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渭穿渠”所經的長安灞河

“引渭穿渠”是我國曆史上繼公元前486年的“吳邗溝“、公元前330年“魏鴻溝”之後的第三條人工運河,當地人稱之為“運糧河”,以漕運為主、灌溉為輔。這運河自華陰市北部的渭河開始,經華縣、新築、渭南,穿過灞河後再從西安的北郊河流入昆明池(漢代的南山附近),為漢代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到明朝初年才徹底乾枯廢棄。

潘系引汾作渠田、數萬役工再度敗在大自然面前

引渭穿渠後,元朔到元狩年間(前128~117),河東太守潘系(又名番系)也建言說:“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荒瘠土地),估計可得渠田五千頃、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

初嘗漕渠之利後的漢武帝又同意了,於是“發卒數萬人作渠田”。然而過不了幾年,因河流改道變遷,水引不了,渠田也日益貧瘠,最後只好讓遷居到此的東越人來耕種、同時減免他們的稅賦(前111年,漢武帝滅東越後,令東越人全部內遷)。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渭穿渠”所經的長安灞河

“引渭穿渠”是我國曆史上繼公元前486年的“吳邗溝“、公元前330年“魏鴻溝”之後的第三條人工運河,當地人稱之為“運糧河”,以漕運為主、灌溉為輔。這運河自華陰市北部的渭河開始,經華縣、新築、渭南,穿過灞河後再從西安的北郊河流入昆明池(漢代的南山附近),為漢代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到明朝初年才徹底乾枯廢棄。

潘系引汾作渠田、數萬役工再度敗在大自然面前

引渭穿渠後,元朔到元狩年間(前128~117),河東太守潘系(又名番系)也建言說:“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荒瘠土地),估計可得渠田五千頃、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

初嘗漕渠之利後的漢武帝又同意了,於是“發卒數萬人作渠田”。然而過不了幾年,因河流改道變遷,水引不了,渠田也日益貧瘠,最後只好讓遷居到此的東越人來耕種、同時減免他們的稅賦(前111年,漢武帝滅東越後,令東越人全部內遷)。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渠田灌溉模式,使大量鹽鹼地重新“復活”

潘系治水的失敗並非因為策略錯誤,而是忽略了大自然的地理變遷力量、加上當時尚無較好的引水口技術,導致河流一旦改道就無法引水。

在其後的不久,引水口技術解決後(後文有述),潘系的這項創舉就重新被利用了起來,東越人再結合他們的山溪洪水淤灌技術,終於將山西西南部一帶的灌溉搞得有聲有色。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渭穿渠”所經的長安灞河

“引渭穿渠”是我國曆史上繼公元前486年的“吳邗溝“、公元前330年“魏鴻溝”之後的第三條人工運河,當地人稱之為“運糧河”,以漕運為主、灌溉為輔。這運河自華陰市北部的渭河開始,經華縣、新築、渭南,穿過灞河後再從西安的北郊河流入昆明池(漢代的南山附近),為漢代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到明朝初年才徹底乾枯廢棄。

潘系引汾作渠田、數萬役工再度敗在大自然面前

引渭穿渠後,元朔到元狩年間(前128~117),河東太守潘系(又名番系)也建言說:“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荒瘠土地),估計可得渠田五千頃、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

初嘗漕渠之利後的漢武帝又同意了,於是“發卒數萬人作渠田”。然而過不了幾年,因河流改道變遷,水引不了,渠田也日益貧瘠,最後只好讓遷居到此的東越人來耕種、同時減免他們的稅賦(前111年,漢武帝滅東越後,令東越人全部內遷)。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渠田灌溉模式,使大量鹽鹼地重新“復活”

潘系治水的失敗並非因為策略錯誤,而是忽略了大自然的地理變遷力量、加上當時尚無較好的引水口技術,導致河流一旦改道就無法引水。

在其後的不久,引水口技術解決後(後文有述),潘系的這項創舉就重新被利用了起來,東越人再結合他們的山溪洪水淤灌技術,終於將山西西南部一帶的灌溉搞得有聲有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武帝在治水過程中屢遭挫折

不過,後期的有聲有色遮掩不了當時的徒勞無功,畢竟又狠狠地“勞民傷財”了一次呀!可見漢武帝有多沮喪了。

張卬(“昂”音)通及漕,引漕失敗卻為後世留下了褒斜道

人們所知的張湯也是漢武帝的得力手下,為漢朝時著名的“酷吏”。張湯在身為御史大夫時也曾言及:“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因而建議開建“抵蜀少四百里”的褒斜道以便沿線漕運。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渭穿渠”所經的長安灞河

“引渭穿渠”是我國曆史上繼公元前486年的“吳邗溝“、公元前330年“魏鴻溝”之後的第三條人工運河,當地人稱之為“運糧河”,以漕運為主、灌溉為輔。這運河自華陰市北部的渭河開始,經華縣、新築、渭南,穿過灞河後再從西安的北郊河流入昆明池(漢代的南山附近),為漢代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到明朝初年才徹底乾枯廢棄。

潘系引汾作渠田、數萬役工再度敗在大自然面前

引渭穿渠後,元朔到元狩年間(前128~117),河東太守潘系(又名番系)也建言說:“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荒瘠土地),估計可得渠田五千頃、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

初嘗漕渠之利後的漢武帝又同意了,於是“發卒數萬人作渠田”。然而過不了幾年,因河流改道變遷,水引不了,渠田也日益貧瘠,最後只好讓遷居到此的東越人來耕種、同時減免他們的稅賦(前111年,漢武帝滅東越後,令東越人全部內遷)。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渠田灌溉模式,使大量鹽鹼地重新“復活”

潘系治水的失敗並非因為策略錯誤,而是忽略了大自然的地理變遷力量、加上當時尚無較好的引水口技術,導致河流一旦改道就無法引水。

在其後的不久,引水口技術解決後(後文有述),潘系的這項創舉就重新被利用了起來,東越人再結合他們的山溪洪水淤灌技術,終於將山西西南部一帶的灌溉搞得有聲有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武帝在治水過程中屢遭挫折

不過,後期的有聲有色遮掩不了當時的徒勞無功,畢竟又狠狠地“勞民傷財”了一次呀!可見漢武帝有多沮喪了。

張卬(“昂”音)通及漕,引漕失敗卻為後世留下了褒斜道

人們所知的張湯也是漢武帝的得力手下,為漢朝時著名的“酷吏”。張湯在身為御史大夫時也曾言及:“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因而建議開建“抵蜀少四百里”的褒斜道以便沿線漕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當代的褒斜道遺址

漢武帝在這方面可謂“打不死的小強”,一直是屢敗屢戰、永不言敗,他覺得張湯的建議有道理,於是“拜湯子卬(張湯的兒子張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裡”。褒斜道建成的意義對後世意義巨大,它大大縮短了關中與巴蜀間的交通距離,也成了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官方公路。

