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

昨天晌午,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和我通了電話,就他的一篇文章談了他的想法。放下電話,我回憶起了我們在青島開發區的一次見面……

"

昨天晌午,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和我通了電話,就他的一篇文章談了他的想法。放下電話,我回憶起了我們在青島開發區的一次見面……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薛家島的北營房在哪裡?我在那裡當過兵。”

站在青島開發區的電視塔上,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急切地問我。此刻,是公元1999年8月19日。

“瞧,那就是北營房,我用手指著山下一片蔥綠掩映的整齊房屋說。”

“北營房如今已經歸屬武警部隊了,武警部隊的新兵訓練,部隊集訓都在那裡進行。”我向李存葆老師介紹說。

李存葆這次來濟南軍區調研,百忙中安排時間專程到青島開發區尋找曾經駐防過的北營房,這裡,是他從軍的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他拿起筆開始創作,奠定了日後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

1946年,李存葆出生在山東五蓮縣一個半山半崖的村莊裡,齊魯大地傳統的文化氛圍給了他文學上的靈氣,淳樸的鄉風則孕育了他做人的正直和善良。1964年,他參軍來到青島駐軍某部,與筆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當戰士、班長、排長,後調團政治處任新聞幹事。1970年調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任創作員。任濟南軍區創作室主任。後到濟南部隊前衛歌舞團工作。1984年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後任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院長,少將軍銜。發表了三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全軍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高山下的花環》,該作品獲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

昨天晌午,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和我通了電話,就他的一篇文章談了他的想法。放下電話,我回憶起了我們在青島開發區的一次見面……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薛家島的北營房在哪裡?我在那裡當過兵。”

站在青島開發區的電視塔上,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急切地問我。此刻,是公元1999年8月19日。

“瞧,那就是北營房,我用手指著山下一片蔥綠掩映的整齊房屋說。”

“北營房如今已經歸屬武警部隊了,武警部隊的新兵訓練,部隊集訓都在那裡進行。”我向李存葆老師介紹說。

李存葆這次來濟南軍區調研,百忙中安排時間專程到青島開發區尋找曾經駐防過的北營房,這裡,是他從軍的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他拿起筆開始創作,奠定了日後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

1946年,李存葆出生在山東五蓮縣一個半山半崖的村莊裡,齊魯大地傳統的文化氛圍給了他文學上的靈氣,淳樸的鄉風則孕育了他做人的正直和善良。1964年,他參軍來到青島駐軍某部,與筆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當戰士、班長、排長,後調團政治處任新聞幹事。1970年調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任創作員。任濟南軍區創作室主任。後到濟南部隊前衛歌舞團工作。1984年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後任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院長,少將軍銜。發表了三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全軍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高山下的花環》,該作品獲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在陪同李存葆老師舊地重遊的間隙,我和他的話題自然而然地切入了軍事文學。

1970年,時任團新聞幹事的李存葆,由於創作成績突出,被調到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即前衛歌舞團前身)擔任創作員正式步入了創作之路。在這期間,他創作了近千首詩歌、歌詞、小說、散文和大中型劇本,大部分作品發表或上演,並有一些作品獲了獎。在綠色的軍營裡,李存葆像蜜蜂一樣辛勤地採擷著,奉獻著。

1979年春,李存葆以作家身份赴雲南邊陲採訪,緊接著又去廣西某部體驗生活。在採訪中,李存葆耳聞目睹了一個個豪情悲壯的故事。官兵們的鐵骨柔腸,無時不在感動著他。他熱血澎湃,激情飛揚,10餘萬字的報告文學一蹴而就,見諸報端。1982年,在中國作協和總政文化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軍事題材座談會上,李存葆的現代戰爭選題得到參會的《十月》編輯部編輯的認可,當即拍板作品問世後由《十月》編輯部首發。會議結束後,李存葆在北京一個部隊的招待所裡,閉門謝客,挑燈夜戰。20天后,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帶著鋼筆水的清香,擺上了《十月》編輯部編輯的案頭。

"

昨天晌午,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和我通了電話,就他的一篇文章談了他的想法。放下電話,我回憶起了我們在青島開發區的一次見面……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薛家島的北營房在哪裡?我在那裡當過兵。”

站在青島開發區的電視塔上,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急切地問我。此刻,是公元1999年8月19日。

“瞧,那就是北營房,我用手指著山下一片蔥綠掩映的整齊房屋說。”

“北營房如今已經歸屬武警部隊了,武警部隊的新兵訓練,部隊集訓都在那裡進行。”我向李存葆老師介紹說。

李存葆這次來濟南軍區調研,百忙中安排時間專程到青島開發區尋找曾經駐防過的北營房,這裡,是他從軍的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他拿起筆開始創作,奠定了日後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

1946年,李存葆出生在山東五蓮縣一個半山半崖的村莊裡,齊魯大地傳統的文化氛圍給了他文學上的靈氣,淳樸的鄉風則孕育了他做人的正直和善良。1964年,他參軍來到青島駐軍某部,與筆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當戰士、班長、排長,後調團政治處任新聞幹事。1970年調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任創作員。任濟南軍區創作室主任。後到濟南部隊前衛歌舞團工作。1984年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後任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院長,少將軍銜。發表了三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全軍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高山下的花環》,該作品獲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在陪同李存葆老師舊地重遊的間隙,我和他的話題自然而然地切入了軍事文學。

1970年,時任團新聞幹事的李存葆,由於創作成績突出,被調到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即前衛歌舞團前身)擔任創作員正式步入了創作之路。在這期間,他創作了近千首詩歌、歌詞、小說、散文和大中型劇本,大部分作品發表或上演,並有一些作品獲了獎。在綠色的軍營裡,李存葆像蜜蜂一樣辛勤地採擷著,奉獻著。

1979年春,李存葆以作家身份赴雲南邊陲採訪,緊接著又去廣西某部體驗生活。在採訪中,李存葆耳聞目睹了一個個豪情悲壯的故事。官兵們的鐵骨柔腸,無時不在感動著他。他熱血澎湃,激情飛揚,10餘萬字的報告文學一蹴而就,見諸報端。1982年,在中國作協和總政文化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軍事題材座談會上,李存葆的現代戰爭選題得到參會的《十月》編輯部編輯的認可,當即拍板作品問世後由《十月》編輯部首發。會議結束後,李存葆在北京一個部隊的招待所裡,閉門謝客,挑燈夜戰。20天后,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帶著鋼筆水的清香,擺上了《十月》編輯部編輯的案頭。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環》甫一問世,立刻得到了讀者的好評,在全軍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當時,全國有74家報刊連載這篇小說,50餘家劇團將小說改編成各種劇目上演,國內出版社相繼出版了《高山下的花環》單行本,累計印數達1100萬冊。英國、法國、日本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翻譯出版了這本書。1989年,美國嘉蘭德出版公司出版了一套20本的世界文學叢書,其中也有《高山下的花環》。

