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 Power:中國消費者購車預算縮緊 對新能源汽車顧慮加重

汽勢Auto-First|牛小歐

消費者洞察與市場研究機構J.D. Power(君迪)7月4日發佈了2019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SM(NVIS)。研究顯示,中國消費者的購車預算和再購意願均有下降,提供多樣化的配置或能提高消費者的購車意願。

汽勢Auto-First瞭解到,2019年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NVIS)是基於11,977位意向購車者的反饋,一共涵蓋67個品牌。此次研究的數據收集工作於2019年3月至4月通過在線調查方式進行。

J.D. Power:中國消費者購車預算縮緊 對新能源汽車顧慮加重


研究顯示,2019年,中國意向購車者的購車預算較去年縮緊12%,從2018年的24.4萬降至21.5萬元,且再購需求逐年下降,購買動機中以“更新換代”為目的的比例從2016年的37%降至2019年的20%。

J.D. Power中國區聯合研究總監王慶華表示: “中國消費者的購車動機多為提升生活質量和享受駕趣體驗之類的彈性需求,在購車預算收緊和再購意願下降的雙重壓力下,2019年的新車市場難稱樂觀。”

而在對意向購車者的購車原因研究時發現,在其他購車原因比重與去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有多樣化的配置供選擇”的比例從去年的3%上升至7%,重要性排名從第11位躍居至第6位。其中,消費者對多媒體配置的需求最強烈,車載導航/GPS(68%)、藍牙/車載電話(58%)和車聯網/車載Wi-Fi(56%)分別為消費者“肯定會”安裝的前三大配置。

王慶華認為:“在新車銷售驅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提供多樣化和差異化的車輛配置有可能提高消費者的購車意願。當消費者的購車預算超過10萬時,對配置的期望就會明顯提高,但這個預算範圍很難覆蓋大多數配置或者某些高端配置。綜合評估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並提供靈活的配置選項以滿足其需求,有可能成為汽車製造商在當下充滿挑戰的市場中獲勝的途徑之一。”

同時,汽勢Auto-First在深讀該研究使還發現:

如今消費者對線上購車依然存有顧慮:雖然七成受訪者表示願意通過汽車品牌官網或第三方交易平臺購置新車,但其中僅有7%願意在線上平臺一次性付清車款。近六成(57%)受訪者對線上支付的安全性表示擔憂。

而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影響力仍然較弱:品牌影響力得分(BIS)指數顯示,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雖然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智能、前瞻的品牌形象,但總體品牌形象還不夠清晰,品牌影響力在整體汽車行業排名偏後。

同時,由於最近新能源汽車事故頻發,導致新能源汽車意向車主對電池技術和產品質量可靠性顧慮加重:受訪新能源汽車意向購車者的里程焦慮比去年明顯緩解,對“續航里程不足”的顧慮從去年的42%下降至今年的33%,但擔心“電池技術不夠成熟”和“產品質量不可靠”的受訪意向車主分別增至今年的42%(+9%)和30%(+8%)。

這項研究還包括品牌影響力評分(BIS),品牌影響力得分(1,000分制)衡量汽車品牌在中國意向購車者中的熟悉度和喜好度。寶馬(685分)的品牌影響力得分最高,其次是上汽大眾(677)和一汽大眾(67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