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普遍存款為0的原因是什麼?

心理學 經濟 婚姻 市場營銷 第一心理 2019-04-04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現今社會,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70後習慣存款,省吃儉用;80後則基本滿足剛需,會將一定的收入投入到房貸、養老等方面;與之對比的是90後,他們大多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一個月下來存款寥寥無幾。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90後普遍存款為0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90後的消費觀念有了極大的轉變。隨著西方消費習慣對年輕人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貸款消費的習慣。他們不再像老一輩人那樣先努力攢錢、再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是更願意通過貸款等方式,提前獲得自己想要的物品,再慢慢支付剩下的尾款。

延遲滿足

一方面,這與心理學上所說的“延遲滿足”能力有關,年輕人往往喜歡追求更快、短期的滿足,而難以考慮到遠期的事情,因此更願意選擇用貸款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當下的需求。

90後普遍存款為0的原因是什麼?

另一方面,從行為主義的角度分析,立即滿足需求是一個正性的強化物,這能給人帶來很大的愉悅感。這種愉悅感能夠強化你的購買行為,使得你的消費行為增多。當年輕人看到自己喜歡的物品時,會期待自己擁有這件物品後愉悅的感受,因此願意立即掏錢購買這樣物品。然而,你會發現,時間久了,這樣物品帶給你的愉悅感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多。

價值觀念

其次,社會的價值觀念也會對年輕人的消費習慣產生影響,而人都是容易受到周圍環境、觀念影響的,在潛移默化中,我們會被一些消費主義觀念所影響,從而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盲目消費。

90後普遍存款為0的原因是什麼?

例如,越來越多營銷號、商品宣傳倡導人們要學會對自己好一些,有的東西你現在捨不得消費,等上了年紀,想使用都沒有機會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要學會理性思考,看看是否中了消費心理的圈套。有時候,這些觀念的大肆流行,只是為了促進消費,讓我們購買更多的商品罷了。我們要合理鑑別、考慮自己的實際需求,不要盲目的跟風購買。

時間知覺

心理學家認為,風險意識的缺乏也讓很多年輕人未能養成儲蓄的好習慣。這與個體“時間知覺”有關,具體來說,人總是會更關注於當前的利益,而對於一段時間後發生的事,則沒那麼關心。

90後普遍存款為0的原因是什麼?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讓參與者選擇是今天獲得300元,還是一個月後獲得500元。結果發現,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選擇在今天獲得300元報酬。從理性的角度分析,選擇500元才是利益最大化的策略,然而,由於時間知覺的影響,人們誇大眼前事情的重要性,從而選擇了受益更少的300元。

同理,年輕人之所以沒有存錢的習慣,是因為他們很難考慮到之後會面臨的婚姻、健康、意外等問題,只關注於當下的生活品質中,沒有從更長遠的立場考慮問題。

90後普遍存款為0的原因是什麼?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價值中國》

《消費經濟學》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