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今年 6 月,我們在全國招募了 80 位幸運讀者,搶先閱讀王安憶老師的新書《成長初始革命年》,因試讀本數量有限,當時許多讀者收到的是出版社的打印紙稿,現在書籍已經全面印刷出廠。大家針對這本散文集中不同篇章,探討革命與成長的關係,跟隨小說家的思想漫遊,飛越時代,體驗更加廣闊的生活,今天我們就與大家一起分享部分讀者的思考與感悟。

9 月份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組織單讀新刊《單讀 20:新新新青年》的共讀活動,如果你已入手,也歡迎加入共讀群(微信號:editorialows2 ),和數百位讀者一起交流閱讀體驗。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今年 6 月,我們在全國招募了 80 位幸運讀者,搶先閱讀王安憶老師的新書《成長初始革命年》,因試讀本數量有限,當時許多讀者收到的是出版社的打印紙稿,現在書籍已經全面印刷出廠。大家針對這本散文集中不同篇章,探討革命與成長的關係,跟隨小說家的思想漫遊,飛越時代,體驗更加廣闊的生活,今天我們就與大家一起分享部分讀者的思考與感悟。

9 月份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組織單讀新刊《單讀 20:新新新青年》的共讀活動,如果你已入手,也歡迎加入共讀群(微信號:editorialows2 ),和數百位讀者一起交流閱讀體驗。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

王安憶 著

譯林出版社 出版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今年 6 月,我們在全國招募了 80 位幸運讀者,搶先閱讀王安憶老師的新書《成長初始革命年》,因試讀本數量有限,當時許多讀者收到的是出版社的打印紙稿,現在書籍已經全面印刷出廠。大家針對這本散文集中不同篇章,探討革命與成長的關係,跟隨小說家的思想漫遊,飛越時代,體驗更加廣闊的生活,今天我們就與大家一起分享部分讀者的思考與感悟。

9 月份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組織單讀新刊《單讀 20:新新新青年》的共讀活動,如果你已入手,也歡迎加入共讀群(微信號:editorialows2 ),和數百位讀者一起交流閱讀體驗。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

王安憶 著

譯林出版社 出版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跨越半世紀,一個人的思想史

《成長初始革命年》以散文《茹家漊》開篇。那是 1986 年的行旅,去到浙江紹興,拜文友協助,查訪母系祖居。從背景看,正是尋根文學發起,大傢伙紛紛投奔“文學的根”。有的入徑地緣,向山川河流進發;有的倒溯時間,訪問古城古鎮古村。大到宇宙歷史;小至家庭起源,兩頭都是虛空茫然,正合小說竊意。回到《茹家漊》內文,則有著話說從頭的意思。從 1986 往回算,寫作約有七八個年頭,還在情緒的主導下,世事與青春都在平息騷動,漸趨安穩。其實是個迷茫階段,經驗被過度地揮霍,來不及積蓄能量,開發新世界。同時呢,也意味著形勢要有轉折。《成長初始革命年》和《魏莊》可視作延伸和繼續。於是,就讓這一輯起句,比興出下文。

第二部分由四個短文合成,分別於 1989、1995、1997 和 2003,應稿約而成章。《我的同學董小蘋》已想不起事由,寫的是兒時小夥伴,放在第二輯篇首,正與上一輯交集,像是過渡。《重建象牙塔》是替陳思和的文論集作序,我夠不上了解他的思想,熟悉的是他這個人,我們同齡,同屆,住同一條街,俗話叫做“街坊”,但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新時期文學方才照面,進行《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對話》,算得上以文會友。所寫“序”很可能與他書中文章不貼,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也是借他的題說自己的話,不期然處總有碰頭的地方。《接近世紀初》是因病歇筆一年之後,有換了人間的心情。具體什麼樣的要求想不太起來了,可能是指定的議題,也可能是自定。跨世紀的人,有一種嬗變的焦慮,造物似乎也是有安排,給時間刻度,好範約洪荒,比如竹的節,樹的年輪。所以,就是社會的普遍性暗示,算一個座標吧。第三篇《英特納雄耐爾》,又要涉及一個人,陳映真。倘若真有思想史這一說,在我,便是貫穿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天。中國大陸迅疾走完資本經濟前期、中期以及後期,從孤立到進全球體系,再又迴歸中國國情,他,一個亞洲後發展地區的預言人,國際共產主義理想的明日黃花,引領著我,走去無可望見的希望。這樣,就來到第三部分,以《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承上啟下,然後四次發言,分散在二十一世紀的十幾個年頭。一個小說者,在文本以外的聲音,可能最具思想的外形,但也最可能露怯。以虛構為職業的人也許不該在現實中多說話,因為我們常常混淆真偽,“想當然”錯成“所以然”。就像說禪,不能說,不能說,一說就是錯。

第四部分佔全輯篇幅半數以上,寫作時間比較接近現在,實是多年學習與實踐的感想心得,文學和藝術的觀點,對於思想來說,未免太過具體。可是,我們這樣的人,不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思想的嗎?我們做的活計,堪稱莫須有,好比《紅樓夢》太虛幻境的楹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思想本來應該讓存在更明晰,我們卻相反,讓世界變得模糊、曖昧、搖曳不定,彷彿物體在光影裡的邊緣,也許這就是我們的思想史。從這裡說,這部分應是專輯的主體,之前則可作附錄。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今年 6 月,我們在全國招募了 80 位幸運讀者,搶先閱讀王安憶老師的新書《成長初始革命年》,因試讀本數量有限,當時許多讀者收到的是出版社的打印紙稿,現在書籍已經全面印刷出廠。大家針對這本散文集中不同篇章,探討革命與成長的關係,跟隨小說家的思想漫遊,飛越時代,體驗更加廣闊的生活,今天我們就與大家一起分享部分讀者的思考與感悟。

9 月份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組織單讀新刊《單讀 20:新新新青年》的共讀活動,如果你已入手,也歡迎加入共讀群(微信號:editorialows2 ),和數百位讀者一起交流閱讀體驗。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

王安憶 著

譯林出版社 出版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跨越半世紀,一個人的思想史

《成長初始革命年》以散文《茹家漊》開篇。那是 1986 年的行旅,去到浙江紹興,拜文友協助,查訪母系祖居。從背景看,正是尋根文學發起,大傢伙紛紛投奔“文學的根”。有的入徑地緣,向山川河流進發;有的倒溯時間,訪問古城古鎮古村。大到宇宙歷史;小至家庭起源,兩頭都是虛空茫然,正合小說竊意。回到《茹家漊》內文,則有著話說從頭的意思。從 1986 往回算,寫作約有七八個年頭,還在情緒的主導下,世事與青春都在平息騷動,漸趨安穩。其實是個迷茫階段,經驗被過度地揮霍,來不及積蓄能量,開發新世界。同時呢,也意味著形勢要有轉折。《成長初始革命年》和《魏莊》可視作延伸和繼續。於是,就讓這一輯起句,比興出下文。

第二部分由四個短文合成,分別於 1989、1995、1997 和 2003,應稿約而成章。《我的同學董小蘋》已想不起事由,寫的是兒時小夥伴,放在第二輯篇首,正與上一輯交集,像是過渡。《重建象牙塔》是替陳思和的文論集作序,我夠不上了解他的思想,熟悉的是他這個人,我們同齡,同屆,住同一條街,俗話叫做“街坊”,但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新時期文學方才照面,進行《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對話》,算得上以文會友。所寫“序”很可能與他書中文章不貼,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也是借他的題說自己的話,不期然處總有碰頭的地方。《接近世紀初》是因病歇筆一年之後,有換了人間的心情。具體什麼樣的要求想不太起來了,可能是指定的議題,也可能是自定。跨世紀的人,有一種嬗變的焦慮,造物似乎也是有安排,給時間刻度,好範約洪荒,比如竹的節,樹的年輪。所以,就是社會的普遍性暗示,算一個座標吧。第三篇《英特納雄耐爾》,又要涉及一個人,陳映真。倘若真有思想史這一說,在我,便是貫穿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天。中國大陸迅疾走完資本經濟前期、中期以及後期,從孤立到進全球體系,再又迴歸中國國情,他,一個亞洲後發展地區的預言人,國際共產主義理想的明日黃花,引領著我,走去無可望見的希望。這樣,就來到第三部分,以《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承上啟下,然後四次發言,分散在二十一世紀的十幾個年頭。一個小說者,在文本以外的聲音,可能最具思想的外形,但也最可能露怯。以虛構為職業的人也許不該在現實中多說話,因為我們常常混淆真偽,“想當然”錯成“所以然”。就像說禪,不能說,不能說,一說就是錯。

第四部分佔全輯篇幅半數以上,寫作時間比較接近現在,實是多年學習與實踐的感想心得,文學和藝術的觀點,對於思想來說,未免太過具體。可是,我們這樣的人,不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思想的嗎?我們做的活計,堪稱莫須有,好比《紅樓夢》太虛幻境的楹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思想本來應該讓存在更明晰,我們卻相反,讓世界變得模糊、曖昧、搖曳不定,彷彿物體在光影裡的邊緣,也許這就是我們的思想史。從這裡說,這部分應是專輯的主體,之前則可作附錄。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共讀書評

《成長初始革命年》@路

這本書用一個非常有趣也非常朗朗上口的書名抓住了我,但於此同時也萌生困惑。到底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成長與革命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在我看來這是非常有趣的一種切入角度。如同《成長初始革命年》篇首所言,如“以演藝的方式看歷史”,多少有些“草蛇灰線春秋筆法”,然而事實上,這更涉及“生活的理想”。跟隨著王安憶的書寫,我們不再跟隨著歷史的視角去審視歷史,恢弘的宏大敘事被隱藏起來,個體生活的細部被挖掘、被呈現、被塑造。從時代特色、建築環境到“淮揚菜餚”、保姆奶媽,以至於種種更具煙火氣的衣食住行、市民生活,一個一個被建構了起來。身為作者的書寫,常常是自覺的、疏離的,必須將自己拔出某個高度,方可俯瞰全局,字字珠璣描摹勾畫。然而王安憶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她選擇了作為一個在場的經歷者而發聲,時間是彼時,地點是彼處。歷史的來龍去脈是後世的言說,而對於當時的人們而言,生活便是生活的本身。這就意味著文字更加的間離、獨特、局部,並且情感充沛。這就是為什麼本書包括這篇散文在內的諸篇文章引人細讀,但又不易進入。作者選擇的是自我沉浸,並誘導讀者一同沉浸,文字如記憶與情緒是流動著的,而要捕捉這種流動的存在,需要放下讀者的包袱,站到作者的那一側去。成長初始革命年,終究在個體的生命記憶中留下來的還是成長,而革命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在整本書,四輯內容之中,最喜歡的還是輯四。輯一擁有濃郁的地誌書寫傾向,前後關聯,彼此為延伸;輯二在形式上是思辨性短文,輯三作為對話和講演錄,足夠真實、足夠有力,但缺乏細緻的鋪陳和結構性的敘述,更像是興之所至的自由舞蹈。而當輯四迴歸到文學批評的範疇中來,王安憶身為讀者的敏銳性和身為作家的創造力交融在了一起,反而更成為了兼具獨特性和趣味性的存在。之前閱讀過王安憶《雅緻的結構》,她的書評並非是精準的學術批評,拆解與重構固然有趣,但她似乎更在意從個人的視角予以重述。《杜蘭葛山莊》《誰帶回了杜倫迪娜》《斯通納》皆為如此。她為我們重述故事,但從個體的經驗與感受出發,其中穿插想象、猜測,或是與其閱讀經驗相關的聯想。我必須承認,這不是我最喜歡的書評類型,但是它足以給我提供一種嶄新的閱讀體驗,這種體驗與閱讀王安憶的小說、或是本書前幾篇散文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我被裹挾進了王安憶的視角,去審視這幾部文學作品。批評的核心從文本,置換到了讀者。身為閱讀經驗狹窄有限的讀者,這或許有些令人些許不安。但所幸王安憶擁有身為老師的經驗和技藝,她有足夠好的節奏將自己的體悟與情感緩陳鋪開。於是我們看到,噢,原來作家,是這樣看書的,原來作家是這樣將自己代入其他作家的作品之中的。那麼,或許,我們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式呢?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今年 6 月,我們在全國招募了 80 位幸運讀者,搶先閱讀王安憶老師的新書《成長初始革命年》,因試讀本數量有限,當時許多讀者收到的是出版社的打印紙稿,現在書籍已經全面印刷出廠。大家針對這本散文集中不同篇章,探討革命與成長的關係,跟隨小說家的思想漫遊,飛越時代,體驗更加廣闊的生活,今天我們就與大家一起分享部分讀者的思考與感悟。

