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被燒了,不過還好,法國文化思想界有這三個人!

前一陣,巴黎聖母院被大火燒了樓頂,很多人都在為此而惋惜,尤其是文化界和建築界,為了重修重建工作甚至還發生了爭論。不過在哲學詩畫看來,這些僅僅是法國文化的極小損失,因為法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和藝術國度,還有很多歷史文物,比如盧浮宮、埃菲爾鐵塔、凱旋門、塞納河;比如舉世聞名的繪畫和香水,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度學習和認識的。比如今天為大家講述的三位偉大人物,有了他們,法國的文化依舊燦若星河。

巴黎聖母院被燒了,不過還好,法國文化思想界有這三個人!

人物1:法國“思想的寶庫”

巴黎聖母院被燒了,不過還好,法國文化思想界有這三個人!

蒙田,生於1533年,是法國文藝復興後期,16世紀的人文主義思想家。在16世紀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樣受到現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啟蒙運動以前法國的一位知識權威和批評家,是一位人類感情冷峻的觀察家,亦是對各民族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進行冷靜研究的學者。從他的思想和感情來看,人們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個時代出現的一位現代人。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學隨筆,因其豐富的思想內涵而聞名於世,被譽為“思想的寶庫”。

蒙田的名聲在17世紀已遠播海外,在英國,培根的《散文集》就深受蒙田的影響。在17世紀上半葉那個古典主義時代,有人認為他那結構鬆散的散文不合人們的口味。然而到了18世紀,他又聲名鵲起,著名作家、哲學家狄德羅欣賞蒙田的散文恰恰在於所謂的“無條理”,認為“這是自然的表現”。有些作家、思想家和藝術家的思想似乎特別複雜,具有許多不同的層面,因此對於後代各式各樣的人都具有無窮無盡的引力,大概這就是包括蒙田在內的古代大師的祕密。經過四百餘年的考驗,歷史證明了蒙田與莎士比亞、蘇格拉底、米開朗琪羅一樣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隨筆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是“世上同類題材中絕無僅有的”。

蒙田《隨筆集》中折射出來的哲學思想之於中國文化有著內在的親和力。他的懷疑主義(懷疑人的理性和認知能力,指出人其實一無所知,因此要忌盲目自大,要謙遜順應自然)、親近自然、中庸適度原則等思想與中國儒家、道家的先哲們有著相似的語言表述。因此蒙田的作品一直受到中國讀者的喜愛。

蒙田經典語錄摘抄

1.靈魂如果沒有確定的目標,它就會喪失自己,因為俗語說得好,無所不在等於無所在。

2.沒有一定的目標,智慧就會喪失;哪兒都是目標,那兒就沒有目標。

3.智者向愚人學習的東西多於愚人向智者學習的東西。

4.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

5.學習知識不是為了圖利,也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裝飾自己的內心;不是為了培養有學問的人,而是為了造就能幹的人。

6.我們並不因自己空虛而感到憂慮,也不因自己愚蠢而心懷怨恨;我們並不因自己的無知而深受傷害,也不因自己卑鄙無恥而痛苦萬分。

7.若結果是痛苦的,我會竭力避開眼前的快樂;若結果是快樂的,我會百般忍受暫時的痛苦。

8.人生的價值並不在於時間長短,而在於我們如何利用時間。

9.能否從生活中得到滿足,不在於你生命的長短,而是取決於你的意志。

10.騷擾我們的,是我們對於事物的意識,而不是事物本身。

人物2:“能思考的蘆葦”

巴黎聖母院被燒了,不過還好,法國文化思想界有這三個人!

布萊茲·帕斯卡爾,是法國17世紀最具天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他在理論科學和實驗科學兩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幾何學上的帕斯卡爾六邊形定理、帕斯卡爾三角形,物理學上的帕斯卡爾定理等均是他的貢獻。他還創制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製作了水銀氣壓計。他同時還是概率論的創立人之一。他同時又是一位成果卓著的科學家、散文大師和宗教聖徒。作為一名數學家、科學家,雖然他的哲學部分的論述並不多,且其哲學路線是屬於唯心主義的,但其崇尚真理的人生追求,反對經院和相信科學的哲學態度,對西方哲學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正如莫里亞克所說的:“帕斯卡爾的天才超過了他的宗派的範圍,在我們的時代以比先前更大的力量重新出現”。

帕斯卡自幼就表現出過人的才能,16歲寫成《圓錐曲線論》,其中論證的幾何學定理至今仍稱作帕斯卡爾定理。19歲時,製作出能夠進行百位加法運算的計算器。23歲時製作了水銀氣壓計,後又進行過一系列氣壓和真空試驗。他總結出帕斯卡爾定律,其名字被後人確定為國際單位制中的壓強單位。他還從事過概率論、擺線以及其他一些數學研究。

1670年,《帕斯卡爾思想錄》一書在法國首版。在這部著作中,他寫到:“所有人類的不幸都來源與一件事情,那即是不懂得如何安靜地呆在房間裡。”

該書以其論戰的鋒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筆的流暢而成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經典著作,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被認為是法國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它與《蒙田隨筆集》、《培根人生論》一起,被人們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本書作者以其特有的揭示矛盾的方法,反覆闡述了人在無限大與無限小兩個極限之間的對立悖反,論證了人既崇高偉大又十分軟弱無力這一悖論,天才地揭示了人因思想而偉大這一動人主題。

