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宮口河,最深的記憶'

"

宮口河地處涵江舊城區北沿水心河中心地段,從西到東打了個弧圈,因河北岸古時有座媽祖宮,後人便把宮門前河岸稱為“宮口”。宮口河的岸邊商賈雲集,居民臨水而居。沿岸拱形圍廓連著木瓦雨亭組成的甬道上,木板門店鱗次櫛比,三座石拱橋默默橫跨在河道上,像在訴說著往昔“小上海”的風光。

宮口河自古以來就是古鎮內河航運的樞紐,其河道從保尾四溝咀到鰻巷口長約千米。據史料記載,唐代涵江還是一片剛被圍墾的海灘低地,先民們在此塍海造田,開河引水,從事農業生產。延至宋代,端明殿大學士蔡襄在水心河入海處創建“端明陡門”,防禦海侵,排洪洩水,宮口河兩岸農田得以免除水患之害。宋紹興年間,國子祭酒劉政辭官回鄉,發現水心河河道淤塞,即慨然捐俸,親率民眾“氵睿疏之”,還在河上修橋造亭。入元以後,官府不理水利,水心河再度棄置。明朝肇興,人們重新整治水心河,重修端明陡門,宮口河又獲新生。嘉靖三年(1524),興化知府朱袞走馬上任,來涵探察民情,發現宮口河畔媽祖宮已成荒墟。他便撥款在此建造一座規模很大的“壽澤書院”,發展地方教育事業;同時,在書院邊重建媽祖宮。宮口河畔從此既是涵江人讀書會文之所,又成信眾膜拜媽祖聖地。

"

宮口河地處涵江舊城區北沿水心河中心地段,從西到東打了個弧圈,因河北岸古時有座媽祖宮,後人便把宮門前河岸稱為“宮口”。宮口河的岸邊商賈雲集,居民臨水而居。沿岸拱形圍廓連著木瓦雨亭組成的甬道上,木板門店鱗次櫛比,三座石拱橋默默橫跨在河道上,像在訴說著往昔“小上海”的風光。

宮口河自古以來就是古鎮內河航運的樞紐,其河道從保尾四溝咀到鰻巷口長約千米。據史料記載,唐代涵江還是一片剛被圍墾的海灘低地,先民們在此塍海造田,開河引水,從事農業生產。延至宋代,端明殿大學士蔡襄在水心河入海處創建“端明陡門”,防禦海侵,排洪洩水,宮口河兩岸農田得以免除水患之害。宋紹興年間,國子祭酒劉政辭官回鄉,發現水心河河道淤塞,即慨然捐俸,親率民眾“氵睿疏之”,還在河上修橋造亭。入元以後,官府不理水利,水心河再度棄置。明朝肇興,人們重新整治水心河,重修端明陡門,宮口河又獲新生。嘉靖三年(1524),興化知府朱袞走馬上任,來涵探察民情,發現宮口河畔媽祖宮已成荒墟。他便撥款在此建造一座規模很大的“壽澤書院”,發展地方教育事業;同時,在書院邊重建媽祖宮。宮口河畔從此既是涵江人讀書會文之所,又成信眾膜拜媽祖聖地。

涵江宮口河,最深的記憶

明嘉靖中後期,隨著三江口港興起,涵江一躍而成閩中最大商埠,為莆田、仙遊、永泰、惠安諸縣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南來北往大量貨物匯聚涵江端明碼頭。當時沒有現代的交通工具,只能依靠水運,而宮口河緊靠涵江內海碼頭,便成內河水運樞紐站。河邊建起了一座座貨棧和倉庫,河岸也全數改砌石塊,每隔一小段就設河埠頭,以便船隻停靠和工人搬運貨物。為方便兩岸之間來往,河上還建起好幾座木橋。清乾隆時期,古鎮幾十家大商號都在宮口河兩岸設貨棧倉庫,堆滿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從美、英、德等國進口的各種商品,一派繁榮。

清末民初,古鎮已成為莆仙及周邊地區最重要的商貿集散地。隨著商業的繁榮,西洋物品的引進,帶來多元文化的共融,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當時整條宮口河主營豆餅、桂元幹、荔枝幹、紅糖、原鹽、煤油等的大中型商號就有40多家,家家門前建小碼頭,以便起卸貨物。後來三江口的貨就轉運到宮口河集中,再從這水道輻射到莆田城關、仙遊、惠安、永泰等地。數百年來,水上舟楫如織,岸上商賈如流,南北貨物堆積如山,每天在河邊的小碼頭上,總有搬運工人在裝船卸貨。宮口河成了古鎮的形象,對繁榮古鎮商業交通起了決定性作用。