9 月份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組織單讀新刊《單讀 20:新新新青年》的共讀活動,如果你已入手,也歡迎加入共讀群(微信號:editorialows2 ),和數百位讀者一起交流閱讀體驗。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

王安憶 著

譯林出版社 出版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跨越半世紀,一個人的思想史

《成長初始革命年》以散文《茹家漊》開篇。那是 1986 年的行旅,去到浙江紹興,拜文友協助,查訪母系祖居。從背景看,正是尋根文學發起,大傢伙紛紛投奔“文學的根”。有的入徑地緣,向山川河流進發;有的倒溯時間,訪問古城古鎮古村。大到宇宙歷史;小至家庭起源,兩頭都是虛空茫然,正合小說竊意。回到《茹家漊》內文,則有著話說從頭的意思。從 1986 往回算,寫作約有七八個年頭,還在情緒的主導下,世事與青春都在平息騷動,漸趨安穩。其實是個迷茫階段,經驗被過度地揮霍,來不及積蓄能量,開發新世界。同時呢,也意味著形勢要有轉折。《成長初始革命年》和《魏莊》可視作延伸和繼續。於是,就讓這一輯起句,比興出下文。

第二部分由四個短文合成,分別於 1989、1995、1997 和 2003,應稿約而成章。《我的同學董小蘋》已想不起事由,寫的是兒時小夥伴,放在第二輯篇首,正與上一輯交集,像是過渡。《重建象牙塔》是替陳思和的文論集作序,我夠不上了解他的思想,熟悉的是他這個人,我們同齡,同屆,住同一條街,俗話叫做“街坊”,但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新時期文學方才照面,進行《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對話》,算得上以文會友。所寫“序”很可能與他書中文章不貼,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也是借他的題說自己的話,不期然處總有碰頭的地方。《接近世紀初》是因病歇筆一年之後,有換了人間的心情。具體什麼樣的要求想不太起來了,可能是指定的議題,也可能是自定。跨世紀的人,有一種嬗變的焦慮,造物似乎也是有安排,給時間刻度,好範約洪荒,比如竹的節,樹的年輪。所以,就是社會的普遍性暗示,算一個座標吧。第三篇《英特納雄耐爾》,又要涉及一個人,陳映真。倘若真有思想史這一說,在我,便是貫穿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天。中國大陸迅疾走完資本經濟前期、中期以及後期,從孤立到進全球體系,再又迴歸中國國情,他,一個亞洲後發展地區的預言人,國際共產主義理想的明日黃花,引領著我,走去無可望見的希望。這樣,就來到第三部分,以《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承上啟下,然後四次發言,分散在二十一世紀的十幾個年頭。一個小說者,在文本以外的聲音,可能最具思想的外形,但也最可能露怯。以虛構為職業的人也許不該在現實中多說話,因為我們常常混淆真偽,“想當然”錯成“所以然”。就像說禪,不能說,不能說,一說就是錯。

第四部分佔全輯篇幅半數以上,寫作時間比較接近現在,實是多年學習與實踐的感想心得,文學和藝術的觀點,對於思想來說,未免太過具體。可是,我們這樣的人,不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思想的嗎?我們做的活計,堪稱莫須有,好比《紅樓夢》太虛幻境的楹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思想本來應該讓存在更明晰,我們卻相反,讓世界變得模糊、曖昧、搖曳不定,彷彿物體在光影裡的邊緣,也許這就是我們的思想史。從這裡說,這部分應是專輯的主體,之前則可作附錄。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共讀書評

《成長初始革命年》@路

這本書用一個非常有趣也非常朗朗上口的書名抓住了我,但於此同時也萌生困惑。到底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成長與革命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在我看來這是非常有趣的一種切入角度。如同《成長初始革命年》篇首所言,如“以演藝的方式看歷史”,多少有些“草蛇灰線春秋筆法”,然而事實上,這更涉及“生活的理想”。跟隨著王安憶的書寫,我們不再跟隨著歷史的視角去審視歷史,恢弘的宏大敘事被隱藏起來,個體生活的細部被挖掘、被呈現、被塑造。從時代特色、建築環境到“淮揚菜餚”、保姆奶媽,以至於種種更具煙火氣的衣食住行、市民生活,一個一個被建構了起來。身為作者的書寫,常常是自覺的、疏離的,必須將自己拔出某個高度,方可俯瞰全局,字字珠璣描摹勾畫。然而王安憶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她選擇了作為一個在場的經歷者而發聲,時間是彼時,地點是彼處。歷史的來龍去脈是後世的言說,而對於當時的人們而言,生活便是生活的本身。這就意味著文字更加的間離、獨特、局部,並且情感充沛。這就是為什麼本書包括這篇散文在內的諸篇文章引人細讀,但又不易進入。作者選擇的是自我沉浸,並誘導讀者一同沉浸,文字如記憶與情緒是流動著的,而要捕捉這種流動的存在,需要放下讀者的包袱,站到作者的那一側去。成長初始革命年,終究在個體的生命記憶中留下來的還是成長,而革命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在整本書,四輯內容之中,最喜歡的還是輯四。輯一擁有濃郁的地誌書寫傾向,前後關聯,彼此為延伸;輯二在形式上是思辨性短文,輯三作為對話和講演錄,足夠真實、足夠有力,但缺乏細緻的鋪陳和結構性的敘述,更像是興之所至的自由舞蹈。而當輯四迴歸到文學批評的範疇中來,王安憶身為讀者的敏銳性和身為作家的創造力交融在了一起,反而更成為了兼具獨特性和趣味性的存在。之前閱讀過王安憶《雅緻的結構》,她的書評並非是精準的學術批評,拆解與重構固然有趣,但她似乎更在意從個人的視角予以重述。《杜蘭葛山莊》《誰帶回了杜倫迪娜》《斯通納》皆為如此。她為我們重述故事,但從個體的經驗與感受出發,其中穿插想象、猜測,或是與其閱讀經驗相關的聯想。我必須承認,這不是我最喜歡的書評類型,但是它足以給我提供一種嶄新的閱讀體驗,這種體驗與閱讀王安憶的小說、或是本書前幾篇散文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我被裹挾進了王安憶的視角,去審視這幾部文學作品。批評的核心從文本,置換到了讀者。身為閱讀經驗狹窄有限的讀者,這或許有些令人些許不安。但所幸王安憶擁有身為老師的經驗和技藝,她有足夠好的節奏將自己的體悟與情感緩陳鋪開。於是我們看到,噢,原來作家,是這樣看書的,原來作家是這樣將自己代入其他作家的作品之中的。那麼,或許,我們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式呢?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餘霜仁

(一)

這是我第一次系統且持續地閱讀王安憶的散文。上一次讀王安憶,還是《紅豆生南國》。不可否認有我個人閱讀喜好的原因,我始終對散文多幾分偏愛,但這本《成長初始革命年》的確重塑了我對王安憶的認知。整本集子的脈絡,王安憶早在自序中便已坦言。這是一段由尋根而始的旅程,追溯沉思,一路風雨,“經驗被過度地揮霍,來不及積蓄能量,開發新世界”,輯一呈現的便是這樣一個迷茫的王安憶。輯二則是承上啟下的幾篇文章,從 1989 到 2003,關於舊友與人事,關於彼時的中國。輯三是一篇對談和幾篇演講稿,內容逐漸向輯四靠攏——王安憶眼中的文學藝術,文學藝術領域的王安憶。

(二)

在文學史評價中,對王安憶的定位總離不開“尋根文學”,她的作品也的確呈現出極為典型的地域特色和追溯式情感。不欲從學理的角度凹術語解讀(當然,我也坦誠自己在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非專業),我想試著在王安憶的敘述中找到共情,進而產生對其“尋根”之行的非理性認同。輯一的三篇文章給了我一個朦朧的答案,每一篇文章裡出現的王安憶都不是完整的,她們甚至彼此獨立於不同的時空。但奇妙的是,她們又都統一於某種情感。這種情感源於對來處的追問,又在追問中醞釀至醇厚。茹家漊石橋下的烏篷船見證著岸上的人事變遷,正如王安憶所寫,“烏篷船向我湧來,轉眼間到了身後,好像一起呼喚著我生命中隱藏的回憶”。這一路的追尋,是尋祖溯源,卻也不僅如此,還有那對自我身份的不斷反思與確認,迷茫與調試。也正是由此,王安憶才終在寫作中呈現以完整的“王安憶”。

《成長初始革命年》

@nan

小弄堂大世界的角度,詮釋五十年代新舊交替的生活哲學、社會哲學的完美投射。人物之間相互對立呼應。也不斷地用兩級對比、轉化甚至多層對比平行交錯的方式闡述對《成長初始革命年》社會發展進程的演變。從孩童到保姆們革命乃至反叛的意識,用一種曼妙遊離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左翼文學對“階級”意識的強調也不同層次地反映到住在三樓的外婆以及那個三樓小女孩的孤獨和焦急迫切的融合。所謂的“俯瞰人間,頭頂的是藍天”的階級視野,不同角色映射社會交往的人與人的生存狀態,衝突、融合、混雜、矛盾、貌合神離的時代變革文化。年代塑造了歷史階段的變革,王安憶生活在歷史階段中,時而啟用孩童的視角、乾淨的筆法、平行的對立關係推動情節的起伏,回味深刻、筆調流暢,用歷史引發現實與未來的思考,新時代、新韌性、新期待。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今年 6 月,我們在全國招募了 80 位幸運讀者,搶先閱讀王安憶老師的新書《成長初始革命年》,因試讀本數量有限,當時許多讀者收到的是出版社的打印紙稿,現在書籍已經全面印刷出廠。大家針對這本散文集中不同篇章,探討革命與成長的關係,跟隨小說家的思想漫遊,飛越時代,體驗更加廣闊的生活,今天我們就與大家一起分享部分讀者的思考與感悟。

9 月份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組織單讀新刊《單讀 20:新新新青年》的共讀活動,如果你已入手,也歡迎加入共讀群(微信號:editorialows2 ),和數百位讀者一起交流閱讀體驗。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

王安憶 著

譯林出版社 出版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跨越半世紀,一個人的思想史

《成長初始革命年》以散文《茹家漊》開篇。那是 1986 年的行旅,去到浙江紹興,拜文友協助,查訪母系祖居。從背景看,正是尋根文學發起,大傢伙紛紛投奔“文學的根”。有的入徑地緣,向山川河流進發;有的倒溯時間,訪問古城古鎮古村。大到宇宙歷史;小至家庭起源,兩頭都是虛空茫然,正合小說竊意。回到《茹家漊》內文,則有著話說從頭的意思。從 1986 往回算,寫作約有七八個年頭,還在情緒的主導下,世事與青春都在平息騷動,漸趨安穩。其實是個迷茫階段,經驗被過度地揮霍,來不及積蓄能量,開發新世界。同時呢,也意味著形勢要有轉折。《成長初始革命年》和《魏莊》可視作延伸和繼續。於是,就讓這一輯起句,比興出下文。

