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7月份汽車市場的“捷報頻頻”之後,乘聯會發布的8月上旬日均銷量數據,撕開了許多車企銷量上漲的“偽面紗”,數據顯示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零售相對低,第一週日均零售2.7萬臺,同比增速下降31%;而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批發相對低則同比增速下降了32%,大幅低於7月的第一週下滑幅度。雖然乘聯會預測這種現象未來必然會得到明顯改善,但這需要時間,而且在這樣的境遇下最終能有多少車企能在這場風波中存活下來也尤未可知。

"

繼7月份汽車市場的“捷報頻頻”之後,乘聯會發布的8月上旬日均銷量數據,撕開了許多車企銷量上漲的“偽面紗”,數據顯示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零售相對低,第一週日均零售2.7萬臺,同比增速下降31%;而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批發相對低則同比增速下降了32%,大幅低於7月的第一週下滑幅度。雖然乘聯會預測這種現象未來必然會得到明顯改善,但這需要時間,而且在這樣的境遇下最終能有多少車企能在這場風波中存活下來也尤未可知。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為隨著“國五轉國六”熱潮的退去,車市 “休養生息”的狀態是一種正常現象。而買車家認為當下車企休養生息最為主要的或許應是如何建立起以穩定銷售價格為主線的營銷模式來維護品牌形象,從而穩定住當前的市場份額佔有率。

消費者心理落差大,新能源增長拐點或在9月

雖說8月份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國五轉國六,廠家為清理庫存降價所導致,但由於大部分的廠商和經銷商大幅降價,讓消費者對優惠力度更大的價格產生了適應性,可無論國五車型能否銷售完,國六都將完成過渡。

此時,國六車型的優惠力度定然不及之前去庫存時那麼大,那麼消費者的心理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形成一種非剛需不買的尷尬局面。若是嚴重一些的話,許多品牌可能靠國五透支得到的市場份額會立馬反彈,嚴重者甚至可能產生一些“自傷”的情況。

"

繼7月份汽車市場的“捷報頻頻”之後,乘聯會發布的8月上旬日均銷量數據,撕開了許多車企銷量上漲的“偽面紗”,數據顯示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零售相對低,第一週日均零售2.7萬臺,同比增速下降31%;而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批發相對低則同比增速下降了32%,大幅低於7月的第一週下滑幅度。雖然乘聯會預測這種現象未來必然會得到明顯改善,但這需要時間,而且在這樣的境遇下最終能有多少車企能在這場風波中存活下來也尤未可知。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為隨著“國五轉國六”熱潮的退去,車市 “休養生息”的狀態是一種正常現象。而買車家認為當下車企休養生息最為主要的或許應是如何建立起以穩定銷售價格為主線的營銷模式來維護品牌形象,從而穩定住當前的市場份額佔有率。

消費者心理落差大,新能源增長拐點或在9月

雖說8月份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國五轉國六,廠家為清理庫存降價所導致,但由於大部分的廠商和經銷商大幅降價,讓消費者對優惠力度更大的價格產生了適應性,可無論國五車型能否銷售完,國六都將完成過渡。

此時,國六車型的優惠力度定然不及之前去庫存時那麼大,那麼消費者的心理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形成一種非剛需不買的尷尬局面。若是嚴重一些的話,許多品牌可能靠國五透支得到的市場份額會立馬反彈,嚴重者甚至可能產生一些“自傷”的情況。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除卻燃油車之外,作為這兩年汽車市場上最紅的一隻“潛力股”的新能源市場今年七月也出現了“淡季”。據乘聯會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為6.88萬輛,同比下降4.2%,環比6月跌幅高達48%。而今年7月份我國汽車上險數顯示: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5.9%,環比下跌34.3%,其中新能源汽車環比下跌81.4%。

"

繼7月份汽車市場的“捷報頻頻”之後,乘聯會發布的8月上旬日均銷量數據,撕開了許多車企銷量上漲的“偽面紗”,數據顯示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零售相對低,第一週日均零售2.7萬臺,同比增速下降31%;而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批發相對低則同比增速下降了32%,大幅低於7月的第一週下滑幅度。雖然乘聯會預測這種現象未來必然會得到明顯改善,但這需要時間,而且在這樣的境遇下最終能有多少車企能在這場風波中存活下來也尤未可知。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為隨著“國五轉國六”熱潮的退去,車市 “休養生息”的狀態是一種正常現象。而買車家認為當下車企休養生息最為主要的或許應是如何建立起以穩定銷售價格為主線的營銷模式來維護品牌形象,從而穩定住當前的市場份額佔有率。