《高山下的花環》全面展示了新時期軍人默默奉獻的情懷和對祖國的忠誠,對親人的摯愛,如一朵報春花,通報著軍事文學百花滿園的消息。在無數的感動與淚水中,人們記住了樑三喜、靳開來,記住了沾滿英雄鮮血的欠賬單,記住了崇高的生、壯烈的死,記住了那加之於人物命運之上的悲歡離合。與此同時,人們知道一位軍旅作家的名字———李存葆。在建國35週年大典上,以《高山下的花環》書籍造型的彩車作為全國文藝界的形象,緩緩駛過天安門廣場,受到參加國慶觀禮人們的一致讚美……

李存葆是一位典型的山東漢子,他皮膚粗黑,為人忠厚善良,《高山下的花環》的主人公樑三喜身上就有李存葆的影子。 “文品如人品”,正因為他的坦蕩和正直,豪爽與熱情,所以他的作品氣勢雄偉,跌宕起伏,灑脫豪放。

"

昨天晌午,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和我通了電話,就他的一篇文章談了他的想法。放下電話,我回憶起了我們在青島開發區的一次見面……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薛家島的北營房在哪裡?我在那裡當過兵。”

站在青島開發區的電視塔上,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急切地問我。此刻,是公元1999年8月19日。

“瞧,那就是北營房,我用手指著山下一片蔥綠掩映的整齊房屋說。”

“北營房如今已經歸屬武警部隊了,武警部隊的新兵訓練,部隊集訓都在那裡進行。”我向李存葆老師介紹說。

李存葆這次來濟南軍區調研,百忙中安排時間專程到青島開發區尋找曾經駐防過的北營房,這裡,是他從軍的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他拿起筆開始創作,奠定了日後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

1946年,李存葆出生在山東五蓮縣一個半山半崖的村莊裡,齊魯大地傳統的文化氛圍給了他文學上的靈氣,淳樸的鄉風則孕育了他做人的正直和善良。1964年,他參軍來到青島駐軍某部,與筆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當戰士、班長、排長,後調團政治處任新聞幹事。1970年調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任創作員。任濟南軍區創作室主任。後到濟南部隊前衛歌舞團工作。1984年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後任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院長,少將軍銜。發表了三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全軍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高山下的花環》,該作品獲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在陪同李存葆老師舊地重遊的間隙,我和他的話題自然而然地切入了軍事文學。

1970年,時任團新聞幹事的李存葆,由於創作成績突出,被調到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即前衛歌舞團前身)擔任創作員正式步入了創作之路。在這期間,他創作了近千首詩歌、歌詞、小說、散文和大中型劇本,大部分作品發表或上演,並有一些作品獲了獎。在綠色的軍營裡,李存葆像蜜蜂一樣辛勤地採擷著,奉獻著。

1979年春,李存葆以作家身份赴雲南邊陲採訪,緊接著又去廣西某部體驗生活。在採訪中,李存葆耳聞目睹了一個個豪情悲壯的故事。官兵們的鐵骨柔腸,無時不在感動著他。他熱血澎湃,激情飛揚,10餘萬字的報告文學一蹴而就,見諸報端。1982年,在中國作協和總政文化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軍事題材座談會上,李存葆的現代戰爭選題得到參會的《十月》編輯部編輯的認可,當即拍板作品問世後由《十月》編輯部首發。會議結束後,李存葆在北京一個部隊的招待所裡,閉門謝客,挑燈夜戰。20天后,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帶著鋼筆水的清香,擺上了《十月》編輯部編輯的案頭。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環》甫一問世,立刻得到了讀者的好評,在全軍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當時,全國有74家報刊連載這篇小說,50餘家劇團將小說改編成各種劇目上演,國內出版社相繼出版了《高山下的花環》單行本,累計印數達1100萬冊。英國、法國、日本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翻譯出版了這本書。1989年,美國嘉蘭德出版公司出版了一套20本的世界文學叢書,其中也有《高山下的花環》。

《高山下的花環》全面展示了新時期軍人默默奉獻的情懷和對祖國的忠誠,對親人的摯愛,如一朵報春花,通報著軍事文學百花滿園的消息。在無數的感動與淚水中,人們記住了樑三喜、靳開來,記住了沾滿英雄鮮血的欠賬單,記住了崇高的生、壯烈的死,記住了那加之於人物命運之上的悲歡離合。與此同時,人們知道一位軍旅作家的名字———李存葆。在建國35週年大典上,以《高山下的花環》書籍造型的彩車作為全國文藝界的形象,緩緩駛過天安門廣場,受到參加國慶觀禮人們的一致讚美……

李存葆是一位典型的山東漢子,他皮膚粗黑,為人忠厚善良,《高山下的花環》的主人公樑三喜身上就有李存葆的影子。 “文品如人品”,正因為他的坦蕩和正直,豪爽與熱情,所以他的作品氣勢雄偉,跌宕起伏,灑脫豪放。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上世紀80年代初,李存葆先生髮表了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一舉成名,其後又發表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再一次贏得廣泛好評。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李存葆先生開始主攻散文創作,先後發表了《我為捕虎者說》《沂蒙匪事》《東方之神》等散文。特別是他的散文集《大河遺夢》獲得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備受關注。我們的談話也就圍繞散文展開。

對於散文創作,李存葆先生有著很多獨到的見解。他說:“散文是講究氣、韻、趣、味的。氣可以是狂濤飛瀑也可以是平湖靜波,總是宜正不宜邪;韻可以是晨鐘暮鼓也可以是蟬噪蟲鳴,總是宜雅不宜俗;趣可以是武松打虎也可以是雲中觀月,總是宜高不宜低;味可以是熊掌鮑魚也可以是黃瓜土豆,總是宜淳厚不宜寡薄。”

近年來,李存葆的筆觸由小說轉向散文,原因在於他對生活的觀察視角和切入點發生了變化。在他的散文中,“人性生態”和“自然生態”是兩大創作母題。他認為,“真”是文學必備的品格,真情實感是一切藝術賴以生存的根基。散文應該更貼近中國人的生活,也應該更關注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與種種困境。散文裡應該有情感的濃度,哲學的深度。近年來,各種性情散文、文化散文、休閒散文增添了散文的豐富性,但也出現了一些小情小調的軟性文字。李存葆先生認為,這些散文不應該是“主流散文”,他提倡的是充滿文化含量的“大散文”。

"

昨天晌午,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和我通了電話,就他的一篇文章談了他的想法。放下電話,我回憶起了我們在青島開發區的一次見面……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薛家島的北營房在哪裡?我在那裡當過兵。”

站在青島開發區的電視塔上,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急切地問我。此刻,是公元1999年8月19日。

“瞧,那就是北營房,我用手指著山下一片蔥綠掩映的整齊房屋說。”

“北營房如今已經歸屬武警部隊了,武警部隊的新兵訓練,部隊集訓都在那裡進行。”我向李存葆老師介紹說。

李存葆這次來濟南軍區調研,百忙中安排時間專程到青島開發區尋找曾經駐防過的北營房,這裡,是他從軍的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他拿起筆開始創作,奠定了日後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

1946年,李存葆出生在山東五蓮縣一個半山半崖的村莊裡,齊魯大地傳統的文化氛圍給了他文學上的靈氣,淳樸的鄉風則孕育了他做人的正直和善良。1964年,他參軍來到青島駐軍某部,與筆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當戰士、班長、排長,後調團政治處任新聞幹事。1970年調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任創作員。任濟南軍區創作室主任。後到濟南部隊前衛歌舞團工作。1984年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後任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院長,少將軍銜。發表了三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全軍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高山下的花環》,該作品獲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在陪同李存葆老師舊地重遊的間隙,我和他的話題自然而然地切入了軍事文學。

