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6秒有1人死於中風,這個常見危險因素你真的重視了嗎?

對很多人來說,「頸動脈粥樣硬化」可能是一個陌生詞。但由它引起的腦中風則人人皆知。全世界每6秒就有1人因中風而永久致殘,每6秒就有1人死於中風。

“可以說,動脈粥樣硬化已經是導致人類死亡的最常見疾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全科/神經內科的王靜華副主任醫師說:“一旦發生頸動脈粥樣硬化,很有可能引發中風,誰都可能是中風的下一個。”

受邀專家

姓名:王靜華

科室:全科/神經內科

臨床特長:從事神經科和全科臨床工作十餘年,開展腦血管病的臨床及基礎研究,擅長腦梗死病因學、癲癇、帕金森病、頭痛、眩暈的診治。

預約掛號

(P.S:王醫生的坐診科室為神經內科,若有其他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諮詢哦)

一處「水管」堵,整座房不通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座大房子。血管就是房子裡的水管,為每個房間輸送水。因為年齡、生活習慣等原因,水管裡的水垢越來越多,水管壁越來越厚,水不能流通,房子就無法居住了。

每6秒有1人死於中風,這個常見危險因素你真的重視了嗎?

▲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當你查出身體的某個部位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就意味著身體裡其他的血管也可能已經存在同樣的情況了。

動脈粥樣硬化有年輕化趨勢!雖然動脈粥樣硬化常出現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但近幾年也有不少病例是年輕人。不要覺得自己還年輕就還能胡吃胡玩亂蹦躂,沒準它已經盯上你了。

嗜肉 抽菸 酗酒 精神緊張

都是推動因素

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很多,有些人可能條條都中——

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患有糖尿病;

有心腦血管病家族史,或年紀較大;

愛吃泡菜、漢堡、醃菜和動物內臟等高鹽高脂食物;

抽菸酗酒,平時缺少運動並且肥胖;

精神緊張。

每6秒有1人死於中風,這個常見危險因素你真的重視了嗎?

對比一下,是不是中了好幾條?如果你已經是高危人群,一定記得做到這3點:

1.定期量血壓和測血糖、血脂。

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都要及時控制。

2.均衡飲食,控制體重

多吃蔬菜水果,不要拿肉當飯吃!尤其是肥肉、五花肉這類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此外醃菜鹽分很高,也應該要少吃。

動脈粥樣硬化在體胖人群裡發病率比較高,我們常說的控制體重有時能避免生病不無道理。

每6秒有1人死於中風,這個常見危險因素你真的重視了嗎?

3.戒菸限酒,放鬆心情。

飯後一支菸,壞處大無邊。抽菸酗酒真!的!很!傷!身!

與其盲目相信網上所謂通血管的食物,不如吃得健康清淡,這比找偏方更有效。合理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才是疏通血管的最好辦法。

致殘、死亡真的不是危言聳聽

我們的身體有許多水管,心臟好比控制水的大管家。血液從心臟出發,往身體的各個房間送水,而在脖子位置的頸動脈就是連接心臟和我們大腦的必經之路。

因此一旦頸動脈被堵得很厲害,血流不上去,就會出現我們開頭說的“腦中風”。

中風的致殘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倖存下來的人當中4個就有3個遺留殘疾,半數生活不能自理。冠心病,外周血管病等都和動脈粥樣硬化有關。

血管不通,可能會有這樣的症狀:

1.短暫性缺血發作。一隻眼睛暫時性地看不清或看不見、講話含糊、講不出話、一側肢體麻木和無力,數分鐘即恢復正常;

每6秒有1人死於中風,這個常見危險因素你真的重視了嗎?

2.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偏側面部或肢體麻木無力、伸舌偏向、言語不流利、不能聽懂別人說的話等;

3.其他。比如思維模糊、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等。

但是,83%的頸動脈狹窄患者發生腦卒中前並沒有缺血癥狀。

點點提醒大家,一定要定期體檢!如果已經查出頸動脈狹窄,請直接找醫生報到,並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必要時做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頸動脈血管成形術和支架置入術,都是非常好的治療方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