給她送過去。這種經常給孃家父母送的飯,在我們那邊有一種叫法,我不記得了),她總是留給上學的孫子,自己只吃一點點。以至於後來,母親都裝幾份,告訴她,孩子們也有,讓她放心吃,外婆才安心吃。

而外婆生病的時候,也都是孫子孫女們照顧,噓寒問暖。母親說,外婆多次說過,要不是沒有幾個孫子孫女,她都不知道生病了會有誰照顧。老天開眼,有個不好的兒子,給了幾個好孫子孫女。

舅娘對外婆也是一般。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生計都困難,哪裡有很多時間顧得上老人,溫暖和關心都顯得粗糙。所以母親說,外婆也經常跟她感慨,說舅娘不容易。

初中起我就離家讀書,此後去外婆家越來越少,各種情況都是母親告訴我的。

外婆過世時候,是安詳平靜的。母親說,沒有任何徵兆,頭天晚上還餵雞餵鴨,趕它們進籠,一睡就再也起不來了。多年來母親一直跟我感慨,大概外婆不想麻煩別人,所以安靜的去了。

此後,母親去大舅家也相對少了一些,因為見到大舅整天喝酒忍不住總說他,讓他為孩子們多掙點錢讀書。而每次,他總是一句“沒錢就不讀了,回家結婚生子”,於是姐弟倆又要吵一頓,搞得關係緊張。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甚至,母親說幫了他們很多忙,而大舅得到了幫助又罵她,一點都不知道感恩,她就莫名的難受。我總跟她說,這樣的弟弟,是我,我絕對是不會理會的。

母親用一慣的說辭反駁了我,你不懂!他是我弟弟啊,他再怎麼不好,也是我弟弟。別人好,拿別人當弟弟也不行啊!

由此,我知道了父母委屈求全的原因(不僅對舅舅家,對叔叔他們也是如此),他們太善良,也把親情看得太重了!

後來,表弟表妹漸漸長大,老大老三老四讀書花錢也越來越多(他們小學四年級就離家住校,村裡只有到三年級),供他們讀書很是吃力。

為了早點減輕家裡負擔,老大沒有去讀高中,選擇了中專,畢業後進了鎮裡的一家機關單位(現在縣裡的局裡當個小領導)。他出來工作的時候,老二也跟著別人南下廣東打工,所掙的錢幾乎都給了家裡,至此生活才好一點(老三老四還在上學)。

因為自己沒能上大學,為了填補這個缺憾,老大和老二把老三老四都送進了大學。他們出來工作後,大舅家才徹底翻身。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幾年後,三兄弟一起出錢在老家建了四層樓的新房,裝修得很漂亮,每個人一層(我們那邊地層都不住人)。但大舅依然好喝酒,更不缺錢買酒了,每天把酒當飯吃,經常從天亮喝到天黑。

50歲的時候,大舅就去世了。母親說,這就是喝酒不聽勸的下場,整個肝都廢了。“死了也好,免得給子女們添麻煩,這樣喝酒,誰受得了?”母親一邊嘆氣一邊說,能看得出來,母親還是很傷心的。

老二是女孩(挺漂亮的,長得白白淨淨,1.65米左右),最先結婚的,嫁在另一個縣城街上的一戶人家,家境不錯。當時只有老大工作了(老三老四還在讀書),所以也給不了她什麼。嫁妝都是用彩禮買的,家裡也沒什麼補助。

老二嫁了三四年後都沒能生孩子,大家對她指指點點。還好她老公對她不錯,沒有離婚(後來才知道她老公不能生育),所以他們去領養了一個女孩(不是正規領養,別人生女孩不要的),愛不釋手。

母親說,女孩長得特別像老二,看著像母女一樣,真神奇。我說,從小養大的,養著養著就越來越像的。

陸續的,老三和老四都大學畢業了,工作也越來越好。老三原來在廣東工作,一大型公司的工程師,後來公司去越南開廠,他作為中方派的工程師跟去了。直至後來在越南結婚生子,買房買地定居。

老四進了我們市的設計院,經常帶領團隊出去測量工作,目前在縣裡市裡各有一套房。

老大夫婦也是在縣城機關單位工作,買了房,生活安穩。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老大老三老四生活越來越好了,但是從來沒有忘記老二曾經的付出,經常給她錢(她老公街上有檔口做生意,也有錢)。知道她想做一次真正的母親,鼓勵她去醫院檢查。