1970年,時任團新聞幹事的李存葆,由於創作成績突出,被調到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即前衛歌舞團前身)擔任創作員正式步入了創作之路。在這期間,他創作了近千首詩歌、歌詞、小說、散文和大中型劇本,大部分作品發表或上演,並有一些作品獲了獎。在綠色的軍營裡,李存葆像蜜蜂一樣辛勤地採擷著,奉獻著。

1979年春,李存葆以作家身份赴雲南邊陲採訪,緊接著又去廣西某部體驗生活。在採訪中,李存葆耳聞目睹了一個個豪情悲壯的故事。官兵們的鐵骨柔腸,無時不在感動著他。他熱血澎湃,激情飛揚,10餘萬字的報告文學一蹴而就,見諸報端。1982年,在中國作協和總政文化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軍事題材座談會上,李存葆的現代戰爭選題得到參會的《十月》編輯部編輯的認可,當即拍板作品問世後由《十月》編輯部首發。會議結束後,李存葆在北京一個部隊的招待所裡,閉門謝客,挑燈夜戰。20天后,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帶著鋼筆水的清香,擺上了《十月》編輯部編輯的案頭。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環》甫一問世,立刻得到了讀者的好評,在全軍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當時,全國有74家報刊連載這篇小說,50餘家劇團將小說改編成各種劇目上演,國內出版社相繼出版了《高山下的花環》單行本,累計印數達1100萬冊。英國、法國、日本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翻譯出版了這本書。1989年,美國嘉蘭德出版公司出版了一套20本的世界文學叢書,其中也有《高山下的花環》。

《高山下的花環》全面展示了新時期軍人默默奉獻的情懷和對祖國的忠誠,對親人的摯愛,如一朵報春花,通報著軍事文學百花滿園的消息。在無數的感動與淚水中,人們記住了樑三喜、靳開來,記住了沾滿英雄鮮血的欠賬單,記住了崇高的生、壯烈的死,記住了那加之於人物命運之上的悲歡離合。與此同時,人們知道一位軍旅作家的名字———李存葆。在建國35週年大典上,以《高山下的花環》書籍造型的彩車作為全國文藝界的形象,緩緩駛過天安門廣場,受到參加國慶觀禮人們的一致讚美……

李存葆是一位典型的山東漢子,他皮膚粗黑,為人忠厚善良,《高山下的花環》的主人公樑三喜身上就有李存葆的影子。 “文品如人品”,正因為他的坦蕩和正直,豪爽與熱情,所以他的作品氣勢雄偉,跌宕起伏,灑脫豪放。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上世紀80年代初,李存葆先生髮表了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一舉成名,其後又發表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再一次贏得廣泛好評。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李存葆先生開始主攻散文創作,先後發表了《我為捕虎者說》《沂蒙匪事》《東方之神》等散文。特別是他的散文集《大河遺夢》獲得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備受關注。我們的談話也就圍繞散文展開。

對於散文創作,李存葆先生有著很多獨到的見解。他說:“散文是講究氣、韻、趣、味的。氣可以是狂濤飛瀑也可以是平湖靜波,總是宜正不宜邪;韻可以是晨鐘暮鼓也可以是蟬噪蟲鳴,總是宜雅不宜俗;趣可以是武松打虎也可以是雲中觀月,總是宜高不宜低;味可以是熊掌鮑魚也可以是黃瓜土豆,總是宜淳厚不宜寡薄。”

近年來,李存葆的筆觸由小說轉向散文,原因在於他對生活的觀察視角和切入點發生了變化。在他的散文中,“人性生態”和“自然生態”是兩大創作母題。他認為,“真”是文學必備的品格,真情實感是一切藝術賴以生存的根基。散文應該更貼近中國人的生活,也應該更關注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與種種困境。散文裡應該有情感的濃度,哲學的深度。近年來,各種性情散文、文化散文、休閒散文增添了散文的豐富性,但也出現了一些小情小調的軟性文字。李存葆先生認為,這些散文不應該是“主流散文”,他提倡的是充滿文化含量的“大散文”。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李存葆先生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僅僅是篇幅長、分量重,他寫作的速度還相當快。當年寫作《高山下的花環》,他僅僅用了十幾天,而《永難凋謝的罌粟花》也只是用了二十幾天。相比較而言,他寫小說速度較快,基本一遍成稿,而寫散文的速度稍慢,有時要改動兩三遍。因為,對於散文,他傾注了更多的思考。他認為,在中國燦若星河的文化寶庫中,散文是中國文學的源頭,在當今的散文創作中,怎樣才能擬古而不泥古,鑑洋而不見洋,是散文作家不能不思考的問題。

在散文的語言上,李存葆先生就下過一番功夫,他說“文似看山不喜平”,他的散文語言比較注重節奏美,儘量不用讀者比較熟悉的語言。說著,他拿出自己的散文集《大河遺夢》,隨便挑出其中一些語句給筆者看:“哦,太陽老了。月亮老了。歷史老了。黃河,你也老了。”

當提及年輕一代應該如何寫好散文時,李存葆先生說:“應該重視古典文學的學習。”他認為古典文學詞章華美,意蘊深刻,流傳千百年仍然熠熠發光,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在波濤翻卷的金沙灘,李存葆格外激昂,軍旅作家的氣概就像大海的一樣不遮不攬。李存葆說:“好的文章應該讓歷史檢驗。也許我畢生心力也難留下一篇為後人稱道的文章,但我仍會像苦行僧那樣去跋涉,去探求,因為探求的過程是美麗的。”

"

昨天晌午,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和我通了電話,就他的一篇文章談了他的想法。放下電話,我回憶起了我們在青島開發區的一次見面……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薛家島的北營房在哪裡?我在那裡當過兵。”

站在青島開發區的電視塔上,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急切地問我。此刻,是公元1999年8月19日。

“瞧,那就是北營房,我用手指著山下一片蔥綠掩映的整齊房屋說。”

“北營房如今已經歸屬武警部隊了,武警部隊的新兵訓練,部隊集訓都在那裡進行。”我向李存葆老師介紹說。

李存葆這次來濟南軍區調研,百忙中安排時間專程到青島開發區尋找曾經駐防過的北營房,這裡,是他從軍的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他拿起筆開始創作,奠定了日後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

1946年,李存葆出生在山東五蓮縣一個半山半崖的村莊裡,齊魯大地傳統的文化氛圍給了他文學上的靈氣,淳樸的鄉風則孕育了他做人的正直和善良。1964年,他參軍來到青島駐軍某部,與筆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當戰士、班長、排長,後調團政治處任新聞幹事。1970年調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任創作員。任濟南軍區創作室主任。後到濟南部隊前衛歌舞團工作。1984年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後任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院長,少將軍銜。發表了三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全軍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高山下的花環》,該作品獲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在陪同李存葆老師舊地重遊的間隙,我和他的話題自然而然地切入了軍事文學。