不過,由於褒水急流且多亂石,漕運之舉根本就行不通,路修好了,漕運只得作罷......估計漢武帝心裡直暗罵:“好你個張湯,事先沒做好考察就去施工,朕又得被罵一次勞民傷財呀!”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渭穿渠”所經的長安灞河

“引渭穿渠”是我國曆史上繼公元前486年的“吳邗溝“、公元前330年“魏鴻溝”之後的第三條人工運河,當地人稱之為“運糧河”,以漕運為主、灌溉為輔。這運河自華陰市北部的渭河開始,經華縣、新築、渭南,穿過灞河後再從西安的北郊河流入昆明池(漢代的南山附近),為漢代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到明朝初年才徹底乾枯廢棄。

潘系引汾作渠田、數萬役工再度敗在大自然面前

引渭穿渠後,元朔到元狩年間(前128~117),河東太守潘系(又名番系)也建言說:“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荒瘠土地),估計可得渠田五千頃、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

初嘗漕渠之利後的漢武帝又同意了,於是“發卒數萬人作渠田”。然而過不了幾年,因河流改道變遷,水引不了,渠田也日益貧瘠,最後只好讓遷居到此的東越人來耕種、同時減免他們的稅賦(前111年,漢武帝滅東越後,令東越人全部內遷)。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渠田灌溉模式,使大量鹽鹼地重新“復活”

潘系治水的失敗並非因為策略錯誤,而是忽略了大自然的地理變遷力量、加上當時尚無較好的引水口技術,導致河流一旦改道就無法引水。

在其後的不久,引水口技術解決後(後文有述),潘系的這項創舉就重新被利用了起來,東越人再結合他們的山溪洪水淤灌技術,終於將山西西南部一帶的灌溉搞得有聲有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武帝在治水過程中屢遭挫折

不過,後期的有聲有色遮掩不了當時的徒勞無功,畢竟又狠狠地“勞民傷財”了一次呀!可見漢武帝有多沮喪了。

張卬(“昂”音)通及漕,引漕失敗卻為後世留下了褒斜道

人們所知的張湯也是漢武帝的得力手下,為漢朝時著名的“酷吏”。張湯在身為御史大夫時也曾言及:“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因而建議開建“抵蜀少四百里”的褒斜道以便沿線漕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當代的褒斜道遺址

漢武帝在這方面可謂“打不死的小強”,一直是屢敗屢戰、永不言敗,他覺得張湯的建議有道理,於是“拜湯子卬(張湯的兒子張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裡”。褒斜道建成的意義對後世意義巨大,它大大縮短了關中與巴蜀間的交通距離,也成了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官方公路。

不過,由於褒水急流且多亂石,漕運之舉根本就行不通,路修好了,漕運只得作罷......估計漢武帝心裡直暗罵:“好你個張湯,事先沒做好考察就去施工,朕又得被罵一次勞民傷財呀!”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不過,“褒斜道及漕”雖然失敗了,因此而誕生的褒斜道卻是功在千秋的偉大創舉,因而漢武帝並無怪罪於張湯和張卬,只是在治水和漕運的策略上,漢武帝再次遭到了挫折。

嚴熊開龍首渠,讓漢武帝跪哭的工程同樣惠及後世兩千年

在潘繫於河東引渠灌田期間,嚴熊也建議開渠引洛水灌田。

他說,臨晉(今大荔縣)一帶的百姓願意開挖——條引洛水的河渠用以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萬多頃的鹽鹼地得以灌溉,收到畝產十石的效益!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渭穿渠”所經的長安灞河

“引渭穿渠”是我國曆史上繼公元前486年的“吳邗溝“、公元前330年“魏鴻溝”之後的第三條人工運河,當地人稱之為“運糧河”,以漕運為主、灌溉為輔。這運河自華陰市北部的渭河開始,經華縣、新築、渭南,穿過灞河後再從西安的北郊河流入昆明池(漢代的南山附近),為漢代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到明朝初年才徹底乾枯廢棄。

潘系引汾作渠田、數萬役工再度敗在大自然面前

引渭穿渠後,元朔到元狩年間(前128~117),河東太守潘系(又名番系)也建言說:“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荒瘠土地),估計可得渠田五千頃、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

初嘗漕渠之利後的漢武帝又同意了,於是“發卒數萬人作渠田”。然而過不了幾年,因河流改道變遷,水引不了,渠田也日益貧瘠,最後只好讓遷居到此的東越人來耕種、同時減免他們的稅賦(前111年,漢武帝滅東越後,令東越人全部內遷)。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渠田灌溉模式,使大量鹽鹼地重新“復活”

潘系治水的失敗並非因為策略錯誤,而是忽略了大自然的地理變遷力量、加上當時尚無較好的引水口技術,導致河流一旦改道就無法引水。

在其後的不久,引水口技術解決後(後文有述),潘系的這項創舉就重新被利用了起來,東越人再結合他們的山溪洪水淤灌技術,終於將山西西南部一帶的灌溉搞得有聲有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武帝在治水過程中屢遭挫折

不過,後期的有聲有色遮掩不了當時的徒勞無功,畢竟又狠狠地“勞民傷財”了一次呀!可見漢武帝有多沮喪了。

張卬(“昂”音)通及漕,引漕失敗卻為後世留下了褒斜道

人們所知的張湯也是漢武帝的得力手下,為漢朝時著名的“酷吏”。張湯在身為御史大夫時也曾言及:“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因而建議開建“抵蜀少四百里”的褒斜道以便沿線漕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當代的褒斜道遺址

漢武帝在這方面可謂“打不死的小強”,一直是屢敗屢戰、永不言敗,他覺得張湯的建議有道理,於是“拜湯子卬(張湯的兒子張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裡”。褒斜道建成的意義對後世意義巨大,它大大縮短了關中與巴蜀間的交通距離,也成了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官方公路。

不過,由於褒水急流且多亂石,漕運之舉根本就行不通,路修好了,漕運只得作罷......估計漢武帝心裡直暗罵:“好你個張湯,事先沒做好考察就去施工,朕又得被罵一次勞民傷財呀!”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不過,“褒斜道及漕”雖然失敗了,因此而誕生的褒斜道卻是功在千秋的偉大創舉,因而漢武帝並無怪罪於張湯和張卬,只是在治水和漕運的策略上,漢武帝再次遭到了挫折。

嚴熊開龍首渠,讓漢武帝跪哭的工程同樣惠及後世兩千年

在潘繫於河東引渠灌田期間,嚴熊也建議開渠引洛水灌田。

他說,臨晉(今大荔縣)一帶的百姓願意開挖——條引洛水的河渠用以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萬多頃的鹽鹼地得以灌溉,收到畝產十石的效益!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那時候潘系的引渠灌田初得成效,漢武帝自然又心動了,於是又“發卒萬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可惜由於所掘土質均為黃土,開挖時不但容易塌方,而且渠成遇水後長期浸泡,黃土會逐漸坍塌,這道耗十幾年的工程再度遭到了重大挫敗,換了你是漢武帝該是如何心情?