第二部分由四個短文合成,分別於 1989、1995、1997 和 2003,應稿約而成章。《我的同學董小蘋》已想不起事由,寫的是兒時小夥伴,放在第二輯篇首,正與上一輯交集,像是過渡。《重建象牙塔》是替陳思和的文論集作序,我夠不上了解他的思想,熟悉的是他這個人,我們同齡,同屆,住同一條街,俗話叫做“街坊”,但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新時期文學方才照面,進行《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對話》,算得上以文會友。所寫“序”很可能與他書中文章不貼,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也是借他的題說自己的話,不期然處總有碰頭的地方。《接近世紀初》是因病歇筆一年之後,有換了人間的心情。具體什麼樣的要求想不太起來了,可能是指定的議題,也可能是自定。跨世紀的人,有一種嬗變的焦慮,造物似乎也是有安排,給時間刻度,好範約洪荒,比如竹的節,樹的年輪。所以,就是社會的普遍性暗示,算一個座標吧。第三篇《英特納雄耐爾》,又要涉及一個人,陳映真。倘若真有思想史這一說,在我,便是貫穿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天。中國大陸迅疾走完資本經濟前期、中期以及後期,從孤立到進全球體系,再又迴歸中國國情,他,一個亞洲後發展地區的預言人,國際共產主義理想的明日黃花,引領著我,走去無可望見的希望。這樣,就來到第三部分,以《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承上啟下,然後四次發言,分散在二十一世紀的十幾個年頭。一個小說者,在文本以外的聲音,可能最具思想的外形,但也最可能露怯。以虛構為職業的人也許不該在現實中多說話,因為我們常常混淆真偽,“想當然”錯成“所以然”。就像說禪,不能說,不能說,一說就是錯。

第四部分佔全輯篇幅半數以上,寫作時間比較接近現在,實是多年學習與實踐的感想心得,文學和藝術的觀點,對於思想來說,未免太過具體。可是,我們這樣的人,不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思想的嗎?我們做的活計,堪稱莫須有,好比《紅樓夢》太虛幻境的楹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思想本來應該讓存在更明晰,我們卻相反,讓世界變得模糊、曖昧、搖曳不定,彷彿物體在光影裡的邊緣,也許這就是我們的思想史。從這裡說,這部分應是專輯的主體,之前則可作附錄。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共讀書評

《成長初始革命年》@路

這本書用一個非常有趣也非常朗朗上口的書名抓住了我,但於此同時也萌生困惑。到底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成長與革命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在我看來這是非常有趣的一種切入角度。如同《成長初始革命年》篇首所言,如“以演藝的方式看歷史”,多少有些“草蛇灰線春秋筆法”,然而事實上,這更涉及“生活的理想”。跟隨著王安憶的書寫,我們不再跟隨著歷史的視角去審視歷史,恢弘的宏大敘事被隱藏起來,個體生活的細部被挖掘、被呈現、被塑造。從時代特色、建築環境到“淮揚菜餚”、保姆奶媽,以至於種種更具煙火氣的衣食住行、市民生活,一個一個被建構了起來。身為作者的書寫,常常是自覺的、疏離的,必須將自己拔出某個高度,方可俯瞰全局,字字珠璣描摹勾畫。然而王安憶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她選擇了作為一個在場的經歷者而發聲,時間是彼時,地點是彼處。歷史的來龍去脈是後世的言說,而對於當時的人們而言,生活便是生活的本身。這就意味著文字更加的間離、獨特、局部,並且情感充沛。這就是為什麼本書包括這篇散文在內的諸篇文章引人細讀,但又不易進入。作者選擇的是自我沉浸,並誘導讀者一同沉浸,文字如記憶與情緒是流動著的,而要捕捉這種流動的存在,需要放下讀者的包袱,站到作者的那一側去。成長初始革命年,終究在個體的生命記憶中留下來的還是成長,而革命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在整本書,四輯內容之中,最喜歡的還是輯四。輯一擁有濃郁的地誌書寫傾向,前後關聯,彼此為延伸;輯二在形式上是思辨性短文,輯三作為對話和講演錄,足夠真實、足夠有力,但缺乏細緻的鋪陳和結構性的敘述,更像是興之所至的自由舞蹈。而當輯四迴歸到文學批評的範疇中來,王安憶身為讀者的敏銳性和身為作家的創造力交融在了一起,反而更成為了兼具獨特性和趣味性的存在。之前閱讀過王安憶《雅緻的結構》,她的書評並非是精準的學術批評,拆解與重構固然有趣,但她似乎更在意從個人的視角予以重述。《杜蘭葛山莊》《誰帶回了杜倫迪娜》《斯通納》皆為如此。她為我們重述故事,但從個體的經驗與感受出發,其中穿插想象、猜測,或是與其閱讀經驗相關的聯想。我必須承認,這不是我最喜歡的書評類型,但是它足以給我提供一種嶄新的閱讀體驗,這種體驗與閱讀王安憶的小說、或是本書前幾篇散文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我被裹挾進了王安憶的視角,去審視這幾部文學作品。批評的核心從文本,置換到了讀者。身為閱讀經驗狹窄有限的讀者,這或許有些令人些許不安。但所幸王安憶擁有身為老師的經驗和技藝,她有足夠好的節奏將自己的體悟與情感緩陳鋪開。於是我們看到,噢,原來作家,是這樣看書的,原來作家是這樣將自己代入其他作家的作品之中的。那麼,或許,我們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式呢?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餘霜仁

(一)

這是我第一次系統且持續地閱讀王安憶的散文。上一次讀王安憶,還是《紅豆生南國》。不可否認有我個人閱讀喜好的原因,我始終對散文多幾分偏愛,但這本《成長初始革命年》的確重塑了我對王安憶的認知。整本集子的脈絡,王安憶早在自序中便已坦言。這是一段由尋根而始的旅程,追溯沉思,一路風雨,“經驗被過度地揮霍,來不及積蓄能量,開發新世界”,輯一呈現的便是這樣一個迷茫的王安憶。輯二則是承上啟下的幾篇文章,從 1989 到 2003,關於舊友與人事,關於彼時的中國。輯三是一篇對談和幾篇演講稿,內容逐漸向輯四靠攏——王安憶眼中的文學藝術,文學藝術領域的王安憶。

(二)

在文學史評價中,對王安憶的定位總離不開“尋根文學”,她的作品也的確呈現出極為典型的地域特色和追溯式情感。不欲從學理的角度凹術語解讀(當然,我也坦誠自己在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非專業),我想試著在王安憶的敘述中找到共情,進而產生對其“尋根”之行的非理性認同。輯一的三篇文章給了我一個朦朧的答案,每一篇文章裡出現的王安憶都不是完整的,她們甚至彼此獨立於不同的時空。但奇妙的是,她們又都統一於某種情感。這種情感源於對來處的追問,又在追問中醞釀至醇厚。茹家漊石橋下的烏篷船見證著岸上的人事變遷,正如王安憶所寫,“烏篷船向我湧來,轉眼間到了身後,好像一起呼喚著我生命中隱藏的回憶”。這一路的追尋,是尋祖溯源,卻也不僅如此,還有那對自我身份的不斷反思與確認,迷茫與調試。也正是由此,王安憶才終在寫作中呈現以完整的“王安憶”。

《成長初始革命年》

@nan

小弄堂大世界的角度,詮釋五十年代新舊交替的生活哲學、社會哲學的完美投射。人物之間相互對立呼應。也不斷地用兩級對比、轉化甚至多層對比平行交錯的方式闡述對《成長初始革命年》社會發展進程的演變。從孩童到保姆們革命乃至反叛的意識,用一種曼妙遊離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左翼文學對“階級”意識的強調也不同層次地反映到住在三樓的外婆以及那個三樓小女孩的孤獨和焦急迫切的融合。所謂的“俯瞰人間,頭頂的是藍天”的階級視野,不同角色映射社會交往的人與人的生存狀態,衝突、融合、混雜、矛盾、貌合神離的時代變革文化。年代塑造了歷史階段的變革,王安憶生活在歷史階段中,時而啟用孩童的視角、乾淨的筆法、平行的對立關係推動情節的起伏,回味深刻、筆調流暢,用歷史引發現實與未來的思考,新時代、新韌性、新期待。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鏡中行深

在歷史的浪潮席捲之下,人的力量是極其微弱的,被裹挾著往前。在泛政治化的年代中,每個人都受到不同層級的影響。面對政權的更迭、階層的變遷、地域的轉換,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在這其中所呈現出的變化。每個人都在變化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新角色,但這也需要一個準備的過程。就連這座城市都還沒做好身份轉變,何況身處其中的人呢。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一棟樓裡不同人家就因各種或現或隱的因由,在飲食、在起居、在勞作、在語言中出現了各式差別。更多的差別體現在人與人之間交往中。孩子的友誼因為政治也蒙上了一層陰影。孩子之間的親暱都會受到干預。但在適應和習慣之後,人還是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各得其所地達到一種在泛政治化生活下的平衡。有的可謂是妥協、有的可謂是抵抗,無論是何種表現,都是在革命化時代,被日常生活馴化後人們地選擇。

《成長初始革命年》@fw

王安憶老師的文字異常好讀,書頁翻動間仿若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這篇《成長初始革命年》是與本書同名的一篇文章,王安憶老師落腳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她的家中,向我們講述她所經歷的故事……總是擔心過往的故事讀起來不那麼容易,畢竟是真真切切地要走進另一個年代去看事情,擔心彷彿是必需品。但王安憶老師文字是有律動的,活潑中自帶有自己的節奏,但是又剋制,沒有喧鬧,也沒有歇斯底里,平靜中自帶有一種力量。也正是這股力量牽引著我,懷著好奇而期待的目光讀下去。伴著閱讀,缺席的過往在我眼前浮現,雖說是走馬觀花似的……但終歸“片面地”瞭解吸收了。老師的語言有意思的在於,既有“一勺麵糊放下去,圓圓的荷葉般浮在鍋底,油珠子圍著周邊滋滋地冒泡,真是香甜”,又有“那時,我們是十二三歲的年紀,日子過得不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沒經過什麼事的,風暴襲來,我們在一條船上。”是輕描淡寫的的穩重感,很容易進入人的內心,不知不覺間生成一種歷史的共情。是一種難得的感受。個人最強烈的感情衝擊來自文中:“我母親最愛提及越劇《紅樓夢》裡,黛玉焚稿的兩句唱詞:‘我一生,與詩書作了閨中伴,和筆墨結下骨肉親。’”不僅僅是文字本身帶來的感動,而是就像王安憶老師說的那樣,在這樣粗獷的奔放的生活裡,還留存的這一絲娟秀格調,想來實在令人動容。文章的最後一段,以殘忍收尾。但又是一種平淡的殘忍,一個個老人的去世,彷彿送走一個時代。明天,廣播體操音樂聲中新的一天,又將開始了……