1970年,時任團新聞幹事的李存葆,由於創作成績突出,被調到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即前衛歌舞團前身)擔任創作員正式步入了創作之路。在這期間,他創作了近千首詩歌、歌詞、小說、散文和大中型劇本,大部分作品發表或上演,並有一些作品獲了獎。在綠色的軍營裡,李存葆像蜜蜂一樣辛勤地採擷著,奉獻著。

1979年春,李存葆以作家身份赴雲南邊陲採訪,緊接著又去廣西某部體驗生活。在採訪中,李存葆耳聞目睹了一個個豪情悲壯的故事。官兵們的鐵骨柔腸,無時不在感動著他。他熱血澎湃,激情飛揚,10餘萬字的報告文學一蹴而就,見諸報端。1982年,在中國作協和總政文化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軍事題材座談會上,李存葆的現代戰爭選題得到參會的《十月》編輯部編輯的認可,當即拍板作品問世後由《十月》編輯部首發。會議結束後,李存葆在北京一個部隊的招待所裡,閉門謝客,挑燈夜戰。20天后,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帶著鋼筆水的清香,擺上了《十月》編輯部編輯的案頭。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環》甫一問世,立刻得到了讀者的好評,在全軍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當時,全國有74家報刊連載這篇小說,50餘家劇團將小說改編成各種劇目上演,國內出版社相繼出版了《高山下的花環》單行本,累計印數達1100萬冊。英國、法國、日本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翻譯出版了這本書。1989年,美國嘉蘭德出版公司出版了一套20本的世界文學叢書,其中也有《高山下的花環》。

《高山下的花環》全面展示了新時期軍人默默奉獻的情懷和對祖國的忠誠,對親人的摯愛,如一朵報春花,通報著軍事文學百花滿園的消息。在無數的感動與淚水中,人們記住了樑三喜、靳開來,記住了沾滿英雄鮮血的欠賬單,記住了崇高的生、壯烈的死,記住了那加之於人物命運之上的悲歡離合。與此同時,人們知道一位軍旅作家的名字———李存葆。在建國35週年大典上,以《高山下的花環》書籍造型的彩車作為全國文藝界的形象,緩緩駛過天安門廣場,受到參加國慶觀禮人們的一致讚美……

李存葆是一位典型的山東漢子,他皮膚粗黑,為人忠厚善良,《高山下的花環》的主人公樑三喜身上就有李存葆的影子。 “文品如人品”,正因為他的坦蕩和正直,豪爽與熱情,所以他的作品氣勢雄偉,跌宕起伏,灑脫豪放。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上世紀80年代初,李存葆先生髮表了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一舉成名,其後又發表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再一次贏得廣泛好評。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李存葆先生開始主攻散文創作,先後發表了《我為捕虎者說》《沂蒙匪事》《東方之神》等散文。特別是他的散文集《大河遺夢》獲得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備受關注。我們的談話也就圍繞散文展開。

對於散文創作,李存葆先生有著很多獨到的見解。他說:“散文是講究氣、韻、趣、味的。氣可以是狂濤飛瀑也可以是平湖靜波,總是宜正不宜邪;韻可以是晨鐘暮鼓也可以是蟬噪蟲鳴,總是宜雅不宜俗;趣可以是武松打虎也可以是雲中觀月,總是宜高不宜低;味可以是熊掌鮑魚也可以是黃瓜土豆,總是宜淳厚不宜寡薄。”

近年來,李存葆的筆觸由小說轉向散文,原因在於他對生活的觀察視角和切入點發生了變化。在他的散文中,“人性生態”和“自然生態”是兩大創作母題。他認為,“真”是文學必備的品格,真情實感是一切藝術賴以生存的根基。散文應該更貼近中國人的生活,也應該更關注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與種種困境。散文裡應該有情感的濃度,哲學的深度。近年來,各種性情散文、文化散文、休閒散文增添了散文的豐富性,但也出現了一些小情小調的軟性文字。李存葆先生認為,這些散文不應該是“主流散文”,他提倡的是充滿文化含量的“大散文”。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李存葆先生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僅僅是篇幅長、分量重,他寫作的速度還相當快。當年寫作《高山下的花環》,他僅僅用了十幾天,而《永難凋謝的罌粟花》也只是用了二十幾天。相比較而言,他寫小說速度較快,基本一遍成稿,而寫散文的速度稍慢,有時要改動兩三遍。因為,對於散文,他傾注了更多的思考。他認為,在中國燦若星河的文化寶庫中,散文是中國文學的源頭,在當今的散文創作中,怎樣才能擬古而不泥古,鑑洋而不見洋,是散文作家不能不思考的問題。

在散文的語言上,李存葆先生就下過一番功夫,他說“文似看山不喜平”,他的散文語言比較注重節奏美,儘量不用讀者比較熟悉的語言。說著,他拿出自己的散文集《大河遺夢》,隨便挑出其中一些語句給筆者看:“哦,太陽老了。月亮老了。歷史老了。黃河,你也老了。”

當提及年輕一代應該如何寫好散文時,李存葆先生說:“應該重視古典文學的學習。”他認為古典文學詞章華美,意蘊深刻,流傳千百年仍然熠熠發光,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在波濤翻卷的金沙灘,李存葆格外激昂,軍旅作家的氣概就像大海的一樣不遮不攬。李存葆說:“好的文章應該讓歷史檢驗。也許我畢生心力也難留下一篇為後人稱道的文章,但我仍會像苦行僧那樣去跋涉,去探求,因為探求的過程是美麗的。”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探求的過程是美麗的”這句話在筆者的耳邊久久迴盪,再看看李存葆先生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和雙手,筆者內心油然生出一種敬意。

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北中國的風》曾經得到過也是軍旅作家的馮牧老師的指教,馮牧老師在百忙中為我撰寫了序言。李存葆老師翻開我的散文集,細細讀起馮牧給我寫的序言,那一刻,他的眼睛裡閃著淚光。

李存葆老師對我說,他對老首長馮牧充滿了敬意,《高山下的花環》寫作完畢後,他將文稿送給了馮牧。馮牧老師在百忙中通讀了全文肯定這是一部好稿,但覺得有些地方過於尖銳,提了意見,建議我修改。按照馮牧的要求,李存葆對《高山下的花環》作了修改,《花環》發表之後,廣大讀者一致叫好,反響極其強烈,馮牧親自撰文對《高山下的花環》進行評述,在馮牧評論的引導下,全國數十家報紙發表了讚揚的評論,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兩次連播。讀者來信如雪片般飛來,多得只能用麻袋來裝。正是馮牧老師的指點,《高山下的花環》才起到了起到了淨化人們靈魂的作用。

"

昨天晌午,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和我通了電話,就他的一篇文章談了他的想法。放下電話,我回憶起了我們在青島開發區的一次見面……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薛家島的北營房在哪裡?我在那裡當過兵。”

站在青島開發區的電視塔上,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急切地問我。此刻,是公元1999年8月19日。

“瞧,那就是北營房,我用手指著山下一片蔥綠掩映的整齊房屋說。”

“北營房如今已經歸屬武警部隊了,武警部隊的新兵訓練,部隊集訓都在那裡進行。”我向李存葆老師介紹說。

李存葆這次來濟南軍區調研,百忙中安排時間專程到青島開發區尋找曾經駐防過的北營房,這裡,是他從軍的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他拿起筆開始創作,奠定了日後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

