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出口企業堅定走好轉型路'

投資 人生第一份工作 浙江省 越南 家用電器 中國商務新聞網 2019-08-22
"

自9月1日起,美國政府將對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中的部分商品加徵10%的關稅。繼此前美國分別對340億美元、160億美元和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這將成為第四批被美加徵關稅的中國商品。對此,中國外貿企業將如何應對?

中美企業皆受損

“我們的產品被列入了4A類別的清單,從9月1日起要被加徵10%的關稅。”近日,浙江某出口企業相關負責人沈先生向國際商報記者透露,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分為4A和4B兩類清單,分別從9月1日和12月15日開始加徵關稅。根據上述時間表,公司生產的製冷設備、閥門等產品被加徵關稅在即。

實際上,美國對華商品新一輪加稅“風暴”已醞釀了一段時間。今年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將對價值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隨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佈公告擬加徵25%的關稅,並自6月17日開始舉行聽證會。8月1日,特朗普突然宣佈從9月1日開始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的關稅。8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佈公告稱,對華3000億美元加徵關稅清單中的部分商品將暫緩加徵關稅,即從原來的9月1日延至12月15日,其餘商品仍從9月1日起加徵10%的關稅。

對此,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美方此舉嚴重違背中美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共識和大阪會晤共識,背離了磋商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中方將不得不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美國這樣做既傷害我們的出口商,也會傷害美國的進口商。”沈先生分析,“當前製造業企業利潤越來越薄,被加徵關稅意味著僅有的些許利潤可能不復存在。但是,美國客戶和我們公司合作已久,互相信任,因此此前有些產品被加徵關稅後,雙方會共同分攤關稅成本。這也意味著,加徵關稅不僅損害出口商利益,客戶的利潤同樣也會被稀釋。就算是終止合作,客戶尋找新的供應商也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中美兩國企業和美國消費者都會受損。”

中企應對早行動

據媒體報道,3000億美元清單中的商品海關價值約為2673億美元,佔2018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的49%。至此,美國四批清單總的海關價值為上升到5249億美元,佔2018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97%。緩至12月15日加徵關稅的中國輸美商品規模約1583億美元,佔比為59%,主要集中於電機、電氣設備及零件、機械器具及零件、玩具、鞋靴、服飾等商品。

相關行業的中國企業早已採取行動。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曾展暉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說,公司主要生產電熱水壺、電熱咖啡機、麵包機、打蛋機、多士爐等小家電,在美國有著較好的銷售業績。為應對美國加徵關稅,公司加速產品研發創新,這樣既增加了客戶的黏度,又提高了利潤,研發的新品也向美國之外的其他市場銷售,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

美國挑起的貿易戰還加速了市場的扭曲。一家出口企業的負責人透露,在貿易層面規避美國加徵關稅有三條途徑:一是轉口貿易,但美國已將矛頭指向越南,越南收緊了原產地證的管理,通過這一路徑出口美國面臨的風險非常大;二是訂單轉移,將訂單轉給東南亞的工廠生產併發貨到美國,但質量、價格、交期等要有保障;三是產能置換,尋找到東南亞的工廠,給予其一定費用,中國企業幫其完成出口訂單,其空出的產能用於生產中國企業對美出口訂單產品。

相比採取上述貿易手段,一些企業更具長遠眼光,通過投資加速全球化佈局。沈先生說,正是美國加徵關稅的行為讓企業從曾經猶豫是否“走出去”到加快全球化佈局的步伐。公司去年就在東南亞等地開設了新廠,並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作為企業全球化佈局和開拓多元市場的重要方向。

浙江千尋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海成建議中國出口企業除了加強研發創新、開拓多元市場、海外投資設廠之外,還要積極參與抗辯。據瞭解,目前,針對美國3000億美元加徵關稅清單,中國國際商會正在組織企業積極抗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