消費者心理落差大,新能源增長拐點或在9月

雖說8月份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國五轉國六,廠家為清理庫存降價所導致,但由於大部分的廠商和經銷商大幅降價,讓消費者對優惠力度更大的價格產生了適應性,可無論國五車型能否銷售完,國六都將完成過渡。

此時,國六車型的優惠力度定然不及之前去庫存時那麼大,那麼消費者的心理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形成一種非剛需不買的尷尬局面。若是嚴重一些的話,許多品牌可能靠國五透支得到的市場份額會立馬反彈,嚴重者甚至可能產生一些“自傷”的情況。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除卻燃油車之外,作為這兩年汽車市場上最紅的一隻“潛力股”的新能源市場今年七月也出現了“淡季”。據乘聯會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為6.88萬輛,同比下降4.2%,環比6月跌幅高達48%。而今年7月份我國汽車上險數顯示: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5.9%,環比下跌34.3%,其中新能源汽車環比下跌81.4%。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除卻受補貼退坡相關政策影響之外,許多車企趕在補貼退坡前突擊上牌的促銷活動導致銷量 “透支”也是7月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8月份雖然具體銷量數據並沒有出爐,不過由於往年8月便是銷售淡季,且經歷過透支的市場還未緩過精神,即使有新車型推向市場,但也不會在上市的當月造成銷量的大幅上漲,所以買車家推斷今年8月份新能源銷量或將繼續延續7月的跌勢,而新能源增長的拐點或將在9月份才能出現。

新能源將放開限購?

新能源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當前新能源企業還未從斷奶的陰影下走出,不過市場並沒有給他們留出太長的反應時間。上汽大眾、長安福特等合資品牌的強勢注入,使得本土品牌顧不得自憐自艾,緊鑼密鼓的爭取在保護成本的同時增加續航里程,以期在未來的競爭之中得到一席之地。

"

繼7月份汽車市場的“捷報頻頻”之後,乘聯會發布的8月上旬日均銷量數據,撕開了許多車企銷量上漲的“偽面紗”,數據顯示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零售相對低,第一週日均零售2.7萬臺,同比增速下降31%;而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批發相對低則同比增速下降了32%,大幅低於7月的第一週下滑幅度。雖然乘聯會預測這種現象未來必然會得到明顯改善,但這需要時間,而且在這樣的境遇下最終能有多少車企能在這場風波中存活下來也尤未可知。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為隨著“國五轉國六”熱潮的退去,車市 “休養生息”的狀態是一種正常現象。而買車家認為當下車企休養生息最為主要的或許應是如何建立起以穩定銷售價格為主線的營銷模式來維護品牌形象,從而穩定住當前的市場份額佔有率。

消費者心理落差大,新能源增長拐點或在9月

雖說8月份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國五轉國六,廠家為清理庫存降價所導致,但由於大部分的廠商和經銷商大幅降價,讓消費者對優惠力度更大的價格產生了適應性,可無論國五車型能否銷售完,國六都將完成過渡。

此時,國六車型的優惠力度定然不及之前去庫存時那麼大,那麼消費者的心理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形成一種非剛需不買的尷尬局面。若是嚴重一些的話,許多品牌可能靠國五透支得到的市場份額會立馬反彈,嚴重者甚至可能產生一些“自傷”的情況。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除卻燃油車之外,作為這兩年汽車市場上最紅的一隻“潛力股”的新能源市場今年七月也出現了“淡季”。據乘聯會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為6.88萬輛,同比下降4.2%,環比6月跌幅高達48%。而今年7月份我國汽車上險數顯示: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5.9%,環比下跌34.3%,其中新能源汽車環比下跌81.4%。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除卻受補貼退坡相關政策影響之外,許多車企趕在補貼退坡前突擊上牌的促銷活動導致銷量 “透支”也是7月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8月份雖然具體銷量數據並沒有出爐,不過由於往年8月便是銷售淡季,且經歷過透支的市場還未緩過精神,即使有新車型推向市場,但也不會在上市的當月造成銷量的大幅上漲,所以買車家推斷今年8月份新能源銷量或將繼續延續7月的跌勢,而新能源增長的拐點或將在9月份才能出現。

新能源將放開限購?

