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說古道今,傳承千百年的古文化

從文中尋內涵,述說今人的處事

育見金堂帶你走進水城文化解讀

談古論今....10期


近期,讓我們一起走進那些沱江文明中的故事,歲月如梭,身為沱江兒女,都很少了解這片土地上的文化。和我一起去探尋那些有趣有內涵有歷史的沱江文明。

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瞭解沱江


沱江作為長江左岸的一級支流,其大的支流有60條,千支百脈,行程成一個不封閉的流域。天然落差有2354米;沱江流域形狀瘦長,四邊與岷江流域相鄰,東邊與培江流域相接。

有19個市、縣、區全部在流域中,另有17個市縣部分在流域內。流域南北長約380公里,東西平均寬73公里。流域最寬處大約150公里;最窄處約49公里。


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沱江流域北部上游為山區,出山為平原,而後進入丘陵。地勢自西北的東南傾斜,地質構造簡單,溪流水系發育,流域內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耕地集中,人煙稠密,名城接踵,重鎮連綿。

沱江流域屬亞熱帶溫溼天氣,年降水量分佈不均。獨特的地理位置與生態環境早就了沱江流域適宜的人居環境。


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當沱江之水回到千年以前,沱江沒有現在這麼美麗,有的只是令人困惑的水患。文明演進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部與洪水抗爭的歷史,許多古代傳說都與洪水有關,在四川大地上千年前的古蜀國亦是這樣。

自上古以降,沱江流域歷經四次重大治理,水患消除、農業發展,為“天府之國”的形成夯實了基礎。

而發生在咱們金堂沱江流域的就是鱉靈拓峽的傳說。


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鱉靈的傳奇人生


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毗河、北河、中河三河匯聚一沱江,每一滴水匯聚到金堂縣城的最東端,這裡就是梅林公園所在地,沱江的源頭。自此向南奔流6公里,便到了整個沱江河道最為狹窄的地方——鱉靈峽。

《蜀王本紀》記載:“荊有一人名鱉靈,其屍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屍隨江水至郫,遂活,與望帝相見,望帝以鱉靈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鱉靈決玉山,民得安處。鱉靈治水去後,望帝與其妻通,慚愧,自以德薄不如鱉靈,乃委國授之而去,如堯之禪舜。鱉靈即位,號曰開明帝。”


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知道鱉靈峽的今人甚少,基本都是本地人知道這裡稱為“沱江小三峽”。我們卻不知道在很多古典文獻中屢屢見到他的名字,你也許不知道它,不是因為它“名不見經傳”,而是因為歲月滄桑,它的美名被時間的風沙塵封在了竹帛之中。


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二千七百多年前……

高高的龍泉山脈,自北向南蜿蜒而下,橫亙在成都平原的東部邊緣。西高東低的成都平原,洪水洶湧澎湃的向東奔瀉,衝到龍泉山脈腳下,便戛然剎住了奔騰的步伐。高1000多米,綿延200多公里的龍泉山脈便是一堵天然的堤壩,把滔滔洪水全部攔截在了廣袤的平原裡。

成都平原一片汪洋,村莊裡的茅藔浸泡在水下,隱約可見屋頂;茅藔外的田壟上桑樹枝蕩著水草;露出水面的樹丫上起落著黑色的鴉陣,烏鴉們望著陰霾的天空淒厲的“呱呱……”。諾大的古蜀國,儼然一派澤國水鄉的景象。


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面對洶洶水災,古蜀國國王杜宇望洋興嘆,一籌莫展。這時,一位有著豐富治水經驗的部落首領——鱉靈,從荊楚大地沿江而上,來到了蜀國。國王把治水大業託付給了鱉靈。

鱉靈採用了與大禹類似的疏導法治水,決定把巫山的峽道開鑿清理,讓四川盆地的河流得以順峽谷而出,不再四處氾濫。鱉靈在龍泉山脈的中段終於找到了壅塞的地方,於是,帶領他的部落和蜀國的人們晝夜不捨的鑿山開河……龍泉山脈終於被鑿開了一條口子,瀦蓄在成都平原盆裡的洪水從這裡宣洩而出,這條口子讓成都平原由澤國變成了綠洲;拓開這條口子,便拓開了一個肥沃富饒的天府之國。


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鱉靈的治水,前承大禹,功與大禹媲美;後啟李冰,名共李冰齊光,他營造了創世紀的偉業。鱉靈治水成功後,蜀王杜宇就像堯帝禪讓舜帝一樣,把王位禪讓給了鱉靈。杜宇便化作杜鵑鳥飛到西山去了。鱉靈即位,號曰“開明帝”。

鱉靈在位的時候,已經是周王朝的東周時期,周平王東遷以後,形成了春秋眾多諸侯爭霸格局。開滅王朝最後滅於周人的後裔秦人。

從此便有了“望叢二帝”之名,如今位於郫都區的望叢祠就是紀念他們的。


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郫都區的望叢祠


金堂人須知:探索那流傳千年的沱江文明

△紀念館

每年農曆端午節,附近民眾都要聚集在這裡舉行“賽歌會”。

好了,篇幅有限,明天繼續。

想更進一步瞭解鱉靈請聽下回講解。


在看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