《兩個69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

殘酷而荒誕的青春?@琳琬

王安憶老師與我父母是生在同時代的人,“老三屆”是他們那一代人獨有的標記,這個標籤意味太多,是家國、個人命運的攪拌機,強大的功力影響過於長遠。但這篇對話體的文章,卻運用了本書中最輕鬆自如又蘊涵深意的筆法。相比之下,當我們和更年少者紛紛開始哀嘆什麼“致我們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時,真有矯情之嫌。這兩位在經歷上山下鄉的再教育後,能夠以平和審慎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青春歲月的 69 屆初中生,是何其幸運。這要歸於他們的天分品性以及種種機緣巧合,使他們在並未接受完整系統的學校教育條件下,仍能夠成為獨立思考有見解的人,這在那一批人中十分難得與珍貴。至少,他們成為老三屆的發聲代表,讓他們的過往沒有煙消雲散,以第一人稱的主體敘事留在了歷史中。 文中有個詞用的很妙,那就是他們真的是被“捉弄”得很慘的一代人,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從優渥的城市到落後的農村,以為自己會大有作為卻最終迎來信仰價值觀的崩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一生再未在智識上開化,從事非專業技術性的簡單職業了以為生,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但他們的付出慘痛到什麼也無法補償。我讀過一些知青文學傷痕文學,如史鐵生,張賢亮,竹林等的小說,外加家中真人真事,對王安憶和陳思和所討論的話題很能做“移情”的理解。記得 15 年時我為一部舞劇《戈壁青春》寫評論,講的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主題,編導的父母就是“三線”工作人員,我感到他的創作有血有肉,只有蓬勃熾烈的青春,才會為戈壁帶去生命的希望。王安憶老師反思的回望和書寫,則同樣是不可或缺的調子,是多年沉澱下來的洞見。多年前,我和父母春節時去一位親戚家,那家老人非常自豪地給所有人播放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又移民的子女的日常生活錄像,優越感溢於言表,除物質豐裕外,我感到那更是一種眼界和見識上的居高臨下。而我們身為老三屆的後代,很多人的家長僅有小學文化水平,漢語拼音都不會,實在無力為孩子規劃未來提供健全的家庭教育環境。現實就是這麼赤裸裸,老三屆心裡的苦和怨,被壓抑而失聲。最後,他們倆人的討論落到文學中的“性”這個敏感的話題上,其實是指對人本能與天性的直面和尊重。王安憶老師的作品,是她的性格的真實流露,不扯進歷史社會的宏大主題,關注個體的生活軌跡,這是經歷了之後的徹悟,自帶神聖的光暈。被蠱惑,被拋棄,又堅強地爬起來,繼續跋涉,埋葬青春,憑弔,年華似水。感謝王陳二位師長為我們解讀這其中的殘酷與荒誕,又讓我們敬畏這之中的堅忍與不屈。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今年 6 月,我們在全國招募了 80 位幸運讀者,搶先閱讀王安憶老師的新書《成長初始革命年》,因試讀本數量有限,當時許多讀者收到的是出版社的打印紙稿,現在書籍已經全面印刷出廠。大家針對這本散文集中不同篇章,探討革命與成長的關係,跟隨小說家的思想漫遊,飛越時代,體驗更加廣闊的生活,今天我們就與大家一起分享部分讀者的思考與感悟。

9 月份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組織單讀新刊《單讀 20:新新新青年》的共讀活動,如果你已入手,也歡迎加入共讀群(微信號:editorialows2 ),和數百位讀者一起交流閱讀體驗。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

王安憶 著

譯林出版社 出版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跨越半世紀,一個人的思想史

《成長初始革命年》以散文《茹家漊》開篇。那是 1986 年的行旅,去到浙江紹興,拜文友協助,查訪母系祖居。從背景看,正是尋根文學發起,大傢伙紛紛投奔“文學的根”。有的入徑地緣,向山川河流進發;有的倒溯時間,訪問古城古鎮古村。大到宇宙歷史;小至家庭起源,兩頭都是虛空茫然,正合小說竊意。回到《茹家漊》內文,則有著話說從頭的意思。從 1986 往回算,寫作約有七八個年頭,還在情緒的主導下,世事與青春都在平息騷動,漸趨安穩。其實是個迷茫階段,經驗被過度地揮霍,來不及積蓄能量,開發新世界。同時呢,也意味著形勢要有轉折。《成長初始革命年》和《魏莊》可視作延伸和繼續。於是,就讓這一輯起句,比興出下文。

第二部分由四個短文合成,分別於 1989、1995、1997 和 2003,應稿約而成章。《我的同學董小蘋》已想不起事由,寫的是兒時小夥伴,放在第二輯篇首,正與上一輯交集,像是過渡。《重建象牙塔》是替陳思和的文論集作序,我夠不上了解他的思想,熟悉的是他這個人,我們同齡,同屆,住同一條街,俗話叫做“街坊”,但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新時期文學方才照面,進行《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對話》,算得上以文會友。所寫“序”很可能與他書中文章不貼,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也是借他的題說自己的話,不期然處總有碰頭的地方。《接近世紀初》是因病歇筆一年之後,有換了人間的心情。具體什麼樣的要求想不太起來了,可能是指定的議題,也可能是自定。跨世紀的人,有一種嬗變的焦慮,造物似乎也是有安排,給時間刻度,好範約洪荒,比如竹的節,樹的年輪。所以,就是社會的普遍性暗示,算一個座標吧。第三篇《英特納雄耐爾》,又要涉及一個人,陳映真。倘若真有思想史這一說,在我,便是貫穿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天。中國大陸迅疾走完資本經濟前期、中期以及後期,從孤立到進全球體系,再又迴歸中國國情,他,一個亞洲後發展地區的預言人,國際共產主義理想的明日黃花,引領著我,走去無可望見的希望。這樣,就來到第三部分,以《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承上啟下,然後四次發言,分散在二十一世紀的十幾個年頭。一個小說者,在文本以外的聲音,可能最具思想的外形,但也最可能露怯。以虛構為職業的人也許不該在現實中多說話,因為我們常常混淆真偽,“想當然”錯成“所以然”。就像說禪,不能說,不能說,一說就是錯。

第四部分佔全輯篇幅半數以上,寫作時間比較接近現在,實是多年學習與實踐的感想心得,文學和藝術的觀點,對於思想來說,未免太過具體。可是,我們這樣的人,不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思想的嗎?我們做的活計,堪稱莫須有,好比《紅樓夢》太虛幻境的楹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思想本來應該讓存在更明晰,我們卻相反,讓世界變得模糊、曖昧、搖曳不定,彷彿物體在光影裡的邊緣,也許這就是我們的思想史。從這裡說,這部分應是專輯的主體,之前則可作附錄。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共讀書評

《成長初始革命年》@路

這本書用一個非常有趣也非常朗朗上口的書名抓住了我,但於此同時也萌生困惑。到底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成長與革命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在我看來這是非常有趣的一種切入角度。如同《成長初始革命年》篇首所言,如“以演藝的方式看歷史”,多少有些“草蛇灰線春秋筆法”,然而事實上,這更涉及“生活的理想”。跟隨著王安憶的書寫,我們不再跟隨著歷史的視角去審視歷史,恢弘的宏大敘事被隱藏起來,個體生活的細部被挖掘、被呈現、被塑造。從時代特色、建築環境到“淮揚菜餚”、保姆奶媽,以至於種種更具煙火氣的衣食住行、市民生活,一個一個被建構了起來。身為作者的書寫,常常是自覺的、疏離的,必須將自己拔出某個高度,方可俯瞰全局,字字珠璣描摹勾畫。然而王安憶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她選擇了作為一個在場的經歷者而發聲,時間是彼時,地點是彼處。歷史的來龍去脈是後世的言說,而對於當時的人們而言,生活便是生活的本身。這就意味著文字更加的間離、獨特、局部,並且情感充沛。這就是為什麼本書包括這篇散文在內的諸篇文章引人細讀,但又不易進入。作者選擇的是自我沉浸,並誘導讀者一同沉浸,文字如記憶與情緒是流動著的,而要捕捉這種流動的存在,需要放下讀者的包袱,站到作者的那一側去。成長初始革命年,終究在個體的生命記憶中留下來的還是成長,而革命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在整本書,四輯內容之中,最喜歡的還是輯四。輯一擁有濃郁的地誌書寫傾向,前後關聯,彼此為延伸;輯二在形式上是思辨性短文,輯三作為對話和講演錄,足夠真實、足夠有力,但缺乏細緻的鋪陳和結構性的敘述,更像是興之所至的自由舞蹈。而當輯四迴歸到文學批評的範疇中來,王安憶身為讀者的敏銳性和身為作家的創造力交融在了一起,反而更成為了兼具獨特性和趣味性的存在。之前閱讀過王安憶《雅緻的結構》,她的書評並非是精準的學術批評,拆解與重構固然有趣,但她似乎更在意從個人的視角予以重述。《杜蘭葛山莊》《誰帶回了杜倫迪娜》《斯通納》皆為如此。她為我們重述故事,但從個體的經驗與感受出發,其中穿插想象、猜測,或是與其閱讀經驗相關的聯想。我必須承認,這不是我最喜歡的書評類型,但是它足以給我提供一種嶄新的閱讀體驗,這種體驗與閱讀王安憶的小說、或是本書前幾篇散文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我被裹挾進了王安憶的視角,去審視這幾部文學作品。批評的核心從文本,置換到了讀者。身為閱讀經驗狹窄有限的讀者,這或許有些令人些許不安。但所幸王安憶擁有身為老師的經驗和技藝,她有足夠好的節奏將自己的體悟與情感緩陳鋪開。於是我們看到,噢,原來作家,是這樣看書的,原來作家是這樣將自己代入其他作家的作品之中的。那麼,或許,我們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式呢?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餘霜仁

(一)

這是我第一次系統且持續地閱讀王安憶的散文。上一次讀王安憶,還是《紅豆生南國》。不可否認有我個人閱讀喜好的原因,我始終對散文多幾分偏愛,但這本《成長初始革命年》的確重塑了我對王安憶的認知。整本集子的脈絡,王安憶早在自序中便已坦言。這是一段由尋根而始的旅程,追溯沉思,一路風雨,“經驗被過度地揮霍,來不及積蓄能量,開發新世界”,輯一呈現的便是這樣一個迷茫的王安憶。輯二則是承上啟下的幾篇文章,從 1989 到 2003,關於舊友與人事,關於彼時的中國。輯三是一篇對談和幾篇演講稿,內容逐漸向輯四靠攏——王安憶眼中的文學藝術,文學藝術領域的王安憶。

(二)

在文學史評價中,對王安憶的定位總離不開“尋根文學”,她的作品也的確呈現出極為典型的地域特色和追溯式情感。不欲從學理的角度凹術語解讀(當然,我也坦誠自己在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非專業),我想試著在王安憶的敘述中找到共情,進而產生對其“尋根”之行的非理性認同。輯一的三篇文章給了我一個朦朧的答案,每一篇文章裡出現的王安憶都不是完整的,她們甚至彼此獨立於不同的時空。但奇妙的是,她們又都統一於某種情感。這種情感源於對來處的追問,又在追問中醞釀至醇厚。茹家漊石橋下的烏篷船見證著岸上的人事變遷,正如王安憶所寫,“烏篷船向我湧來,轉眼間到了身後,好像一起呼喚著我生命中隱藏的回憶”。這一路的追尋,是尋祖溯源,卻也不僅如此,還有那對自我身份的不斷反思與確認,迷茫與調試。也正是由此,王安憶才終在寫作中呈現以完整的“王安憶”。

《成長初始革命年》

@nan

小弄堂大世界的角度,詮釋五十年代新舊交替的生活哲學、社會哲學的完美投射。人物之間相互對立呼應。也不斷地用兩級對比、轉化甚至多層對比平行交錯的方式闡述對《成長初始革命年》社會發展進程的演變。從孩童到保姆們革命乃至反叛的意識,用一種曼妙遊離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左翼文學對“階級”意識的強調也不同層次地反映到住在三樓的外婆以及那個三樓小女孩的孤獨和焦急迫切的融合。所謂的“俯瞰人間,頭頂的是藍天”的階級視野,不同角色映射社會交往的人與人的生存狀態,衝突、融合、混雜、矛盾、貌合神離的時代變革文化。年代塑造了歷史階段的變革,王安憶生活在歷史階段中,時而啟用孩童的視角、乾淨的筆法、平行的對立關係推動情節的起伏,回味深刻、筆調流暢,用歷史引發現實與未來的思考,新時代、新韌性、新期待。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鏡中行深