由於在挖掘過程中出土了“龍骨”(應為恐龍骨架),這河渠就被命名為“龍首渠”。在漢武帝時期,“龍首渠”雖沒起到過半點作用,不過為了解決黃土塌方的問題,嚴熊首創了“井渠施工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渭穿渠”所經的長安灞河

“引渭穿渠”是我國曆史上繼公元前486年的“吳邗溝“、公元前330年“魏鴻溝”之後的第三條人工運河,當地人稱之為“運糧河”,以漕運為主、灌溉為輔。這運河自華陰市北部的渭河開始,經華縣、新築、渭南,穿過灞河後再從西安的北郊河流入昆明池(漢代的南山附近),為漢代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到明朝初年才徹底乾枯廢棄。

潘系引汾作渠田、數萬役工再度敗在大自然面前

引渭穿渠後,元朔到元狩年間(前128~117),河東太守潘系(又名番系)也建言說:“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荒瘠土地),估計可得渠田五千頃、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

初嘗漕渠之利後的漢武帝又同意了,於是“發卒數萬人作渠田”。然而過不了幾年,因河流改道變遷,水引不了,渠田也日益貧瘠,最後只好讓遷居到此的東越人來耕種、同時減免他們的稅賦(前111年,漢武帝滅東越後,令東越人全部內遷)。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渠田灌溉模式,使大量鹽鹼地重新“復活”

潘系治水的失敗並非因為策略錯誤,而是忽略了大自然的地理變遷力量、加上當時尚無較好的引水口技術,導致河流一旦改道就無法引水。

在其後的不久,引水口技術解決後(後文有述),潘系的這項創舉就重新被利用了起來,東越人再結合他們的山溪洪水淤灌技術,終於將山西西南部一帶的灌溉搞得有聲有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武帝在治水過程中屢遭挫折

不過,後期的有聲有色遮掩不了當時的徒勞無功,畢竟又狠狠地“勞民傷財”了一次呀!可見漢武帝有多沮喪了。

張卬(“昂”音)通及漕,引漕失敗卻為後世留下了褒斜道

人們所知的張湯也是漢武帝的得力手下,為漢朝時著名的“酷吏”。張湯在身為御史大夫時也曾言及:“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因而建議開建“抵蜀少四百里”的褒斜道以便沿線漕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當代的褒斜道遺址

漢武帝在這方面可謂“打不死的小強”,一直是屢敗屢戰、永不言敗,他覺得張湯的建議有道理,於是“拜湯子卬(張湯的兒子張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裡”。褒斜道建成的意義對後世意義巨大,它大大縮短了關中與巴蜀間的交通距離,也成了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官方公路。

不過,由於褒水急流且多亂石,漕運之舉根本就行不通,路修好了,漕運只得作罷......估計漢武帝心裡直暗罵:“好你個張湯,事先沒做好考察就去施工,朕又得被罵一次勞民傷財呀!”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不過,“褒斜道及漕”雖然失敗了,因此而誕生的褒斜道卻是功在千秋的偉大創舉,因而漢武帝並無怪罪於張湯和張卬,只是在治水和漕運的策略上,漢武帝再次遭到了挫折。

嚴熊開龍首渠,讓漢武帝跪哭的工程同樣惠及後世兩千年

在潘繫於河東引渠灌田期間,嚴熊也建議開渠引洛水灌田。

他說,臨晉(今大荔縣)一帶的百姓願意開挖——條引洛水的河渠用以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萬多頃的鹽鹼地得以灌溉,收到畝產十石的效益!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那時候潘系的引渠灌田初得成效,漢武帝自然又心動了,於是又“發卒萬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可惜由於所掘土質均為黃土,開挖時不但容易塌方,而且渠成遇水後長期浸泡,黃土會逐漸坍塌,這道耗十幾年的工程再度遭到了重大挫敗,換了你是漢武帝該是如何心情?

由於在挖掘過程中出土了“龍骨”(應為恐龍骨架),這河渠就被命名為“龍首渠”。在漢武帝時期,“龍首渠”雖沒起到過半點作用,不過為了解決黃土塌方的問題,嚴熊首創了“井渠施工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新疆坎兒井雖為林則徐之功,最初來源卻是龍首渠

這地下穿山的施工方法需要高超的測量技術,故而成了後世隧洞施工的極佳範例;林則徐在新疆修建坎兒井時,用的就是嚴熊的這方法。

直到今天,“井渠施工法”仍為沙漠地區的人們所廣泛採用,該創舉也算是真正的惠及至今了!

漢武帝再戰瓠子河,終於兩千年不決

汲黯治瓠子河時主張的是“堵”、鄭當時引渭穿渠、潘系引汾作渠田用的都是“疏”之策;張卬通了褒斜道,卻忽略了褒水完全無法為漕;嚴熊多項創舉開好了龍首渠,最後卻不知黃土會在水中塌方(渠壁沒有加襯砌的緣故)。

漢武帝在多次“發卒數萬人”後還是收效甚微,背上了巨大的“勞民傷財”罵名。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渭穿渠”所經的長安灞河

“引渭穿渠”是我國曆史上繼公元前486年的“吳邗溝“、公元前330年“魏鴻溝”之後的第三條人工運河,當地人稱之為“運糧河”,以漕運為主、灌溉為輔。這運河自華陰市北部的渭河開始,經華縣、新築、渭南,穿過灞河後再從西安的北郊河流入昆明池(漢代的南山附近),為漢代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到明朝初年才徹底乾枯廢棄。

潘系引汾作渠田、數萬役工再度敗在大自然面前

引渭穿渠後,元朔到元狩年間(前128~117),河東太守潘系(又名番系)也建言說:“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荒瘠土地),估計可得渠田五千頃、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

初嘗漕渠之利後的漢武帝又同意了,於是“發卒數萬人作渠田”。然而過不了幾年,因河流改道變遷,水引不了,渠田也日益貧瘠,最後只好讓遷居到此的東越人來耕種、同時減免他們的稅賦(前111年,漢武帝滅東越後,令東越人全部內遷)。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渠田灌溉模式,使大量鹽鹼地重新“復活”

潘系治水的失敗並非因為策略錯誤,而是忽略了大自然的地理變遷力量、加上當時尚無較好的引水口技術,導致河流一旦改道就無法引水。

在其後的不久,引水口技術解決後(後文有述),潘系的這項創舉就重新被利用了起來,東越人再結合他們的山溪洪水淤灌技術,終於將山西西南部一帶的灌溉搞得有聲有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武帝在治水過程中屢遭挫折

不過,後期的有聲有色遮掩不了當時的徒勞無功,畢竟又狠狠地“勞民傷財”了一次呀!可見漢武帝有多沮喪了。

張卬(“昂”音)通及漕,引漕失敗卻為後世留下了褒斜道

人們所知的張湯也是漢武帝的得力手下,為漢朝時著名的“酷吏”。張湯在身為御史大夫時也曾言及:“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因而建議開建“抵蜀少四百里”的褒斜道以便沿線漕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當代的褒斜道遺址

