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263

5G來臨,新的科技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商業生活,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在新時代下到底該如何帶好隊伍進行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原CEO、嘉御基金創始人衛哲對於這個問題有了深刻的看法,他以阿里巴巴為例回答了這個問題。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263

5G來臨,新的科技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商業生活,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在新時代下到底該如何帶好隊伍進行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原CEO、嘉御基金創始人衛哲對於這個問題有了深刻的看法,他以阿里巴巴為例回答了這個問題。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很多人問,我跟馬雲這麼多年,馬雲最厲害的是什麼?

第一,人性。


第二,商業本質。


第三,對互聯網的感覺。

馬雲說:“阿里最大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你看我離開阿里,對阿里沒什麼影響,還發展更好。”

阿里出來這麼多人,阿里還很牛,所以不是說阿里的戰略多厲害,馬雲的點子有多厲害,最重要的是阿里能夠源源不斷的出幹部。

在新時代組織裡,不能說一個新東西來了就都變了,原來走路走的挺好,邯鄲學步最後連路都不會走。

“招聘、培訓、考核”三板斧,另外還有企業文化、使命、願景、價值觀,只要有組織就必須有這些。

新技術來了,傳統企業應該如何轉型?

新技術到了以後,新零售是“四個在線”,新經濟的核心也是四個在線。

四個在線核心如何突破,從員工在線開始做起。

產品在線,很多公司做了個小程序、APP、官網,然後把產品和服務往那一掛,就可以實現在線售賣了,但在線以後發現沒人買。

客戶在線,就是你怎麼把客戶變成電子會員,客戶離開了你還能有互動,叫客戶在線。

這幾個在線,如果沒有從 “員工在線”開始突破,其他幾個在線也做不到。

很多公司公眾號有100萬、1000萬粉絲,都不知道該怎麼耕種。

你必須把給它分到每個人手裡,叫分田到戶、責任到田,每個員工是否能耕好自己的地。

“耕地”要給什麼工具?就是管理在線,你能賦能員工的知識庫。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263

5G來臨,新的科技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商業生活,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在新時代下到底該如何帶好隊伍進行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原CEO、嘉御基金創始人衛哲對於這個問題有了深刻的看法,他以阿里巴巴為例回答了這個問題。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很多人問,我跟馬雲這麼多年,馬雲最厲害的是什麼?

第一,人性。


第二,商業本質。


第三,對互聯網的感覺。

馬雲說:“阿里最大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你看我離開阿里,對阿里沒什麼影響,還發展更好。”

阿里出來這麼多人,阿里還很牛,所以不是說阿里的戰略多厲害,馬雲的點子有多厲害,最重要的是阿里能夠源源不斷的出幹部。

在新時代組織裡,不能說一個新東西來了就都變了,原來走路走的挺好,邯鄲學步最後連路都不會走。

“招聘、培訓、考核”三板斧,另外還有企業文化、使命、願景、價值觀,只要有組織就必須有這些。

新技術來了,傳統企業應該如何轉型?

新技術到了以後,新零售是“四個在線”,新經濟的核心也是四個在線。

四個在線核心如何突破,從員工在線開始做起。

產品在線,很多公司做了個小程序、APP、官網,然後把產品和服務往那一掛,就可以實現在線售賣了,但在線以後發現沒人買。

客戶在線,就是你怎麼把客戶變成電子會員,客戶離開了你還能有互動,叫客戶在線。

這幾個在線,如果沒有從 “員工在線”開始突破,其他幾個在線也做不到。

很多公司公眾號有100萬、1000萬粉絲,都不知道該怎麼耕種。

你必須把給它分到每個人手裡,叫分田到戶、責任到田,每個員工是否能耕好自己的地。

“耕地”要給什麼工具?就是管理在線,你能賦能員工的知識庫。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任何新模式,客戶體驗要好、用戶體驗好、效率要高,我永遠有兩個“凡是”來檢驗:

凡是用戶體驗不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不是好模式;

凡是提升了用戶體驗,但不能提高企業效率,甚至行業效率的也不是好模式。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263

5G來臨,新的科技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商業生活,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在新時代下到底該如何帶好隊伍進行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原CEO、嘉御基金創始人衛哲對於這個問題有了深刻的看法,他以阿里巴巴為例回答了這個問題。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很多人問,我跟馬雲這麼多年,馬雲最厲害的是什麼?