新能源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當前新能源企業還未從斷奶的陰影下走出,不過市場並沒有給他們留出太長的反應時間。上汽大眾、長安福特等合資品牌的強勢注入,使得本土品牌顧不得自憐自艾,緊鑼密鼓的爭取在保護成本的同時增加續航里程,以期在未來的競爭之中得到一席之地。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甚至不少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早已將目光轉向了共享汽車出行市場,而最新上線的就有:廣汽集團的如祺出行;由一汽、東風、長安三家車企聯合打造的T3出行;上汽的享道出行;北汽集團的華夏出行等。未來不一定所有的共享企業都能存活下來,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方式必將改變人們未來的出行生活。

"

繼7月份汽車市場的“捷報頻頻”之後,乘聯會發布的8月上旬日均銷量數據,撕開了許多車企銷量上漲的“偽面紗”,數據顯示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零售相對低,第一週日均零售2.7萬臺,同比增速下降31%;而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批發相對低則同比增速下降了32%,大幅低於7月的第一週下滑幅度。雖然乘聯會預測這種現象未來必然會得到明顯改善,但這需要時間,而且在這樣的境遇下最終能有多少車企能在這場風波中存活下來也尤未可知。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為隨著“國五轉國六”熱潮的退去,車市 “休養生息”的狀態是一種正常現象。而買車家認為當下車企休養生息最為主要的或許應是如何建立起以穩定銷售價格為主線的營銷模式來維護品牌形象,從而穩定住當前的市場份額佔有率。

消費者心理落差大,新能源增長拐點或在9月

雖說8月份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國五轉國六,廠家為清理庫存降價所導致,但由於大部分的廠商和經銷商大幅降價,讓消費者對優惠力度更大的價格產生了適應性,可無論國五車型能否銷售完,國六都將完成過渡。

此時,國六車型的優惠力度定然不及之前去庫存時那麼大,那麼消費者的心理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形成一種非剛需不買的尷尬局面。若是嚴重一些的話,許多品牌可能靠國五透支得到的市場份額會立馬反彈,嚴重者甚至可能產生一些“自傷”的情況。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除卻燃油車之外,作為這兩年汽車市場上最紅的一隻“潛力股”的新能源市場今年七月也出現了“淡季”。據乘聯會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為6.88萬輛,同比下降4.2%,環比6月跌幅高達48%。而今年7月份我國汽車上險數顯示: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5.9%,環比下跌34.3%,其中新能源汽車環比下跌81.4%。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除卻受補貼退坡相關政策影響之外,許多車企趕在補貼退坡前突擊上牌的促銷活動導致銷量 “透支”也是7月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8月份雖然具體銷量數據並沒有出爐,不過由於往年8月便是銷售淡季,且經歷過透支的市場還未緩過精神,即使有新車型推向市場,但也不會在上市的當月造成銷量的大幅上漲,所以買車家推斷今年8月份新能源銷量或將繼續延續7月的跌勢,而新能源增長的拐點或將在9月份才能出現。

新能源將放開限購?

新能源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當前新能源企業還未從斷奶的陰影下走出,不過市場並沒有給他們留出太長的反應時間。上汽大眾、長安福特等合資品牌的強勢注入,使得本土品牌顧不得自憐自艾,緊鑼密鼓的爭取在保護成本的同時增加續航里程,以期在未來的競爭之中得到一席之地。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甚至不少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早已將目光轉向了共享汽車出行市場,而最新上線的就有:廣汽集團的如祺出行;由一汽、東風、長安三家車企聯合打造的T3出行;上汽的享道出行;北汽集團的華夏出行等。未來不一定所有的共享企業都能存活下來,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方式必將改變人們未來的出行生活。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6日,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聯合發佈了《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 年)》,明確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要求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應用,加快老舊汽車淘汰和城市公共領域用車更新,積極推動農村車輛消費升級等。這一點對於生活在北上廣深等城市的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很重大的利好消息,而若是放開新能源限購、限行,相信未來新能源汽車還將出現一輪新的瘋狂增長點。

汽車市場加速洗牌進程,多家企業或將退市

雖然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汽車下鄉、國家對樓市短期、長期的全方位調控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利於資金迴流至車市。不過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消費者購車慾望並不強烈,而這一些外部因素未來或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繼續影響車市的發展。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購買慾望的下降,車企之間的競爭也將越發激烈。

市場寒冬仍在持續,但是銷量並不能代表整個評價體系,而只能作為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環來考慮。無論是汽車行業的產銷增速逐漸放緩,亦或是來自進口車的衝擊越來越大等等都只能是作為外部參考條件,最重要的還是汽車企業它本身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價值等硬實力。

"

繼7月份汽車市場的“捷報頻頻”之後,乘聯會發布的8月上旬日均銷量數據,撕開了許多車企銷量上漲的“偽面紗”,數據顯示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零售相對低,第一週日均零售2.7萬臺,同比增速下降31%;而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批發相對低則同比增速下降了32%,大幅低於7月的第一週下滑幅度。雖然乘聯會預測這種現象未來必然會得到明顯改善,但這需要時間,而且在這樣的境遇下最終能有多少車企能在這場風波中存活下來也尤未可知。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為隨著“國五轉國六”熱潮的退去,車市 “休養生息”的狀態是一種正常現象。而買車家認為當下車企休養生息最為主要的或許應是如何建立起以穩定銷售價格為主線的營銷模式來維護品牌形象,從而穩定住當前的市場份額佔有率。

