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席、"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席、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道、"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席、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吾、"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席、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吾、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願、"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席、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吾、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趙、"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席、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吾、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趙、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通、"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席、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吾、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趙、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通、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失、"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席、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吾、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趙、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通、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失、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圖、"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席、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吾、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趙、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通、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失、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圖、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焉等,兩者之間字體元素截然不同之亦極多。總之,若以“今文”的字體作基準,“古文”的文字結構元素尚未固定。

在戰國時代,君主、中央政府為推動官僚組織而進行文書往來時,如果在文字使用方法上不謀求一定程度的統一,恐造成文書的發件人和收件人之間在溝通上的困難。如果任文字在民間被隨意使用,亦可能導致由形、音、義三個方向派生所謂假借字、異體字、別體字等狀況,最終難免不斷擴散之宿命。

能夠阻止這種情況並實行文字統一者,唯有國家權力。唯有中央政府以統治為由強制統一使用文字,方可勉強防止文字使用的混亂。由此推測,戰國時期各國亦曾實施一定程度的文字統一政策。而上海博物館所購得的名為《字析》之字書,可視作楚國中央政府為了向地方行政機關顯示文字的標準體,以國庫支出製作並分發的規範本。

儘管如此,統一文字畢竟是一項極其困難的工程。以標準字體作為全國性統一規範文字的目標,直至漢代後期楷書體的出現才得以實現。因此,在“古文”範圍裡的用法也會有相當的搖擺。更何況,經過秦始皇徹底統一文字後的“今文”,與以往“古文”之間有巨大的差別也是極其自然的事情。

根據以上論述以及戰國竹簡的發現而漸趨明朗的“古文”實態來看,單以記錄“古論語”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並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的“論”字。如上所述,在“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如,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席、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吾、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趙、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通、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失、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圖、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焉等,兩者之間字體元素截然不同之亦極多。總之,若以“今文”的字體作基準,“古文”的文字結構元素尚未固定。

在戰國時代,君主、中央政府為推動官僚組織而進行文書往來時,如果在文字使用方法上不謀求一定程度的統一,恐造成文書的發件人和收件人之間在溝通上的困難。如果任文字在民間被隨意使用,亦可能導致由形、音、義三個方向派生所謂假借字、異體字、別體字等狀況,最終難免不斷擴散之宿命。

能夠阻止這種情況並實行文字統一者,唯有國家權力。唯有中央政府以統治為由強制統一使用文字,方可勉強防止文字使用的混亂。由此推測,戰國時期各國亦曾實施一定程度的文字統一政策。而上海博物館所購得的名為《字析》之字書,可視作楚國中央政府為了向地方行政機關顯示文字的標準體,以國庫支出製作並分發的規範本。

儘管如此,統一文字畢竟是一項極其困難的工程。以標準字體作為全國性統一規範文字的目標,直至漢代後期楷書體的出現才得以實現。因此,在“古文”範圍裡的用法也會有相當的搖擺。更何況,經過秦始皇徹底統一文字後的“今文”,與以往“古文”之間有巨大的差別也是極其自然的事情。

根據以上論述以及戰國竹簡的發現而漸趨明朗的“古文”實態來看,單以記錄“古論語”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並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的“論”字。如上所述,在“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治、

"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席、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吾、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趙、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通、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失、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圖、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焉等,兩者之間字體元素截然不同之亦極多。總之,若以“今文”的字體作基準,“古文”的文字結構元素尚未固定。

在戰國時代,君主、中央政府為推動官僚組織而進行文書往來時,如果在文字使用方法上不謀求一定程度的統一,恐造成文書的發件人和收件人之間在溝通上的困難。如果任文字在民間被隨意使用,亦可能導致由形、音、義三個方向派生所謂假借字、異體字、別體字等狀況,最終難免不斷擴散之宿命。

能夠阻止這種情況並實行文字統一者,唯有國家權力。唯有中央政府以統治為由強制統一使用文字,方可勉強防止文字使用的混亂。由此推測,戰國時期各國亦曾實施一定程度的文字統一政策。而上海博物館所購得的名為《字析》之字書,可視作楚國中央政府為了向地方行政機關顯示文字的標準體,以國庫支出製作並分發的規範本。