在歷史的浪潮席捲之下,人的力量是極其微弱的,被裹挾著往前。在泛政治化的年代中,每個人都受到不同層級的影響。面對政權的更迭、階層的變遷、地域的轉換,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在這其中所呈現出的變化。每個人都在變化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新角色,但這也需要一個準備的過程。就連這座城市都還沒做好身份轉變,何況身處其中的人呢。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一棟樓裡不同人家就因各種或現或隱的因由,在飲食、在起居、在勞作、在語言中出現了各式差別。更多的差別體現在人與人之間交往中。孩子的友誼因為政治也蒙上了一層陰影。孩子之間的親暱都會受到干預。但在適應和習慣之後,人還是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各得其所地達到一種在泛政治化生活下的平衡。有的可謂是妥協、有的可謂是抵抗,無論是何種表現,都是在革命化時代,被日常生活馴化後人們地選擇。

《成長初始革命年》@fw

王安憶老師的文字異常好讀,書頁翻動間仿若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這篇《成長初始革命年》是與本書同名的一篇文章,王安憶老師落腳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她的家中,向我們講述她所經歷的故事……總是擔心過往的故事讀起來不那麼容易,畢竟是真真切切地要走進另一個年代去看事情,擔心彷彿是必需品。但王安憶老師文字是有律動的,活潑中自帶有自己的節奏,但是又剋制,沒有喧鬧,也沒有歇斯底里,平靜中自帶有一種力量。也正是這股力量牽引著我,懷著好奇而期待的目光讀下去。伴著閱讀,缺席的過往在我眼前浮現,雖說是走馬觀花似的……但終歸“片面地”瞭解吸收了。老師的語言有意思的在於,既有“一勺麵糊放下去,圓圓的荷葉般浮在鍋底,油珠子圍著周邊滋滋地冒泡,真是香甜”,又有“那時,我們是十二三歲的年紀,日子過得不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沒經過什麼事的,風暴襲來,我們在一條船上。”是輕描淡寫的的穩重感,很容易進入人的內心,不知不覺間生成一種歷史的共情。是一種難得的感受。個人最強烈的感情衝擊來自文中:“我母親最愛提及越劇《紅樓夢》裡,黛玉焚稿的兩句唱詞:‘我一生,與詩書作了閨中伴,和筆墨結下骨肉親。’”不僅僅是文字本身帶來的感動,而是就像王安憶老師說的那樣,在這樣粗獷的奔放的生活裡,還留存的這一絲娟秀格調,想來實在令人動容。文章的最後一段,以殘忍收尾。但又是一種平淡的殘忍,一個個老人的去世,彷彿送走一個時代。明天,廣播體操音樂聲中新的一天,又將開始了……

《兩個69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

殘酷而荒誕的青春?@琳琬

王安憶老師與我父母是生在同時代的人,“老三屆”是他們那一代人獨有的標記,這個標籤意味太多,是家國、個人命運的攪拌機,強大的功力影響過於長遠。但這篇對話體的文章,卻運用了本書中最輕鬆自如又蘊涵深意的筆法。相比之下,當我們和更年少者紛紛開始哀嘆什麼“致我們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時,真有矯情之嫌。這兩位在經歷上山下鄉的再教育後,能夠以平和審慎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青春歲月的 69 屆初中生,是何其幸運。這要歸於他們的天分品性以及種種機緣巧合,使他們在並未接受完整系統的學校教育條件下,仍能夠成為獨立思考有見解的人,這在那一批人中十分難得與珍貴。至少,他們成為老三屆的發聲代表,讓他們的過往沒有煙消雲散,以第一人稱的主體敘事留在了歷史中。 文中有個詞用的很妙,那就是他們真的是被“捉弄”得很慘的一代人,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從優渥的城市到落後的農村,以為自己會大有作為卻最終迎來信仰價值觀的崩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一生再未在智識上開化,從事非專業技術性的簡單職業了以為生,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但他們的付出慘痛到什麼也無法補償。我讀過一些知青文學傷痕文學,如史鐵生,張賢亮,竹林等的小說,外加家中真人真事,對王安憶和陳思和所討論的話題很能做“移情”的理解。記得 15 年時我為一部舞劇《戈壁青春》寫評論,講的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主題,編導的父母就是“三線”工作人員,我感到他的創作有血有肉,只有蓬勃熾烈的青春,才會為戈壁帶去生命的希望。王安憶老師反思的回望和書寫,則同樣是不可或缺的調子,是多年沉澱下來的洞見。多年前,我和父母春節時去一位親戚家,那家老人非常自豪地給所有人播放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又移民的子女的日常生活錄像,優越感溢於言表,除物質豐裕外,我感到那更是一種眼界和見識上的居高臨下。而我們身為老三屆的後代,很多人的家長僅有小學文化水平,漢語拼音都不會,實在無力為孩子規劃未來提供健全的家庭教育環境。現實就是這麼赤裸裸,老三屆心裡的苦和怨,被壓抑而失聲。最後,他們倆人的討論落到文學中的“性”這個敏感的話題上,其實是指對人本能與天性的直面和尊重。王安憶老師的作品,是她的性格的真實流露,不扯進歷史社會的宏大主題,關注個體的生活軌跡,這是經歷了之後的徹悟,自帶神聖的光暈。被蠱惑,被拋棄,又堅強地爬起來,繼續跋涉,埋葬青春,憑弔,年華似水。感謝王陳二位師長為我們解讀這其中的殘酷與荒誕,又讓我們敬畏這之中的堅忍與不屈。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教育的意義》@鏡中行深

王安憶在畢業典禮上的發言,涉及到“無用的價值”、“不要過於追求效率”、“不要急於加入競爭”,這其實與現在的流行教育觀有點背道而馳。不合時宜的言論在當下,有時具有特別難能可貴的意義。現在確實是進入了一個效率至上的社會。工具理性主導著許多人的行事原則和價值判斷。工具理性的人生設計,即是設定一個個實用的、功利的目標,合理有效地去實現。有用的價值、追求效率和競爭恰恰符合工具理性主流價值觀。但是“有用”與“無用”的區別究竟在哪,一時一事的有用即為有用嗎?顯然不少人心目中是這麼認為的。落實到高校教育,有一個很嚴重的現象,就是很多大學生沒有讀書的習慣了。這裡的書不指教材類的書籍。據調查和了解,愛讀書、有讀書習慣的學生真是少之又少。哪怕是學習成績排名靠前的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學金的學生,都很坦誠地說沒有閱讀的習慣。僅有的閱讀一定與考試相關。他們所有行為的出發點背後會有一個很直接的目的:獲得獎學金、取得某個比賽的等級獎、考某種證,找好工作。一切的追逐都要落實到一張張證書、獎狀的量化呈現。更別提學校和教師非常在意從這些層面去鼓勵學生,因為量化的數據和學校的排名,老師職稱的提升密切相關。 如果從即時的有用性角度而言,那麼良好的閱讀習慣、文史哲社科等方面書籍的涉獵一時也許沒法給予切實的幫助。但是無用價值的積累,不追求效率不注重競爭的學習對於個人更卓越品質、品位的提升可能才更有助益。不注重外在名與利,更關注自己的內心愛好與自我充實,這是價值理性追求的重點。與個人而言,注重價值理性觀念的培養,能為對個人底蘊的積累,知識的獲取,視野的開闊,能力的提升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總之,超越功利實用,不執迷於量化的結果也許是教育更深邃更核心的意義。

《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梅

“它不厚重,甚至有些散亂,但它足夠輕,讓你可以離開地面,回望時代。” 看到本書編輯這句話即興的一些思緒表達出來。 一下子就想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在大時代面前,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輕如鴻毛,在戰爭和混亂年代更甚,人的生命可以隨意碾壓。我們無法選擇時代,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救。 最近我在想,五四時期那些青年學生他們紛紛投身革命還成立進步小組。陳獨秀李大釗辦《新青年》 《每週評論》,時代賦予他們使命和責任,他們的革命激情革命行動影響了整個大時代的命運。自救並且自強,這是有志青年的勝利之路。那麼,拉回當今社會,全民閱讀大潮中一個個線上線下的讀書會應運而生,人們特別是青年和學生紛紛參與進來,深度思考衝擊精神陣地,更年輕的人更深刻地思考宇宙萬物共生共存。當書籍向我們打開更加寬廣的大門時,我們會選擇放下那些負累、糾纏、迷惘,而去追求生命的新生。在數字時代,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依然選擇了《單讀》這本小小的口袋書,我們讀新北京人讀梁啟超讀到未來去,我們聚合在此處,人人發出聲音 ,或年輕或激昂或深沉或深情的聲音,於是北京聽到了深圳聽到了倫敦也聽到了地球也聽到了。新青年,大時代。書,就是思想就是陣地就是青年的家園。Open the books , and follow your heart.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今年 6 月,我們在全國招募了 80 位幸運讀者,搶先閱讀王安憶老師的新書《成長初始革命年》,因試讀本數量有限,當時許多讀者收到的是出版社的打印紙稿,現在書籍已經全面印刷出廠。大家針對這本散文集中不同篇章,探討革命與成長的關係,跟隨小說家的思想漫遊,飛越時代,體驗更加廣闊的生活,今天我們就與大家一起分享部分讀者的思考與感悟。

9 月份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組織單讀新刊《單讀 20:新新新青年》的共讀活動,如果你已入手,也歡迎加入共讀群(微信號:editorialows2 ),和數百位讀者一起交流閱讀體驗。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

王安憶 著

譯林出版社 出版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跨越半世紀,一個人的思想史

《成長初始革命年》以散文《茹家漊》開篇。那是 1986 年的行旅,去到浙江紹興,拜文友協助,查訪母系祖居。從背景看,正是尋根文學發起,大傢伙紛紛投奔“文學的根”。有的入徑地緣,向山川河流進發;有的倒溯時間,訪問古城古鎮古村。大到宇宙歷史;小至家庭起源,兩頭都是虛空茫然,正合小說竊意。回到《茹家漊》內文,則有著話說從頭的意思。從 1986 往回算,寫作約有七八個年頭,還在情緒的主導下,世事與青春都在平息騷動,漸趨安穩。其實是個迷茫階段,經驗被過度地揮霍,來不及積蓄能量,開發新世界。同時呢,也意味著形勢要有轉折。《成長初始革命年》和《魏莊》可視作延伸和繼續。於是,就讓這一輯起句,比興出下文。

第二部分由四個短文合成,分別於 1989、1995、1997 和 2003,應稿約而成章。《我的同學董小蘋》已想不起事由,寫的是兒時小夥伴,放在第二輯篇首,正與上一輯交集,像是過渡。《重建象牙塔》是替陳思和的文論集作序,我夠不上了解他的思想,熟悉的是他這個人,我們同齡,同屆,住同一條街,俗話叫做“街坊”,但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新時期文學方才照面,進行《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對話》,算得上以文會友。所寫“序”很可能與他書中文章不貼,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也是借他的題說自己的話,不期然處總有碰頭的地方。《接近世紀初》是因病歇筆一年之後,有換了人間的心情。具體什麼樣的要求想不太起來了,可能是指定的議題,也可能是自定。跨世紀的人,有一種嬗變的焦慮,造物似乎也是有安排,給時間刻度,好範約洪荒,比如竹的節,樹的年輪。所以,就是社會的普遍性暗示,算一個座標吧。第三篇《英特納雄耐爾》,又要涉及一個人,陳映真。倘若真有思想史這一說,在我,便是貫穿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天。中國大陸迅疾走完資本經濟前期、中期以及後期,從孤立到進全球體系,再又迴歸中國國情,他,一個亞洲後發展地區的預言人,國際共產主義理想的明日黃花,引領著我,走去無可望見的希望。這樣,就來到第三部分,以《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承上啟下,然後四次發言,分散在二十一世紀的十幾個年頭。一個小說者,在文本以外的聲音,可能最具思想的外形,但也最可能露怯。以虛構為職業的人也許不該在現實中多說話,因為我們常常混淆真偽,“想當然”錯成“所以然”。就像說禪,不能說,不能說,一說就是錯。

