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十三樁養生術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武術 穴位 頸椎病 養生 少林72絕技 少林72絕技 2017-10-17

拳諺雲“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武術界各門派均有自己的基本功練習方法和增長功力的功法,陳氏太極拳也不例外。陳式太極拳十三樁是前輩所傳陳式太極拳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促進功力增長,有利於規範拳架,同時對養生保健也有很好的效果。

  陳式太極拳十三樁不受場地大小限制,練習時間長短也可根據自身情況而自行掌握。既可單式分別練習,也可組合連續演練。

  預備式

  身體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腳尖朝前,意念頭頂百會穴輕輕上領,下頦微內收,舌尖頂上顎,兩手自然下垂在兩胯旁,兩膝微曲,兩腳十趾輕輕抓地,兩日平視遠方,注目於一處凝視片刻,排除雜念,目光緩緩收回。意念自眉間祖竅穴逐漸下移,經中丹田至下丹田,由兩腿向下至湧泉穴,周身內外鬆開,意念如同一團氣或一股水,自上而下經體內、體表,潺潺流淌至四梢。全身人靜如無物,無形無象,無聲無息,空空洞洞即無極之意。

  第一樁 金剛搗碓樁

陳式太極拳十三樁養生術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此樁同金剛搗碓勢。落地震腳,右手握拳,其中指輕輕釦住右手心的勞宮穴。右拳置於左手心勞宮穴之上,意注勞宮,兩腳五趾抓地(圖1)。

  功效:此樁有清心安神、涼血和胃之功效。意念貫注於肝經太沖穴、脾經穩白穴、胃經歷兌穴、膽經足竅穴,有防治各經病症的作用。腳心虛空即湧泉穴空虛之意,有開竅寧神的功效。

  第二樁 懶扎衣樁

  此樁同懶扎衣勢,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右膝與右腳跟的連線垂直於地面。左腿微曲,腳尖內扣,立身中正,舒展大方,氣沉丹田,右手向左展開,意念大腸、小腸、三焦等肺腑之氣沿手三陽經而貫於指梢,再收於心、肺、腎等。左手輕叉於腰部(圖2)。

  功效:可強腰壯,腎。

  第三樁 雙推手樁

  此樁同雙推手勢,鬆肩沉肘,鬆胯塌腰,周身完整,勁貫通於兩手,沿胸腹下推,意在指梢,導此任脈之氣運行(圖3)。

  功效:防治腹脹、腰軟無力等症。

  第四樁 単鞭樁

  此樁同單鞭勢。右腳尖內扣,鬆胯屈膝,開襠成圓,立身中正,虛領頂勁。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意念勁由丹田起,沿左腰催肩肘至左手中指端,放鬆下沉,起於指梢,迴歸丹田(圖4)。

  功效:對肩周炎、頸椎病效果較好。

  第五樁 拗步樁

  此樁同拗步勢,開步展肢行氣,意念氣從命門流於陽經而達四梢、命門,有培元固本、溫陽補腎、疏調經氣之功(圖5)。

  功效:此樁對陽痿、早洩等頗有功效。

  第六樁 護心樁

  此樁同護心拳勢,下盤穩固,鬆胯屈膝圓襠,立身中正,勁力外放,神意聚於兩目,意念氣流於兩眼周圍的睛明、承泣等穴(圖6)。

  功效:清熱、疏邪、明日。

  第七樁 高探馬樁

陳式太極拳十三樁養生術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此樁同高探馬勢,以腰為軸,勁先合後開,鬆胯開胸,沉肘鬆肩,勁貫於右掌,左掌在下腹部輕輕上託,意念氣注於三陰經(圖7)。

  功效:此樁有健胃潤肺之功。

  第八樁 金雞獨立樁

  此樁分左右勢,同金雞獨立勢,獨立步穩,提膝,高度視個人身體情況而定。合勁不散,意注掌根。兩手交替舉過頭頂,意念氣通三陰經。兩足交替提起,意念氣通足三經,下注湧泉,有頂天立地之勢(圖8)。

  功效:伸筋拔骨,對肢體麻木有效。

  第九樁 七星樁

  此樁神態安詳,意念氣由長強穴沿督脈上行至百會穴,再沿督脈下行至會陰,再交於長強,如此體內陰陽二氣在任督二脈間動轉。此樁勁貫於掌外側,鬆肩沉肘,呼吸以下沉為主(圖9)。

  功效:調理十二正經氣血。

  第十樁 跨虎樁

  此樁由退步跨虎成勢,虛實分明,輕重倒換,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意氣注於指梢,通手三陰經(圖10)。

  功效:可防治肩周炎。

  第十一樁 肘底捶樁

  此樁同肘底看拳勢,左肘下沉與右拳相合,右拳微有上託之意,身法端正,有下墜之意,頭頂上拔,百會穴與長強穴有對拉之意(圖11)。

  功效:昇陽固脫、清熱利溼。

  第十二樁 亮翅樁

  此樁同白鶴亮翅勢,勁由腰脊右轉,重心移於右腿,意念勁上衝於兩肩,過肩肘貫於兩手,周身放鬆下沉,合勁歸於丹田。意念胸腹之氣向右轉一圈後下沉,打通衝脈。左腳點地,足趾端的隱白穴按於地(圖12)。

  功效:健脾開胃。

  第十三樁 斜行樁

  此樁姿勢為兩腳平行開立,兩膝微屈,兩目平視,含胸拔背,空胸實腹,右掌立於胸口,右手大拇指對著兩乳中間的膻中穴,左手成刁手,向後放於命門處。周身放鬆,氣歸丹田(圖13)。

  功效:宣肺降逆、寬胸化痰。

  收勢

  雙手心向裡自然垂於兩胯外側,雙臂隨吸氣同時升至頭頂,兩手心相對再向下按,呼氣,雙手經面部、胸部下放到兩胯外側,意念氣至兩足湧泉穴,周身放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