儘管如此,統一文字畢竟是一項極其困難的工程。以標準字體作為全國性統一規範文字的目標,直至漢代後期楷書體的出現才得以實現。因此,在“古文”範圍裡的用法也會有相當的搖擺。更何況,經過秦始皇徹底統一文字後的“今文”,與以往“古文”之間有巨大的差別也是極其自然的事情。

根據以上論述以及戰國竹簡的發現而漸趨明朗的“古文”實態來看,單以記錄“古論語”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並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的“論”字。如上所述,在“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本文來源:南國學術

·思想者沙龍·

《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日本] 淺野裕一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作者簡介] 淺野裕一(あさのゆういち),1971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專業,1976年在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期滿;其後歷任島根大學講師、副教授,東北大學教養部教授、國際文化學科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孔子神話——作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的生存熱情和構想力》《古代中國的言語哲學》《古代中國的文明観——儒家・墨家・道家之論爭》《戰國楚簡研究》《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等。

摘 要

有關《論語》一書的成書過程,日本漢學家武內義雄作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均非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是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至於《論語》的書名,《漢書·藝文志》認為是“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但是,鑑於《論語》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記述上的不斷重複等現象,反映出《論語》並非是直傳弟子將所記錄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的。所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不能成立。觀察“古文”與“今文”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的變化,以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土的戰國楚簡為依據,可以發現,單純以記錄“古論語”的“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是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論”字的。因為,“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找到不少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證。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尤其是在孔子稱呼上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缺乏統一性,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而已公佈的郭店楚簡有儒家文獻十種,上博楚簡有儒家文獻十七種,其中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說明當時並非是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從《論語》的內容和形成方式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為《侖語》的可能性較大,因而該書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關鍵詞

《論語》 《侖語》 正名

孔子言:“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這可以被視為正名思想的開端。本文在此遵循孔子(前551—前479)遺訓,試為《論語》名稱正其名。

文本的傳承

作為《論語》的文本,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述及“六藝略”中的《論語》時,共錄有“《論語》古二十一篇”、“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三種。有關“《論語》古二十一篇”,班固(32—92)又自注道:“出孔子壁中,兩《子張》。”此即漢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時期,漢景帝之子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建宮殿而拆除孔子舊宅時,從牆壁裡發現的壁中書“古文論語”。由於該文本在《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一句以下獨立成篇,故有“子張篇"和“子張十九篇"兩種。

有關“齊二十二篇”,班固也自注道:“多《問王》、《知道》。”換言之,即與“魯二十篇”相比較,多出《問王》、《知道》兩篇。至於“魯二十篇”,在班固自注中則無任何相關記載。

武內義雄(たけうちよしお,1886—1966)在《論語之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39)一書中有以下論述:在漢武帝以前,由《學而》《鄉黨》組成的齊魯二篇本,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組成的河間七篇本,以及由《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子張》《堯曰》七篇組成的“齊論語"的原始形態等其他孔子語錄,已經有流傳。

其後,在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發現了由先秦古文寫成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而流傳至今的《論語》,就是根據“古論語”再用漢代通行的文字漢隸重新抄寫的。理由是:如果查看傳承《論語集解》何晏序以及《漢書·藝文志》“齊論二十二篇”的學者——王卿、庸生、王吉、宋畸、五鹿充宗、貢禹等六人的背景,可以發現,其中只有王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宣帝(前74—前49年在位)、漢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時期的人物。

以同樣方法再檢視承襲“魯二十篇”的龔奮、魯扶卿、韋賢、韋玄成、夏侯勝、蕭望之、張禹等七位學者,龔奮生卒年不詳,只有魯扶卿生活於漢武帝時期,其他五人均為漢昭帝(前87—前74年在位)、漢宣帝時期的人物。