第一,人性。


第二,商業本質。


第三,對互聯網的感覺。

馬雲說:“阿里最大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你看我離開阿里,對阿里沒什麼影響,還發展更好。”

阿里出來這麼多人,阿里還很牛,所以不是說阿里的戰略多厲害,馬雲的點子有多厲害,最重要的是阿里能夠源源不斷的出幹部。

在新時代組織裡,不能說一個新東西來了就都變了,原來走路走的挺好,邯鄲學步最後連路都不會走。

“招聘、培訓、考核”三板斧,另外還有企業文化、使命、願景、價值觀,只要有組織就必須有這些。

新技術來了,傳統企業應該如何轉型?

新技術到了以後,新零售是“四個在線”,新經濟的核心也是四個在線。

四個在線核心如何突破,從員工在線開始做起。

產品在線,很多公司做了個小程序、APP、官網,然後把產品和服務往那一掛,就可以實現在線售賣了,但在線以後發現沒人買。

客戶在線,就是你怎麼把客戶變成電子會員,客戶離開了你還能有互動,叫客戶在線。

這幾個在線,如果沒有從 “員工在線”開始突破,其他幾個在線也做不到。

很多公司公眾號有100萬、1000萬粉絲,都不知道該怎麼耕種。

你必須把給它分到每個人手裡,叫分田到戶、責任到田,每個員工是否能耕好自己的地。

“耕地”要給什麼工具?就是管理在線,你能賦能員工的知識庫。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任何新模式,客戶體驗要好、用戶體驗好、效率要高,我永遠有兩個“凡是”來檢驗:

凡是用戶體驗不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不是好模式;

凡是提升了用戶體驗,但不能提高企業效率,甚至行業效率的也不是好模式。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人效,就是每人每天做多少事。

對員工好,增加他的待遇,他如果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他怎麼可能帶來更好的待遇,所以賦能員工本質上要體現在他的人效上。

不變鐵律一:重視招聘。

只要你有團隊,一定是從招聘開始。“招兵”要從源頭問題開始抓起。

原則一:不能輕易放下招聘權。

阿里四五百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馬雲招的,馬雲招的前臺其中一個叫童文紅。

馬雲招的前臺,就有可能當執行副總裁,行政經理招的前臺,最好的出路就是當行政經理,什麼人招聘,就決定了被招的這個人的格局。

CPO彭蕾跟我說:“是不是跟老大談的特別開心,覺得自己特受信任,錢能夠隨便花,財務沒有授權”。

她說,你不能馬上招人。

你以前招人的標準跟阿里不一樣,你得先去看三個老阿里人他們怎麼招的。

看完以後還不行,得給我談感想,談談你覺得阿里招人,跟你以前有什麼不一樣。

然後,你可以去招一個試試。

招的時候我們在旁邊看著,如果做對了,再給我們講講感想,都對了,你就可以招人了。

所以叫第一個容易犯的錯誤叫“輕易下放招聘權”,尤其不能馬上招新人,文化就是這麼一層層被稀釋掉的。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263

5G來臨,新的科技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商業生活,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在新時代下到底該如何帶好隊伍進行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原CEO、嘉御基金創始人衛哲對於這個問題有了深刻的看法,他以阿里巴巴為例回答了這個問題。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很多人問,我跟馬雲這麼多年,馬雲最厲害的是什麼?

第一,人性。


第二,商業本質。


第三,對互聯網的感覺。

馬雲說:“阿里最大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你看我離開阿里,對阿里沒什麼影響,還發展更好。”

阿里出來這麼多人,阿里還很牛,所以不是說阿里的戰略多厲害,馬雲的點子有多厲害,最重要的是阿里能夠源源不斷的出幹部。

在新時代組織裡,不能說一個新東西來了就都變了,原來走路走的挺好,邯鄲學步最後連路都不會走。

“招聘、培訓、考核”三板斧,另外還有企業文化、使命、願景、價值觀,只要有組織就必須有這些。

新技術來了,傳統企業應該如何轉型?