帕斯卡爾《思想錄》精華思想摘選

1,想象——它是人生中最有欺騙性的那部分,是謬誤與虛妄的主人;而它又並不總是在欺騙人,這就越發能欺騙人了;因為假如它真是謊言的永遠可靠的尺度的話,那麼它也就會成為真理的永遠可靠的尺度。可是,它雖則常常都是虛妄的。卻並沒有顯示出它的品質的任何標誌。它對於真和假都賦予了同樣的特徵。而正是在最聰明的人中間,想象力才具有偉大的、能說服人的本領。理性儘管在呼籲,卻不能規定事物的價值。

2,如果我們太年輕,我們就判斷不好;如果太年老,也一樣。如果我們想得不夠,如果我們想得太多,我們就會頑固不化,我們就會因而頭腦發昏。如果我們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之後倉促之間加以考察,我們對它就一心還是先入為主的成見;如果是時間太長之後,我們又再也鑽不進去了。站得太遠或是太近來觀看繪畫,也是這樣;僅僅有一個不可分之點才是真正的地方:其餘的則不是太近,就是太遠,不是太高,就是太低。在繪畫藝術上,透視學規定了這樣一個點。然而在真理上、在道德上。有誰來規定這樣一個點呢?

3,人的最大的卑鄙就是追求光榮,然而這一點本身又正是他的優異性的最大的標誌,因為無論他在世上享有多少東西,享有多少健康和最重大的安適,但假如他不是受人尊敬,他就不會滿足。他把人的理智尊崇得那麼偉大,以致無論他在世上享有多大的優勢,但假如他並沒有在別人的理智中也佔有優勢地位,他就不會愜意的。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位,無論什麼都不能轉移他的這種願望;而這就是人心之中最不可磨滅的品質。

4,我們一眼就看到的東西,其對稱是以沒有理由可以成為別的樣子為基礎的,也是以人體的形象為基礎的;由此可見,我們要求對稱就只是在廣度方面,而不是在高度與深度方面。

5,當人們不理解一樁事物的真相時,能有一種共同的錯誤把人們的精神固定下來,那就最好不過了,例如人們把季節的變化、疾病的傳播等等都歸咎於月亮;因為人之大患就在於對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懷有不安的好奇心;他犯錯誤還遠比不上那種徒勞無益的好奇心那麼糟糕。

6,當我們想要論證一件一般事物時,我們就必須給出一個個案的特殊規律;但是如果我們想要論證一個特殊的個案時,我們又必須從一般的規律著手。因為我們總是發覺我們所要加以證明的東西是模糊不清的,而我們所用以作為證明的東西則是清楚明白的;因為,當我們提出一件要加以證明的事物時,我們首先就充滿著一種想象,以為它當然是模糊不清的,而反之要用以證明它的東西則是清楚明白的,這樣我們便很容易理解它了。

人物3:近代哲學之父

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

巴黎聖母院被燒了,不過還好,法國文化思想界有這三個人!

笛卡兒,1596年3月31日生於法國都蘭城。笛卡兒是偉大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生理學家,解析幾何的創始人。是歐洲近代資產階級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他的學說自成體系,熔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於一爐,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他又是一位勇於探索的科學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幾何在數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西方近代哲學史上,他率先提出了唯理論的原則,認為人的知識不是來源於感覺經驗,而是來源於理性,理性的演繹法是唯一的正確方法。他主張用理性來審查一切,提出了“普遍懷疑”的口號。他從懷疑一切事物的存在出發,掃除自己的成見,尋求一個最可靠的命題作為起點,然後進行推論。他發現一件最可靠的事實是:他自己在懷疑。因此,心的存在是無可置疑的,而身的存在則須推論出來。他所說的“我思故我在”成為哲學史上的一句名言。在認識論上,笛卡兒認為人的知識不是來源於感覺經驗,而是來源於理性。知識和能力是先天具有的,因此,他主張天賦觀念論。

笛卡兒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他自成體系,熔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於一爐,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他又是一位勇於探索的科學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幾何在數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笛卡兒堪稱17世紀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

笛卡兒是方法論的瘋狂推崇者。這從他的“普遍懷疑論”裡就可以看出來。在普遍懷疑裡,笛卡兒把普遍懷疑當成是懷疑的起點和方法論的開端。實際上也正如笛卡兒論述的那樣,我們不管是學習還是搞研究,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需要方法論。從某種意義上講,方法論是判斷人類、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最基本的標準。

笛卡兒說,從本質上講,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笛卡兒在這裡所說的平等是從人類本性的角度來說的。例如笛卡兒說:“良知是世界上分配得最公平的東西,因為每個人都擁有足夠的良知,就連那些在別的任何事情上最難滿意的人,也不能希望獲得比現有的更多的良知。”在這裡,笛卡兒所說的良知就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智慧、天性。從天性的角度來看,我們都是人類之種群的,我們天生遺傳了人類應該擁有的所有天性。從智慧的角度來看,笛卡兒認為,我們任何人從一生下來就獲得了我們應該有的,足夠幫助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智慧。更具體一點講,這裡的良知可以理解為——“辨別真偽的天性”。意思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一樣多的同質智慧和作為人應有的天性,都擁有一樣多的同質的辨別真偽的天性——良知。即使是那些對自己的很多地方不滿意的人,他也擁有像那些對自己任何地方都滿意的人一樣多的“良知”。例如,有的人認為自己五官長得不夠美,有的人天生就是殘疾——可是不管他們的身體有什麼缺憾,他們的天性,他們所擁有的“良知”卻像所有人擁有的一樣。也就是說,人,至少在擁有天性或者辨別真偽的能力上,天生就是平等的。用笛卡兒的話說:“因為理智和良知是唯一使我們人之所以為人並與動物有區別的東西,我相信它是完整地存在於個人身上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