由此觀之,鑑於“齊論”“魯論”的學者都是生活於漢武帝以後的人,所以《漢書·藝文志》所記“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只能是以今文重新抄寫漢武帝時期出現的“古論語”的古文之異本。由此可知,傳世的《論語》文本均基於“古論語”而成。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考察詳細精密,其觀點和結論當可充分肯定。說明“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均非自漢初出現,亦不存在傳授其學問的學派。傳世的《論語》文本,應視為將漢武帝時期在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作為祖型的文本。

書名的由來

《論語》書名究竟出現於何時?在漢武帝時期,還未見有《論語》名稱。由此推測,此一名稱,是自漢昭帝、宣帝之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的。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指出,從王充《論衡·正說篇》所見“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的內容推測,“古論語”的文本由孔安國傳至魯扶卿,魯扶卿官至荊州刺史時方開始稱之為《論語》。因而,《論語》此書名應起源於“古論語”。“齊二十二篇”“魯二十篇”等文本均基於“古論語”這一點,亦可印證此事。換言之,由於漢武帝時期於孔子舊宅所發現的“古論語”二十一篇裡已記有《論語》此書名,據此可推論,《論語》乃漢昭帝、宣帝時期才開始被廣泛使用的。

那麼,“古論語”裡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為何意?《漢書·藝文志》在談到“六藝略”時有如下闡述: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認為,此乃孔子死後,其直傳弟子就各自所錄孔子之言進行議論和驗證,確定為孔子的語錄之後,而稱之為《論語》的。此言妥當與否,還需考證。

狩野直喜(1868—1947)在《論語孟子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77)中指出,《論語》錄有比孔子年輕四十六歲的曾子(前505—前435)的臨終之言,因此可知此書非孔子直傳弟子編輯而成。事實上,《論語·泰伯》就記述了曾子臨終前與弟子以及孟敬子的如下對話: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上述內容只能是由曾子門人所記錄,而《漢書·藝文志》中有關《論語》乃孔子死後由直傳門人所編而成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如此,《漢書·藝文志》所言經由孔子門人議論而確定的《論語》,其編輯形態又如何呢?就此,《論語》中如下重複之處頗值得關注

(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篇)

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3)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

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篇)

入大廟,每事問。黨篇)

(4)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篇)

(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篇)

(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民說。堯曰篇)

此類重複的現象表明,《論語》並非經過周密細緻的議論編輯而成。假若直傳弟子將各人所紀錄孔子之言彙集並逐一討論確定,上述現象決無可能出現。因此,《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的說法,應無法成立。

“古文”與“今文”

假若《漢書·藝文志》有關《論語》書名的說法無法成立,不過是事後附會之說,那麼,壁中書“古論語"所記載的《論語》書名究竟是何意?解開此謎團的關鍵,就隱藏在先秦古文記載之中。

作為統一大業中的一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禁止一直沿用的地處崤山以東的舊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的東方系文字,強制全國一律使用承襲西周正統字體,名為小篆、隸書的秦國字體。隸書是秦國官吏書寫公文書時用的標準字體,通過行政機關之間的字處理迅速普及全國。即使時至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楚漢戰爭,至公元前202年漢朝成立,人們仍然繼續使用隸書。然而,漢朝的人卻視之為現代文字,並稱其為“今文”。同時,將舊六國沿用東方系文字視為古代文字,稱之為“古文”。

秦帝國時期,為免遭焚書,無視公元前213年頒佈的禁令——“挾書之律”而藏匿於民間的書籍均以“古文”書寫。秦亡漢立後,“挾書之律”依然有效,直至漢文帝時期(前179—前157)方正式宣告廢除。然而,由於漢皇帝並未嚴格執行“挾書之律”取締禁書,故漢以後不少學者公然持有所剩無幾之“《詩》《書》百家"的書籍,並開始傳授其學問。

在此過程中,為避免打壓,藏匿的書籍亦由“古文”轉換為“今文”。由於漢初學者中有不少人出生於戰國時代,既懂得“古文”書寫,又在秦朝習得“今文”,屬於通曉“古文”“今文”者,因此有可能將“古文”書籍以“今文”重新抄寫。而免遭焚書之厄傳至漢代的先秦書籍,也因之均被轉換為“今文”文本。然而,到了漢朝成立三四十年後,那些出生於漢朝、只懂得“今文”的一代人開始佔居了學者中的大多數,因此,雖然一部分人保有“古文”的知識,但“古文"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遠去。