新技術到了以後,新零售是“四個在線”,新經濟的核心也是四個在線。

四個在線核心如何突破,從員工在線開始做起。

產品在線,很多公司做了個小程序、APP、官網,然後把產品和服務往那一掛,就可以實現在線售賣了,但在線以後發現沒人買。

客戶在線,就是你怎麼把客戶變成電子會員,客戶離開了你還能有互動,叫客戶在線。

這幾個在線,如果沒有從 “員工在線”開始突破,其他幾個在線也做不到。

很多公司公眾號有100萬、1000萬粉絲,都不知道該怎麼耕種。

你必須把給它分到每個人手裡,叫分田到戶、責任到田,每個員工是否能耕好自己的地。

“耕地”要給什麼工具?就是管理在線,你能賦能員工的知識庫。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任何新模式,客戶體驗要好、用戶體驗好、效率要高,我永遠有兩個“凡是”來檢驗:

凡是用戶體驗不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不是好模式;

凡是提升了用戶體驗,但不能提高企業效率,甚至行業效率的也不是好模式。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人效,就是每人每天做多少事。

對員工好,增加他的待遇,他如果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他怎麼可能帶來更好的待遇,所以賦能員工本質上要體現在他的人效上。

不變鐵律一:重視招聘。

只要你有團隊,一定是從招聘開始。“招兵”要從源頭問題開始抓起。

原則一:不能輕易放下招聘權。

阿里四五百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馬雲招的,馬雲招的前臺其中一個叫童文紅。

馬雲招的前臺,就有可能當執行副總裁,行政經理招的前臺,最好的出路就是當行政經理,什麼人招聘,就決定了被招的這個人的格局。

CPO彭蕾跟我說:“是不是跟老大談的特別開心,覺得自己特受信任,錢能夠隨便花,財務沒有授權”。

她說,你不能馬上招人。

你以前招人的標準跟阿里不一樣,你得先去看三個老阿里人他們怎麼招的。

看完以後還不行,得給我談感想,談談你覺得阿里招人,跟你以前有什麼不一樣。

然後,你可以去招一個試試。

招的時候我們在旁邊看著,如果做對了,再給我們講講感想,都對了,你就可以招人了。

所以叫第一個容易犯的錯誤叫“輕易下放招聘權”,尤其不能馬上招新人,文化就是這麼一層層被稀釋掉的。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原則二:要重視職業能力以外的因素。

招聘判斷能力很簡單 ,銷售看以前銷售業績,工程師以前寫代碼的水平,可大部分公司招聘只關注能力因素,有關注非能力因素嗎?

阿里以前招人,希望又能吃苦、又能吃虧。吃苦很重要,但我們也不能問,同學你能吃苦嗎?

我們通常是一個開放式問題,請問同學你能不能講講長這麼大,你吃過最苦的一件事是什麼?

我們定期也會去人力資源,看看有沒有什麼奇葩的答案。

有一個答案比較奇葩,他說我特別能吃苦。

從上海坐火車去無錫那時候還沒有動車,然後是綠皮車廂沒空調,連座位都沒有,我吃著苦從上海站著去無錫的。

這就是這個人對於自己吃苦的標準,你再判斷這是不是你要的人。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263

5G來臨,新的科技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商業生活,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在新時代下到底該如何帶好隊伍進行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原CEO、嘉御基金創始人衛哲對於這個問題有了深刻的看法,他以阿里巴巴為例回答了這個問題。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很多人問,我跟馬雲這麼多年,馬雲最厲害的是什麼?

第一,人性。


第二,商業本質。


第三,對互聯網的感覺。

馬雲說:“阿里最大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你看我離開阿里,對阿里沒什麼影響,還發展更好。”

阿里出來這麼多人,阿里還很牛,所以不是說阿里的戰略多厲害,馬雲的點子有多厲害,最重要的是阿里能夠源源不斷的出幹部。

在新時代組織裡,不能說一個新東西來了就都變了,原來走路走的挺好,邯鄲學步最後連路都不會走。

“招聘、培訓、考核”三板斧,另外還有企業文化、使命、願景、價值觀,只要有組織就必須有這些。

新技術來了,傳統企業應該如何轉型?