消費者心理落差大,新能源增長拐點或在9月

雖說8月份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國五轉國六,廠家為清理庫存降價所導致,但由於大部分的廠商和經銷商大幅降價,讓消費者對優惠力度更大的價格產生了適應性,可無論國五車型能否銷售完,國六都將完成過渡。

此時,國六車型的優惠力度定然不及之前去庫存時那麼大,那麼消費者的心理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形成一種非剛需不買的尷尬局面。若是嚴重一些的話,許多品牌可能靠國五透支得到的市場份額會立馬反彈,嚴重者甚至可能產生一些“自傷”的情況。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除卻燃油車之外,作為這兩年汽車市場上最紅的一隻“潛力股”的新能源市場今年七月也出現了“淡季”。據乘聯會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為6.88萬輛,同比下降4.2%,環比6月跌幅高達48%。而今年7月份我國汽車上險數顯示: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5.9%,環比下跌34.3%,其中新能源汽車環比下跌81.4%。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除卻受補貼退坡相關政策影響之外,許多車企趕在補貼退坡前突擊上牌的促銷活動導致銷量 “透支”也是7月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8月份雖然具體銷量數據並沒有出爐,不過由於往年8月便是銷售淡季,且經歷過透支的市場還未緩過精神,即使有新車型推向市場,但也不會在上市的當月造成銷量的大幅上漲,所以買車家推斷今年8月份新能源銷量或將繼續延續7月的跌勢,而新能源增長的拐點或將在9月份才能出現。

新能源將放開限購?

新能源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當前新能源企業還未從斷奶的陰影下走出,不過市場並沒有給他們留出太長的反應時間。上汽大眾、長安福特等合資品牌的強勢注入,使得本土品牌顧不得自憐自艾,緊鑼密鼓的爭取在保護成本的同時增加續航里程,以期在未來的競爭之中得到一席之地。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甚至不少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早已將目光轉向了共享汽車出行市場,而最新上線的就有:廣汽集團的如祺出行;由一汽、東風、長安三家車企聯合打造的T3出行;上汽的享道出行;北汽集團的華夏出行等。未來不一定所有的共享企業都能存活下來,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方式必將改變人們未來的出行生活。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6日,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聯合發佈了《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 年)》,明確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要求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應用,加快老舊汽車淘汰和城市公共領域用車更新,積極推動農村車輛消費升級等。這一點對於生活在北上廣深等城市的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很重大的利好消息,而若是放開新能源限購、限行,相信未來新能源汽車還將出現一輪新的瘋狂增長點。

汽車市場加速洗牌進程,多家企業或將退市

雖然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汽車下鄉、國家對樓市短期、長期的全方位調控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利於資金迴流至車市。不過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消費者購車慾望並不強烈,而這一些外部因素未來或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繼續影響車市的發展。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購買慾望的下降,車企之間的競爭也將越發激烈。

市場寒冬仍在持續,但是銷量並不能代表整個評價體系,而只能作為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環來考慮。無論是汽車行業的產銷增速逐漸放緩,亦或是來自進口車的衝擊越來越大等等都只能是作為外部參考條件,最重要的還是汽車企業它本身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價值等硬實力。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而國民對於汽車需求仍然非常旺盛,像廣汽、廣豐、大眾等品牌銷量雖身處寒冬之中但銷量卻一直居高不下。而同樣的境遇下,華泰汽車的債臺高築;東風標緻的關閉出讓工廠等消息也是層出不窮。

不過在這些消息之中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負面消息都是來自於一些國產品牌,如華泰汽車、力帆汽車、長江汽車、紅星汽車等等。這些品牌之會落到裁員、停產等問題,除在一定程度上排除經營不善之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來自於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優勢,無法適應當下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

"

繼7月份汽車市場的“捷報頻頻”之後,乘聯會發布的8月上旬日均銷量數據,撕開了許多車企銷量上漲的“偽面紗”,數據顯示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零售相對低,第一週日均零售2.7萬臺,同比增速下降31%;而8月第一週的乘用車市場批發相對低則同比增速下降了32%,大幅低於7月的第一週下滑幅度。雖然乘聯會預測這種現象未來必然會得到明顯改善,但這需要時間,而且在這樣的境遇下最終能有多少車企能在這場風波中存活下來也尤未可知。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為隨著“國五轉國六”熱潮的退去,車市 “休養生息”的狀態是一種正常現象。而買車家認為當下車企休養生息最為主要的或許應是如何建立起以穩定銷售價格為主線的營銷模式來維護品牌形象,從而穩定住當前的市場份額佔有率。