漢武帝在這方面可謂“打不死的小強”,一直是屢敗屢戰、永不言敗,他覺得張湯的建議有道理,於是“拜湯子卬(張湯的兒子張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裡”。褒斜道建成的意義對後世意義巨大,它大大縮短了關中與巴蜀間的交通距離,也成了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官方公路。

不過,由於褒水急流且多亂石,漕運之舉根本就行不通,路修好了,漕運只得作罷......估計漢武帝心裡直暗罵:“好你個張湯,事先沒做好考察就去施工,朕又得被罵一次勞民傷財呀!”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不過,“褒斜道及漕”雖然失敗了,因此而誕生的褒斜道卻是功在千秋的偉大創舉,因而漢武帝並無怪罪於張湯和張卬,只是在治水和漕運的策略上,漢武帝再次遭到了挫折。

嚴熊開龍首渠,讓漢武帝跪哭的工程同樣惠及後世兩千年

在潘繫於河東引渠灌田期間,嚴熊也建議開渠引洛水灌田。

他說,臨晉(今大荔縣)一帶的百姓願意開挖——條引洛水的河渠用以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萬多頃的鹽鹼地得以灌溉,收到畝產十石的效益!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那時候潘系的引渠灌田初得成效,漢武帝自然又心動了,於是又“發卒萬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可惜由於所掘土質均為黃土,開挖時不但容易塌方,而且渠成遇水後長期浸泡,黃土會逐漸坍塌,這道耗十幾年的工程再度遭到了重大挫敗,換了你是漢武帝該是如何心情?

由於在挖掘過程中出土了“龍骨”(應為恐龍骨架),這河渠就被命名為“龍首渠”。在漢武帝時期,“龍首渠”雖沒起到過半點作用,不過為了解決黃土塌方的問題,嚴熊首創了“井渠施工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新疆坎兒井雖為林則徐之功,最初來源卻是龍首渠

這地下穿山的施工方法需要高超的測量技術,故而成了後世隧洞施工的極佳範例;林則徐在新疆修建坎兒井時,用的就是嚴熊的這方法。

直到今天,“井渠施工法”仍為沙漠地區的人們所廣泛採用,該創舉也算是真正的惠及至今了!

漢武帝再戰瓠子河,終於兩千年不決

汲黯治瓠子河時主張的是“堵”、鄭當時引渭穿渠、潘系引汾作渠田用的都是“疏”之策;張卬通了褒斜道,卻忽略了褒水完全無法為漕;嚴熊多項創舉開好了龍首渠,最後卻不知黃土會在水中塌方(渠壁沒有加襯砌的緣故)。

漢武帝在多次“發卒數萬人”後還是收效甚微,背上了巨大的“勞民傷財”罵名。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參與瓠子河治理後,司馬遷親著了《河渠書》

這一次,漢武帝派了汲仁(汲黯之弟)、郭昌主持該工程,執行的是早年間汲黯的“堵”策。漢武帝自己也親臨工地現場,“沉白馬玉璧於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窴決河”,太史公司馬遷也參與了堵河勞動,最後對此感概說“甚哉,水之為利害也!餘從負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詩而作河渠書”!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渭穿渠”所經的長安灞河

“引渭穿渠”是我國曆史上繼公元前486年的“吳邗溝“、公元前330年“魏鴻溝”之後的第三條人工運河,當地人稱之為“運糧河”,以漕運為主、灌溉為輔。這運河自華陰市北部的渭河開始,經華縣、新築、渭南,穿過灞河後再從西安的北郊河流入昆明池(漢代的南山附近),為漢代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到明朝初年才徹底乾枯廢棄。

潘系引汾作渠田、數萬役工再度敗在大自然面前

引渭穿渠後,元朔到元狩年間(前128~117),河東太守潘系(又名番系)也建言說:“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荒瘠土地),估計可得渠田五千頃、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

初嘗漕渠之利後的漢武帝又同意了,於是“發卒數萬人作渠田”。然而過不了幾年,因河流改道變遷,水引不了,渠田也日益貧瘠,最後只好讓遷居到此的東越人來耕種、同時減免他們的稅賦(前111年,漢武帝滅東越後,令東越人全部內遷)。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渠田灌溉模式,使大量鹽鹼地重新“復活”

潘系治水的失敗並非因為策略錯誤,而是忽略了大自然的地理變遷力量、加上當時尚無較好的引水口技術,導致河流一旦改道就無法引水。

在其後的不久,引水口技術解決後(後文有述),潘系的這項創舉就重新被利用了起來,東越人再結合他們的山溪洪水淤灌技術,終於將山西西南部一帶的灌溉搞得有聲有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武帝在治水過程中屢遭挫折

不過,後期的有聲有色遮掩不了當時的徒勞無功,畢竟又狠狠地“勞民傷財”了一次呀!可見漢武帝有多沮喪了。

張卬(“昂”音)通及漕,引漕失敗卻為後世留下了褒斜道

人們所知的張湯也是漢武帝的得力手下,為漢朝時著名的“酷吏”。張湯在身為御史大夫時也曾言及:“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因而建議開建“抵蜀少四百里”的褒斜道以便沿線漕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當代的褒斜道遺址

漢武帝在這方面可謂“打不死的小強”,一直是屢敗屢戰、永不言敗,他覺得張湯的建議有道理,於是“拜湯子卬(張湯的兒子張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裡”。褒斜道建成的意義對後世意義巨大,它大大縮短了關中與巴蜀間的交通距離,也成了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官方公路。

不過,由於褒水急流且多亂石,漕運之舉根本就行不通,路修好了,漕運只得作罷......估計漢武帝心裡直暗罵:“好你個張湯,事先沒做好考察就去施工,朕又得被罵一次勞民傷財呀!”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不過,“褒斜道及漕”雖然失敗了,因此而誕生的褒斜道卻是功在千秋的偉大創舉,因而漢武帝並無怪罪於張湯和張卬,只是在治水和漕運的策略上,漢武帝再次遭到了挫折。

嚴熊開龍首渠,讓漢武帝跪哭的工程同樣惠及後世兩千年

在潘繫於河東引渠灌田期間,嚴熊也建議開渠引洛水灌田。

他說,臨晉(今大荔縣)一帶的百姓願意開挖——條引洛水的河渠用以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萬多頃的鹽鹼地得以灌溉,收到畝產十石的效益!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那時候潘系的引渠灌田初得成效,漢武帝自然又心動了,於是又“發卒萬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可惜由於所掘土質均為黃土,開挖時不但容易塌方,而且渠成遇水後長期浸泡,黃土會逐漸坍塌,這道耗十幾年的工程再度遭到了重大挫敗,換了你是漢武帝該是如何心情?

由於在挖掘過程中出土了“龍骨”(應為恐龍骨架),這河渠就被命名為“龍首渠”。在漢武帝時期,“龍首渠”雖沒起到過半點作用,不過為了解決黃土塌方的問題,嚴熊首創了“井渠施工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新疆坎兒井雖為林則徐之功,最初來源卻是龍首渠

這地下穿山的施工方法需要高超的測量技術,故而成了後世隧洞施工的極佳範例;林則徐在新疆修建坎兒井時,用的就是嚴熊的這方法。

直到今天,“井渠施工法”仍為沙漠地區的人們所廣泛採用,該創舉也算是真正的惠及至今了!

