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中國雲谷”未來要為國家貢獻先進算力'

"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林麗芳報道

"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林麗芳報道

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中國雲谷”未來要為國家貢獻先進算力

2019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剛剛在呼和浩特落下帷幕。年會所傳遞出的高性能計算領域的前沿動態,展示的最新科研成果,對承辦方和林格爾新區(下稱新區)而言,無疑是一次絕佳的外宣機會,又為同各機構和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提供了平臺,從而為步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的快車道助力良多。

那麼,新區是如何力壓群雄,打破歷來都在一眾經濟發達城市如北上廣深中舉辦年會的傳統而奪得承辦權的?新區的大數據產業發展現狀如何?未來依託既有多方面優勢又將如何實現差異化競爭,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為此聽取了大會報告以及部分分論壇,採訪了相關專家和與會領導。

栽下梧桐樹 引來金鳳凰

繡花要得手綿巧,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世界三大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之一,也是中國高性能計算領域規模最大的融合學術、技術、產業為一體的年度盛會,為何會首次花落北疆小城,新區魅力何在?

羅青一語道破天機:“總結來說,我們提供了‘兩硬一軟’的條件,即在全國,呼和浩特電價最低,氣候最冷涼乾燥,離北京最近,帶寬條件最好,在此基礎上,城市配套最好。大家的共識是,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產業領域,論基礎設施類的條件,新區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

其實,也能從作為此次年會協辦方的北京並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當初選擇落戶新區的考慮中可見一斑。身為中國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行業軟件服務領域的龍頭企業,並行科技董事長陳健坦言,過去兩年,公司一直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到底哪個地方更適合超級雲計算新的超算服務模式?直到通過與新區團隊的深入互動後,瞭解到新區有煤,有電,有最佳的落地設施保障以及超算項目的集聚效應和完善的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的產業鏈。

新區自2017年成立以來,僅僅兩年多的時間,作為內蒙古改革創新的試驗田,一路開疆拓土,先行先試,在軟硬件方面一直精耕細作。

據悉,新區建立了“五路八回”高可靠性保障的供電網絡,為大數據、高性能計算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不高於0.262元/千瓦時的用電價格,這對於用電大戶大數據雲計算產業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另一個硬件條件是,三大運營商的主數據中心落在新區,新區建成了全國最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園區,截止2018年末,服務器裝機突破40萬臺,既有IDC中心裝機能力已基本飽和;2019年開工建設的中國電信Ⅱ期、中國移動Ⅱ期、東方國信等大數據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用後新區服務器裝機能力將達到145萬臺。新區建成了到全國主要城市的直達鏈路,總出口帶寬達18.96T,與北京互訪時延不超10ms,初步實現了“同城化”。“而且,三大運營商承諾,隨著我們對帶寬的需求增加,會持續擴大帶寬。”羅青介紹。

在軟件方面,新區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賦予了新區57條行政審批的權限。在全區率先實現了“企業零跑腿,拿地就開工”最短的行政審批條件和最優的營商環境服務。

“由我們出資為超算,高性能投資方建設土建,他們只需在機房內搭建自己的平臺即可,至於土建部分,租也可以,買也可以,分期付款也可以,以租代購還可以。做操算用超算,人家是專家的,人家對蓋房子不感興趣。我們就為潛在的招商合作伙伴提供優質的軟件條件。這只是一個方面”羅青介紹。

也因此,新區先後被確定為國家火炬和林格爾新區大數據特色產業基地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大數據)。

“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不斷夯實完善的大數據產業基礎優勢以及正在建設的高水平的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讓我們對新區發展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充滿了信心和期待。”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祕書長張雲泉一針見血。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正是這些得天獨厚無可比擬的軟硬客觀條件,讓新區在眾多爭奪年會承辦權的實力選手中脫穎而出。

中國雲谷迎來跨越式發展

清華大學鄭緯民教授介紹,我國有兩張名片,高鐵和高性能計算。可以說,高性能計算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近十多年來,我國高性能計算機已在世界Top500強排行榜裡排名第一;我國於2016、2017年連續兩次奪得了高性能計算應用專項獎——戈登貝爾獎,該獎好比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的諾貝爾獎;在每年的超算會議中進行的大學生高性能計算的比賽,我國的代表隊幾乎每年都能奪得大賽冠軍。因此,高性能計算無論是做系統也好,做應用也好,乃至於人才培養方面等我國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作為內蒙古大數據產業的核心區,新區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的要求,立足自身優勢,按照戰略部署的任務,把大數據作為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在大數據基礎產業佈局、應用創新以及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領域發展等方面已經“領跑”了全國許多地方。