1946年,李存葆出生在山東五蓮縣一個半山半崖的村莊裡,齊魯大地傳統的文化氛圍給了他文學上的靈氣,淳樸的鄉風則孕育了他做人的正直和善良。1964年,他參軍來到青島駐軍某部,與筆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當戰士、班長、排長,後調團政治處任新聞幹事。1970年調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任創作員。任濟南軍區創作室主任。後到濟南部隊前衛歌舞團工作。1984年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後任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院長,少將軍銜。發表了三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全軍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高山下的花環》,該作品獲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在陪同李存葆老師舊地重遊的間隙,我和他的話題自然而然地切入了軍事文學。

1970年,時任團新聞幹事的李存葆,由於創作成績突出,被調到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即前衛歌舞團前身)擔任創作員正式步入了創作之路。在這期間,他創作了近千首詩歌、歌詞、小說、散文和大中型劇本,大部分作品發表或上演,並有一些作品獲了獎。在綠色的軍營裡,李存葆像蜜蜂一樣辛勤地採擷著,奉獻著。

1979年春,李存葆以作家身份赴雲南邊陲採訪,緊接著又去廣西某部體驗生活。在採訪中,李存葆耳聞目睹了一個個豪情悲壯的故事。官兵們的鐵骨柔腸,無時不在感動著他。他熱血澎湃,激情飛揚,10餘萬字的報告文學一蹴而就,見諸報端。1982年,在中國作協和總政文化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軍事題材座談會上,李存葆的現代戰爭選題得到參會的《十月》編輯部編輯的認可,當即拍板作品問世後由《十月》編輯部首發。會議結束後,李存葆在北京一個部隊的招待所裡,閉門謝客,挑燈夜戰。20天后,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帶著鋼筆水的清香,擺上了《十月》編輯部編輯的案頭。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環》甫一問世,立刻得到了讀者的好評,在全軍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當時,全國有74家報刊連載這篇小說,50餘家劇團將小說改編成各種劇目上演,國內出版社相繼出版了《高山下的花環》單行本,累計印數達1100萬冊。英國、法國、日本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翻譯出版了這本書。1989年,美國嘉蘭德出版公司出版了一套20本的世界文學叢書,其中也有《高山下的花環》。

《高山下的花環》全面展示了新時期軍人默默奉獻的情懷和對祖國的忠誠,對親人的摯愛,如一朵報春花,通報著軍事文學百花滿園的消息。在無數的感動與淚水中,人們記住了樑三喜、靳開來,記住了沾滿英雄鮮血的欠賬單,記住了崇高的生、壯烈的死,記住了那加之於人物命運之上的悲歡離合。與此同時,人們知道一位軍旅作家的名字———李存葆。在建國35週年大典上,以《高山下的花環》書籍造型的彩車作為全國文藝界的形象,緩緩駛過天安門廣場,受到參加國慶觀禮人們的一致讚美……

李存葆是一位典型的山東漢子,他皮膚粗黑,為人忠厚善良,《高山下的花環》的主人公樑三喜身上就有李存葆的影子。 “文品如人品”,正因為他的坦蕩和正直,豪爽與熱情,所以他的作品氣勢雄偉,跌宕起伏,灑脫豪放。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上世紀80年代初,李存葆先生髮表了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一舉成名,其後又發表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再一次贏得廣泛好評。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李存葆先生開始主攻散文創作,先後發表了《我為捕虎者說》《沂蒙匪事》《東方之神》等散文。特別是他的散文集《大河遺夢》獲得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備受關注。我們的談話也就圍繞散文展開。

對於散文創作,李存葆先生有著很多獨到的見解。他說:“散文是講究氣、韻、趣、味的。氣可以是狂濤飛瀑也可以是平湖靜波,總是宜正不宜邪;韻可以是晨鐘暮鼓也可以是蟬噪蟲鳴,總是宜雅不宜俗;趣可以是武松打虎也可以是雲中觀月,總是宜高不宜低;味可以是熊掌鮑魚也可以是黃瓜土豆,總是宜淳厚不宜寡薄。”

近年來,李存葆的筆觸由小說轉向散文,原因在於他對生活的觀察視角和切入點發生了變化。在他的散文中,“人性生態”和“自然生態”是兩大創作母題。他認為,“真”是文學必備的品格,真情實感是一切藝術賴以生存的根基。散文應該更貼近中國人的生活,也應該更關注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與種種困境。散文裡應該有情感的濃度,哲學的深度。近年來,各種性情散文、文化散文、休閒散文增添了散文的豐富性,但也出現了一些小情小調的軟性文字。李存葆先生認為,這些散文不應該是“主流散文”,他提倡的是充滿文化含量的“大散文”。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李存葆先生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僅僅是篇幅長、分量重,他寫作的速度還相當快。當年寫作《高山下的花環》,他僅僅用了十幾天,而《永難凋謝的罌粟花》也只是用了二十幾天。相比較而言,他寫小說速度較快,基本一遍成稿,而寫散文的速度稍慢,有時要改動兩三遍。因為,對於散文,他傾注了更多的思考。他認為,在中國燦若星河的文化寶庫中,散文是中國文學的源頭,在當今的散文創作中,怎樣才能擬古而不泥古,鑑洋而不見洋,是散文作家不能不思考的問題。

在散文的語言上,李存葆先生就下過一番功夫,他說“文似看山不喜平”,他的散文語言比較注重節奏美,儘量不用讀者比較熟悉的語言。說著,他拿出自己的散文集《大河遺夢》,隨便挑出其中一些語句給筆者看:“哦,太陽老了。月亮老了。歷史老了。黃河,你也老了。”

當提及年輕一代應該如何寫好散文時,李存葆先生說:“應該重視古典文學的學習。”他認為古典文學詞章華美,意蘊深刻,流傳千百年仍然熠熠發光,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在波濤翻卷的金沙灘,李存葆格外激昂,軍旅作家的氣概就像大海的一樣不遮不攬。李存葆說:“好的文章應該讓歷史檢驗。也許我畢生心力也難留下一篇為後人稱道的文章,但我仍會像苦行僧那樣去跋涉,去探求,因為探求的過程是美麗的。”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探求的過程是美麗的”這句話在筆者的耳邊久久迴盪,再看看李存葆先生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和雙手,筆者內心油然生出一種敬意。

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北中國的風》曾經得到過也是軍旅作家的馮牧老師的指教,馮牧老師在百忙中為我撰寫了序言。李存葆老師翻開我的散文集,細細讀起馮牧給我寫的序言,那一刻,他的眼睛裡閃著淚光。

李存葆老師對我說,他對老首長馮牧充滿了敬意,《高山下的花環》寫作完畢後,他將文稿送給了馮牧。馮牧老師在百忙中通讀了全文肯定這是一部好稿,但覺得有些地方過於尖銳,提了意見,建議我修改。按照馮牧的要求,李存葆對《高山下的花環》作了修改,《花環》發表之後,廣大讀者一致叫好,反響極其強烈,馮牧親自撰文對《高山下的花環》進行評述,在馮牧評論的引導下,全國數十家報紙發表了讚揚的評論,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兩次連播。讀者來信如雪片般飛來,多得只能用麻袋來裝。正是馮牧老師的指點,《高山下的花環》才起到了起到了淨化人們靈魂的作用。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李存葆向我面授機宜:他認為,寫散文比寫小說付出的精力更大,將沒有呼吸沒有知覺的漢字小方塊,排列成稍大一點的方塊,並鼓搗得活蹦亂跳,明智達理實在不易。假如後人選編今人的《古文觀止》,如果當今哪位作家有一篇作品入選,那就很值得慶幸,如果能選上幾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家了。寫小說,每天能寫六七千字,寫散文每天最多隻能寫2000字。他說,他的散文都是一句一句“摳”出來的。