在此背景下,古文書籍卻時有出現。漢武帝的異母弟河間獻王劉德(前171─前130)因好學,致力於收集書籍,為蒐羅先秦書籍投入了大量金錢。更有人按獻王需求,從墳墓中發掘出先秦書籍。他收集得到的書籍範圍,《漢書·河間獻王傳》中有記載:“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

由《雍也》《公冶長》《為政》《八佾》《里仁》《述而》《泰伯》七篇組成的“河間七篇本”的文本,亦於此種情況下出現。此類書籍,皆由通曉“古文、今文”的學者逐一轉換成“今文”文本。

漢武帝時代,他的異母兄弟魯共王在擴建宮殿期間拆毀孔子位於曲阜的舊宅時,於壁中發現“古文”《尚書》《禮記》《孝經》《論語》等先秦古籍。其中,《論語》之名,此時亦記載於“古文”文本之中,隨後被轉換為“今文”。

原書之名

漢武帝時期發現了“古文”先秦古籍,被作為一個著名事件記載於《漢書》。因此,“古文”與“今文”在字體上有明顯不同之認識,亦作為一般常識為後人所知曉。然而,由於無法看到用“古文”書寫的書籍,今人對“古文”的形態一直無從瞭解。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一號楚墓出土了八百餘枚竹簡。其中,七百三十枚有文字記載。此墓興建於戰國中期的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竹簡文字乃舊六國使用的東方系古文。郭店竹簡其後經過整理解讀,最終確定內含《老子》等其他十六種文獻。

此外,上海博物館1994年於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一千二百餘枚戰國楚簡。這些上博楚簡於1997年開始被解讀整理,總字數約為三萬五千字,確定其中有包括《易》等其他八十多種文獻。該竹簡文字亦屬楚系文字的東方系古文。

其後,北京清華大學於2008年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入二千三百枚戰國簡。這些清華簡內含有《尚書》、由二十三章組成被命名為《系年》的歷史書以及記錄歷代楚都所在地的《楚居》等文獻。

上述相繼發現,使得只有名稱而實態不詳的“古文"數據大量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些戰國竹簡均為當時的人們用筆墨在竹簡上書寫的古文資料,從而可以瞭解“古文”文字為何種書體。

根據戰國竹簡的新發現,基於“今文”的字體來觀察,“古文”呈現的特徵為過多的偏旁,字蓋或右旁等元素,或缺乏結構要素。此類例子甚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家、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鬼、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旱、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明、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來、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夷、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屯、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因、宔→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升、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宰、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中、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刑、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且等,為過多結構的例子。相反,古→故、可→何、女→如、ム→私、旨→稽、未→味、中→仲、白→伯、羊→徉、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衡、勿→物、立→位等,為缺乏結構因素之例證。

此外,“古文”與“今文”中,亦可看到部首種類不同之例。如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連、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答、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始、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作、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徒、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聞/問、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發、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性/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復。亦有“古文”“今文”字體完全不同之例,如→漫、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席、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道、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吾、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願、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趙、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通、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失、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圖、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焉等,兩者之間字體元素截然不同之亦極多。總之,若以“今文”的字體作基準,“古文”的文字結構元素尚未固定。

在戰國時代,君主、中央政府為推動官僚組織而進行文書往來時,如果在文字使用方法上不謀求一定程度的統一,恐造成文書的發件人和收件人之間在溝通上的困難。如果任文字在民間被隨意使用,亦可能導致由形、音、義三個方向派生所謂假借字、異體字、別體字等狀況,最終難免不斷擴散之宿命。

能夠阻止這種情況並實行文字統一者,唯有國家權力。唯有中央政府以統治為由強制統一使用文字,方可勉強防止文字使用的混亂。由此推測,戰國時期各國亦曾實施一定程度的文字統一政策。而上海博物館所購得的名為《字析》之字書,可視作楚國中央政府為了向地方行政機關顯示文字的標準體,以國庫支出製作並分發的規範本。