第四部分佔全輯篇幅半數以上,寫作時間比較接近現在,實是多年學習與實踐的感想心得,文學和藝術的觀點,對於思想來說,未免太過具體。可是,我們這樣的人,不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思想的嗎?我們做的活計,堪稱莫須有,好比《紅樓夢》太虛幻境的楹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思想本來應該讓存在更明晰,我們卻相反,讓世界變得模糊、曖昧、搖曳不定,彷彿物體在光影裡的邊緣,也許這就是我們的思想史。從這裡說,這部分應是專輯的主體,之前則可作附錄。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共讀書評

《成長初始革命年》@路

這本書用一個非常有趣也非常朗朗上口的書名抓住了我,但於此同時也萌生困惑。到底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成長與革命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在我看來這是非常有趣的一種切入角度。如同《成長初始革命年》篇首所言,如“以演藝的方式看歷史”,多少有些“草蛇灰線春秋筆法”,然而事實上,這更涉及“生活的理想”。跟隨著王安憶的書寫,我們不再跟隨著歷史的視角去審視歷史,恢弘的宏大敘事被隱藏起來,個體生活的細部被挖掘、被呈現、被塑造。從時代特色、建築環境到“淮揚菜餚”、保姆奶媽,以至於種種更具煙火氣的衣食住行、市民生活,一個一個被建構了起來。身為作者的書寫,常常是自覺的、疏離的,必須將自己拔出某個高度,方可俯瞰全局,字字珠璣描摹勾畫。然而王安憶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她選擇了作為一個在場的經歷者而發聲,時間是彼時,地點是彼處。歷史的來龍去脈是後世的言說,而對於當時的人們而言,生活便是生活的本身。這就意味著文字更加的間離、獨特、局部,並且情感充沛。這就是為什麼本書包括這篇散文在內的諸篇文章引人細讀,但又不易進入。作者選擇的是自我沉浸,並誘導讀者一同沉浸,文字如記憶與情緒是流動著的,而要捕捉這種流動的存在,需要放下讀者的包袱,站到作者的那一側去。成長初始革命年,終究在個體的生命記憶中留下來的還是成長,而革命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在整本書,四輯內容之中,最喜歡的還是輯四。輯一擁有濃郁的地誌書寫傾向,前後關聯,彼此為延伸;輯二在形式上是思辨性短文,輯三作為對話和講演錄,足夠真實、足夠有力,但缺乏細緻的鋪陳和結構性的敘述,更像是興之所至的自由舞蹈。而當輯四迴歸到文學批評的範疇中來,王安憶身為讀者的敏銳性和身為作家的創造力交融在了一起,反而更成為了兼具獨特性和趣味性的存在。之前閱讀過王安憶《雅緻的結構》,她的書評並非是精準的學術批評,拆解與重構固然有趣,但她似乎更在意從個人的視角予以重述。《杜蘭葛山莊》《誰帶回了杜倫迪娜》《斯通納》皆為如此。她為我們重述故事,但從個體的經驗與感受出發,其中穿插想象、猜測,或是與其閱讀經驗相關的聯想。我必須承認,這不是我最喜歡的書評類型,但是它足以給我提供一種嶄新的閱讀體驗,這種體驗與閱讀王安憶的小說、或是本書前幾篇散文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我被裹挾進了王安憶的視角,去審視這幾部文學作品。批評的核心從文本,置換到了讀者。身為閱讀經驗狹窄有限的讀者,這或許有些令人些許不安。但所幸王安憶擁有身為老師的經驗和技藝,她有足夠好的節奏將自己的體悟與情感緩陳鋪開。於是我們看到,噢,原來作家,是這樣看書的,原來作家是這樣將自己代入其他作家的作品之中的。那麼,或許,我們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式呢?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餘霜仁

(一)

這是我第一次系統且持續地閱讀王安憶的散文。上一次讀王安憶,還是《紅豆生南國》。不可否認有我個人閱讀喜好的原因,我始終對散文多幾分偏愛,但這本《成長初始革命年》的確重塑了我對王安憶的認知。整本集子的脈絡,王安憶早在自序中便已坦言。這是一段由尋根而始的旅程,追溯沉思,一路風雨,“經驗被過度地揮霍,來不及積蓄能量,開發新世界”,輯一呈現的便是這樣一個迷茫的王安憶。輯二則是承上啟下的幾篇文章,從 1989 到 2003,關於舊友與人事,關於彼時的中國。輯三是一篇對談和幾篇演講稿,內容逐漸向輯四靠攏——王安憶眼中的文學藝術,文學藝術領域的王安憶。

(二)

在文學史評價中,對王安憶的定位總離不開“尋根文學”,她的作品也的確呈現出極為典型的地域特色和追溯式情感。不欲從學理的角度凹術語解讀(當然,我也坦誠自己在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非專業),我想試著在王安憶的敘述中找到共情,進而產生對其“尋根”之行的非理性認同。輯一的三篇文章給了我一個朦朧的答案,每一篇文章裡出現的王安憶都不是完整的,她們甚至彼此獨立於不同的時空。但奇妙的是,她們又都統一於某種情感。這種情感源於對來處的追問,又在追問中醞釀至醇厚。茹家漊石橋下的烏篷船見證著岸上的人事變遷,正如王安憶所寫,“烏篷船向我湧來,轉眼間到了身後,好像一起呼喚著我生命中隱藏的回憶”。這一路的追尋,是尋祖溯源,卻也不僅如此,還有那對自我身份的不斷反思與確認,迷茫與調試。也正是由此,王安憶才終在寫作中呈現以完整的“王安憶”。

《成長初始革命年》

@nan

小弄堂大世界的角度,詮釋五十年代新舊交替的生活哲學、社會哲學的完美投射。人物之間相互對立呼應。也不斷地用兩級對比、轉化甚至多層對比平行交錯的方式闡述對《成長初始革命年》社會發展進程的演變。從孩童到保姆們革命乃至反叛的意識,用一種曼妙遊離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左翼文學對“階級”意識的強調也不同層次地反映到住在三樓的外婆以及那個三樓小女孩的孤獨和焦急迫切的融合。所謂的“俯瞰人間,頭頂的是藍天”的階級視野,不同角色映射社會交往的人與人的生存狀態,衝突、融合、混雜、矛盾、貌合神離的時代變革文化。年代塑造了歷史階段的變革,王安憶生活在歷史階段中,時而啟用孩童的視角、乾淨的筆法、平行的對立關係推動情節的起伏,回味深刻、筆調流暢,用歷史引發現實與未來的思考,新時代、新韌性、新期待。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鏡中行深

在歷史的浪潮席捲之下,人的力量是極其微弱的,被裹挾著往前。在泛政治化的年代中,每個人都受到不同層級的影響。面對政權的更迭、階層的變遷、地域的轉換,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在這其中所呈現出的變化。每個人都在變化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新角色,但這也需要一個準備的過程。就連這座城市都還沒做好身份轉變,何況身處其中的人呢。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一棟樓裡不同人家就因各種或現或隱的因由,在飲食、在起居、在勞作、在語言中出現了各式差別。更多的差別體現在人與人之間交往中。孩子的友誼因為政治也蒙上了一層陰影。孩子之間的親暱都會受到干預。但在適應和習慣之後,人還是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各得其所地達到一種在泛政治化生活下的平衡。有的可謂是妥協、有的可謂是抵抗,無論是何種表現,都是在革命化時代,被日常生活馴化後人們地選擇。

《成長初始革命年》@fw

王安憶老師的文字異常好讀,書頁翻動間仿若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這篇《成長初始革命年》是與本書同名的一篇文章,王安憶老師落腳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她的家中,向我們講述她所經歷的故事……總是擔心過往的故事讀起來不那麼容易,畢竟是真真切切地要走進另一個年代去看事情,擔心彷彿是必需品。但王安憶老師文字是有律動的,活潑中自帶有自己的節奏,但是又剋制,沒有喧鬧,也沒有歇斯底里,平靜中自帶有一種力量。也正是這股力量牽引著我,懷著好奇而期待的目光讀下去。伴著閱讀,缺席的過往在我眼前浮現,雖說是走馬觀花似的……但終歸“片面地”瞭解吸收了。老師的語言有意思的在於,既有“一勺麵糊放下去,圓圓的荷葉般浮在鍋底,油珠子圍著周邊滋滋地冒泡,真是香甜”,又有“那時,我們是十二三歲的年紀,日子過得不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沒經過什麼事的,風暴襲來,我們在一條船上。”是輕描淡寫的的穩重感,很容易進入人的內心,不知不覺間生成一種歷史的共情。是一種難得的感受。個人最強烈的感情衝擊來自文中:“我母親最愛提及越劇《紅樓夢》裡,黛玉焚稿的兩句唱詞:‘我一生,與詩書作了閨中伴,和筆墨結下骨肉親。’”不僅僅是文字本身帶來的感動,而是就像王安憶老師說的那樣,在這樣粗獷的奔放的生活裡,還留存的這一絲娟秀格調,想來實在令人動容。文章的最後一段,以殘忍收尾。但又是一種平淡的殘忍,一個個老人的去世,彷彿送走一個時代。明天,廣播體操音樂聲中新的一天,又將開始了……

《兩個69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

殘酷而荒誕的青春?@琳琬

王安憶老師與我父母是生在同時代的人,“老三屆”是他們那一代人獨有的標記,這個標籤意味太多,是家國、個人命運的攪拌機,強大的功力影響過於長遠。但這篇對話體的文章,卻運用了本書中最輕鬆自如又蘊涵深意的筆法。相比之下,當我們和更年少者紛紛開始哀嘆什麼“致我們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時,真有矯情之嫌。這兩位在經歷上山下鄉的再教育後,能夠以平和審慎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青春歲月的 69 屆初中生,是何其幸運。這要歸於他們的天分品性以及種種機緣巧合,使他們在並未接受完整系統的學校教育條件下,仍能夠成為獨立思考有見解的人,這在那一批人中十分難得與珍貴。至少,他們成為老三屆的發聲代表,讓他們的過往沒有煙消雲散,以第一人稱的主體敘事留在了歷史中。 文中有個詞用的很妙,那就是他們真的是被“捉弄”得很慘的一代人,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從優渥的城市到落後的農村,以為自己會大有作為卻最終迎來信仰價值觀的崩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一生再未在智識上開化,從事非專業技術性的簡單職業了以為生,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但他們的付出慘痛到什麼也無法補償。我讀過一些知青文學傷痕文學,如史鐵生,張賢亮,竹林等的小說,外加家中真人真事,對王安憶和陳思和所討論的話題很能做“移情”的理解。記得 15 年時我為一部舞劇《戈壁青春》寫評論,講的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主題,編導的父母就是“三線”工作人員,我感到他的創作有血有肉,只有蓬勃熾烈的青春,才會為戈壁帶去生命的希望。王安憶老師反思的回望和書寫,則同樣是不可或缺的調子,是多年沉澱下來的洞見。多年前,我和父母春節時去一位親戚家,那家老人非常自豪地給所有人播放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又移民的子女的日常生活錄像,優越感溢於言表,除物質豐裕外,我感到那更是一種眼界和見識上的居高臨下。而我們身為老三屆的後代,很多人的家長僅有小學文化水平,漢語拼音都不會,實在無力為孩子規劃未來提供健全的家庭教育環境。現實就是這麼赤裸裸,老三屆心裡的苦和怨,被壓抑而失聲。最後,他們倆人的討論落到文學中的“性”這個敏感的話題上,其實是指對人本能與天性的直面和尊重。王安憶老師的作品,是她的性格的真實流露,不扯進歷史社會的宏大主題,關注個體的生活軌跡,這是經歷了之後的徹悟,自帶神聖的光暈。被蠱惑,被拋棄,又堅強地爬起來,繼續跋涉,埋葬青春,憑弔,年華似水。感謝王陳二位師長為我們解讀這其中的殘酷與荒誕,又讓我們敬畏這之中的堅忍與不屈。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教育的意義》@鏡中行深