新技術到了以後,新零售是“四個在線”,新經濟的核心也是四個在線。

四個在線核心如何突破,從員工在線開始做起。

產品在線,很多公司做了個小程序、APP、官網,然後把產品和服務往那一掛,就可以實現在線售賣了,但在線以後發現沒人買。

客戶在線,就是你怎麼把客戶變成電子會員,客戶離開了你還能有互動,叫客戶在線。

這幾個在線,如果沒有從 “員工在線”開始突破,其他幾個在線也做不到。

很多公司公眾號有100萬、1000萬粉絲,都不知道該怎麼耕種。

你必須把給它分到每個人手裡,叫分田到戶、責任到田,每個員工是否能耕好自己的地。

“耕地”要給什麼工具?就是管理在線,你能賦能員工的知識庫。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任何新模式,客戶體驗要好、用戶體驗好、效率要高,我永遠有兩個“凡是”來檢驗:

凡是用戶體驗不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不是好模式;

凡是提升了用戶體驗,但不能提高企業效率,甚至行業效率的也不是好模式。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人效,就是每人每天做多少事。

對員工好,增加他的待遇,他如果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他怎麼可能帶來更好的待遇,所以賦能員工本質上要體現在他的人效上。

不變鐵律一:重視招聘。

只要你有團隊,一定是從招聘開始。“招兵”要從源頭問題開始抓起。

原則一:不能輕易放下招聘權。

阿里四五百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馬雲招的,馬雲招的前臺其中一個叫童文紅。

馬雲招的前臺,就有可能當執行副總裁,行政經理招的前臺,最好的出路就是當行政經理,什麼人招聘,就決定了被招的這個人的格局。

CPO彭蕾跟我說:“是不是跟老大談的特別開心,覺得自己特受信任,錢能夠隨便花,財務沒有授權”。

她說,你不能馬上招人。

你以前招人的標準跟阿里不一樣,你得先去看三個老阿里人他們怎麼招的。

看完以後還不行,得給我談感想,談談你覺得阿里招人,跟你以前有什麼不一樣。

然後,你可以去招一個試試。

招的時候我們在旁邊看著,如果做對了,再給我們講講感想,都對了,你就可以招人了。

所以叫第一個容易犯的錯誤叫“輕易下放招聘權”,尤其不能馬上招新人,文化就是這麼一層層被稀釋掉的。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原則二:要重視職業能力以外的因素。

招聘判斷能力很簡單 ,銷售看以前銷售業績,工程師以前寫代碼的水平,可大部分公司招聘只關注能力因素,有關注非能力因素嗎?

阿里以前招人,希望又能吃苦、又能吃虧。吃苦很重要,但我們也不能問,同學你能吃苦嗎?

我們通常是一個開放式問題,請問同學你能不能講講長這麼大,你吃過最苦的一件事是什麼?

我們定期也會去人力資源,看看有沒有什麼奇葩的答案。

有一個答案比較奇葩,他說我特別能吃苦。

從上海坐火車去無錫那時候還沒有動車,然後是綠皮車廂沒空調,連座位都沒有,我吃著苦從上海站著去無錫的。

這就是這個人對於自己吃苦的標準,你再判斷這是不是你要的人。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原則三:不要迷信精英。

2007年阿里已經幾百億美金的公司,我去清華親自校招,學生諷刺說阿里看不起我們,馬雲怎麼不來,昨兒李彥宏來的。

所以我們在清華沒招到一流學生,我又去華中科技、南京郵電,1000人的會場擠3000人,這是什麼,我們叫人才地極差。

阿里如何招普通員工?

永遠別覺得公司應該要有精英來。

月薪1萬的工作,從收入7000到8000元的人裡去招,你覺得給他加20% 他應該很感謝你?

不會的,他覺得是應該的,換一個工作還不加20%嗎?

阿里招月薪1萬的人,我們從收入2000到3000元裡的人去招,這會讓他有翻身的感覺。

你招來一個兩三千的,你讓他拿1萬,他會覺得公司成就了我,你招一個8000元的人來拿1萬,他會覺得:我成就了公司。

阿里如何招高管?