這一檢查不要緊,得知了她是有生育能力的,老二嚎啕大哭,因為受了十幾年的冷眼和指指點點,大家都說她是“不會下蛋的母雞”。

去年,她經過試管生了一個女兒。母親說,還不是別人的孩子,何必費勁周折生呢?我跟母親說,不一樣的,無論怎樣,這個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肉。

為了這個女兒,老二受了很多苦,花了很多錢,不過都是哥哥弟弟們出的。孩子出生的時候,老四直接給了五萬,讓她好好坐月子,啥都不用操心。

大家都呵護著老二的女兒,就像呵護自己的孩子。或許他們認為,現在他們有能力了,可以保護自己家的姐妹了。

舅娘更是幸福,除了二兒子在越南不能去他家住之外,不是在老大家帶孫子,就是在老三家帶孫子,她非常滿足這種子孫繞膝的生活。三個兒子每個月都給錢給她,不讓她因為錢活得不自在。而老二因為在國外,給她的錢更多。他說,平時不能照顧母親,只能用錢來表達心意。當然,老三過年也偶爾一家四口回來看看母親。

更讓舅娘開心的是,目前她有六個孫子(每個兒子都是兩個兒子)。老人總是有點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都生兒子就特別開心。而老大老三老四就有點愁,想二胎生個女兒,全都變成了兒子。也許是因為沒有女兒的原因,大家都爭著去寵老二的女兒。

如今,舅娘他們過的是歲月靜好的生活。吃過生活的苦,走過生活的難,才更能知道生活的不易。無論多苦,無論多難,只要心中有陽光,燦爛總是會在某個時期不期而遇。

而他們,終於活成了自己最好的樣子……

"

小時候,在我的印象中,大舅家很窮。低矮的瓦房,一進去黑漆漆的,特別是廚房,我總覺得有一股窒息的空氣。

那時,我不喜歡去大舅家,莫名的感到壓抑。而母親也沒帶我們去幾次。每次她去,總是跟我們說,你們在家,我去去,很快就回。

後來才知道,母親是避免我們去了,大舅要特意招待我們,比如殺雞或殺鴨,特意去買肉,這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母親自己去,隨便吃幾口飯,幾口青菜就可以了。

其實,在我們還小的時候,不僅大舅家如此,所有的親戚家都是如此,紅白喜事母親更不會帶我們去。她總是說,我們不能去增加別人的負擔(當時有些人,特意帶小孩去蹭吃蹭喝)。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大舅家有四個孩子,除了老二是女孩,其餘的三個都是男孩。加上外婆跟他們住(外公跟小舅住。那時,農村的老人都是兒子們給分開養老),三個大人,四個小孩,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母親告訴我,大舅很懶,每天一起來就要喝酒(把酒當飯吃),太陽都三尺高了才慢吞吞的出去幹活。舅娘也不是幹活的好手,手慢腳慢,田地裡收成在村裡屬一般。

外婆主要帶小孩及照顧家裡,有空就在家附近的田地裡幹活。老二是女孩,從小不給讀書,長大就跟著幹活(放牛,挖地……),只有三個男孩才能讀書,這也是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我們那邊農村的真實寫照。

我和母親去過幾次大舅家,基本選擇大舅他們出去幹活的時候去的,這樣外婆就能跟母親隨便聊聊。我曾聽到外婆跟母親說油不夠吃(菜沒什麼油,難吃),十天半個月都不能吃一頓肉。買肉也都買不太好的,肥的,煮的時候也不把油煎出去,吃也吃不下……

所以那時,大舅家連油都吃不夠,一點都不誇張。我和母親給他們送過幾大罐豬油(冬天,油結了),每次母親總是單獨弄一小罐油及一點米給外婆,讓她自己在家的時候吃。後來才知道,舅娘都把油、米都鎖起來,每天拿出吃的量,以此來控制量。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那時,我們家的日子不錯,母親不僅做豆腐和釀酒賣,家裡還有碾米機(替村民碾米賺錢)。而且,母親無論養什麼,全都養得比別人家的好,因為她拼命付出,捨得給它們吃。所以,在我的記憶裡,經常給舅舅家送吃的,特別是豆腐和酒(外公及兩個舅舅超級喜歡喝酒),如恰逢街日子,還專門買肉一起帶過去。