我說,李老師,您的散文作品都有一種氣質,教人向上教人正義……他十分贊同我的這種看法。他說,影響他作品氣質的,他覺得主要是山東尚武、強悍的民風和自己從軍的經歷,在《鯨殤》、《大河遺夢》、《祖槐》、《飄逝的絕唱》裡,他都是飽含激情,用自己的良知和心靈的高度去寫散文。因為散文不僅僅是茶餘飯後的奢侈品,也不僅僅是一種花瓶式的點綴。散文貴在真誠,散文必須與小農經濟生髮出的烏托邦意識絕緣,散文應避開無病呻吟的痛苦狀,也應遠離那種甜得令人發膩的小布爾喬亞的矯情———我們的散文應該更貼近中國人的生活,也應該更關注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與種種困境。散文裡應該有情感的濃度,哲學的深度,應該有作家的正義和良知。

"

昨天晌午,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和我通了電話,就他的一篇文章談了他的想法。放下電話,我回憶起了我們在青島開發區的一次見面……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薛家島的北營房在哪裡?我在那裡當過兵。”

站在青島開發區的電視塔上,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急切地問我。此刻,是公元1999年8月19日。

“瞧,那就是北營房,我用手指著山下一片蔥綠掩映的整齊房屋說。”

“北營房如今已經歸屬武警部隊了,武警部隊的新兵訓練,部隊集訓都在那裡進行。”我向李存葆老師介紹說。

李存葆這次來濟南軍區調研,百忙中安排時間專程到青島開發區尋找曾經駐防過的北營房,這裡,是他從軍的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他拿起筆開始創作,奠定了日後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

1946年,李存葆出生在山東五蓮縣一個半山半崖的村莊裡,齊魯大地傳統的文化氛圍給了他文學上的靈氣,淳樸的鄉風則孕育了他做人的正直和善良。1964年,他參軍來到青島駐軍某部,與筆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當戰士、班長、排長,後調團政治處任新聞幹事。1970年調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任創作員。任濟南軍區創作室主任。後到濟南部隊前衛歌舞團工作。1984年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後任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院長,少將軍銜。發表了三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全軍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高山下的花環》,該作品獲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在陪同李存葆老師舊地重遊的間隙,我和他的話題自然而然地切入了軍事文學。

1970年,時任團新聞幹事的李存葆,由於創作成績突出,被調到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即前衛歌舞團前身)擔任創作員正式步入了創作之路。在這期間,他創作了近千首詩歌、歌詞、小說、散文和大中型劇本,大部分作品發表或上演,並有一些作品獲了獎。在綠色的軍營裡,李存葆像蜜蜂一樣辛勤地採擷著,奉獻著。

1979年春,李存葆以作家身份赴雲南邊陲採訪,緊接著又去廣西某部體驗生活。在採訪中,李存葆耳聞目睹了一個個豪情悲壯的故事。官兵們的鐵骨柔腸,無時不在感動著他。他熱血澎湃,激情飛揚,10餘萬字的報告文學一蹴而就,見諸報端。1982年,在中國作協和總政文化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軍事題材座談會上,李存葆的現代戰爭選題得到參會的《十月》編輯部編輯的認可,當即拍板作品問世後由《十月》編輯部首發。會議結束後,李存葆在北京一個部隊的招待所裡,閉門謝客,挑燈夜戰。20天后,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帶著鋼筆水的清香,擺上了《十月》編輯部編輯的案頭。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環》甫一問世,立刻得到了讀者的好評,在全軍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當時,全國有74家報刊連載這篇小說,50餘家劇團將小說改編成各種劇目上演,國內出版社相繼出版了《高山下的花環》單行本,累計印數達1100萬冊。英國、法國、日本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翻譯出版了這本書。1989年,美國嘉蘭德出版公司出版了一套20本的世界文學叢書,其中也有《高山下的花環》。

《高山下的花環》全面展示了新時期軍人默默奉獻的情懷和對祖國的忠誠,對親人的摯愛,如一朵報春花,通報著軍事文學百花滿園的消息。在無數的感動與淚水中,人們記住了樑三喜、靳開來,記住了沾滿英雄鮮血的欠賬單,記住了崇高的生、壯烈的死,記住了那加之於人物命運之上的悲歡離合。與此同時,人們知道一位軍旅作家的名字———李存葆。在建國35週年大典上,以《高山下的花環》書籍造型的彩車作為全國文藝界的形象,緩緩駛過天安門廣場,受到參加國慶觀禮人們的一致讚美……

李存葆是一位典型的山東漢子,他皮膚粗黑,為人忠厚善良,《高山下的花環》的主人公樑三喜身上就有李存葆的影子。 “文品如人品”,正因為他的坦蕩和正直,豪爽與熱情,所以他的作品氣勢雄偉,跌宕起伏,灑脫豪放。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上世紀80年代初,李存葆先生髮表了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一舉成名,其後又發表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再一次贏得廣泛好評。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李存葆先生開始主攻散文創作,先後發表了《我為捕虎者說》《沂蒙匪事》《東方之神》等散文。特別是他的散文集《大河遺夢》獲得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備受關注。我們的談話也就圍繞散文展開。

對於散文創作,李存葆先生有著很多獨到的見解。他說:“散文是講究氣、韻、趣、味的。氣可以是狂濤飛瀑也可以是平湖靜波,總是宜正不宜邪;韻可以是晨鐘暮鼓也可以是蟬噪蟲鳴,總是宜雅不宜俗;趣可以是武松打虎也可以是雲中觀月,總是宜高不宜低;味可以是熊掌鮑魚也可以是黃瓜土豆,總是宜淳厚不宜寡薄。”

近年來,李存葆的筆觸由小說轉向散文,原因在於他對生活的觀察視角和切入點發生了變化。在他的散文中,“人性生態”和“自然生態”是兩大創作母題。他認為,“真”是文學必備的品格,真情實感是一切藝術賴以生存的根基。散文應該更貼近中國人的生活,也應該更關注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與種種困境。散文裡應該有情感的濃度,哲學的深度。近年來,各種性情散文、文化散文、休閒散文增添了散文的豐富性,但也出現了一些小情小調的軟性文字。李存葆先生認為,這些散文不應該是“主流散文”,他提倡的是充滿文化含量的“大散文”。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李存葆先生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僅僅是篇幅長、分量重,他寫作的速度還相當快。當年寫作《高山下的花環》,他僅僅用了十幾天,而《永難凋謝的罌粟花》也只是用了二十幾天。相比較而言,他寫小說速度較快,基本一遍成稿,而寫散文的速度稍慢,有時要改動兩三遍。因為,對於散文,他傾注了更多的思考。他認為,在中國燦若星河的文化寶庫中,散文是中國文學的源頭,在當今的散文創作中,怎樣才能擬古而不泥古,鑑洋而不見洋,是散文作家不能不思考的問題。