隨著商貿發展,宮口河兩岸高層樓房日益增多。如清末民(國)初,有位叫“十七會伯”的富商,在河東北側建造十幾座“四披水”紅磚洋式樓房,並臨河建起一長排三、四層高圓拱式大樓;大商號陳湖泉也在河南岸建造三、四層高洋式樓房。接著,又有人在河中段南岸建起三層紅磚洋樓。而陳湖泉兄弟陳濟州二亦在河西南側建起歐式水泥高樓,街面是鋪著寬闊的石板人行道。河兩岸跨出街面的騎樓,既擴大了住房面積,又方便顧客不受風吹雨淋日晒之苦,可以安心購物。由於行人如織,再加車馬往來十分擁擠,為方便兩岸之間來往,商家們就在河上架設壽澤橋、豐樂橋、喜雨橋三座鋼筋水泥拱橋。南岸還建了電影院,開設了當時設備最為先進的遠東大旅社,以招待各地客商。宮口河這種建築格局和風景從此獲得“水上威尼斯”美譽。

"

宮口河地處涵江舊城區北沿水心河中心地段,從西到東打了個弧圈,因河北岸古時有座媽祖宮,後人便把宮門前河岸稱為“宮口”。宮口河的岸邊商賈雲集,居民臨水而居。沿岸拱形圍廓連著木瓦雨亭組成的甬道上,木板門店鱗次櫛比,三座石拱橋默默橫跨在河道上,像在訴說著往昔“小上海”的風光。

宮口河自古以來就是古鎮內河航運的樞紐,其河道從保尾四溝咀到鰻巷口長約千米。據史料記載,唐代涵江還是一片剛被圍墾的海灘低地,先民們在此塍海造田,開河引水,從事農業生產。延至宋代,端明殿大學士蔡襄在水心河入海處創建“端明陡門”,防禦海侵,排洪洩水,宮口河兩岸農田得以免除水患之害。宋紹興年間,國子祭酒劉政辭官回鄉,發現水心河河道淤塞,即慨然捐俸,親率民眾“氵睿疏之”,還在河上修橋造亭。入元以後,官府不理水利,水心河再度棄置。明朝肇興,人們重新整治水心河,重修端明陡門,宮口河又獲新生。嘉靖三年(1524),興化知府朱袞走馬上任,來涵探察民情,發現宮口河畔媽祖宮已成荒墟。他便撥款在此建造一座規模很大的“壽澤書院”,發展地方教育事業;同時,在書院邊重建媽祖宮。宮口河畔從此既是涵江人讀書會文之所,又成信眾膜拜媽祖聖地。

涵江宮口河,最深的記憶

明嘉靖中後期,隨著三江口港興起,涵江一躍而成閩中最大商埠,為莆田、仙遊、永泰、惠安諸縣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南來北往大量貨物匯聚涵江端明碼頭。當時沒有現代的交通工具,只能依靠水運,而宮口河緊靠涵江內海碼頭,便成內河水運樞紐站。河邊建起了一座座貨棧和倉庫,河岸也全數改砌石塊,每隔一小段就設河埠頭,以便船隻停靠和工人搬運貨物。為方便兩岸之間來往,河上還建起好幾座木橋。清乾隆時期,古鎮幾十家大商號都在宮口河兩岸設貨棧倉庫,堆滿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從美、英、德等國進口的各種商品,一派繁榮。

清末民初,古鎮已成為莆仙及周邊地區最重要的商貿集散地。隨著商業的繁榮,西洋物品的引進,帶來多元文化的共融,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當時整條宮口河主營豆餅、桂元幹、荔枝幹、紅糖、原鹽、煤油等的大中型商號就有40多家,家家門前建小碼頭,以便起卸貨物。後來三江口的貨就轉運到宮口河集中,再從這水道輻射到莆田城關、仙遊、惠安、永泰等地。數百年來,水上舟楫如織,岸上商賈如流,南北貨物堆積如山,每天在河邊的小碼頭上,總有搬運工人在裝船卸貨。宮口河成了古鎮的形象,對繁榮古鎮商業交通起了決定性作用。

