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全年級文學常識總結

文學 詩歌 藝術 小說 北斗升學助手 北斗升學助手 2017-08-28

文學常識總結(九年級上冊)

1、《沁園春 雪》是一首 詞 (體裁),“沁園春”是詞牌名 ,“雪” 是 題目 。

選自《毛澤東詩集》 ,作者毛澤東 是湖南湘潭人。這首詞分上下兩片。上片描寫北國雪景,展現祖國山河的壯麗;下片由祖國山河的壯麗引出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抒發詩人的抱負。

2、《雨說——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作者是臺灣當代著名詩人 鄭愁予 。這首詩是

詩人借春雨的擬人化形象,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充滿“愛心”的傾訴,是詩人心靈唱出

的一曲動人心絃的愛之歌。

3、《敬業與樂業》選自《飲冰室合集》 ,作者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中國近

代的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

這篇演講,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

演講一開始,梁啟超就引用國人熟悉的儒家經典《禮記》和道家經典《老子》中的格言,開宗明義地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下來,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最後,又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全文旨意。

4、《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是法國浪漫主義浪漫主義 主義作家 雨果 。本文選自《雨果文集 。其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長篇小說。

這篇演說,是對人類先賢的崇高禮讚,對思想與人格力量的熱情頌揚,也是對人類社會永遠需要的正義的吶喊、對良知的呼喚。

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主義哲學家、史學家、文學家。代表作有《哲學書簡》、《形而上學論》等。

盧梭(1712——1778)是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

5、《傅雷家書兩則》選自《傅雷家書》,作者傅雷 。他是翻譯家 、 文藝評論 家,翻譯作品達34部。

這兩封家書,分別寫於兒子消沉苦悶和欣喜成功的時候,從兩個方面表達了傅雷對人生的深刻體悟、對兒子的殷殷期望;以兩種不同的風格展現出傅雷對兒子的舐犢深情,以及對音樂藝術的真切感受。

6、魯迅原名周樹人 ,字豫才 , 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 文學家、 思想家、革命家 ,著有小說,散文、詩歌、雜文等文學作品,,大都收集在《魯迅全集》裡。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們學過他的散文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 ;小說集有《吶喊》、《彷徨》 .我們學過他的小說有《故鄉》、《社戲》、《孔乙己》;他的散文詩集是《野草》 , 我們學過他的《雪》 ;雜文集有《墳》、《熱風》、《華蓋集》、《且介亭雜文 》,學過的作品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出自他的《且介亭雜文 》。

7、《孤獨之旅》節選自《草房子》 ,作者曹文軒。著有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

8、《我的叔叔于勒》選自 法 國著名文學家 莫泊桑 的短篇小說集《羊脂球》 。他是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他的重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鍊》等。

9、《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作者是羅迦·費·因格,。美國實業家。

議論文常常用設問句。設問是一種無疑而問、自問自答的修辭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導思考,突出某些內容,使文勢有變化,起波瀾。

10、《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76年獲諾貝爾獎。

11、《短文兩篇》中《談讀書》作者培根,英國哲學家、作家。著有。

《不求甚解》的作者是馬南邨 ,原名鄧拓, 當 代作家。

12、《智取生辰綱》節選自《水滸》,又稱《水滸傳》,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白話 小說。作者施耐庵 ,是 元末明初人。

“智取生辰綱”寫的是楊志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樑世傑的派遣,押送生辰綱往東京,在途中被 晁蓋 、

吳用 等人奪取的經過。

13、《楊修之死》節選自《三國演義》 ,它是我國第一 部長篇章回體 小說,描寫了三國 時期的歷史故事,集中表現了統治集團之間 政治和經濟鬥爭。作者是羅貫中 ,元末明初(朝代)小說家。

14、《范進中舉》選自《儒林外史》 。它是我國 清 代一部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

期 知識分子 及官紳 的活動和精神面貌。作者吳敬梓 ,清代 (朝代)小說家。

15、《香菱學詩》選自《紅樓夢》。它是我國古代小說的頂峰之作。小說以賈寶玉 、林黛玉 的愛情悲劇為線索,描寫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 的興衰史,反映了 封建社會晚期 廣闊的社會現實。作者曹雪芹 ,名 霑 ,字 夢阮 ,號雪芹, 清代代小說家。

16、《陳涉世家》選自《史記》 。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 通史,魯迅稱這部書是“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作者司馬遷 , 西漢(朝代)著名的 史學家、文學 家。

17、《唐雎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 。它是西漢 末年劉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共 33 篇。

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

18、《隆中對》節選自《三國志》 。作者 陳壽 ,晉朝人, 史學 家。所著《三國志》 共65 卷,記載三國時期 魏 、蜀 、 吳 三國的歷史。

19、《出師表》作者諸葛亮, 三國 時著名 政治家、軍事 家。本文文體表 。該文體是古代向

帝王上書陳情言事 的一種文體。

20、《望江南》作者溫庭筠,朝代 晚唐 ,他是花間詞 派重要作家之一。

21、《漁家傲 秋思》作者范仲淹,朝代 北宋 。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死後諡“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22、《江城子 密州出獵》選自《東坡樂府箋》 ,作者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今屬於四川)人,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3、《武陵春》選自《李清照集校注》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朝 。

