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古玩攤,成了美好的回憶

文物 收藏 淳化 宋朝 鹽地荊花 2019-06-14

如果問一個人: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搞收藏?大概沒人能把具體時間說得清。因為一個人的收藏經歷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線,如同一個人的少年期與青年期,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分界線。我也一樣,自己從哪一天搞收藏,早已記不清了。但是,多年前的那些古玩地攤,真的令我難以忘卻。

二十年前,鎮上的大集,彷彿比現在人更多,更加繁華熱鬧。古玩地攤上,印象中最多的就是古銅錢了,堆的象個小山。一堆古錢,任人挑選,想找枚假錢也很難。我和眾多的圍觀者一樣,見的多了,也並不以為奇。而在今天,再想在地攤上見到那麼多的古錢,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如此多的古錢,攤主都是論斤收來,挑選過後,就堆在攤上賣掉。當時的價格嘛,大約一百元一斤。

早年的古玩攤,成了美好的回憶

每逢趕集,我總在古玩地攤泡上半天,也就是在那時,我發現了一種形狀奇特的大孔錢。問攤主,二元一個。後來知道這就是俗話說的“馬蹬錢”——五銖錢。那時月工資幾百元,在攤上選來選去,狠狠心花個十元二十元,買到些自以為是的“精品”。到家後,因有礙觀賞,加鹽酸洗去銅鏽,結果得不償失,成了廢品。從此知道,古錢是不能洗的。

在地攤上,每當見到陌生的古錢,便買了來,觀賞一番。那時候,沒有電腦,沒有網絡,又沒有專用書籍可查。那就查皇帝年號吧!我從詞典上把唐代宋代的年號全抄在一個小冊子上,以便查閱。可是,如此多的古錢,竟連一個唐代年號也沒發現。終於知道,唐代的錢並不是年號錢,而最早的年號錢是“周元通寶”。

早年的古玩攤,成了美好的回憶

於是,開始在地攤上的錢堆裡尋找周元通寶,無果而終。直到現在,地攤上淘來的古錢,無非是那些五銖錢和半兩錢,開元通寶,建炎通寶,崇寧通寶,崇寧重寶,政和通寶,宣和通寶,天聖元寶,熙寧重寶,皇宋通寶,元豐通寶,明道元寶,淳化元寶,景祐元寶……當然,自己有些錢至今也沒搞清楚。比如半兩錢是不是秦代的,這枚幣一直存疑。還有淳化元寶佛像錢,到底是新是老呢?如果不是淳化所鑄,又是何時仿造的呢?

早年的古玩攤,成了美好的回憶
早年的古玩攤,成了美好的回憶
早年的古玩攤,成了美好的回憶

不管怎麼說,這些年來,當地出土的宋錢數量巨大,而明錢清錢佔比例並不是很大。

當然,地攤上不光有古錢,陶罐瓷碗,老錢老畫,銀元銅元……泛泛各類,讓人眼花繚亂。雖然沒有什麼珍品罕品,但是,都是貨真價實的老物件。

第三版人民幣中,我獨缺一張車工券。大約在二OO四年的地攤上,品相一般的二十元一張,當時算是很金貴的了。思慮再三,我還是買下了它,添補了自己的空白。就在不久後的一天,此攤主又出手了六張車工,買家是個小夥子,好象從城裡過來的,拿著令人羨慕的手機。小夥子拿著到手的車工幣,在手機上跟人通話,說幣的品相不佳,似乎是二十元太貴了。那時的車工,價格就在二十元左右,我記憶尚新。

早年的古玩攤,成了美好的回憶

就在十年前,我終於買下了一塊大頭銀元,普通版二百元。這時侯,假貨漸漸多了,然而,真銀元那悠揚的聲音,時刻縈繞在耳邊,使我警惕,靜我心田。

早年的古玩攤,成了美好的回憶

多年來的地攤打拼,也並未淘到什麼珍貴之物,好東西可遇而不可求也。在如今假貨氾濫的地攤上,不求好,只求老,能買到老物件就行了,時代所迫,別無它求矣!

早年的地攤,真好,令人難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