隨著商貿發展,宮口河兩岸高層樓房日益增多。如清末民(國)初,有位叫“十七會伯”的富商,在河東北側建造十幾座“四披水”紅磚洋式樓房,並臨河建起一長排三、四層高圓拱式大樓;大商號陳湖泉也在河南岸建造三、四層高洋式樓房。接著,又有人在河中段南岸建起三層紅磚洋樓。而陳湖泉兄弟陳濟州二亦在河西南側建起歐式水泥高樓,街面是鋪著寬闊的石板人行道。河兩岸跨出街面的騎樓,既擴大了住房面積,又方便顧客不受風吹雨淋日晒之苦,可以安心購物。由於行人如織,再加車馬往來十分擁擠,為方便兩岸之間來往,商家們就在河上架設壽澤橋、豐樂橋、喜雨橋三座鋼筋水泥拱橋。南岸還建了電影院,開設了當時設備最為先進的遠東大旅社,以招待各地客商。宮口河這種建築格局和風景從此獲得“水上威尼斯”美譽。

涵江宮口河,最深的記憶

1932年,宮口河建成河港,水域範圍從鰻巷口至汽船站碼頭兩側止,全長400米,寬11米,面積4400平方米。陸地範圍包括碼頭、站房、舊油庫等面積555平方米,貨運駁岸為幹砌塊石駁岸碼頭,長300米,前沿水深0.8米,舶位10個,可靠泊3—4噸級溝船、溪船。1940年建成汽船站碼頭,為槳砌塊石駁船碼頭,全長12米,前沿水深0.8米,舶位1個,可靠5噸汽船。宮口河港成為古鎮商業、內河運輸的中心,該港進出口貨物以莆田縣內鄉村的建築材料、農藥、肥料、糧食、日用品為主。向周邊各縣輻射。不僅莆田、仙遊人聚集在宮口河老街上做生意,連上海、寧波、福州、溫州、廈門、泉州等外地商賈也在這裡跑生意,商肆繁華名聞遐邇。

清澈的河流上,一條又一條船隻在河的懷抱中南來北往。汽船作為價格低廉的交通工具,深受十里八鄉百姓青睞,那時,人們幾乎都是乘汽船往返縣城與古鎮之間,進行農副產品、生產生活用品及手工藝品交易。在宮口河通往端明閘入海口的那段河道突然變窄,只能容兩艘船擦身而過,這裡的水流明顯加快,下游船伕看不到上游行船,只好用手抓住岸邊的墩石,減緩船行速度,嘴上不停地叫喊著:“船上了”!上游船家也會不停喊道:“船下了”!這一呼一應的號聲成了人們對宮口河記憶最深的音符。

宮口河邊的老街,是古鎮的商業街道,兩旁多是二層店鋪,個別是三層小樓,眾多店鋪門面樸素無華,出售生產、生活用品,各種貨物從櫃檯裡面一直襬到店面前,品種繁多,琳琅滿目,各家店鋪靠的是貨真價實,價格公道,每天的收入相當可觀。古鎮周邊鄉村的很多老百姓順著河道乘船到宮口河一帶採購。栽種時節,宮口河店鋪前擺滿了農民從鄉下運來出售的一擔擔水稻秧、紅薯苗等;收穫季節,人們又從這裡購買到剛從鄉下運來的一擔擔時令瓜果蔬菜等。每天,人潮湧入這條不寬的宮口街,買賣各種生產生活用品,河兩岸人聲鼎沸,街市興旺,十分繁華,喧譁的噪聲蓋住了流水的嘩嘩聲。

岸邊還有一家家手工老店鋪臨街而立,他們擁有十八般手藝,店家的孩子在家人口傳心授下,從小就學會了手藝活,代代相傳,成了手工藝人生存的需要,安身立命的所在,他們嘴上長毛了,就開始接班:打鐵、賣竹器、修鐘錶、補鍋配鎖、刻印裱畫……老街人對他們刮目相看。石拱橋下來,就是菜市場,市場內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每天潮水來時,這裡擺滿了小攤,全是剛剛下船的海貨河鮮。有錢的,早點來挑好的;拮据點的,晚些再來“包貨底”。在河兩岸隨便開個店、擺個攤,都能養家餬口。

"

宮口河地處涵江舊城區北沿水心河中心地段,從西到東打了個弧圈,因河北岸古時有座媽祖宮,後人便把宮門前河岸稱為“宮口”。宮口河的岸邊商賈雲集,居民臨水而居。沿岸拱形圍廓連著木瓦雨亭組成的甬道上,木板門店鱗次櫛比,三座石拱橋默默橫跨在河道上,像在訴說著往昔“小上海”的風光。

