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海南千年古鹽田,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吃著放心”的捍衛
彈指間行攝
1/16 位於海南島西北部的洋浦半島,是中國最早一批經濟開發區之一。在洋浦港周邊的灘塗上分佈著一大片密密麻麻、形狀各異、大小不一如石硯臺一般的晒鹽石,當地的鹽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200多年來一直延續著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日晒製鹽技藝。
2/16 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區的鹽田村,距今已有1200多年曆史,是我國最早一個日晒海水製鹽點,也是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晒製鹽的古鹽場。鹽田總面積有750畝,硯式石槽7300多個,年產量達到500噸。洋浦鹽田傳統日晒製鹽技藝於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3/16 千年古鹽田海鹽晒制技藝古老、原始、傳統、獨特。製鹽工序系從“煮海為鹽”演變為“晒海成鹽”的成熟工序。產出的鹽巴是經過太陽晒乾的海灘泥沙澆上海水過濾成滷水後,澆灑在火山岩石槽上晒乾而成,具有純天然、無雜質、顆粒小,可直接食用等特點。
4/16 此外,海鹽白如雪、細如綿、品質純正、鹹度適中、不帶苦味,是人們生活中鹽焗佳餚的上乘原料。久藏的老鹽,還具有清熱去火、消炎散瘀等功效。
5/16 這裡的鹽工勤勞質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烈日下勞作。相傳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末年間,一群福建莆田的鹽工漂洋過海,歷盡千辛萬苦遷居到當時海南島西部的古儋耳郡,在洋浦半島的海邊開山闢石,建造家園和鹽田。
6/16 鹽工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將海邊大片的天然火山岩石削平鑿槽,做成大小形狀不同,像一方方硯臺一樣的晒鹽槽,錯落無致地分佈在海邊灘塗上,至今還完整保存有7300多槽,場面蔚為壯觀。歷史悠久的古鹽槽靜靜地守護在這裡,歷經千年歲月洗禮和風雨打磨,儘管有些邊緣已經破損而被補上白灰,看上去依舊那麼和諧。灰黑的色彩裡飽含著時間的滄桑和生活的故事...
7/16 鹽工們根據海南島高溫烈日的特點,把原先“煮海為鹽”改為“晒海成鹽”,早期他們發現退潮後石頭縫中殘留的海水經日晒後可結晶成鹽。潮水漲落之間,智慧的光芒閃現,他們就搬來更多的石頭開始鑿槽晒鹽,但這樣的天然海水鹽分含量相對不高,鹽的產量也很低。
8/16 後來人們又發現用經過太陽晒乾的海灘泥沙澆上海水過濾,製成含高鹽分的滷水,再將滷水倒在石槽內,再經暴晒製鹽,產量能大大提高。由於這裡的鹽味鮮,並對多種疾病有療效,清朝乾隆皇帝聞報後,御書“正德”賜給鹽田人。
9/16 這樣的海水晒鹽,需要至少4天完成5道複雜工序才能完成。晒沙,等海潮退去,露出晒鹽泥地後,用兩種長短齒的木耙將晒鹽泥地裡的鹽泥沙翻開暴晒兩三天,並在每天中午翻耙打鬆鹽泥沙,直至完全乾透。收沙,第三天中午再翻開暴晒一次,下午用平板耙耙鹽泥沙拋到早已堆築夯實好呈鬥槽形的鹽泥池(過濾池)中。池子先要在底部鋪墊一層幹茅草,一邊填鹽泥沙,一邊用腳板把鹽泥沙踩實夯平,填至鹽泥池呈凹狀,再倒入海水過濾。(網絡圖)
10/16 晒鹽,將蓄海水池中的海水挑至鹽泥地池慢慢倒入,反覆倒入直至水面平穩。這樣浸泡在鹽泥沙上面的海水就慢慢滲濾到池子底部,透過水池的石頭縫隙流到鹽滷水池。經過一夜的時間,鹽滷水池中的鹽滷水才會積累到一定程度,並沉澱澄清。
11/16 過濾,第四天上午,可用“黃魚茨”莖杆折段投入鹽滷水中,浮於水面則說明池子鹽滷水即可當天直接暴晒成鹽,鹽分濃度已經達到85%以上,用小木桶舀裝鹽滷水,挑至並澆灌在晒鹽石槽中。在太陽下暴晒至傍晚,鹽滷水即可蒸發,結晶成鹽。如果陽光強烈,風向好,結晶速度會更快。
12/16 收鹽,第四天下午,用半彎的鐵片把顯現結晶、稍呈白花,液晶態的鹽巴刮起來,用小竹簍把各槽的鹽巴收集起來倒入大竹筐,挑回家中,放置在乾燥陰涼的地方保存,就完成了整個晒鹽的流程。
13/16 晒成的鹽巴雪白細綿、品質純正、鹹度適中,用來做鹽焗佳餚最為合適,在古鹽田入口處就有當地村民在賣鹽焗雞和鹽焗蛋。
14/16 如今的千年古鹽田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裡沒有大門,沒有門票,遊客可以免費自行參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參觀時不能踩踏鹽槽,因為踩踏會帶入泥沙,製出來的鹽就會有雜質和不衛生,這絕對是不允許的。
15/16 收完海鹽,時近傍晚,鹽工們還要把石槽挨個反覆清洗乾淨,保證一粒沙子和雜物都不留,次日工作前再清洗後才晒鹽。反反覆覆的嚴格要求,只為保證出品的衛生和質量。
16/16 古鹽田村有30多戶村民是製鹽工,他們一直沿襲著1200多年來的古老製鹽方式,代代相傳,儘管在如今這樣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和一些現代鹽場相比,這樣的製鹽技術已顯得相當滯後,但當地鹽工依舊堅守和沿襲著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晒鹽技藝,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尊重,更是為“吃著放心”的堅持和捍衛。
2017-06-0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