儘管如此,統一文字畢竟是一項極其困難的工程。以標準字體作為全國性統一規範文字的目標,直至漢代後期楷書體的出現才得以實現。因此,在“古文”範圍裡的用法也會有相當的搖擺。更何況,經過秦始皇徹底統一文字後的“今文”,與以往“古文”之間有巨大的差別也是極其自然的事情。

根據以上論述以及戰國竹簡的發現而漸趨明朗的“古文”實態來看,單以記錄“古論語”古文書中有“論語”和“言”字偏旁,並不能斷定此即“今文”中的“論”字。如上所述,在“古文”中,有無偏旁、偏旁之位置、部首之種類等文字的結構元素尚未穩定,如,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治、

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漢學||「日」淺野裕一:《論語》書名應叫《侖語》: 為流傳兩千年的儒學經典正名

→始、說→悅,即便“古文”有“言”字旁,在“今文”中亦可轉變成無“言”字旁之例。考慮到上述《論語》的內容和形成過程,《論語》的書名應該叫《侖語》才對。所謂“侖(侖)”,是由“亼”與“冊”組成的會意字——。“亼”的意思是收集,“冊”表示竹簡用繩編綴之形態。合起來的意思是:收集竹簡併按順序編輯。

武內義雄的《論語之研究》推斷,傳世《論語》所本“古論語“,是由河間七篇本、齊論語七篇、齊魯二篇本,以及後人收集所得《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問》《子罕》五篇等組成。姑且不論此推斷正確與否,《論語》是由來歷各異的孔子語錄聚集而成是毋庸置疑之事實。無論是河間七篇本,還是齊論語七篇,由戰國時期書籍均以篇幅為單位流傳觀之,可以推測《論語》本身是各種數據的合輯本。尤其是在孔子的稱呼上缺乏統一性,有“子”“夫子”“仲尼”“孔子"等,也印證《論語》是各種文本合輯的產物。

從已公佈的郭店楚簡中可以看到,儒家文獻有《緇衣》《魯穆公問子思》《窮達以時》《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聞之》《尊德義》《性自命出》《六德》十種。而在上博楚簡中,已發現的儒家文獻有《孔子詩論》《緇衣》《性情論(性自命出)》《民之父母》《子羔》《魯邦大旱》《徒政》《昔者君老》《周易》《仲弓》《內禮》《相邦之道》《季康子問於孔子》《君子為禮》《弟子問》《孔子見季桓子》《天子建州》十七種。其中,雙方共通的只有《緇衣》和《性自命出》。此一現象說明,當時並非以十篇二十篇的固定形態流傳,而幾乎都是以一篇為單位流傳的。

在上博楚簡中,也內含大量收錄於《論語》的語錄,如《弟子問》《君子為禮》《季康子問於孔子》《孔子見季桓子》等孔子與門人及魯貴族等的對話。此一現象說明,春秋末期至戰國前期,曾有大量孔子語錄。可以推測,時至第二代、第三代門人,在將彙集蒐集而來的孔子與門人對話材料編輯成書之際,以收集竹簡順序編輯而成之語錄而名之為《侖語》的可能性極大。因此,拋棄《漢書·藝文志》就“論”字做牽強附會之論,其中包含曾子臨終之言以及屢見重複之處等問題就可自然消解。

自漢昭帝至漢宣帝時期,《論語》書名基本穩定之後,兩千年來,還未曾有過質疑。《荀子·正名篇》言:“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指出名稱並不存在正確與否,正名的關鍵在於是否“約之以命,約定俗成”。

《論語》此名稱已被沿用了兩千年,已經完全習俗化,作為約定而根深蒂固。雖然拙文遵循“必也正名乎”之言,闡述了《論語》的“論”實為“侖”而非“論”,但如今並沒有改變書名的必要,這裡還須以“守名約”(《荀子·正名》)為重。

https://cchc.fah.um.edu.mo/south-china-quarter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