24、《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狀詞以寄之》選自《稼軒詞編年箋註》 ,作者辛棄疾(1140-1207),南宋愛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北宋蘇軾開創了“豪放”詞風,辛棄疾則用自己的愛國情懷和英雄氣概,繼承並發展了這一詞風。

課外古詩詞: 《觀刈麥》(白居易)  《月夜》(劉方平) 《商山早行》(溫庭筠) 

《卜算子 詠梅》(陸游)《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晏殊)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蘇軾)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李清照) 《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 

《山坡羊 驪山懷古》(張養浩) 《朝天子 詠喇叭》(王磐)

文學常識(九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1、詩兩首

我愛這土地(艾青)(1910—1996),浙江金華人,詩人。

詩題“我愛這土地”,表達了詩人對生他養他而又多災多難的祖國的深沉的愛,這首詩抒發了那個艱苦的年代裡,為祖國的獨立自由而奮鬥獻身的華夏兒女的共同心聲。

“土地”象徵著生他養他而又多災多難的祖國。

鄉愁(余光中)臺灣詩人。

“鄉愁”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思想中最執著的主導情感──中國意識。在詩中,隨著“鄉愁”在人生每個階段對應物(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等)的改變,“鄉愁”的情緒越來越濃,最終由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為帶有普遍意義的家國之思。

2、我用殘損的手掌(戴望舒)(1905—1950),祖籍南京,生於杭州,詩人。

詩人以“殘損的手掌”撫過祖國大地的形象化思緒,在想像中再現了他的家鄉、長白山、黃河、江南、嶺南以及他沒有親身體驗過的解放區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覺展示了他內心情感的變化。詩人先是悽楚憂憤,轉而熱切期盼,對解放區寄與了民族復興的希望。

3、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舒婷)

第二單元

5、孔乙己(魯迅)選自《吶喊》。

作家以極儉省的筆墨和典型的生活細節,塑造了孔乙己這位被殘酷地拋棄於社會底層,生活窮困潦倒,最終被強大的黑暗勢力所吞沒的讀書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憐而可笑的個性特徵及悲慘結局,既是舊中國廣大下層知識分子不幸命運的生動寫照,又是中國封建傳統文化氛圍“吃人”本質的具體表現。

6、蒲柳人家(劉紹棠)選自《十月》。

7、變色龍(契訶夫)(1860—1904),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代表作《變色龍》《裝在套子裡的人》,前者成為見風使舵、善於變相、投機鑽營者的代名詞;後者成為因循守舊、畏首畏尾、害怕變革者的符號象徵。劇本《萬尼亞舅舅》。

8、熱愛生命(傑克·倫敦) 美國小說家。

第三單元

9、談生命(冰心)

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為喻,揭示生命由生長到壯大,再到衰弱的過程和一般規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與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則,表達了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

10、那樹(王鼎鈞)臺灣當代作家。

本文通過描寫一棵大樹長年造福於人類又最終被人類伐倒的故事,表達作者對大樹命運的痛惜,以及對都市文明發展的利弊、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深層思考和深重感慨。

11、地下森林狂想(張抗抗)

面對大自然創造的地下森林奇蹟,作者展開豐富的想像,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寫了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滿懷激情地歌頌了地下森林的頑強不屈的生命力,表達了對孕育地下森林的峽谷的無限景仰之情。

第四單元

13、威尼斯商人(節選)(莎士比亞)(1564—1616),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歐洲文學史上聲譽最高、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歷史劇《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等。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喜劇。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這部劇作的一個重要文學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這一惟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

14、變臉(節選)(魏明倫)

水上漂和狗娃之間的矛盾,表現為水上漂重男輕女與狗娃身為女孩的矛盾,但從根本上來說,反映的是我國傳統社會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與底層人民艱難求生的矛盾。

第五單元

17、公輸《墨子》

《墨子》:現在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墨子言行的輯錄。墨子,中國先秦墨家學派創始人。中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 他曾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傳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18、《孟子》兩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是孟子及其門人所作,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孟子,名軻,字子輿,鄒(現在山東鄒城市)人,是孔子之孫孔彶的再傳弟子。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孟軻發展了孔子的“禮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張“仁政”。 被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其思想與孔子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

19、魚我所欲也 《孟子》

20、《莊子》故事兩則  惠子相樑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莊子》是莊周及其後學的著作集,為道家經典之一。莊子,名周, 戰國時代宋國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第六單元

21、曹劌論戰 《左傳》

《左 傳》: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舊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根據各諸侯國史編成。

22、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共33篇,分東周、西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12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列子》八卷,早已散佚。列子,名寇,又名禦寇,鄭國人,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4、《詩經》兩首    關睢     蒹葭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詩經》共分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三大部分。 “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主要有三種表現手法:賦”:鋪陳敘事。 “比”:借物託情。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課外古詩文背誦 《從軍行》(楊炯)  

《月下獨酌》(李白)  

《羌村三首》(之三)(杜甫)

《登樓》(杜甫)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岑參)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  

《望月有感》(白居易)

《雁門太守行》(李賀)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

《別雲間》(夏完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