新區緊盯新一代信息通信發展需求,啟動實施了三大計劃,即“服務器能力倍增計劃”、骨幹網“出口帶寬倍增計劃”,“基礎設施倍增計劃”,持續擴大大數據雲計算、高性能計算產業基礎性優勢。目前,新區建成了全國最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園區。

其中,核心位置佈局著中國電信雲計算內蒙古信息園——中國電信集團直屬的四大園區之一。園區佔地面積1500畝,總投資173億元,設計容量42棟機樓,超過10萬機架,具有120萬臺服務器以上的雲計算能力。

新區北翼是中國聯通呼和浩特雲數據中心,它集內蒙古“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基地,內蒙古省級政務雲平臺數據港基地,政府、行業客戶大數據承載基地,北方大數據中心基地,絲綢之路數據港基地,中國聯通1+M+N戰略核心節點基地,中國聯通IDC集約化運營標杆基地於一體。數據中心佔地面積約973畝,總投資123億元,規劃建設11棟機房樓,可提供3.45萬個標準服務器機架。

另一翼是中國移動(呼和浩特)數據中心——中國移動集團服務在全國的四大數據中心之一。園區佔地1486.5畝,總投資120億元,規劃建設22棟機房樓,可提供5.28萬個機架以上的服務能力,預計2020年完工。

三大運營商猶如一個鐵三角,穩定地支撐起了新區大數據產業的基礎。

目前,已入駐百度、阿里、騰訊等知名IT企業100多家,服務器能力近90萬臺,規劃建設規模達368萬臺。

然而,隨著新區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搭建高密度、分佈式、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相互融合的數據處理環境,已成為新區從大數據、雲存儲服務向雲計算、人工智能服務轉變的迫切需要。

基於這樣的現實需要,2018年11月,在內蒙古科技廳的統籌協調和大力支持下,總投資3億元人民幣的內蒙古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落戶新區。項目建設包括通用計算系統、人工智能加速計算系統、大數據存儲支撐系統、節點互聯網絡、基礎配套系統等五部分內容,平臺建設要求每秒浮點運營能力不低於1萬萬億次、存儲容量不少於80PB、理論存儲聚合帶寬不低於800GB/s,有望成為國內科學計算能力最強的CPU集群系統,其純CPU算力,理論峰值計算能力可在2018年發佈的國內高性能計算TOP100排名中名列前3位,CPU+GPU混合算力的理論峰值計算能力也可排到第3位。

“項目建成後,可在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等重點應用領域催生一批國際一流的高科技研究成果,引進一批國內領先的高新技術企業落地,有效促進企業創新能力提高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推動內蒙古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內蒙古科技廳廳長孫俊青表示。

新區在不斷擴大數據存儲能力優勢的同時,緊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發展方向和前沿領域,積極創新應用場景,開始實現由存儲為主向運算、應用方向提質的轉變。

截至目前,微軟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應用孵化基地、第三代“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平臺、蒙牛全球電商平臺、貨車幫內蒙古公路物流信息平臺、航天信息首家省級食藥監大數據中心、東方國信BIM實訓基地、京東智能無人配送基地等一批大數據應用項目在新區開花結果。

同時,新區已初步形成了超算平臺項目的集聚效應,數據存儲優勢正在加快向數據高密度運算能力和人工智能運算能力轉化,特別是應用於圖像識別、人臉識別,基於CPU+GPU異構結構的超算系統正在快速落地運行。

“曠視科技人工智能超算平臺”項目一期已搭建完成並投入運行,建成後總運算能力將超過47PFLOPS理論計算能力,達到了我國現有人工智能超算的先進水平。

清華同方服務器製造項目工廠生產線也已投建完成。據悉,該生產線年生產能力約6萬臺,通過自主開發的各項運營、管理系統,可以完成從裝配、調試、高溫老化、終檢到包裝各工序流水作業,使服務器生產過程達到自動檢測、自動工藝控制、自動質量監控與自動物料調度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7月12日,新區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內蒙古自治區分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自治區分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內蒙古5G產業創新聯盟戰略合作協議,多方就5G網絡建設、應用探索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將圍繞改善民生、產業升級、科研能力等多方面展開5G應用合作。