宮口河自古以來就是古鎮內河航運的樞紐,其河道從保尾四溝咀到鰻巷口長約千米。據史料記載,唐代涵江還是一片剛被圍墾的海灘低地,先民們在此塍海造田,開河引水,從事農業生產。延至宋代,端明殿大學士蔡襄在水心河入海處創建“端明陡門”,防禦海侵,排洪洩水,宮口河兩岸農田得以免除水患之害。宋紹興年間,國子祭酒劉政辭官回鄉,發現水心河河道淤塞,即慨然捐俸,親率民眾“氵睿疏之”,還在河上修橋造亭。入元以後,官府不理水利,水心河再度棄置。明朝肇興,人們重新整治水心河,重修端明陡門,宮口河又獲新生。嘉靖三年(1524),興化知府朱袞走馬上任,來涵探察民情,發現宮口河畔媽祖宮已成荒墟。他便撥款在此建造一座規模很大的“壽澤書院”,發展地方教育事業;同時,在書院邊重建媽祖宮。宮口河畔從此既是涵江人讀書會文之所,又成信眾膜拜媽祖聖地。

涵江宮口河,最深的記憶

明嘉靖中後期,隨著三江口港興起,涵江一躍而成閩中最大商埠,為莆田、仙遊、永泰、惠安諸縣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南來北往大量貨物匯聚涵江端明碼頭。當時沒有現代的交通工具,只能依靠水運,而宮口河緊靠涵江內海碼頭,便成內河水運樞紐站。河邊建起了一座座貨棧和倉庫,河岸也全數改砌石塊,每隔一小段就設河埠頭,以便船隻停靠和工人搬運貨物。為方便兩岸之間來往,河上還建起好幾座木橋。清乾隆時期,古鎮幾十家大商號都在宮口河兩岸設貨棧倉庫,堆滿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從美、英、德等國進口的各種商品,一派繁榮。

清末民初,古鎮已成為莆仙及周邊地區最重要的商貿集散地。隨著商業的繁榮,西洋物品的引進,帶來多元文化的共融,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當時整條宮口河主營豆餅、桂元幹、荔枝幹、紅糖、原鹽、煤油等的大中型商號就有40多家,家家門前建小碼頭,以便起卸貨物。後來三江口的貨就轉運到宮口河集中,再從這水道輻射到莆田城關、仙遊、惠安、永泰等地。數百年來,水上舟楫如織,岸上商賈如流,南北貨物堆積如山,每天在河邊的小碼頭上,總有搬運工人在裝船卸貨。宮口河成了古鎮的形象,對繁榮古鎮商業交通起了決定性作用。

隨著商貿發展,宮口河兩岸高層樓房日益增多。如清末民(國)初,有位叫“十七會伯”的富商,在河東北側建造十幾座“四披水”紅磚洋式樓房,並臨河建起一長排三、四層高圓拱式大樓;大商號陳湖泉也在河南岸建造三、四層高洋式樓房。接著,又有人在河中段南岸建起三層紅磚洋樓。而陳湖泉兄弟陳濟州二亦在河西南側建起歐式水泥高樓,街面是鋪著寬闊的石板人行道。河兩岸跨出街面的騎樓,既擴大了住房面積,又方便顧客不受風吹雨淋日晒之苦,可以安心購物。由於行人如織,再加車馬往來十分擁擠,為方便兩岸之間來往,商家們就在河上架設壽澤橋、豐樂橋、喜雨橋三座鋼筋水泥拱橋。南岸還建了電影院,開設了當時設備最為先進的遠東大旅社,以招待各地客商。宮口河這種建築格局和風景從此獲得“水上威尼斯”美譽。

涵江宮口河,最深的記憶

1932年,宮口河建成河港,水域範圍從鰻巷口至汽船站碼頭兩側止,全長400米,寬11米,面積4400平方米。陸地範圍包括碼頭、站房、舊油庫等面積555平方米,貨運駁岸為幹砌塊石駁岸碼頭,長300米,前沿水深0.8米,舶位10個,可靠泊3—4噸級溝船、溪船。1940年建成汽船站碼頭,為槳砌塊石駁船碼頭,全長12米,前沿水深0.8米,舶位1個,可靠5噸汽船。宮口河港成為古鎮商業、內河運輸的中心,該港進出口貨物以莆田縣內鄉村的建築材料、農藥、肥料、糧食、日用品為主。向周邊各縣輻射。不僅莆田、仙遊人聚集在宮口河老街上做生意,連上海、寧波、福州、溫州、廈門、泉州等外地商賈也在這裡跑生意,商肆繁華名聞遐邇。

清澈的河流上,一條又一條船隻在河的懷抱中南來北往。汽船作為價格低廉的交通工具,深受十里八鄉百姓青睞,那時,人們幾乎都是乘汽船往返縣城與古鎮之間,進行農副產品、生產生活用品及手工藝品交易。在宮口河通往端明閘入海口的那段河道突然變窄,只能容兩艘船擦身而過,這裡的水流明顯加快,下游船伕看不到上游行船,只好用手抓住岸邊的墩石,減緩船行速度,嘴上不停地叫喊著:“船上了”!上游船家也會不停喊道:“船下了”!這一呼一應的號聲成了人們對宮口河記憶最深的音符。