漢武帝再戰瓠子河,終於兩千年不決

汲黯治瓠子河時主張的是“堵”、鄭當時引渭穿渠、潘系引汾作渠田用的都是“疏”之策;張卬通了褒斜道,卻忽略了褒水完全無法為漕;嚴熊多項創舉開好了龍首渠,最後卻不知黃土會在水中塌方(渠壁沒有加襯砌的緣故)。

漢武帝在多次“發卒數萬人”後還是收效甚微,背上了巨大的“勞民傷財”罵名。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參與瓠子河治理後,司馬遷親著了《河渠書》

這一次,漢武帝派了汲仁(汲黯之弟)、郭昌主持該工程,執行的是早年間汲黯的“堵”策。漢武帝自己也親臨工地現場,“沉白馬玉璧於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窴決河”,太史公司馬遷也參與了堵河勞動,最後對此感概說“甚哉,水之為利害也!餘從負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詩而作河渠書”!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朝君臣上下都參與了瓠子河的終極治理

司馬遷所說的“瓠子之詩”就是漢武帝親作的祭河詩《瓠子歌》: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慮殫為河......漢武帝是真不甘心歷次的失敗,又害怕這次再功之不成,因而親作了此詩以悼河神。

經過君臣上下的不懈努力後,瓠子河終於被堵住了!為紀念這偉大的治水勝利,漢武帝在瓠子河決口上建了座宣房宮(司馬遷所言的“負薪塞宣房”),瓠子河從此“歷二千年而不決”。1938年時因“花園口決堤事件”形成了大片黃泛區,瓠子河河谷終被徹底掩埋於地下,自此再無見天日了。

是疏或堵?漢朝終於有了自己惠及千年的治水模式

在最後一次瓠子河堵塞中,汲仁採取了“竹薪填砂石”的方法層層堵塞河床,該結構就類似於今日的鋼筋混凝土,只是鋼筋換成了竹薪而已。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渭穿渠”所經的長安灞河

“引渭穿渠”是我國曆史上繼公元前486年的“吳邗溝“、公元前330年“魏鴻溝”之後的第三條人工運河,當地人稱之為“運糧河”,以漕運為主、灌溉為輔。這運河自華陰市北部的渭河開始,經華縣、新築、渭南,穿過灞河後再從西安的北郊河流入昆明池(漢代的南山附近),為漢代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到明朝初年才徹底乾枯廢棄。

潘系引汾作渠田、數萬役工再度敗在大自然面前

引渭穿渠後,元朔到元狩年間(前128~117),河東太守潘系(又名番系)也建言說:“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荒瘠土地),估計可得渠田五千頃、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

初嘗漕渠之利後的漢武帝又同意了,於是“發卒數萬人作渠田”。然而過不了幾年,因河流改道變遷,水引不了,渠田也日益貧瘠,最後只好讓遷居到此的東越人來耕種、同時減免他們的稅賦(前111年,漢武帝滅東越後,令東越人全部內遷)。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渠田灌溉模式,使大量鹽鹼地重新“復活”

潘系治水的失敗並非因為策略錯誤,而是忽略了大自然的地理變遷力量、加上當時尚無較好的引水口技術,導致河流一旦改道就無法引水。

在其後的不久,引水口技術解決後(後文有述),潘系的這項創舉就重新被利用了起來,東越人再結合他們的山溪洪水淤灌技術,終於將山西西南部一帶的灌溉搞得有聲有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武帝在治水過程中屢遭挫折

不過,後期的有聲有色遮掩不了當時的徒勞無功,畢竟又狠狠地“勞民傷財”了一次呀!可見漢武帝有多沮喪了。

張卬(“昂”音)通及漕,引漕失敗卻為後世留下了褒斜道

人們所知的張湯也是漢武帝的得力手下,為漢朝時著名的“酷吏”。張湯在身為御史大夫時也曾言及:“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因而建議開建“抵蜀少四百里”的褒斜道以便沿線漕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當代的褒斜道遺址

漢武帝在這方面可謂“打不死的小強”,一直是屢敗屢戰、永不言敗,他覺得張湯的建議有道理,於是“拜湯子卬(張湯的兒子張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裡”。褒斜道建成的意義對後世意義巨大,它大大縮短了關中與巴蜀間的交通距離,也成了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官方公路。

不過,由於褒水急流且多亂石,漕運之舉根本就行不通,路修好了,漕運只得作罷......估計漢武帝心裡直暗罵:“好你個張湯,事先沒做好考察就去施工,朕又得被罵一次勞民傷財呀!”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不過,“褒斜道及漕”雖然失敗了,因此而誕生的褒斜道卻是功在千秋的偉大創舉,因而漢武帝並無怪罪於張湯和張卬,只是在治水和漕運的策略上,漢武帝再次遭到了挫折。

嚴熊開龍首渠,讓漢武帝跪哭的工程同樣惠及後世兩千年

在潘繫於河東引渠灌田期間,嚴熊也建議開渠引洛水灌田。

他說,臨晉(今大荔縣)一帶的百姓願意開挖——條引洛水的河渠用以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萬多頃的鹽鹼地得以灌溉,收到畝產十石的效益!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那時候潘系的引渠灌田初得成效,漢武帝自然又心動了,於是又“發卒萬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可惜由於所掘土質均為黃土,開挖時不但容易塌方,而且渠成遇水後長期浸泡,黃土會逐漸坍塌,這道耗十幾年的工程再度遭到了重大挫敗,換了你是漢武帝該是如何心情?

由於在挖掘過程中出土了“龍骨”(應為恐龍骨架),這河渠就被命名為“龍首渠”。在漢武帝時期,“龍首渠”雖沒起到過半點作用,不過為了解決黃土塌方的問題,嚴熊首創了“井渠施工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新疆坎兒井雖為林則徐之功,最初來源卻是龍首渠

這地下穿山的施工方法需要高超的測量技術,故而成了後世隧洞施工的極佳範例;林則徐在新疆修建坎兒井時,用的就是嚴熊的這方法。

直到今天,“井渠施工法”仍為沙漠地區的人們所廣泛採用,該創舉也算是真正的惠及至今了!