消費者心理落差大,新能源增長拐點或在9月

雖說8月份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國五轉國六,廠家為清理庫存降價所導致,但由於大部分的廠商和經銷商大幅降價,讓消費者對優惠力度更大的價格產生了適應性,可無論國五車型能否銷售完,國六都將完成過渡。

此時,國六車型的優惠力度定然不及之前去庫存時那麼大,那麼消費者的心理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形成一種非剛需不買的尷尬局面。若是嚴重一些的話,許多品牌可能靠國五透支得到的市場份額會立馬反彈,嚴重者甚至可能產生一些“自傷”的情況。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除卻燃油車之外,作為這兩年汽車市場上最紅的一隻“潛力股”的新能源市場今年七月也出現了“淡季”。據乘聯會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為6.88萬輛,同比下降4.2%,環比6月跌幅高達48%。而今年7月份我國汽車上險數顯示: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5.9%,環比下跌34.3%,其中新能源汽車環比下跌81.4%。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除卻受補貼退坡相關政策影響之外,許多車企趕在補貼退坡前突擊上牌的促銷活動導致銷量 “透支”也是7月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而8月份雖然具體銷量數據並沒有出爐,不過由於往年8月便是銷售淡季,且經歷過透支的市場還未緩過精神,即使有新車型推向市場,但也不會在上市的當月造成銷量的大幅上漲,所以買車家推斷今年8月份新能源銷量或將繼續延續7月的跌勢,而新能源增長的拐點或將在9月份才能出現。

新能源將放開限購?

新能源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當前新能源企業還未從斷奶的陰影下走出,不過市場並沒有給他們留出太長的反應時間。上汽大眾、長安福特等合資品牌的強勢注入,使得本土品牌顧不得自憐自艾,緊鑼密鼓的爭取在保護成本的同時增加續航里程,以期在未來的競爭之中得到一席之地。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甚至不少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早已將目光轉向了共享汽車出行市場,而最新上線的就有:廣汽集團的如祺出行;由一汽、東風、長安三家車企聯合打造的T3出行;上汽的享道出行;北汽集團的華夏出行等。未來不一定所有的共享企業都能存活下來,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方式必將改變人們未來的出行生活。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6日,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聯合發佈了《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 年)》,明確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要求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應用,加快老舊汽車淘汰和城市公共領域用車更新,積極推動農村車輛消費升級等。這一點對於生活在北上廣深等城市的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很重大的利好消息,而若是放開新能源限購、限行,相信未來新能源汽車還將出現一輪新的瘋狂增長點。

汽車市場加速洗牌進程,多家企業或將退市

雖然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汽車下鄉、國家對樓市短期、長期的全方位調控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利於資金迴流至車市。不過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消費者購車慾望並不強烈,而這一些外部因素未來或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繼續影響車市的發展。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購買慾望的下降,車企之間的競爭也將越發激烈。

市場寒冬仍在持續,但是銷量並不能代表整個評價體系,而只能作為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環來考慮。無論是汽車行業的產銷增速逐漸放緩,亦或是來自進口車的衝擊越來越大等等都只能是作為外部參考條件,最重要的還是汽車企業它本身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價值等硬實力。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而國民對於汽車需求仍然非常旺盛,像廣汽、廣豐、大眾等品牌銷量雖身處寒冬之中但銷量卻一直居高不下。而同樣的境遇下,華泰汽車的債臺高築;東風標緻的關閉出讓工廠等消息也是層出不窮。

不過在這些消息之中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負面消息都是來自於一些國產品牌,如華泰汽車、力帆汽車、長江汽車、紅星汽車等等。這些品牌之會落到裁員、停產等問題,除在一定程度上排除經營不善之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來自於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優勢,無法適應當下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

汽車產業8月考核藍色預警,多家車企或將面臨退市風險

而隨著市場寒冬的繼續,我們很難相信這些汽車廠家還能轉危為安。而這些企業只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一個小縮影,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許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在這場殘酷的淘汰賽中敗下陣來,消失在歷史的車輪下。

不過買車家認為這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市場的優勝劣汰將進一步提升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使得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被更多消費者所知曉,從而理性的選擇優秀的產品,在一定層面上來說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而至於未來究竟有哪些企業能在這場競爭中魚躍龍門,那就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

-The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