母親這樣做,一是覺得自己有能力,幫一幫弟弟們;二是心疼自己的父母沒有多少吃的。可是,有時舅舅並不領情。

有一次,下午三點左右,我和母親又送豆腐和肉過去,在院子裡就遇到外婆。母親問大舅是否在家?外婆說,在喝酒,早上喝到現在都不起座,說他就罵罵咧咧。母親進了門,把東西放在桌子上,說了大舅幾句。誰知,大舅立馬站起來指著母親大罵,我喝酒關你什麼事?你給我滾,把你的東西拿走,你過得好了,是可憐我們窮吧?然後站起來推搡母親,外婆大喊讓我們走,把我們推出門外。我們剛走,大舅就追出來,把肉和豆腐摔在院子裡,還拿著棍子追打母親。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舅如此,也是唯一的一次。因為此後我去大舅家不多,而大舅來我們家時,都是客客氣氣的。

母親說,大舅這個人,壞就壞在喝酒上。因為喝酒,外婆、舅娘還有表弟表妹們都跟他都有矛盾。你要順著他喝酒,不說不惱,大家相安無事。但只有你說他,免不了一頓吵。一喝酒就火大,那時他就會摔東西,更讓人生氣。就如他追打母親,亦是如此。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外婆、母親和舅娘對此頗有微詞,但大都敢怒不敢言,畢竟惹不起他發酒瘋。所以家裡的活靠外婆,家外就靠舅娘和老二(表妹),大舅有時也去田地裡幹活,不想幹活就整天喝酒(總是有幾個跟他一樣的人好喝酒)。母親說,本來就窮,再拿錢去買酒,別的地方更拿不出錢來了。

所以,在需要花“大錢”的地方,比如買化肥,小孩交學費等,舅娘就跟母親借錢。而母親看著他們困難,還錢的時候總是少收他們的。特別是在他們上大學時,母親總是送一兩千,再借幾千給他們。

母親總是說,在大舅的一生中,酒比任何人重要。對子女,他的想法是養大,嫁娶就好,從來沒有去想他們的未來,更不會為此而努力。

舅娘更是不懂教育,她只想孩子們吃飽穿暖,長大了結婚生子,她的任務就完成了。

好在三個兒子特別爭氣,個個都是讀書的料。並且,他們知道家裡窮,特別懂事,家裡家外做些力所能及的活。特別是對我母親和父親,長大後見到,總是說感謝的話,說要不是他們幫忙,真不知道該怎麼完成學業。對此,我父母總是很欣慰。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外婆是指望不了大舅了,所以就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孫子孫女身上。在那個困難的年代,有吃有喝,必留給他們。甚至母親經常給她送有菜有肉的飯時(我們離得不遠,家裡煮好裝好給她送過去。這種經常給孃家父母送的飯,在我們那邊有一種叫法,我不記得了),她總是留給上學的孫子,自己只吃一點點。以至於後來,母親都裝幾份,告訴她,孩子們也有,讓她放心吃,外婆才安心吃。

而外婆生病的時候,也都是孫子孫女們照顧,噓寒問暖。母親說,外婆多次說過,要不是沒有幾個孫子孫女,她都不知道生病了會有誰照顧。老天開眼,有個不好的兒子,給了幾個好孫子孫女。

舅娘對外婆也是一般。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生計都困難,哪裡有很多時間顧得上老人,溫暖和關心都顯得粗糙。所以母親說,外婆也經常跟她感慨,說舅娘不容易。

初中起我就離家讀書,此後去外婆家越來越少,各種情況都是母親告訴我的。

外婆過世時候,是安詳平靜的。母親說,沒有任何徵兆,頭天晚上還餵雞餵鴨,趕它們進籠,一睡就再也起不來了。多年來母親一直跟我感慨,大概外婆不想麻煩別人,所以安靜的去了。

此後,母親去大舅家也相對少了一些,因為見到大舅整天喝酒忍不住總說他,讓他為孩子們多掙點錢讀書。而每次,他總是一句“沒錢就不讀了,回家結婚生子”,於是姐弟倆又要吵一頓,搞得關係緊張。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甚至,母親說幫了他們很多忙,而大舅得到了幫助又罵她,一點都不知道感恩,她就莫名的難受。我總跟她說,這樣的弟弟,是我,我絕對是不會理會的。

母親用一慣的說辭反駁了我,你不懂!他是我弟弟啊,他再怎麼不好,也是我弟弟。別人好,拿別人當弟弟也不行啊!

由此,我知道了父母委屈求全的原因(不僅對舅舅家,對叔叔他們也是如此),他們太善良,也把親情看得太重了!