漢武帝再戰瓠子河,終於兩千年不決

汲黯治瓠子河時主張的是“堵”、鄭當時引渭穿渠、潘系引汾作渠田用的都是“疏”之策;張卬通了褒斜道,卻忽略了褒水完全無法為漕;嚴熊多項創舉開好了龍首渠,最後卻不知黃土會在水中塌方(渠壁沒有加襯砌的緣故)。

漢武帝在多次“發卒數萬人”後還是收效甚微,背上了巨大的“勞民傷財”罵名。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參與瓠子河治理後,司馬遷親著了《河渠書》

這一次,漢武帝派了汲仁(汲黯之弟)、郭昌主持該工程,執行的是早年間汲黯的“堵”策。漢武帝自己也親臨工地現場,“沉白馬玉璧於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窴決河”,太史公司馬遷也參與了堵河勞動,最後對此感概說“甚哉,水之為利害也!餘從負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詩而作河渠書”!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朝君臣上下都參與了瓠子河的終極治理

司馬遷所說的“瓠子之詩”就是漢武帝親作的祭河詩《瓠子歌》: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慮殫為河......漢武帝是真不甘心歷次的失敗,又害怕這次再功之不成,因而親作了此詩以悼河神。

經過君臣上下的不懈努力後,瓠子河終於被堵住了!為紀念這偉大的治水勝利,漢武帝在瓠子河決口上建了座宣房宮(司馬遷所言的“負薪塞宣房”),瓠子河從此“歷二千年而不決”。1938年時因“花園口決堤事件”形成了大片黃泛區,瓠子河河谷終被徹底掩埋於地下,自此再無見天日了。

是疏或堵?漢朝終於有了自己惠及千年的治水模式

在最後一次瓠子河堵塞中,汲仁採取了“竹薪填砂石”的方法層層堵塞河床,該結構就類似於今日的鋼筋混凝土,只是鋼筋換成了竹薪而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水口的坍塌問題得到解決,百姓治水就高效多了

獲得了這樣的技術提升後,一時間“用事者爭言水利”,之前所建的漕渠被一一如此依法炮製,一舉解決了當時引水口的坍塌問題,此法也就一直被沿用至水泥鋼筋時代。

在談及治水時“疏或堵”的問題時,漢武帝也終於有了自己的看法:“河乃大禹之所道也,聖人作事,為萬世功”(意思是大禹治水用的堵策太耗人力物力),因瓠子河為禍二十年,故無奈採取了最耗費人力物力的“堵策”,但在日常的治水中,還是應堅持“宜疏不宜堵”。

根據這樣的理念,太始二年(前95)時漢朝又修建了白渠,“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可見這兩道河渠的蓋世之功。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渭穿渠”所經的長安灞河

“引渭穿渠”是我國曆史上繼公元前486年的“吳邗溝“、公元前330年“魏鴻溝”之後的第三條人工運河,當地人稱之為“運糧河”,以漕運為主、灌溉為輔。這運河自華陰市北部的渭河開始,經華縣、新築、渭南,穿過灞河後再從西安的北郊河流入昆明池(漢代的南山附近),為漢代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到明朝初年才徹底乾枯廢棄。

潘系引汾作渠田、數萬役工再度敗在大自然面前

引渭穿渠後,元朔到元狩年間(前128~117),河東太守潘系(又名番系)也建言說:“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荒瘠土地),估計可得渠田五千頃、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

初嘗漕渠之利後的漢武帝又同意了,於是“發卒數萬人作渠田”。然而過不了幾年,因河流改道變遷,水引不了,渠田也日益貧瘠,最後只好讓遷居到此的東越人來耕種、同時減免他們的稅賦(前111年,漢武帝滅東越後,令東越人全部內遷)。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渠田灌溉模式,使大量鹽鹼地重新“復活”

潘系治水的失敗並非因為策略錯誤,而是忽略了大自然的地理變遷力量、加上當時尚無較好的引水口技術,導致河流一旦改道就無法引水。

在其後的不久,引水口技術解決後(後文有述),潘系的這項創舉就重新被利用了起來,東越人再結合他們的山溪洪水淤灌技術,終於將山西西南部一帶的灌溉搞得有聲有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武帝在治水過程中屢遭挫折

不過,後期的有聲有色遮掩不了當時的徒勞無功,畢竟又狠狠地“勞民傷財”了一次呀!可見漢武帝有多沮喪了。

張卬(“昂”音)通及漕,引漕失敗卻為後世留下了褒斜道

人們所知的張湯也是漢武帝的得力手下,為漢朝時著名的“酷吏”。張湯在身為御史大夫時也曾言及:“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因而建議開建“抵蜀少四百里”的褒斜道以便沿線漕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當代的褒斜道遺址

漢武帝在這方面可謂“打不死的小強”,一直是屢敗屢戰、永不言敗,他覺得張湯的建議有道理,於是“拜湯子卬(張湯的兒子張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裡”。褒斜道建成的意義對後世意義巨大,它大大縮短了關中與巴蜀間的交通距離,也成了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官方公路。

不過,由於褒水急流且多亂石,漕運之舉根本就行不通,路修好了,漕運只得作罷......估計漢武帝心裡直暗罵:“好你個張湯,事先沒做好考察就去施工,朕又得被罵一次勞民傷財呀!”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不過,“褒斜道及漕”雖然失敗了,因此而誕生的褒斜道卻是功在千秋的偉大創舉,因而漢武帝並無怪罪於張湯和張卬,只是在治水和漕運的策略上,漢武帝再次遭到了挫折。

嚴熊開龍首渠,讓漢武帝跪哭的工程同樣惠及後世兩千年

在潘繫於河東引渠灌田期間,嚴熊也建議開渠引洛水灌田。

他說,臨晉(今大荔縣)一帶的百姓願意開挖——條引洛水的河渠用以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萬多頃的鹽鹼地得以灌溉,收到畝產十石的效益!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那時候潘系的引渠灌田初得成效,漢武帝自然又心動了,於是又“發卒萬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可惜由於所掘土質均為黃土,開挖時不但容易塌方,而且渠成遇水後長期浸泡,黃土會逐漸坍塌,這道耗十幾年的工程再度遭到了重大挫敗,換了你是漢武帝該是如何心情?

由於在挖掘過程中出土了“龍骨”(應為恐龍骨架),這河渠就被命名為“龍首渠”。在漢武帝時期,“龍首渠”雖沒起到過半點作用,不過為了解決黃土塌方的問題,嚴熊首創了“井渠施工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新疆坎兒井雖為林則徐之功,最初來源卻是龍首渠

這地下穿山的施工方法需要高超的測量技術,故而成了後世隧洞施工的極佳範例;林則徐在新疆修建坎兒井時,用的就是嚴熊的這方法。

直到今天,“井渠施工法”仍為沙漠地區的人們所廣泛採用,該創舉也算是真正的惠及至今了!

