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弄明白它的理論貢獻與未來使命,答案不言自明'

文化 民主 歷史 政治 經濟 蘇聯 體育 列寧 上觀新聞 2019-08-2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弄明白它的理論貢獻與未來使命,答案不言自明

新中國成立近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制度的建立、理論的創新和文化的自覺,不僅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和發展面貌,而且也是一個世界歷史事件,對21世紀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現代化進程和人類文明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前景,都產生了長久而深遠的影響。弄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貢獻和未來使命,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不言自明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貢獻

理論貢獻之一:超越社會主義原生形態和西方民主社會主義

在馬克思當年的理論構想中,社會主義是作為對資本主義的不斷超越而出現的新的社會形態。恩格斯領導第二國際,開啟和平長入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列寧領導第三國際,重點探索了“早產”的社會主義國家革命和建設的問題(如新經濟政策);蘇聯、東歐解體劇變,標誌著社會主義的蘇聯模式(傳統計劃體制)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現實中社會主義國家的普遍改革形成了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代表的新的社會形態。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理論到現實、一國到多國、傳統制度向新制度的飛躍。

在改革開放實踐中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突破傳統計劃體制,以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方式開啟了從市場到政府,從經濟到政治,從社會、文化到生態等全方位的制度建設,超越了以“蘇聯模式”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原生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踐行人類追求公平、正義的理想,以國家為主導確立、深化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治國家,是對西方自由市場體制、自由民主體制的超越,同時也是對西方民主社會主義的超越。

理論貢獻之二:踐行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因素“嵌入”和目標前置

現實的社會主義是在資本主義發展的薄弱環節產生並發展的。作為一種不同於資本主義的現代化方式,社會主義賦予現代化新的功能和高遠的價值取向。嵌入社會主義因素、實現價值目標的前置,以社會主義理想反思現代化的過程和結果,可以有效示範、指引現代化的發展,創造一條現實的具體的由成功經驗所不斷支撐的新路,更有可能在借鑑資本主義現代化有益成果的同時,避免前者面臨的種種問題和困境,更好完成現代化的任務,更有利於人類向社會主義過渡。

中國式的現代化就在這樣的“嵌入”和“前置”中逐步形成一系列理論成果,系統地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我們黨制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主要任務。我們特別強調走自己的路,不把書本當教條,不照搬外國模式,以實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重視普遍規律又特別強調機遇,重視自覺有意識的理論建構又強調群眾自發鮮活的實踐形式,更加強調探索嘗試而非盲目樂觀。所有這些,實際上提升了現代化的立意,豐富了現代化的功能。

另外,正如有的學者所分析的那樣,中國式現代化的進展和中西方學術界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反思,客觀上也刺激、催生了資本主義對其生產方式及實現形式的不斷修復和調整,增加資本主義內部的社會主義因素和分量。這雖不是資本主義的本意,其價值卻不容忽視。

理論貢獻之三: 推動世界社會主義進程和文明多樣性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理論的建構、制度的完善,實際上就是積極參與並有效推動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過程。當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走出低谷並呈現蓬勃生機,很大程度上有賴於中國道路的成功開闢。面向21世紀,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形成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已經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現實參照、力量源泉和有待進一步深化認識的社會現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會給世界上那些既渴望實現現代化又有意保持獨立性的國家或民族提供新的選擇和空間,同時也為解決人類問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經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意味著我們中國人、中華民族在精神上的自覺自立。我們有權選擇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任何事情,也有權拒絕別人強加的、而我們並不需要或無法採用的任何東西。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怎麼有利於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我們就怎麼做。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是我們全體中國人的權利和責任。不泥古,不向洋,不畏強,不凌弱,不怕像誰,也不怕不像誰。

各種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鑑是理解和表達各自的個性,進而達到知己知彼和“同情之理解”。不同文明間交流互鑑的結果,也不是把我變得和別人一樣,而是以別人能夠理解的方式說明我的不一樣。承認多元化,堅持主體性,闡明人類文明發展的多樣性,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世界說明的道理。理解這個道理,並不需要太高深的學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未來使命

未來使命之一:融通中、西、馬,把握複合敘事

我們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世界現代化進程、中國文化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有一個歷史的、整體的觀照,進一步深化對貫穿其中的核心價值理念的共識,避免拼盤式的大雜燴。這就需要把握複合敘事的思維方式。而事實上,現在的中國,現在的中國人,既是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土壤上生長成熟,也是自1840年以來,不斷吸收西方文明成果演變而成的,已經是一幅“中、西、馬”密不可分的畫面,未來更加需要重視複合敘事,真正形成融通中、西、馬的話語體系,避免盲目、固執堅持純而又純的單一敘事。

社會主義不只是一整套追求公平正義的價值體系,一種超越資本主義剝削、獲得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社會政治實踐,還是以此為基礎而形成的一整套制度體系;現代化有它自身的評價標準,任何一個傳統社會的現代轉型,必須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領域確立現代社會的運行機制,也包括工業化和城市化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市場制度體系;中國文化傳統既支配和影響社會制度的變遷,也在改革開放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實現現代轉化並獲得新的生長空間。單純就社會主義考慮社會主義,未免單薄;只從現代化角度分析是非得失,有失片面;一味照搬中國文化傳統,則缺少立足現實、吸收外來的視野和胸襟。只有把三條線索貫通起來,自覺堅持複合敘事,才可能完成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未來使命。當然,社會主義是其中的靈魂。

未來使命之二:立足更高起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黨的十九大著眼於“第二個百年目標”,提出了“新兩步走”戰略目標,即到2035年左右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50年左右將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應該看到,在這樣一個較長時段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而奮鬥的時期,同時也是當代資本主義繼續發展的階段。如何在共存中實現對資本主義的超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發展的重要使命。

從馬克思構想的社會主義到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列寧領導的第三國際都內在包含對時代主題的判斷及由此確認的理論起點。我們對當下和未來較長時段的歷史方位、時代主題的判斷也將成為繼續探索和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的起點。當前資本主義究竟發展到什麼程度?其內在的合理性究竟是什麼?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發展著的資本主義一直有深刻的思考與批判,彰顯其理論的合理性,值得肯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也要善於對同時代的資本主義有深刻洞見。換句話說,未來的社會主義要比當年馬克思所提出的原生形態有更高要求,思考的起點也要遠遠高於馬克思的時代。一方面未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堅持馬克思當年提出的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超越性,堅守這一原則立場,另一方面則要密切觀察資本主義的新發展,要具備站在資本主義之上的強大的思想力量。即使我們建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也還是要繼續思考和回答資本主義能不能被超越、如何超越等問題。這就需要在理論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的總體框架中進行前瞻性思考。

作者為上海社科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欄目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王珍 文字編輯:王珍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項建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