阿里招高管就是倒過來的,以我為例,2005年我就有100萬美元的基本工資,去阿里直接變成連工資帶獎金,稅前100萬人民幣。

阿里就是問我信不信,我不信,那我就不會接這個offer。

你要招高管,你把他的工資打成基本生活費,他是否願意跟著你幹?

當然你不能虧待他,你要給他股權,千萬不要招這種“工資獎金不能少,醫療保險也不能丟,還要有塊股權”的人。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263

5G來臨,新的科技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商業生活,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在新時代下到底該如何帶好隊伍進行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原CEO、嘉御基金創始人衛哲對於這個問題有了深刻的看法,他以阿里巴巴為例回答了這個問題。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很多人問,我跟馬雲這麼多年,馬雲最厲害的是什麼?

第一,人性。


第二,商業本質。


第三,對互聯網的感覺。

馬雲說:“阿里最大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你看我離開阿里,對阿里沒什麼影響,還發展更好。”

阿里出來這麼多人,阿里還很牛,所以不是說阿里的戰略多厲害,馬雲的點子有多厲害,最重要的是阿里能夠源源不斷的出幹部。

在新時代組織裡,不能說一個新東西來了就都變了,原來走路走的挺好,邯鄲學步最後連路都不會走。

“招聘、培訓、考核”三板斧,另外還有企業文化、使命、願景、價值觀,只要有組織就必須有這些。

新技術來了,傳統企業應該如何轉型?

新技術到了以後,新零售是“四個在線”,新經濟的核心也是四個在線。

四個在線核心如何突破,從員工在線開始做起。

產品在線,很多公司做了個小程序、APP、官網,然後把產品和服務往那一掛,就可以實現在線售賣了,但在線以後發現沒人買。

客戶在線,就是你怎麼把客戶變成電子會員,客戶離開了你還能有互動,叫客戶在線。

這幾個在線,如果沒有從 “員工在線”開始突破,其他幾個在線也做不到。

很多公司公眾號有100萬、1000萬粉絲,都不知道該怎麼耕種。

你必須把給它分到每個人手裡,叫分田到戶、責任到田,每個員工是否能耕好自己的地。

“耕地”要給什麼工具?就是管理在線,你能賦能員工的知識庫。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任何新模式,客戶體驗要好、用戶體驗好、效率要高,我永遠有兩個“凡是”來檢驗:

凡是用戶體驗不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不是好模式;

凡是提升了用戶體驗,但不能提高企業效率,甚至行業效率的也不是好模式。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人效,就是每人每天做多少事。

對員工好,增加他的待遇,他如果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他怎麼可能帶來更好的待遇,所以賦能員工本質上要體現在他的人效上。

不變鐵律一:重視招聘。

只要你有團隊,一定是從招聘開始。“招兵”要從源頭問題開始抓起。

原則一:不能輕易放下招聘權。

阿里四五百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馬雲招的,馬雲招的前臺其中一個叫童文紅。

馬雲招的前臺,就有可能當執行副總裁,行政經理招的前臺,最好的出路就是當行政經理,什麼人招聘,就決定了被招的這個人的格局。

CPO彭蕾跟我說:“是不是跟老大談的特別開心,覺得自己特受信任,錢能夠隨便花,財務沒有授權”。

她說,你不能馬上招人。

你以前招人的標準跟阿里不一樣,你得先去看三個老阿里人他們怎麼招的。

看完以後還不行,得給我談感想,談談你覺得阿里招人,跟你以前有什麼不一樣。

然後,你可以去招一個試試。

招的時候我們在旁邊看著,如果做對了,再給我們講講感想,都對了,你就可以招人了。

所以叫第一個容易犯的錯誤叫“輕易下放招聘權”,尤其不能馬上招新人,文化就是這麼一層層被稀釋掉的。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原則二:要重視職業能力以外的因素。

招聘判斷能力很簡單 ,銷售看以前銷售業績,工程師以前寫代碼的水平,可大部分公司招聘只關注能力因素,有關注非能力因素嗎?