漢武帝再戰瓠子河,終於兩千年不決

汲黯治瓠子河時主張的是“堵”、鄭當時引渭穿渠、潘系引汾作渠田用的都是“疏”之策;張卬通了褒斜道,卻忽略了褒水完全無法為漕;嚴熊多項創舉開好了龍首渠,最後卻不知黃土會在水中塌方(渠壁沒有加襯砌的緣故)。

漢武帝在多次“發卒數萬人”後還是收效甚微,背上了巨大的“勞民傷財”罵名。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參與瓠子河治理後,司馬遷親著了《河渠書》

這一次,漢武帝派了汲仁(汲黯之弟)、郭昌主持該工程,執行的是早年間汲黯的“堵”策。漢武帝自己也親臨工地現場,“沉白馬玉璧於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窴決河”,太史公司馬遷也參與了堵河勞動,最後對此感概說“甚哉,水之為利害也!餘從負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詩而作河渠書”!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朝君臣上下都參與了瓠子河的終極治理

司馬遷所說的“瓠子之詩”就是漢武帝親作的祭河詩《瓠子歌》: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慮殫為河......漢武帝是真不甘心歷次的失敗,又害怕這次再功之不成,因而親作了此詩以悼河神。

經過君臣上下的不懈努力後,瓠子河終於被堵住了!為紀念這偉大的治水勝利,漢武帝在瓠子河決口上建了座宣房宮(司馬遷所言的“負薪塞宣房”),瓠子河從此“歷二千年而不決”。1938年時因“花園口決堤事件”形成了大片黃泛區,瓠子河河谷終被徹底掩埋於地下,自此再無見天日了。

是疏或堵?漢朝終於有了自己惠及千年的治水模式

在最後一次瓠子河堵塞中,汲仁採取了“竹薪填砂石”的方法層層堵塞河床,該結構就類似於今日的鋼筋混凝土,只是鋼筋換成了竹薪而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水口的坍塌問題得到解決,百姓治水就高效多了

獲得了這樣的技術提升後,一時間“用事者爭言水利”,之前所建的漕渠被一一如此依法炮製,一舉解決了當時引水口的坍塌問題,此法也就一直被沿用至水泥鋼筋時代。

在談及治水時“疏或堵”的問題時,漢武帝也終於有了自己的看法:“河乃大禹之所道也,聖人作事,為萬世功”(意思是大禹治水用的堵策太耗人力物力),因瓠子河為禍二十年,故無奈採取了最耗費人力物力的“堵策”,但在日常的治水中,還是應堅持“宜疏不宜堵”。

根據這樣的理念,太始二年(前95)時漢朝又修建了白渠,“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可見這兩道河渠的蓋世之功。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河渠之功締造了富庶的漢代長安

西漢末年時,提出治理黃河“上、中、下三策”的賈讓總結說:“昔大禹治水,山陵當路者毀之,故鑿龍門,闢伊闕,析底柱,破碣石,墮斷天地之性”。

賈讓痛批了大禹治水濫用的毀堵之法,認為那是“墮斷天地之性”的所為。在古大禹時期,由於人口農田尚少,毀堵之法造成的負面影響還不算大,但到了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這辦法已不再適用了。

賈讓還說,“大漢方制萬里,何苦與水爭方寸之地呢?假如用數年的治堵之費遷徙部分百姓,就能使河流改道加寬計劃得成,從此河流就能自定山川之位、河神各安其所,彼此就互不影響了!”,賈讓的遷民寬河之策為治理黃河的“上策”,此策一出,從此“宜疏不宜堵、寬河行洪”就成了指導後世數千年的治水“基本思想”。

"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古時治水一為水患、二為農田水利。大禹治水十三載“過家門而不入”,治的是讓黎民無處安生的水患;西門豹治水“引漳溉鄴”,終使鄴城富傾河內。

戰國時的韓國為了耗傾秦之人力物力,派水工鄭國入秦遊說秦王嬴政“鑿涇水為渠”,這“一不為水患二不為農田水利”的“鄭國渠”卻使關中沃野千里、成了當時最失敗的“無間道”和最偉大的利民工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鄭國渠

由於鄭國渠成因複雜(原為間諜之舉)、被當世引為勞民傷財之舉,漢朝建立後就並未引以為效。漢文帝時“(黃)河決酸棗”,於是漢文帝派了大量人力前去堵塞;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時,黃河的瓠子河段又決堤了,漢武帝也效文帝之舉派汲黯、鄭當時“發兵卒十萬”前去堵塞,然而河決“徒塞之,輒復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無濟於事。

汲黯是漢武帝的手下能臣,瓠子河就位於他的家鄉;鄭當時則是當時著名的治河專家,儘管這二人盡職盡責,但對於治理這水患時“是疏還是堵”沒有統一意見,最終還是拿瓠子河決口沒轍。

漢武帝的舅舅田蚡一直跟汲黯不和,藉此機會參了汲黯一本後,瓠子河治理只好不了了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黃河決堤,沿岸澤國連綿、民不聊生

其後的二十年多間,瓠子河一帶“乃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水患的影響導致山東澤國連綿、饑民遍地。漢武帝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呀,可是缺乏有效的治理辦法,他也真是沒轍!

鄭當時引渭穿渠、漢武帝初嘗漕渠之利

鄭當時身為當時的大司農,水患紛起農業不興,他一直都急在心裡。在分析了先秦時西門豹和鄭國的治水經驗後,他終於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當時的漢武帝在治水上尚是“摸黑走路”,也就同意了。

鄭當時的方案是“引渭穿渠”,採取的是大禹治水中的“疏導”之策:從長安開始,通過三百餘里的漕渠將渭水引至長安南山下,沿途設置了大量引水灌溉口以疏導雨季大水。

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施工三年後漕渠始成。這引渭穿渠的工程大大方便了關中平原與長安之間的漕運,沿線百姓也在“罷漕”期間獲得了一些灌溉之利,當算是漢武帝在治漕工程中初次嚐到的小小甜頭。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渭穿渠”所經的長安灞河

“引渭穿渠”是我國曆史上繼公元前486年的“吳邗溝“、公元前330年“魏鴻溝”之後的第三條人工運河,當地人稱之為“運糧河”,以漕運為主、灌溉為輔。這運河自華陰市北部的渭河開始,經華縣、新築、渭南,穿過灞河後再從西安的北郊河流入昆明池(漢代的南山附近),為漢代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到明朝初年才徹底乾枯廢棄。

潘系引汾作渠田、數萬役工再度敗在大自然面前

引渭穿渠後,元朔到元狩年間(前128~117),河東太守潘系(又名番系)也建言說:“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荒瘠土地),估計可得渠田五千頃、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

初嘗漕渠之利後的漢武帝又同意了,於是“發卒數萬人作渠田”。然而過不了幾年,因河流改道變遷,水引不了,渠田也日益貧瘠,最後只好讓遷居到此的東越人來耕種、同時減免他們的稅賦(前111年,漢武帝滅東越後,令東越人全部內遷)。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今日的渠田灌溉模式,使大量鹽鹼地重新“復活”

潘系治水的失敗並非因為策略錯誤,而是忽略了大自然的地理變遷力量、加上當時尚無較好的引水口技術,導致河流一旦改道就無法引水。

在其後的不久,引水口技術解決後(後文有述),潘系的這項創舉就重新被利用了起來,東越人再結合他們的山溪洪水淤灌技術,終於將山西西南部一帶的灌溉搞得有聲有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武帝在治水過程中屢遭挫折