未來要為國家貢獻先進算力

談及新區未來的發展時,羅青總結說,我們期待未來能為中國的高性能計算的科技領域和產業發展新方向提供內蒙古特有的空間和條件。我們是國家的“糧倉”、“奶罐”、“肉庫”、提供著煤炭、電力、存儲空間,將來我們要給國家貢獻先進算力。

新區作為內蒙古自治區本級的產業平臺,重任在肩,代表著內蒙古負責招引、落地、培育、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主要朝著兩個方向奮楫前行:新產業的培育發展和以高新技術賦能內蒙古傳統特色優勢產業和後發特色優勢產業。

新區隨著對產業定位的逐漸清晰,致力於在戰略新興產業如大數據雲計算和新材料等方向不待揚鞭自奮蹄。比如呼和浩特的晶體硅材料製造有著絕對優勢,特別是很多細分領域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是領先的。立足於此,新區將緊盯下游產業,以此為發力點,不斷拓疆前行。

內蒙古的傳統特色優勢產業如煤炭、冶金、能源、化工、乳業、畜牧業等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內蒙古的工業信息化和智能化起步較晚。

如何為這些傳統產業賦能,助跑?新區有自己的嘗試和計劃。

“比如,在近幾年的發展中,信息化,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傳統冶金行業的應用就非常光彩奪目。”羅青自豪地說,相關友商和包鋼合作的有關鍊鐵的,高爐的數據採集,數控化,大數據登雲後在做的人工智能技術支撐的優化模型運算,在全國也是領先的。我們也在嘗試露天礦山的無人駕駛,這也是全國先進的。

還有乳業的數字化管理,每一盒牛奶做到了一盒一碼,實現了全流程生命週期管理以溯源的方式瞭解每一滴奶的來龍去脈。

目前正在推進的項目之一是怎樣識別牛,所謂“牛臉識別”。用射頻耳標,通過遠端視頻對牛的出肉率、瘦肉率、牛的身體狀況、通過圖像就能識別出來。

“我們通過對二維碼賦能,編碼、分碼、採集、大數據的應用,一直做到了RFID射頻技術芯片化的互聯網管理,這是領先全國的,但這只是我們剛剛開始的嘗試。未來,我們有信心按照內蒙古自治區的要求,通過高新技術賦能傳統優勢特色產業和後發優勢特色產業這兩個方向上都能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羅青自信滿滿。

會議期間,記者聽取了《內蒙古物聯網與人工智能峰會》上的多位專家的報告。印象深刻的是內蒙古蒙草抗旱公司首席草業信息官徐明關於《蒙草數字化轉型之路》的精彩報告。“我們一直在做這樣一件事,發現自然規律,用自然規律再去改造自然,修復自然。蒙草有一整套數字化生態修復解決方案,實現了數字技術和生態修復的深度融合。”徐明指出。

這是大數據賦能後發特色優勢產業的一個典型案例,未來,這就是趨勢。

記者在年會的活動之一“第一屆新銳思想秀——HPC青年論壇”上採訪了論壇主席——清華大學教授翟季冬,他為新區的大數據發展支招說,高性能計算服務器的核心是解決一些科研計算程序,新區應該深挖現在發展中面臨的現實需求,結合自身實際,看看哪些應用需要高性能計算來加速做得更快更好。比如在能源勘探上,考慮將這些應用程序如何加速。

儘管新區大數據產業日新月異,“但如實講,人才條件弱一些。”羅青坦言。

新區的解決之道在於不斷用科技優勢平臺來吸引先進的團隊來新區落戶創業。

新區已經在向這個方向邁進,依託產學研用科技創新載體建設,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了“清華大學—和林格爾分佈式數據處理系統(校級)聯合研究中心”,圍繞大數據、雲計算基礎算法、科研成果應用轉化和軟件環境建設等開展研發合作,設立了“大數據產業人才培養基金”,建立了“BIM專業人才培養基地”,積極引進國內高性能計算人才,完善區內各高校相關人才體系建設,努力為內蒙古乃至全國培養和輸送大數據人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