宮口河邊的老街,是古鎮的商業街道,兩旁多是二層店鋪,個別是三層小樓,眾多店鋪門面樸素無華,出售生產、生活用品,各種貨物從櫃檯裡面一直襬到店面前,品種繁多,琳琅滿目,各家店鋪靠的是貨真價實,價格公道,每天的收入相當可觀。古鎮周邊鄉村的很多老百姓順著河道乘船到宮口河一帶採購。栽種時節,宮口河店鋪前擺滿了農民從鄉下運來出售的一擔擔水稻秧、紅薯苗等;收穫季節,人們又從這裡購買到剛從鄉下運來的一擔擔時令瓜果蔬菜等。每天,人潮湧入這條不寬的宮口街,買賣各種生產生活用品,河兩岸人聲鼎沸,街市興旺,十分繁華,喧譁的噪聲蓋住了流水的嘩嘩聲。

岸邊還有一家家手工老店鋪臨街而立,他們擁有十八般手藝,店家的孩子在家人口傳心授下,從小就學會了手藝活,代代相傳,成了手工藝人生存的需要,安身立命的所在,他們嘴上長毛了,就開始接班:打鐵、賣竹器、修鐘錶、補鍋配鎖、刻印裱畫……老街人對他們刮目相看。石拱橋下來,就是菜市場,市場內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每天潮水來時,這裡擺滿了小攤,全是剛剛下船的海貨河鮮。有錢的,早點來挑好的;拮据點的,晚些再來“包貨底”。在河兩岸隨便開個店、擺個攤,都能養家餬口。

涵江宮口河,最深的記憶

宮口河壽澤橋頭上有一個老字號“橄欖添”青果店,其橄欖、餘甘、楊桃等青果加工出售,男女老幼都愛吃。橋邊賣吃的更多,從“蚮猴”、“蟶熘”、“熗肉”、“熗粉”、“蒸包”等店鋪裡飄出來的香味,香得路人直流口水。宮口河的老街上,時不時會走來扛著長板凳磨剪刀的、推著板車收廢品的、提著小木桶賣章魚的,還有挑著扁肉魚丸、泗粉熗粉、鍋邊糊、車丸等小吃擔穿行街頭巷尾,各色各調的叫賣聲,為宮口河岸邊小街上增色不少。

宮口河最熱鬧時是夏天,青綠色的河水讓人覺得河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活力。下午三四點,暑氣還盛,晒得黝黑的孩子光屁股,都急急地跳到那清涼的河的懷抱裡,一口氣在河裡扭上好幾圈。傍晚時分,吃了飯的男人們搖著蒲扇,三三兩兩地坐在宮口河的橋上和兩岸廊道上乘涼聊天。孩子們呼朋引伴,一群一夥地在岸上跑來跑去嬉戲玩鬧。河邊石階上女人們一邊洗衣服,一邊聊開家常,河邊滿是歡聲笑語和肥皂泡的清香。

那時,宮口河別提有多幹淨了,當時居民直接用河水煮飯洗衣。每天清晨,或深夜,挑水的人是一個接著一個。宮口河到了雨季,豐滿的河水重疊翻滾,河面上好多漩渦,互相推搡著,把旁邊的河道都擠滿。經常有人在河中垂釣、打魚。宮口河畔的石板路,僅容兩輪板車來來往往,給人一種安靜愜意的感覺。夜晚,兩岸的走廊內路燈昏暗,是戀人談情說愛的好去處,說上著幾句悄悄的話語……而最熱鬧的去處還是正對著宮口河壽澤橋邊的電影院,每到晚上,電影院門前是人頭攢動,看電影的人又把這裡擠滿。

史海浮沉,世事滄桑,曾經充滿故事的宮口河畔,還在繼續訴說著它的變遷,見證涵江的發展。如今,宮口河不再那麼清澈,但依舊在靜靜地流淌,只不過沒了當年的繁華,和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所有這些只能在泛黃的照片裡才能找到。站在她從前流淌的地方,回想孩提時代這宮口河盪漾出的浪花,濃蔭鬱郁的小巷,人聲氤氳的街衢,恍然覺得這些都不過是旅途中的一個宿站,更多的是,講述了一段沉甸甸的往事。直至上世紀80年代,郵政部門還特地派人到此拍了“水上威尼斯”夜景,製成明信片發售。(李福生/文 雪泥/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