不過,後期的有聲有色遮掩不了當時的徒勞無功,畢竟又狠狠地“勞民傷財”了一次呀!可見漢武帝有多沮喪了。

張卬(“昂”音)通及漕,引漕失敗卻為後世留下了褒斜道

人們所知的張湯也是漢武帝的得力手下,為漢朝時著名的“酷吏”。張湯在身為御史大夫時也曾言及:“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因而建議開建“抵蜀少四百里”的褒斜道以便沿線漕運。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當代的褒斜道遺址

漢武帝在這方面可謂“打不死的小強”,一直是屢敗屢戰、永不言敗,他覺得張湯的建議有道理,於是“拜湯子卬(張湯的兒子張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裡”。褒斜道建成的意義對後世意義巨大,它大大縮短了關中與巴蜀間的交通距離,也成了我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官方公路。

不過,由於褒水急流且多亂石,漕運之舉根本就行不通,路修好了,漕運只得作罷......估計漢武帝心裡直暗罵:“好你個張湯,事先沒做好考察就去施工,朕又得被罵一次勞民傷財呀!”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不過,“褒斜道及漕”雖然失敗了,因此而誕生的褒斜道卻是功在千秋的偉大創舉,因而漢武帝並無怪罪於張湯和張卬,只是在治水和漕運的策略上,漢武帝再次遭到了挫折。

嚴熊開龍首渠,讓漢武帝跪哭的工程同樣惠及後世兩千年

在潘繫於河東引渠灌田期間,嚴熊也建議開渠引洛水灌田。

他說,臨晉(今大荔縣)一帶的百姓願意開挖——條引洛水的河渠用以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萬多頃的鹽鹼地得以灌溉,收到畝產十石的效益!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那時候潘系的引渠灌田初得成效,漢武帝自然又心動了,於是又“發卒萬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可惜由於所掘土質均為黃土,開挖時不但容易塌方,而且渠成遇水後長期浸泡,黃土會逐漸坍塌,這道耗十幾年的工程再度遭到了重大挫敗,換了你是漢武帝該是如何心情?

由於在挖掘過程中出土了“龍骨”(應為恐龍骨架),這河渠就被命名為“龍首渠”。在漢武帝時期,“龍首渠”雖沒起到過半點作用,不過為了解決黃土塌方的問題,嚴熊首創了“井渠施工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新疆坎兒井雖為林則徐之功,最初來源卻是龍首渠

這地下穿山的施工方法需要高超的測量技術,故而成了後世隧洞施工的極佳範例;林則徐在新疆修建坎兒井時,用的就是嚴熊的這方法。

直到今天,“井渠施工法”仍為沙漠地區的人們所廣泛採用,該創舉也算是真正的惠及至今了!

漢武帝再戰瓠子河,終於兩千年不決

汲黯治瓠子河時主張的是“堵”、鄭當時引渭穿渠、潘系引汾作渠田用的都是“疏”之策;張卬通了褒斜道,卻忽略了褒水完全無法為漕;嚴熊多項創舉開好了龍首渠,最後卻不知黃土會在水中塌方(渠壁沒有加襯砌的緣故)。

漢武帝在多次“發卒數萬人”後還是收效甚微,背上了巨大的“勞民傷財”罵名。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參與瓠子河治理後,司馬遷親著了《河渠書》

這一次,漢武帝派了汲仁(汲黯之弟)、郭昌主持該工程,執行的是早年間汲黯的“堵”策。漢武帝自己也親臨工地現場,“沉白馬玉璧於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窴決河”,太史公司馬遷也參與了堵河勞動,最後對此感概說“甚哉,水之為利害也!餘從負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詩而作河渠書”!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漢朝君臣上下都參與了瓠子河的終極治理

司馬遷所說的“瓠子之詩”就是漢武帝親作的祭河詩《瓠子歌》: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慮殫為河......漢武帝是真不甘心歷次的失敗,又害怕這次再功之不成,因而親作了此詩以悼河神。

經過君臣上下的不懈努力後,瓠子河終於被堵住了!為紀念這偉大的治水勝利,漢武帝在瓠子河決口上建了座宣房宮(司馬遷所言的“負薪塞宣房”),瓠子河從此“歷二千年而不決”。1938年時因“花園口決堤事件”形成了大片黃泛區,瓠子河河谷終被徹底掩埋於地下,自此再無見天日了。

是疏或堵?漢朝終於有了自己惠及千年的治水模式

在最後一次瓠子河堵塞中,汲仁採取了“竹薪填砂石”的方法層層堵塞河床,該結構就類似於今日的鋼筋混凝土,只是鋼筋換成了竹薪而已。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引水口的坍塌問題得到解決,百姓治水就高效多了

獲得了這樣的技術提升後,一時間“用事者爭言水利”,之前所建的漕渠被一一如此依法炮製,一舉解決了當時引水口的坍塌問題,此法也就一直被沿用至水泥鋼筋時代。

在談及治水時“疏或堵”的問題時,漢武帝也終於有了自己的看法:“河乃大禹之所道也,聖人作事,為萬世功”(意思是大禹治水用的堵策太耗人力物力),因瓠子河為禍二十年,故無奈採取了最耗費人力物力的“堵策”,但在日常的治水中,還是應堅持“宜疏不宜堵”。

根據這樣的理念,太始二年(前95)時漢朝又修建了白渠,“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可見這兩道河渠的蓋世之功。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河渠之功締造了富庶的漢代長安

西漢末年時,提出治理黃河“上、中、下三策”的賈讓總結說:“昔大禹治水,山陵當路者毀之,故鑿龍門,闢伊闕,析底柱,破碣石,墮斷天地之性”。

賈讓痛批了大禹治水濫用的毀堵之法,認為那是“墮斷天地之性”的所為。在古大禹時期,由於人口農田尚少,毀堵之法造成的負面影響還不算大,但到了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這辦法已不再適用了。

賈讓還說,“大漢方制萬里,何苦與水爭方寸之地呢?假如用數年的治堵之費遷徙部分百姓,就能使河流改道加寬計劃得成,從此河流就能自定山川之位、河神各安其所,彼此就互不影響了!”,賈讓的遷民寬河之策為治理黃河的“上策”,此策一出,從此“宜疏不宜堵、寬河行洪”就成了指導後世數千年的治水“基本思想”。

漢朝治水教訓慘重,“勞民傷財”式的水利工程卻惠及了後世兩千年

山川河谷,各安其道

人類與大自然的水患鬥爭經久不絕,按漢武帝所說“河乃大禹之所道也”,大禹是聖人才能幹出那樣的曠世之舉;對於民間萬世來說,因“土之有川,猶人之有口,防其川,猶止兒啼而塞其口”(賈讓言),唯有順應天道自然才能讓河川民生各安其道了。

為讓嬰兒不哭而堵上他的嘴巴、“人定勝天”,其實也是我國在早年間曾有過的錯誤,幾千年的歷史教訓不可不記呀!

“坊間五千年”將堅持內容100%原創(部分圖片來源網絡,若存疑義聯繫即刪),持續為大家輸出選題豐富的原創文章。本號文字均親自碼出,觀點為個人見解,絕無任何映射行為,歡迎訂閱轉發及評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