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養根,人養腳”,堅持這四種好習慣,腿腳好,身體更好

穴位 睡眠 慢跑 你好夏至 天天養生匯 2019-06-29

“樹養根,人養腳”,堅持這四種好習慣,腿腳好,身體更好

常言道,“樹老根先亡,人老腿先衰”。腳掌需要承擔我們人體的全部重量,日行數十里。同時還要保持身體的平衡,從未停歇。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卻很少有人關注腳部的健康,往往都要等到出現不舒服的徵兆,才會留意,冬天由於天氣寒冷,很多人都會泡腳來取暖。可以到了夏天,很多人就會忽略了對腳 保健工作。其實這些都是非常錯誤的。

“樹養根,人養腳”,堅持這四種好習慣,腿腳好,身體更好

國內外醫學家研究證明,腳是身體的“第二心臟”。中醫認為,雙腳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十二經絡的重要起止部位。腳上有很多通往全身的重要穴位,經常刺激這些穴位能治療全身的疾病。因此,搞好腳的保健,是防病治病、健康長壽的重要方面。

“樹養根,人養腳”,堅持這四種好習慣,腿腳好,身體更好

“樹養根,人養腳”,堅持這四種好習慣,腿腳好,身體更好

習慣一、洗腳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都有洗腳、泡腳的習慣。因為這樣可以讓人感覺很舒服。然而到了夏天,卻被很多人忽視,沖涼的時候簡單的清洗就完事。其實洗腳不僅僅是講究衛生。勤洗腳,當然這裡指的是用熱水盆泡腳,不僅可以可使促進血液循環,讓人感覺到精神振奮,心情舒暢,同時還可消除一天 疲勞;睡前洗腳,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一種良好而溫和的刺激,促進大腦皮層進入抑制狀態,睡覺特別香甜,所以夏天泡腳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樹養根,人養腳”,堅持這四種好習慣,腿腳好,身體更好

習慣二、搓腳心

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腳對人體的重要性,更體現在,它同人體的心臟一樣,對血液循環起著至關重要的動力作用。雙腳離心臟位置最遠,加上重力的作用,血液從心臟流向雙腳較為容易,而腳部血液迴流心臟則相對較難。腳部血液回到心臟不僅過程長,如果沒有足夠的壓力,就很難順暢地流回心臟。 當大量血液積聚於下肢靜脈時,下肢組織壓力增加,必須依靠下肢骨肉泵的作用,即下肢骨骼肌張力增高和等下收縮,擠壓下肢血管,協助心臟的泵血作用,迫使下肢靜脈血液通過靜脈瓣流向心臟,完成血液的體循環過程。因此,我們在洗腳後,用右手搓左腳心,用左手搓右腳心,直搓到發紅發熱為止。可以讓促進血液迴流,讓人感覺清心安神,還能促進睡眠。

“樹養根,人養腳”,堅持這四種好習慣,腿腳好,身體更好

習慣三、注意透氣、保暖

科學家研究表明,人的腳皮膚表面溫度維持在28~33℃時,感覺最舒服,如果降到22℃以下,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低於10℃時,就有引起凍瘡的危險。所以,要注意選擇保暖、防水、透氣性能好、能使腳保持乾燥的鞋襪,並要及時洗換。夏天當然我們不用擔心受凍的問題,但是如果經常會出現悶氣的情況,特別是穿的鞋子,如果不透氣,非常容易張水泡,得腳氣等問題。穿涼鞋的同志要注意外出弄到生水回家要及時沖洗。經常在室內工作的人不要久坐不動,要適當活動,或做做課間操,使腳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和一定的溫度。

“樹養根,人養腳”,堅持這四種好習慣,腿腳好,身體更好

習慣四、散步、慢跑或赤腳行

腳底有著與內臟器官相聯繫的敏感區,步行或赤腳行就能使腳底肌肉、筋膜、韌帶、穴位、神經末梢更多地接受刺激,把信號傳入相應的內臟、器官及與之相關的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又把它傳到各個相應器官,從而調整人體全身功能,達到保健全身、提高人體免疫力良好作用和功能。為了加大力度,我們還可以經常打赤腳去踩鵝卵石。現在很多公園都有這樣的設置。

“樹養根,人養腳”,堅持這四種好習慣,腿腳好,身體更好

作者看世界:在我國,大都數人都意識到腳的地位。我國的洗腳業務是非常火爆的,各個城市都有專業的洗腳店,可為是如火如荼。花錢每個舒服還能保健當然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但是我們講,對腳部的護理,它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不一個隨機事件,就如同每天都要吃飯、睡覺一般。所以要成良好的習慣。洗腳、捏腳等不要有依賴行為。既能省錢,還能保健,腳舒服,身體更健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