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玉樹,有著濃重的佛教文化底蘊,這裡廟宇星羅棋佈,不勝枚舉,而玉樹囊謙縣更為甚。在幾千座寺廟中,有一座堪稱奇蹟,令人歎為觀止,那就是坐落在囊謙縣白扎鄉的巴麥村的尕爾寺。群山相鄰,聖湖相應,在艱石巨峰之中,尕爾寺宛若一朵聖潔的蓮花,盛開在懸崖峭壁之上。這裡,天界的梵音就在耳邊縈繞,世外的古剎就在眼前雄踞,野生動物就在身邊咫尺相依,群山聖湖就在周身環抱。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從囊謙縣到尕爾寺有76公里的路程,而在這短短的,不足百公里的路途上,卻涵蓋了高山草場、古老的晒鹽池、原始森林、山泉、雪山、丹霞山等地質地貌。令人驚奇的是這裡竟有著青藏高原難得一見的峽谷森林景觀。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214國道南起雲南西雙版納,經由雲南思茅、大理、麗江、迪慶,穿過西藏昌都,從囊謙入境進入玉樹後貫通青海全境,在蘭州與絲綢之路相連結。沿214國道向尕爾寺前行,路的兩側是成群的牛羊和綿延的高山,含有礦物質的大地不時的變幻著顏色,雖然夏日已去,草場泛黃,室外的溫度很低,但眼前的一切卻讓人感受到這金秋時節,高原上溫暖成熟的感覺。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繼續向前行駛至214國道1024公里處,向南拐進前往白扎林場,經過古老的鹽田便來到巴龍溝,也就是尕爾寺峽谷。峽谷內道路目前還是以砂石土路為主,兩側是未經人工培育過的原始森林,即便這裡是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茂密的植被也提供了充足的氧氣,不必擔心身體因高反而出現不適。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高原上的陽光總是從一片蔚藍而來,在崎嶇蜿蜒的山路上透過林葉之間晃動著身影,車輪捲起的塵煙在這光影之間流動,明和暗就這樣交替著。風從山谷裡來,我能聽見葉子擺動身姿時的簌簌輕音,山泉小溪的潺潺叮咚,飛鳥獼猴的鳴聲啼叫,也能聽見這來自山谷峭壁之上的飄渺梵音。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巴麥村有 3 個自然村,96 戶人家,980 餘口人。在尕爾寺峽谷的原始生態環境裡,生存著獼猴、岩羊、獐子、犛牛、黃羊、梅花鹿、麋鹿、狐狸、狼、雪豹等多種珍稀動物和雪雞、麻雞、錦雞、鷹、禿鷲、貓頭鷹等近百種禽鳥類。最常見的要屬岩羊、黃羊、雪雞與犛牛了。自從有尕爾寺來,也許是信仰驅使,也許是人心本善,多年來當地的村民和僧人們一直與生活在這裡的動物和睦相處,一切他們認為有生命的事物都會自覺地加以保護,從不殺戮。久而久之,人們便與動物成了朋友,在無論是在清晨、中午或是傍晚,都會有許多大 大小小的動物來到尕爾寺附近,就在寺院和民居中間,與這裡的人們共飲一溪清泉,悠閒地在高山草甸之上覓草尋食。 這樣的景緻不禁讓人讚歎,這是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完美呈現。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來到山腳下,遙望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尕爾寺,令人震撼、讓人稱奇。金頂白牆,尕爾寺宛若一朵聖潔的蓮花,在這高原山巔之上盛開著。在中國,建在山崖上的廟宇不少,懸空寺便有七座,南方有二座,即江南懸空寺大慈巖,雲南西山懸空寺。 北方的五座分別是山西恆山懸空寺、河北蒼巖山懸空寺、河南淇縣朝陽懸空寺、青海西寧懸空寺、陝西榆林懸空寺石窟。而在我看來,都不及尕爾寺之壯觀。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尕爾寺是藏傳佛教中白教裡最大的一座寺院。幾近山巔的尕爾寺背谷的北面盡是奇峰怪崖、寒風料峭,但向谷的南面卻是略有坡度、溫暖向陽,遙望著峽谷對面的山峰。尕爾寺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相傳公元700多年前,蓮花生大師曾在此修行,此地也隨之成為僧侶們心中最為神聖的廟宇之一。關於尕爾寺有著眾多的傳說,其中最為世人所熟知的便是關於寺內鎮寺之寶的了。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傳說當年文成公主進藏遠嫁給松贊干布時所帶的嫁妝裡有一奇特的轉經筒,這個轉經筒便是現在尕爾寺的鎮寺之寶。但於我而言,我不曾能夠追溯到千年前的這轉經筒奇特的原委,但自它安放在尕爾寺後,便持續轉動了數百年之久,從未停歇,這就足以令它具備“奇特”的屬性。令人不解的是在殿內的它由鑲金的外罩保護著,是如何轉動的呢。原來它是由寺內的僧人以兩人為一班晝夜不停的轉動而成。走進殿內便看它飛速的旋轉,木質的結構傳來吱吱的響聲,這聲響就好似呢喃的佛音,雖不如雷貫耳但卻能響徹雲霄直至千里之外。悠悠禪意伴隨著這高原峽谷深處的人們度過一個又一個春秋,那是他們心中的最為崇敬的聲音,是給予他們力量的信仰。