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新時代:銀西高鐵建設正酣,甘肅的這座城市受益最大!

文物 王符 黃河 雕塑 騎著單車看世界 2017-06-18

銀西高鐵從西安北站預留銀西場引出,並行西成客專向西北延伸,經空港新城、禮泉、乾縣轉向北,過永壽、彬縣進入甘肅省,經寧縣上董志塬至慶陽,穿董志塬而下抵慶城,溯環江經曲子、環縣、山城而上翻越煙墩山,過甜水堡進入寧夏,經惠安堡(太陽山)、吳忠、靈武至河東機場設地下站,轉向西跨黃河進入市區,沿南繞城高速公路及包蘭鐵路接入銀川站。

銀西高鐵於2015年12月26日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底竣工。通車後,銀川至西安客車運行時間將縮短至3小時以內。銀西高鐵226孔箱梁的預製任務目前已完成設計量的77.4%,預計8月15日完成箱梁預製施工。完工後意味著銀西高鐵重要環節已經完成。

高鐵新時代:銀西高鐵建設正酣,甘肅的這座城市受益最大!

隨著這條高鐵線的建成,甘肅慶陽也迎來了高鐵新時代,作為沿線城市,受益最大!

慶陽,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的交會處,習稱“隴東”,素有“隴東糧倉”之稱。慶陽市乃“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活動區域。“周道之興自此始”,也是周人的發祥地。曾為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部分。遺存於區內的歷史文物古蹟十分豐富。舉世矚目的“古象黃河”化石、“環江翼龍”化石和我國第一塊打製石器就出土在這裡。

高鐵新時代:銀西高鐵建設正酣,甘肅的這座城市受益最大!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是甘肅四大石窟之一,包括寺溝主窟群,及其北1.5千米處的樓底村一窟(簡稱北一號),其南1.5千米處的石道坡石窟,花鴇崖石窟,石崖東臺石窟群等,南北延續3公里。現窟群面積為7500平米,窟院面積為5000多平米,現存窟龕296個,石雕造像2126身,碑碣8通,壁畫96.7平方米,題記150方。主要精華石窟集中在寺溝主窟群。此處有283個窟龕,密佈在高20米,南北長120米的黃砂岩崖體斷面上。代表洞窟有北朝的165號、240號窟和盛唐時期的32、222、263號窟。雕造內容極其豐富,其千姿百態的石雕藝術,濃縮了隴東漢唐文化的精華,也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結晶,在中國佛教石窟藝術史上佔有一定的位置。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隴東著名的旅遊勝地。

高鐵新時代:銀西高鐵建設正酣,甘肅的這座城市受益最大!

董志原

董志原是慶陽市第一大原,也是黃土高原最大的一塊原面,號稱天下黃土第一原。 董志原上分佈著西峰區、寧縣、合水縣和慶城縣的24個鄉鎮,人口約50萬。 董志原腹地的西峰區是慶陽市黨、政、軍機關所在地及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高鐵新時代:銀西高鐵建設正酣,甘肅的這座城市受益最大!

進潛夫山

夫山森林公園位於甘肅省鎮原縣城正北潛夫山,東西長450米,南北寬160米,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潛夫山森林公園因東漢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論家王符在此隱居著書《潛夫論》而得名而得名,相傳山上古柏為王符親手所植,潛夫亭為王符的讀書壇。公園設有兩個出入大門,西、北兩側留有鎮遠縣城古城牆遺址。園內包括烈士陵園、悠園、沁園、怡園、王符紀念館、潛夫亭、杏花亭、佑德觀、通明宮,書畫展覽館,是一個休閒的好去處。

高鐵新時代:銀西高鐵建設正酣,甘肅的這座城市受益最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