王安憶在畢業典禮上的發言,涉及到“無用的價值”、“不要過於追求效率”、“不要急於加入競爭”,這其實與現在的流行教育觀有點背道而馳。不合時宜的言論在當下,有時具有特別難能可貴的意義。現在確實是進入了一個效率至上的社會。工具理性主導著許多人的行事原則和價值判斷。工具理性的人生設計,即是設定一個個實用的、功利的目標,合理有效地去實現。有用的價值、追求效率和競爭恰恰符合工具理性主流價值觀。但是“有用”與“無用”的區別究竟在哪,一時一事的有用即為有用嗎?顯然不少人心目中是這麼認為的。落實到高校教育,有一個很嚴重的現象,就是很多大學生沒有讀書的習慣了。這裡的書不指教材類的書籍。據調查和了解,愛讀書、有讀書習慣的學生真是少之又少。哪怕是學習成績排名靠前的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學金的學生,都很坦誠地說沒有閱讀的習慣。僅有的閱讀一定與考試相關。他們所有行為的出發點背後會有一個很直接的目的:獲得獎學金、取得某個比賽的等級獎、考某種證,找好工作。一切的追逐都要落實到一張張證書、獎狀的量化呈現。更別提學校和教師非常在意從這些層面去鼓勵學生,因為量化的數據和學校的排名,老師職稱的提升密切相關。 如果從即時的有用性角度而言,那麼良好的閱讀習慣、文史哲社科等方面書籍的涉獵一時也許沒法給予切實的幫助。但是無用價值的積累,不追求效率不注重競爭的學習對於個人更卓越品質、品位的提升可能才更有助益。不注重外在名與利,更關注自己的內心愛好與自我充實,這是價值理性追求的重點。與個人而言,注重價值理性觀念的培養,能為對個人底蘊的積累,知識的獲取,視野的開闊,能力的提升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總之,超越功利實用,不執迷於量化的結果也許是教育更深邃更核心的意義。

《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梅

“它不厚重,甚至有些散亂,但它足夠輕,讓你可以離開地面,回望時代。” 看到本書編輯這句話即興的一些思緒表達出來。 一下子就想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在大時代面前,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輕如鴻毛,在戰爭和混亂年代更甚,人的生命可以隨意碾壓。我們無法選擇時代,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救。 最近我在想,五四時期那些青年學生他們紛紛投身革命還成立進步小組。陳獨秀李大釗辦《新青年》 《每週評論》,時代賦予他們使命和責任,他們的革命激情革命行動影響了整個大時代的命運。自救並且自強,這是有志青年的勝利之路。那麼,拉回當今社會,全民閱讀大潮中一個個線上線下的讀書會應運而生,人們特別是青年和學生紛紛參與進來,深度思考衝擊精神陣地,更年輕的人更深刻地思考宇宙萬物共生共存。當書籍向我們打開更加寬廣的大門時,我們會選擇放下那些負累、糾纏、迷惘,而去追求生命的新生。在數字時代,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依然選擇了《單讀》這本小小的口袋書,我們讀新北京人讀梁啟超讀到未來去,我們聚合在此處,人人發出聲音 ,或年輕或激昂或深沉或深情的聲音,於是北京聽到了深圳聽到了倫敦也聽到了地球也聽到了。新青年,大時代。書,就是思想就是陣地就是青年的家園。Open the books , and follow your heart.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編輯丨十三

題圖來自miu、卡卡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點擊上圖,預購《單讀 20 :新新新青年》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今年 6 月,我們在全國招募了 80 位幸運讀者,搶先閱讀王安憶老師的新書《成長初始革命年》,因試讀本數量有限,當時許多讀者收到的是出版社的打印紙稿,現在書籍已經全面印刷出廠。大家針對這本散文集中不同篇章,探討革命與成長的關係,跟隨小說家的思想漫遊,飛越時代,體驗更加廣闊的生活,今天我們就與大家一起分享部分讀者的思考與感悟。

9 月份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組織單讀新刊《單讀 20:新新新青年》的共讀活動,如果你已入手,也歡迎加入共讀群(微信號:editorialows2 ),和數百位讀者一起交流閱讀體驗。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

王安憶 著

譯林出版社 出版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跨越半世紀,一個人的思想史

《成長初始革命年》以散文《茹家漊》開篇。那是 1986 年的行旅,去到浙江紹興,拜文友協助,查訪母系祖居。從背景看,正是尋根文學發起,大傢伙紛紛投奔“文學的根”。有的入徑地緣,向山川河流進發;有的倒溯時間,訪問古城古鎮古村。大到宇宙歷史;小至家庭起源,兩頭都是虛空茫然,正合小說竊意。回到《茹家漊》內文,則有著話說從頭的意思。從 1986 往回算,寫作約有七八個年頭,還在情緒的主導下,世事與青春都在平息騷動,漸趨安穩。其實是個迷茫階段,經驗被過度地揮霍,來不及積蓄能量,開發新世界。同時呢,也意味著形勢要有轉折。《成長初始革命年》和《魏莊》可視作延伸和繼續。於是,就讓這一輯起句,比興出下文。

第二部分由四個短文合成,分別於 1989、1995、1997 和 2003,應稿約而成章。《我的同學董小蘋》已想不起事由,寫的是兒時小夥伴,放在第二輯篇首,正與上一輯交集,像是過渡。《重建象牙塔》是替陳思和的文論集作序,我夠不上了解他的思想,熟悉的是他這個人,我們同齡,同屆,住同一條街,俗話叫做“街坊”,但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新時期文學方才照面,進行《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對話》,算得上以文會友。所寫“序”很可能與他書中文章不貼,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也是借他的題說自己的話,不期然處總有碰頭的地方。《接近世紀初》是因病歇筆一年之後,有換了人間的心情。具體什麼樣的要求想不太起來了,可能是指定的議題,也可能是自定。跨世紀的人,有一種嬗變的焦慮,造物似乎也是有安排,給時間刻度,好範約洪荒,比如竹的節,樹的年輪。所以,就是社會的普遍性暗示,算一個座標吧。第三篇《英特納雄耐爾》,又要涉及一個人,陳映真。倘若真有思想史這一說,在我,便是貫穿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天。中國大陸迅疾走完資本經濟前期、中期以及後期,從孤立到進全球體系,再又迴歸中國國情,他,一個亞洲後發展地區的預言人,國際共產主義理想的明日黃花,引領著我,走去無可望見的希望。這樣,就來到第三部分,以《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承上啟下,然後四次發言,分散在二十一世紀的十幾個年頭。一個小說者,在文本以外的聲音,可能最具思想的外形,但也最可能露怯。以虛構為職業的人也許不該在現實中多說話,因為我們常常混淆真偽,“想當然”錯成“所以然”。就像說禪,不能說,不能說,一說就是錯。

第四部分佔全輯篇幅半數以上,寫作時間比較接近現在,實是多年學習與實踐的感想心得,文學和藝術的觀點,對於思想來說,未免太過具體。可是,我們這樣的人,不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思想的嗎?我們做的活計,堪稱莫須有,好比《紅樓夢》太虛幻境的楹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思想本來應該讓存在更明晰,我們卻相反,讓世界變得模糊、曖昧、搖曳不定,彷彿物體在光影裡的邊緣,也許這就是我們的思想史。從這裡說,這部分應是專輯的主體,之前則可作附錄。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共讀書評

《成長初始革命年》@路

這本書用一個非常有趣也非常朗朗上口的書名抓住了我,但於此同時也萌生困惑。到底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成長與革命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在我看來這是非常有趣的一種切入角度。如同《成長初始革命年》篇首所言,如“以演藝的方式看歷史”,多少有些“草蛇灰線春秋筆法”,然而事實上,這更涉及“生活的理想”。跟隨著王安憶的書寫,我們不再跟隨著歷史的視角去審視歷史,恢弘的宏大敘事被隱藏起來,個體生活的細部被挖掘、被呈現、被塑造。從時代特色、建築環境到“淮揚菜餚”、保姆奶媽,以至於種種更具煙火氣的衣食住行、市民生活,一個一個被建構了起來。身為作者的書寫,常常是自覺的、疏離的,必須將自己拔出某個高度,方可俯瞰全局,字字珠璣描摹勾畫。然而王安憶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她選擇了作為一個在場的經歷者而發聲,時間是彼時,地點是彼處。歷史的來龍去脈是後世的言說,而對於當時的人們而言,生活便是生活的本身。這就意味著文字更加的間離、獨特、局部,並且情感充沛。這就是為什麼本書包括這篇散文在內的諸篇文章引人細讀,但又不易進入。作者選擇的是自我沉浸,並誘導讀者一同沉浸,文字如記憶與情緒是流動著的,而要捕捉這種流動的存在,需要放下讀者的包袱,站到作者的那一側去。成長初始革命年,終究在個體的生命記憶中留下來的還是成長,而革命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在整本書,四輯內容之中,最喜歡的還是輯四。輯一擁有濃郁的地誌書寫傾向,前後關聯,彼此為延伸;輯二在形式上是思辨性短文,輯三作為對話和講演錄,足夠真實、足夠有力,但缺乏細緻的鋪陳和結構性的敘述,更像是興之所至的自由舞蹈。而當輯四迴歸到文學批評的範疇中來,王安憶身為讀者的敏銳性和身為作家的創造力交融在了一起,反而更成為了兼具獨特性和趣味性的存在。之前閱讀過王安憶《雅緻的結構》,她的書評並非是精準的學術批評,拆解與重構固然有趣,但她似乎更在意從個人的視角予以重述。《杜蘭葛山莊》《誰帶回了杜倫迪娜》《斯通納》皆為如此。她為我們重述故事,但從個體的經驗與感受出發,其中穿插想象、猜測,或是與其閱讀經驗相關的聯想。我必須承認,這不是我最喜歡的書評類型,但是它足以給我提供一種嶄新的閱讀體驗,這種體驗與閱讀王安憶的小說、或是本書前幾篇散文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我被裹挾進了王安憶的視角,去審視這幾部文學作品。批評的核心從文本,置換到了讀者。身為閱讀經驗狹窄有限的讀者,這或許有些令人些許不安。但所幸王安憶擁有身為老師的經驗和技藝,她有足夠好的節奏將自己的體悟與情感緩陳鋪開。於是我們看到,噢,原來作家,是這樣看書的,原來作家是這樣將自己代入其他作家的作品之中的。那麼,或許,我們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式呢?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餘霜仁

(一)