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在尕爾寺大殿的東側有兩座小山,形似兩頭獅子把守著後山之門,在其身旁有一二層小樓,走上頂層平臺不僅能觀尕爾寺全貌,更能縱覽一派峽谷風光。放眼望去,目光所及只見群山若矮,萬木覺遠。這裡群峰千姿百態,形狀各異,尖峰之地有的似球,有的像柱,有的如門,有的若牆,山石臨比,頗有各類動物的模樣。山坡上盡是些飽經風霜的勁鬆古柏,一棵棵枝葉蒼勁,秋來依翠,在奇石之隙間彰顯著生命之美。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每當夕陽西下,臨近谷底的草甸上的林柏便有著好看的身影,每一株都猶如日晷,滑動著身影,記錄著時間的變遷。而任憑風吹雪降,他們的身姿永遠挺拔,直指向天。林後的山巒早已披上了銀裝,那是冬天將至的信號。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在尕爾寺山腳下的谷底深處,有一座高山秀珍湖泊,猶如一顆鑽石鑲嵌在群山之中。平靜的湖面已經結起了冰,天上的彩雲倒映其中頗有祥瑞之意。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在藏區裡,只要是有人煙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寺院,只要有寺院就一定會燃桑煙。所以在藏區無論你是來到寺院還是百姓家,你都會看見形似圓筒的煨桑爐,而不管煨桑爐是設立在庭院的何處,都一定是經過精心選擇的最潔淨之處。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煨桑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種宗教祈願禮俗,是宗教場所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煨桑就是用枝焚起的靄藹煙霧,是藏族祭天地諸神的。在藏族地區,傳說古時藏族男子在出徵或狩獵歸來時,部族首領、老年人以及婦女兒童聚在寨外郊野,燃上一堆柏枝和香草,並不斷向出征者身上灑水,意為用煙和水驅除各種汙穢之氣。而這一作法於藏族社會的民俗民風之中流傳至今,成為了特有的祈福祭祀儀式。“桑”是藏語,其本意為“清洗、消除、驅除”等淨化之意。

每逢藏曆新年或是重大的宗教活動,都會進行隆重的煨桑儀式,與之相伴的便是法器演奏與誦經。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在佛教音樂中有很多種樂器,其中甲鈴、銅欽、右旋海螺最為常見也最為重要。右旋海螺藏語稱為“東嘎葉起”。是藏傳佛教僧侶從事佛事活動、講經說法時吹奏的法器,又是樂器。作為法器的海螺多為白色,按佛經說,佛祖釋迦牟尼講經說法時聲音宏亮如同大海螺聲,響徹四方,所以用法螺代表法音。海螺用於佛教法器的歷史約有兩千多年。相傳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帝釋天等將一右旋白色海螺獻給佛祖。自此,右旋海螺成了吉祥圓滿的象徵,用於宣講佛教教義,給人們帶去和平。有的法螺有裝飾,有的法螺不裝飾。裝飾海螺用於法事活動,由專門的司號僧吹響。法事活動所用的法螺,一般都是鑲金嵌銀,華麗無比,其中最有名的是鑲翅法螺。不裝飾的法螺,一般供奉於正殿,放在青稞之上。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甲鈴與銅欽一起成為藏佛傳教樂器中兩個主要的旋律性的樂器。普遍認為甲鈴是內地樂器嗩吶傳到西藏後的名稱,其形狀與內地嗩吶基本一致,但因吹奏方法不同,與嗩吶有明顯區別。甲鈴管身為木質,木管上端裝一細銅管,銅管上套一哨子,下端承接銅製喇叭口,有些寺廟特意用銀製喇叭口,上面用金子裝飾各種圖紋,錐形木管上開八個按孔(前七後一)。甲玲音色明亮、優美,成為各種宗教活動場合最常用的一種樂器。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銅欽是藏傳佛教所特有的銅管樂器之一,主要用於盛大慶典,銅欽的“銅”字藏文中指號或號角,“欽”藏文意為“大”,銅欽既意為大號,也有人稱之為“大法號”。據藏文史書和有些早期壁畫記載,銅欽早在公元十世紀以前就在西藏出現。銅欽分別用紅銅、銅、黃銅和銀製作。銅欽聲音低沉威嚴,聞之肅穆靜祥,令人身心倍感滌盪。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離開尕爾寺,依稀還可見它廟宇殿堂之前的桑煙隨風而舞,還可聞法器齊奏伴著詠誦經文的滔滔梵音迴盪在山林峽谷之間。這朵盛開在懸崖峭壁上的聖潔蓮花正用它自身無上的力量祈佑著世間萬物的和平共存,賜福於這一方水土的安寧祥和。

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寺與文成公主息息相關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尕爾寺峽谷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L.Ranger 更新:2019.06.1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