在散文的語言上,李存葆先生就下過一番功夫,他說“文似看山不喜平”,他的散文語言比較注重節奏美,儘量不用讀者比較熟悉的語言。說著,他拿出自己的散文集《大河遺夢》,隨便挑出其中一些語句給筆者看:“哦,太陽老了。月亮老了。歷史老了。黃河,你也老了。”

當提及年輕一代應該如何寫好散文時,李存葆先生說:“應該重視古典文學的學習。”他認為古典文學詞章華美,意蘊深刻,流傳千百年仍然熠熠發光,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在波濤翻卷的金沙灘,李存葆格外激昂,軍旅作家的氣概就像大海的一樣不遮不攬。李存葆說:“好的文章應該讓歷史檢驗。也許我畢生心力也難留下一篇為後人稱道的文章,但我仍會像苦行僧那樣去跋涉,去探求,因為探求的過程是美麗的。”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探求的過程是美麗的”這句話在筆者的耳邊久久迴盪,再看看李存葆先生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和雙手,筆者內心油然生出一種敬意。

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北中國的風》曾經得到過也是軍旅作家的馮牧老師的指教,馮牧老師在百忙中為我撰寫了序言。李存葆老師翻開我的散文集,細細讀起馮牧給我寫的序言,那一刻,他的眼睛裡閃著淚光。

李存葆老師對我說,他對老首長馮牧充滿了敬意,《高山下的花環》寫作完畢後,他將文稿送給了馮牧。馮牧老師在百忙中通讀了全文肯定這是一部好稿,但覺得有些地方過於尖銳,提了意見,建議我修改。按照馮牧的要求,李存葆對《高山下的花環》作了修改,《花環》發表之後,廣大讀者一致叫好,反響極其強烈,馮牧親自撰文對《高山下的花環》進行評述,在馮牧評論的引導下,全國數十家報紙發表了讚揚的評論,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兩次連播。讀者來信如雪片般飛來,多得只能用麻袋來裝。正是馮牧老師的指點,《高山下的花環》才起到了起到了淨化人們靈魂的作用。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李存葆向我面授機宜:他認為,寫散文比寫小說付出的精力更大,將沒有呼吸沒有知覺的漢字小方塊,排列成稍大一點的方塊,並鼓搗得活蹦亂跳,明智達理實在不易。假如後人選編今人的《古文觀止》,如果當今哪位作家有一篇作品入選,那就很值得慶幸,如果能選上幾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家了。寫小說,每天能寫六七千字,寫散文每天最多隻能寫2000字。他說,他的散文都是一句一句“摳”出來的。

我說,李老師,您的散文作品都有一種氣質,教人向上教人正義……他十分贊同我的這種看法。他說,影響他作品氣質的,他覺得主要是山東尚武、強悍的民風和自己從軍的經歷,在《鯨殤》、《大河遺夢》、《祖槐》、《飄逝的絕唱》裡,他都是飽含激情,用自己的良知和心靈的高度去寫散文。因為散文不僅僅是茶餘飯後的奢侈品,也不僅僅是一種花瓶式的點綴。散文貴在真誠,散文必須與小農經濟生髮出的烏托邦意識絕緣,散文應避開無病呻吟的痛苦狀,也應遠離那種甜得令人發膩的小布爾喬亞的矯情———我們的散文應該更貼近中國人的生活,也應該更關注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與種種困境。散文裡應該有情感的濃度,哲學的深度,應該有作家的正義和良知。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李存葆雖為知名作家,但卻十分謙虛,這是他的氣質和人品。他以自己的寫作感受和經驗來娓娓相談,與他談話不論是古典文學還是現代文學,不論是哲學還是佛學,他思路敏捷,出口成章,時而背誦名家名句,時而引經據典,面對他的學富五車,我不禁肅然起敬,而作家卻戲稱只有初中文化……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有歷史碾過的痕跡,每段生活內容都是時代背景的特寫,而對於作家,由於他們肩負的歷史使命,體現在他們身上會更深沉些,深沉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對生活的姿態。李存葆豐富的人生閱歷孕育了他深沉的氣質。

"

昨天晌午,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和我通了電話,就他的一篇文章談了他的想法。放下電話,我回憶起了我們在青島開發區的一次見面……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薛家島的北營房在哪裡?我在那裡當過兵。”

站在青島開發區的電視塔上,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急切地問我。此刻,是公元1999年8月19日。

“瞧,那就是北營房,我用手指著山下一片蔥綠掩映的整齊房屋說。”

“北營房如今已經歸屬武警部隊了,武警部隊的新兵訓練,部隊集訓都在那裡進行。”我向李存葆老師介紹說。

李存葆這次來濟南軍區調研,百忙中安排時間專程到青島開發區尋找曾經駐防過的北營房,這裡,是他從軍的開始,在這片土地上,他拿起筆開始創作,奠定了日後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

1946年,李存葆出生在山東五蓮縣一個半山半崖的村莊裡,齊魯大地傳統的文化氛圍給了他文學上的靈氣,淳樸的鄉風則孕育了他做人的正直和善良。1964年,他參軍來到青島駐軍某部,與筆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當戰士、班長、排長,後調團政治處任新聞幹事。1970年調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任創作員。任濟南軍區創作室主任。後到濟南部隊前衛歌舞團工作。1984年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97年後任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院長,少將軍銜。發表了三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全軍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高山下的花環》,該作品獲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在陪同李存葆老師舊地重遊的間隙,我和他的話題自然而然地切入了軍事文學。

1970年,時任團新聞幹事的李存葆,由於創作成績突出,被調到濟南部隊政治部宣傳隊(即前衛歌舞團前身)擔任創作員正式步入了創作之路。在這期間,他創作了近千首詩歌、歌詞、小說、散文和大中型劇本,大部分作品發表或上演,並有一些作品獲了獎。在綠色的軍營裡,李存葆像蜜蜂一樣辛勤地採擷著,奉獻著。

1979年春,李存葆以作家身份赴雲南邊陲採訪,緊接著又去廣西某部體驗生活。在採訪中,李存葆耳聞目睹了一個個豪情悲壯的故事。官兵們的鐵骨柔腸,無時不在感動著他。他熱血澎湃,激情飛揚,10餘萬字的報告文學一蹴而就,見諸報端。1982年,在中國作協和總政文化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軍事題材座談會上,李存葆的現代戰爭選題得到參會的《十月》編輯部編輯的認可,當即拍板作品問世後由《十月》編輯部首發。會議結束後,李存葆在北京一個部隊的招待所裡,閉門謝客,挑燈夜戰。20天后,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帶著鋼筆水的清香,擺上了《十月》編輯部編輯的案頭。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環》甫一問世,立刻得到了讀者的好評,在全軍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當時,全國有74家報刊連載這篇小說,50餘家劇團將小說改編成各種劇目上演,國內出版社相繼出版了《高山下的花環》單行本,累計印數達1100萬冊。英國、法國、日本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翻譯出版了這本書。1989年,美國嘉蘭德出版公司出版了一套20本的世界文學叢書,其中也有《高山下的花環》。