這是我第一次系統且持續地閱讀王安憶的散文。上一次讀王安憶,還是《紅豆生南國》。不可否認有我個人閱讀喜好的原因,我始終對散文多幾分偏愛,但這本《成長初始革命年》的確重塑了我對王安憶的認知。整本集子的脈絡,王安憶早在自序中便已坦言。這是一段由尋根而始的旅程,追溯沉思,一路風雨,“經驗被過度地揮霍,來不及積蓄能量,開發新世界”,輯一呈現的便是這樣一個迷茫的王安憶。輯二則是承上啟下的幾篇文章,從 1989 到 2003,關於舊友與人事,關於彼時的中國。輯三是一篇對談和幾篇演講稿,內容逐漸向輯四靠攏——王安憶眼中的文學藝術,文學藝術領域的王安憶。

(二)

在文學史評價中,對王安憶的定位總離不開“尋根文學”,她的作品也的確呈現出極為典型的地域特色和追溯式情感。不欲從學理的角度凹術語解讀(當然,我也坦誠自己在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非專業),我想試著在王安憶的敘述中找到共情,進而產生對其“尋根”之行的非理性認同。輯一的三篇文章給了我一個朦朧的答案,每一篇文章裡出現的王安憶都不是完整的,她們甚至彼此獨立於不同的時空。但奇妙的是,她們又都統一於某種情感。這種情感源於對來處的追問,又在追問中醞釀至醇厚。茹家漊石橋下的烏篷船見證著岸上的人事變遷,正如王安憶所寫,“烏篷船向我湧來,轉眼間到了身後,好像一起呼喚著我生命中隱藏的回憶”。這一路的追尋,是尋祖溯源,卻也不僅如此,還有那對自我身份的不斷反思與確認,迷茫與調試。也正是由此,王安憶才終在寫作中呈現以完整的“王安憶”。

《成長初始革命年》

@nan

小弄堂大世界的角度,詮釋五十年代新舊交替的生活哲學、社會哲學的完美投射。人物之間相互對立呼應。也不斷地用兩級對比、轉化甚至多層對比平行交錯的方式闡述對《成長初始革命年》社會發展進程的演變。從孩童到保姆們革命乃至反叛的意識,用一種曼妙遊離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左翼文學對“階級”意識的強調也不同層次地反映到住在三樓的外婆以及那個三樓小女孩的孤獨和焦急迫切的融合。所謂的“俯瞰人間,頭頂的是藍天”的階級視野,不同角色映射社會交往的人與人的生存狀態,衝突、融合、混雜、矛盾、貌合神離的時代變革文化。年代塑造了歷史階段的變革,王安憶生活在歷史階段中,時而啟用孩童的視角、乾淨的筆法、平行的對立關係推動情節的起伏,回味深刻、筆調流暢,用歷史引發現實與未來的思考,新時代、新韌性、新期待。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成長初始革命年》@鏡中行深

在歷史的浪潮席捲之下,人的力量是極其微弱的,被裹挾著往前。在泛政治化的年代中,每個人都受到不同層級的影響。面對政權的更迭、階層的變遷、地域的轉換,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在這其中所呈現出的變化。每個人都在變化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新角色,但這也需要一個準備的過程。就連這座城市都還沒做好身份轉變,何況身處其中的人呢。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一棟樓裡不同人家就因各種或現或隱的因由,在飲食、在起居、在勞作、在語言中出現了各式差別。更多的差別體現在人與人之間交往中。孩子的友誼因為政治也蒙上了一層陰影。孩子之間的親暱都會受到干預。但在適應和習慣之後,人還是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各得其所地達到一種在泛政治化生活下的平衡。有的可謂是妥協、有的可謂是抵抗,無論是何種表現,都是在革命化時代,被日常生活馴化後人們地選擇。

《成長初始革命年》@fw

王安憶老師的文字異常好讀,書頁翻動間仿若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這篇《成長初始革命年》是與本書同名的一篇文章,王安憶老師落腳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她的家中,向我們講述她所經歷的故事……總是擔心過往的故事讀起來不那麼容易,畢竟是真真切切地要走進另一個年代去看事情,擔心彷彿是必需品。但王安憶老師文字是有律動的,活潑中自帶有自己的節奏,但是又剋制,沒有喧鬧,也沒有歇斯底里,平靜中自帶有一種力量。也正是這股力量牽引著我,懷著好奇而期待的目光讀下去。伴著閱讀,缺席的過往在我眼前浮現,雖說是走馬觀花似的……但終歸“片面地”瞭解吸收了。老師的語言有意思的在於,既有“一勺麵糊放下去,圓圓的荷葉般浮在鍋底,油珠子圍著周邊滋滋地冒泡,真是香甜”,又有“那時,我們是十二三歲的年紀,日子過得不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沒經過什麼事的,風暴襲來,我們在一條船上。”是輕描淡寫的的穩重感,很容易進入人的內心,不知不覺間生成一種歷史的共情。是一種難得的感受。個人最強烈的感情衝擊來自文中:“我母親最愛提及越劇《紅樓夢》裡,黛玉焚稿的兩句唱詞:‘我一生,與詩書作了閨中伴,和筆墨結下骨肉親。’”不僅僅是文字本身帶來的感動,而是就像王安憶老師說的那樣,在這樣粗獷的奔放的生活裡,還留存的這一絲娟秀格調,想來實在令人動容。文章的最後一段,以殘忍收尾。但又是一種平淡的殘忍,一個個老人的去世,彷彿送走一個時代。明天,廣播體操音樂聲中新的一天,又將開始了……

《兩個69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

殘酷而荒誕的青春?@琳琬

王安憶老師與我父母是生在同時代的人,“老三屆”是他們那一代人獨有的標記,這個標籤意味太多,是家國、個人命運的攪拌機,強大的功力影響過於長遠。但這篇對話體的文章,卻運用了本書中最輕鬆自如又蘊涵深意的筆法。相比之下,當我們和更年少者紛紛開始哀嘆什麼“致我們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時,真有矯情之嫌。這兩位在經歷上山下鄉的再教育後,能夠以平和審慎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青春歲月的 69 屆初中生,是何其幸運。這要歸於他們的天分品性以及種種機緣巧合,使他們在並未接受完整系統的學校教育條件下,仍能夠成為獨立思考有見解的人,這在那一批人中十分難得與珍貴。至少,他們成為老三屆的發聲代表,讓他們的過往沒有煙消雲散,以第一人稱的主體敘事留在了歷史中。 文中有個詞用的很妙,那就是他們真的是被“捉弄”得很慘的一代人,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從優渥的城市到落後的農村,以為自己會大有作為卻最終迎來信仰價值觀的崩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一生再未在智識上開化,從事非專業技術性的簡單職業了以為生,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但他們的付出慘痛到什麼也無法補償。我讀過一些知青文學傷痕文學,如史鐵生,張賢亮,竹林等的小說,外加家中真人真事,對王安憶和陳思和所討論的話題很能做“移情”的理解。記得 15 年時我為一部舞劇《戈壁青春》寫評論,講的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主題,編導的父母就是“三線”工作人員,我感到他的創作有血有肉,只有蓬勃熾烈的青春,才會為戈壁帶去生命的希望。王安憶老師反思的回望和書寫,則同樣是不可或缺的調子,是多年沉澱下來的洞見。多年前,我和父母春節時去一位親戚家,那家老人非常自豪地給所有人播放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又移民的子女的日常生活錄像,優越感溢於言表,除物質豐裕外,我感到那更是一種眼界和見識上的居高臨下。而我們身為老三屆的後代,很多人的家長僅有小學文化水平,漢語拼音都不會,實在無力為孩子規劃未來提供健全的家庭教育環境。現實就是這麼赤裸裸,老三屆心裡的苦和怨,被壓抑而失聲。最後,他們倆人的討論落到文學中的“性”這個敏感的話題上,其實是指對人本能與天性的直面和尊重。王安憶老師的作品,是她的性格的真實流露,不扯進歷史社會的宏大主題,關注個體的生活軌跡,這是經歷了之後的徹悟,自帶神聖的光暈。被蠱惑,被拋棄,又堅強地爬起來,繼續跋涉,埋葬青春,憑弔,年華似水。感謝王陳二位師長為我們解讀這其中的殘酷與荒誕,又讓我們敬畏這之中的堅忍與不屈。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教育的意義》@鏡中行深

王安憶在畢業典禮上的發言,涉及到“無用的價值”、“不要過於追求效率”、“不要急於加入競爭”,這其實與現在的流行教育觀有點背道而馳。不合時宜的言論在當下,有時具有特別難能可貴的意義。現在確實是進入了一個效率至上的社會。工具理性主導著許多人的行事原則和價值判斷。工具理性的人生設計,即是設定一個個實用的、功利的目標,合理有效地去實現。有用的價值、追求效率和競爭恰恰符合工具理性主流價值觀。但是“有用”與“無用”的區別究竟在哪,一時一事的有用即為有用嗎?顯然不少人心目中是這麼認為的。落實到高校教育,有一個很嚴重的現象,就是很多大學生沒有讀書的習慣了。這裡的書不指教材類的書籍。據調查和了解,愛讀書、有讀書習慣的學生真是少之又少。哪怕是學習成績排名靠前的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學金的學生,都很坦誠地說沒有閱讀的習慣。僅有的閱讀一定與考試相關。他們所有行為的出發點背後會有一個很直接的目的:獲得獎學金、取得某個比賽的等級獎、考某種證,找好工作。一切的追逐都要落實到一張張證書、獎狀的量化呈現。更別提學校和教師非常在意從這些層面去鼓勵學生,因為量化的數據和學校的排名,老師職稱的提升密切相關。 如果從即時的有用性角度而言,那麼良好的閱讀習慣、文史哲社科等方面書籍的涉獵一時也許沒法給予切實的幫助。但是無用價值的積累,不追求效率不注重競爭的學習對於個人更卓越品質、品位的提升可能才更有助益。不注重外在名與利,更關注自己的內心愛好與自我充實,這是價值理性追求的重點。與個人而言,注重價值理性觀念的培養,能為對個人底蘊的積累,知識的獲取,視野的開闊,能力的提升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總之,超越功利實用,不執迷於量化的結果也許是教育更深邃更核心的意義。

《兩個 69 屆初中生的即興對話》@梅

“它不厚重,甚至有些散亂,但它足夠輕,讓你可以離開地面,回望時代。” 看到本書編輯這句話即興的一些思緒表達出來。 一下子就想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在大時代面前,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輕如鴻毛,在戰爭和混亂年代更甚,人的生命可以隨意碾壓。我們無法選擇時代,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救。 最近我在想,五四時期那些青年學生他們紛紛投身革命還成立進步小組。陳獨秀李大釗辦《新青年》 《每週評論》,時代賦予他們使命和責任,他們的革命激情革命行動影響了整個大時代的命運。自救並且自強,這是有志青年的勝利之路。那麼,拉回當今社會,全民閱讀大潮中一個個線上線下的讀書會應運而生,人們特別是青年和學生紛紛參與進來,深度思考衝擊精神陣地,更年輕的人更深刻地思考宇宙萬物共生共存。當書籍向我們打開更加寬廣的大門時,我們會選擇放下那些負累、糾纏、迷惘,而去追求生命的新生。在數字時代,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依然選擇了《單讀》這本小小的口袋書,我們讀新北京人讀梁啟超讀到未來去,我們聚合在此處,人人發出聲音 ,或年輕或激昂或深沉或深情的聲音,於是北京聽到了深圳聽到了倫敦也聽到了地球也聽到了。新青年,大時代。書,就是思想就是陣地就是青年的家園。Open the books , and follow your heart.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編輯丨十三

題圖來自miu、卡卡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點擊上圖,預購《單讀 20 :新新新青年》

這時代總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單讀共讀

▼▼新青年,你的思想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