後來,表弟表妹漸漸長大,老大老三老四讀書花錢也越來越多(他們小學四年級就離家住校,村裡只有到三年級),供他們讀書很是吃力。

為了早點減輕家裡負擔,老大沒有去讀高中,選擇了中專,畢業後進了鎮裡的一家機關單位(現在縣裡的局裡當個小領導)。他出來工作的時候,老二也跟著別人南下廣東打工,所掙的錢幾乎都給了家裡,至此生活才好一點(老三老四還在上學)。

因為自己沒能上大學,為了填補這個缺憾,老大和老二把老三老四都送進了大學。他們出來工作後,大舅家才徹底翻身。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幾年後,三兄弟一起出錢在老家建了四層樓的新房,裝修得很漂亮,每個人一層(我們那邊地層都不住人)。但大舅依然好喝酒,更不缺錢買酒了,每天把酒當飯吃,經常從天亮喝到天黑。

50歲的時候,大舅就去世了。母親說,這就是喝酒不聽勸的下場,整個肝都廢了。“死了也好,免得給子女們添麻煩,這樣喝酒,誰受得了?”母親一邊嘆氣一邊說,能看得出來,母親還是很傷心的。

老二是女孩(挺漂亮的,長得白白淨淨,1.65米左右),最先結婚的,嫁在另一個縣城街上的一戶人家,家境不錯。當時只有老大工作了(老三老四還在讀書),所以也給不了她什麼。嫁妝都是用彩禮買的,家裡也沒什麼補助。

老二嫁了三四年後都沒能生孩子,大家對她指指點點。還好她老公對她不錯,沒有離婚(後來才知道她老公不能生育),所以他們去領養了一個女孩(不是正規領養,別人生女孩不要的),愛不釋手。

母親說,女孩長得特別像老二,看著像母女一樣,真神奇。我說,從小養大的,養著養著就越來越像的。

陸續的,老三和老四都大學畢業了,工作也越來越好。老三原來在廣東工作,一大型公司的工程師,後來公司去越南開廠,他作為中方派的工程師跟去了。直至後來在越南結婚生子,買房買地定居。

老四進了我們市的設計院,經常帶領團隊出去測量工作,目前在縣裡市裡各有一套房。

老大夫婦也是在縣城機關單位工作,買了房,生活安穩。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老大老三老四生活越來越好了,但是從來沒有忘記老二曾經的付出,經常給她錢(她老公街上有檔口做生意,也有錢)。知道她想做一次真正的母親,鼓勵她去醫院檢查。

這一檢查不要緊,得知了她是有生育能力的,老二嚎啕大哭,因為受了十幾年的冷眼和指指點點,大家都說她是“不會下蛋的母雞”。

去年,她經過試管生了一個女兒。母親說,還不是別人的孩子,何必費勁周折生呢?我跟母親說,不一樣的,無論怎樣,這個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肉。

為了這個女兒,老二受了很多苦,花了很多錢,不過都是哥哥弟弟們出的。孩子出生的時候,老四直接給了五萬,讓她好好坐月子,啥都不用操心。

大家都呵護著老二的女兒,就像呵護自己的孩子。或許他們認為,現在他們有能力了,可以保護自己家的姐妹了。

舅娘更是幸福,除了二兒子在越南不能去他家住之外,不是在老大家帶孫子,就是在老三家帶孫子,她非常滿足這種子孫繞膝的生活。三個兒子每個月都給錢給她,不讓她因為錢活得不自在。而老二因為在國外,給她的錢更多。他說,平時不能照顧母親,只能用錢來表達心意。當然,老三過年也偶爾一家四口回來看看母親。

更讓舅娘開心的是,目前她有六個孫子(每個兒子都是兩個兒子)。老人總是有點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都生兒子就特別開心。而老大老三老四就有點愁,想二胎生個女兒,全都變成了兒子。也許是因為沒有女兒的原因,大家都爭著去寵老二的女兒。

如今,舅娘他們過的是歲月靜好的生活。吃過生活的苦,走過生活的難,才更能知道生活的不易。無論多苦,無論多難,只要心中有陽光,燦爛總是會在某個時期不期而遇。

而他們,終於活成了自己最好的樣子……

我的大舅一家:走過苦難,他們終於成為自己最好的樣子

我是秋雨梧桐0326:關注社會百態,百態人生,想看身邊的故事,記得關注我,並轉發和點贊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