《高山下的花環》全面展示了新時期軍人默默奉獻的情懷和對祖國的忠誠,對親人的摯愛,如一朵報春花,通報著軍事文學百花滿園的消息。在無數的感動與淚水中,人們記住了樑三喜、靳開來,記住了沾滿英雄鮮血的欠賬單,記住了崇高的生、壯烈的死,記住了那加之於人物命運之上的悲歡離合。與此同時,人們知道一位軍旅作家的名字———李存葆。在建國35週年大典上,以《高山下的花環》書籍造型的彩車作為全國文藝界的形象,緩緩駛過天安門廣場,受到參加國慶觀禮人們的一致讚美……

李存葆是一位典型的山東漢子,他皮膚粗黑,為人忠厚善良,《高山下的花環》的主人公樑三喜身上就有李存葆的影子。 “文品如人品”,正因為他的坦蕩和正直,豪爽與熱情,所以他的作品氣勢雄偉,跌宕起伏,灑脫豪放。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上世紀80年代初,李存葆先生髮表了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一舉成名,其後又發表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再一次贏得廣泛好評。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李存葆先生開始主攻散文創作,先後發表了《我為捕虎者說》《沂蒙匪事》《東方之神》等散文。特別是他的散文集《大河遺夢》獲得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備受關注。我們的談話也就圍繞散文展開。

對於散文創作,李存葆先生有著很多獨到的見解。他說:“散文是講究氣、韻、趣、味的。氣可以是狂濤飛瀑也可以是平湖靜波,總是宜正不宜邪;韻可以是晨鐘暮鼓也可以是蟬噪蟲鳴,總是宜雅不宜俗;趣可以是武松打虎也可以是雲中觀月,總是宜高不宜低;味可以是熊掌鮑魚也可以是黃瓜土豆,總是宜淳厚不宜寡薄。”

近年來,李存葆的筆觸由小說轉向散文,原因在於他對生活的觀察視角和切入點發生了變化。在他的散文中,“人性生態”和“自然生態”是兩大創作母題。他認為,“真”是文學必備的品格,真情實感是一切藝術賴以生存的根基。散文應該更貼近中國人的生活,也應該更關注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與種種困境。散文裡應該有情感的濃度,哲學的深度。近年來,各種性情散文、文化散文、休閒散文增添了散文的豐富性,但也出現了一些小情小調的軟性文字。李存葆先生認為,這些散文不應該是“主流散文”,他提倡的是充滿文化含量的“大散文”。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李存葆先生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僅僅是篇幅長、分量重,他寫作的速度還相當快。當年寫作《高山下的花環》,他僅僅用了十幾天,而《永難凋謝的罌粟花》也只是用了二十幾天。相比較而言,他寫小說速度較快,基本一遍成稿,而寫散文的速度稍慢,有時要改動兩三遍。因為,對於散文,他傾注了更多的思考。他認為,在中國燦若星河的文化寶庫中,散文是中國文學的源頭,在當今的散文創作中,怎樣才能擬古而不泥古,鑑洋而不見洋,是散文作家不能不思考的問題。

在散文的語言上,李存葆先生就下過一番功夫,他說“文似看山不喜平”,他的散文語言比較注重節奏美,儘量不用讀者比較熟悉的語言。說著,他拿出自己的散文集《大河遺夢》,隨便挑出其中一些語句給筆者看:“哦,太陽老了。月亮老了。歷史老了。黃河,你也老了。”

當提及年輕一代應該如何寫好散文時,李存葆先生說:“應該重視古典文學的學習。”他認為古典文學詞章華美,意蘊深刻,流傳千百年仍然熠熠發光,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在波濤翻卷的金沙灘,李存葆格外激昂,軍旅作家的氣概就像大海的一樣不遮不攬。李存葆說:“好的文章應該讓歷史檢驗。也許我畢生心力也難留下一篇為後人稱道的文章,但我仍會像苦行僧那樣去跋涉,去探求,因為探求的過程是美麗的。”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探求的過程是美麗的”這句話在筆者的耳邊久久迴盪,再看看李存葆先生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和雙手,筆者內心油然生出一種敬意。

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北中國的風》曾經得到過也是軍旅作家的馮牧老師的指教,馮牧老師在百忙中為我撰寫了序言。李存葆老師翻開我的散文集,細細讀起馮牧給我寫的序言,那一刻,他的眼睛裡閃著淚光。

李存葆老師對我說,他對老首長馮牧充滿了敬意,《高山下的花環》寫作完畢後,他將文稿送給了馮牧。馮牧老師在百忙中通讀了全文肯定這是一部好稿,但覺得有些地方過於尖銳,提了意見,建議我修改。按照馮牧的要求,李存葆對《高山下的花環》作了修改,《花環》發表之後,廣大讀者一致叫好,反響極其強烈,馮牧親自撰文對《高山下的花環》進行評述,在馮牧評論的引導下,全國數十家報紙發表了讚揚的評論,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兩次連播。讀者來信如雪片般飛來,多得只能用麻袋來裝。正是馮牧老師的指點,《高山下的花環》才起到了起到了淨化人們靈魂的作用。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李存葆向我面授機宜:他認為,寫散文比寫小說付出的精力更大,將沒有呼吸沒有知覺的漢字小方塊,排列成稍大一點的方塊,並鼓搗得活蹦亂跳,明智達理實在不易。假如後人選編今人的《古文觀止》,如果當今哪位作家有一篇作品入選,那就很值得慶幸,如果能選上幾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家了。寫小說,每天能寫六七千字,寫散文每天最多隻能寫2000字。他說,他的散文都是一句一句“摳”出來的。

我說,李老師,您的散文作品都有一種氣質,教人向上教人正義……他十分贊同我的這種看法。他說,影響他作品氣質的,他覺得主要是山東尚武、強悍的民風和自己從軍的經歷,在《鯨殤》、《大河遺夢》、《祖槐》、《飄逝的絕唱》裡,他都是飽含激情,用自己的良知和心靈的高度去寫散文。因為散文不僅僅是茶餘飯後的奢侈品,也不僅僅是一種花瓶式的點綴。散文貴在真誠,散文必須與小農經濟生髮出的烏托邦意識絕緣,散文應避開無病呻吟的痛苦狀,也應遠離那種甜得令人發膩的小布爾喬亞的矯情———我們的散文應該更貼近中國人的生活,也應該更關注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與種種困境。散文裡應該有情感的濃度,哲學的深度,應該有作家的正義和良知。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李存葆雖為知名作家,但卻十分謙虛,這是他的氣質和人品。他以自己的寫作感受和經驗來娓娓相談,與他談話不論是古典文學還是現代文學,不論是哲學還是佛學,他思路敏捷,出口成章,時而背誦名家名句,時而引經據典,面對他的學富五車,我不禁肅然起敬,而作家卻戲稱只有初中文化……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有歷史碾過的痕跡,每段生活內容都是時代背景的特寫,而對於作家,由於他們肩負的歷史使命,體現在他們身上會更深沉些,深沉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對生活的姿態。李存葆豐富的人生閱歷孕育了他深沉的氣質。

當代軍旅文學有他重要一席,他就是《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