阿里以前招人,希望又能吃苦、又能吃虧。吃苦很重要,但我們也不能問,同學你能吃苦嗎?

我們通常是一個開放式問題,請問同學你能不能講講長這麼大,你吃過最苦的一件事是什麼?

我們定期也會去人力資源,看看有沒有什麼奇葩的答案。

有一個答案比較奇葩,他說我特別能吃苦。

從上海坐火車去無錫那時候還沒有動車,然後是綠皮車廂沒空調,連座位都沒有,我吃著苦從上海站著去無錫的。

這就是這個人對於自己吃苦的標準,你再判斷這是不是你要的人。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原則三:不要迷信精英。

2007年阿里已經幾百億美金的公司,我去清華親自校招,學生諷刺說阿里看不起我們,馬雲怎麼不來,昨兒李彥宏來的。

所以我們在清華沒招到一流學生,我又去華中科技、南京郵電,1000人的會場擠3000人,這是什麼,我們叫人才地極差。

阿里如何招普通員工?

永遠別覺得公司應該要有精英來。

月薪1萬的工作,從收入7000到8000元的人裡去招,你覺得給他加20% 他應該很感謝你?

不會的,他覺得是應該的,換一個工作還不加20%嗎?

阿里招月薪1萬的人,我們從收入2000到3000元裡的人去招,這會讓他有翻身的感覺。

你招來一個兩三千的,你讓他拿1萬,他會覺得公司成就了我,你招一個8000元的人來拿1萬,他會覺得:我成就了公司。

阿里如何招高管?

阿里招高管就是倒過來的,以我為例,2005年我就有100萬美元的基本工資,去阿里直接變成連工資帶獎金,稅前100萬人民幣。

阿里就是問我信不信,我不信,那我就不會接這個offer。

你要招高管,你把他的工資打成基本生活費,他是否願意跟著你幹?

當然你不能虧待他,你要給他股權,千萬不要招這種“工資獎金不能少,醫療保險也不能丟,還要有塊股權”的人。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比招聘更重要的是“培訓要花大量時間投入”。

馬雲上課上到4000人,任何新人課都是他上的。我一年做一百次以上的新人培訓。

這就是一個CEO和一個幹部最重要的活,我們要問自己你的新人培訓是怎樣的?

1.夠不夠貼近實戰?

2.甚至有沒有超越實戰?

能在培訓期淘汰的,絕不拖到上崗後淘汰。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263

5G來臨,新的科技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商業生活,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在新時代下到底該如何帶好隊伍進行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原CEO、嘉御基金創始人衛哲對於這個問題有了深刻的看法,他以阿里巴巴為例回答了這個問題。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很多人問,我跟馬雲這麼多年,馬雲最厲害的是什麼?

第一,人性。


第二,商業本質。


第三,對互聯網的感覺。

馬雲說:“阿里最大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你看我離開阿里,對阿里沒什麼影響,還發展更好。”

阿里出來這麼多人,阿里還很牛,所以不是說阿里的戰略多厲害,馬雲的點子有多厲害,最重要的是阿里能夠源源不斷的出幹部。

在新時代組織裡,不能說一個新東西來了就都變了,原來走路走的挺好,邯鄲學步最後連路都不會走。

“招聘、培訓、考核”三板斧,另外還有企業文化、使命、願景、價值觀,只要有組織就必須有這些。

新技術來了,傳統企業應該如何轉型?

新技術到了以後,新零售是“四個在線”,新經濟的核心也是四個在線。

四個在線核心如何突破,從員工在線開始做起。

產品在線,很多公司做了個小程序、APP、官網,然後把產品和服務往那一掛,就可以實現在線售賣了,但在線以後發現沒人買。

客戶在線,就是你怎麼把客戶變成電子會員,客戶離開了你還能有互動,叫客戶在線。

這幾個在線,如果沒有從 “員工在線”開始突破,其他幾個在線也做不到。

很多公司公眾號有100萬、1000萬粉絲,都不知道該怎麼耕種。

你必須把給它分到每個人手裡,叫分田到戶、責任到田,每個員工是否能耕好自己的地。

“耕地”要給什麼工具?就是管理在線,你能賦能員工的知識庫。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任何新模式,客戶體驗要好、用戶體驗好、效率要高,我永遠有兩個“凡是”來檢驗:

凡是用戶體驗不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不是好模式;

凡是提升了用戶體驗,但不能提高企業效率,甚至行業效率的也不是好模式。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人效,就是每人每天做多少事。

對員工好,增加他的待遇,他如果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他怎麼可能帶來更好的待遇,所以賦能員工本質上要體現在他的人效上。

不變鐵律一:重視招聘。

只要你有團隊,一定是從招聘開始。“招兵”要從源頭問題開始抓起。

原則一:不能輕易放下招聘權。

阿里四五百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馬雲招的,馬雲招的前臺其中一個叫童文紅。

馬雲招的前臺,就有可能當執行副總裁,行政經理招的前臺,最好的出路就是當行政經理,什麼人招聘,就決定了被招的這個人的格局。

CPO彭蕾跟我說:“是不是跟老大談的特別開心,覺得自己特受信任,錢能夠隨便花,財務沒有授權”。

她說,你不能馬上招人。

你以前招人的標準跟阿里不一樣,你得先去看三個老阿里人他們怎麼招的。

看完以後還不行,得給我談感想,談談你覺得阿里招人,跟你以前有什麼不一樣。

然後,你可以去招一個試試。

招的時候我們在旁邊看著,如果做對了,再給我們講講感想,都對了,你就可以招人了。

所以叫第一個容易犯的錯誤叫“輕易下放招聘權”,尤其不能馬上招新人,文化就是這麼一層層被稀釋掉的。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原則二:要重視職業能力以外的因素。

招聘判斷能力很簡單 ,銷售看以前銷售業績,工程師以前寫代碼的水平,可大部分公司招聘只關注能力因素,有關注非能力因素嗎?

阿里以前招人,希望又能吃苦、又能吃虧。吃苦很重要,但我們也不能問,同學你能吃苦嗎?

我們通常是一個開放式問題,請問同學你能不能講講長這麼大,你吃過最苦的一件事是什麼?

我們定期也會去人力資源,看看有沒有什麼奇葩的答案。

有一個答案比較奇葩,他說我特別能吃苦。

從上海坐火車去無錫那時候還沒有動車,然後是綠皮車廂沒空調,連座位都沒有,我吃著苦從上海站著去無錫的。

這就是這個人對於自己吃苦的標準,你再判斷這是不是你要的人。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原則三:不要迷信精英。

2007年阿里已經幾百億美金的公司,我去清華親自校招,學生諷刺說阿里看不起我們,馬雲怎麼不來,昨兒李彥宏來的。

所以我們在清華沒招到一流學生,我又去華中科技、南京郵電,1000人的會場擠3000人,這是什麼,我們叫人才地極差。

阿里如何招普通員工?

永遠別覺得公司應該要有精英來。

月薪1萬的工作,從收入7000到8000元的人裡去招,你覺得給他加20% 他應該很感謝你?

不會的,他覺得是應該的,換一個工作還不加20%嗎?

阿里招月薪1萬的人,我們從收入2000到3000元裡的人去招,這會讓他有翻身的感覺。

你招來一個兩三千的,你讓他拿1萬,他會覺得公司成就了我,你招一個8000元的人來拿1萬,他會覺得:我成就了公司。

阿里如何招高管?

阿里招高管就是倒過來的,以我為例,2005年我就有100萬美元的基本工資,去阿里直接變成連工資帶獎金,稅前100萬人民幣。

阿里就是問我信不信,我不信,那我就不會接這個offer。

你要招高管,你把他的工資打成基本生活費,他是否願意跟著你幹?

當然你不能虧待他,你要給他股權,千萬不要招這種“工資獎金不能少,醫療保險也不能丟,還要有塊股權”的人。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比招聘更重要的是“培訓要花大量時間投入”。

馬雲上課上到4000人,任何新人課都是他上的。我一年做一百次以上的新人培訓。

這就是一個CEO和一個幹部最重要的活,我們要問自己你的新人培訓是怎樣的?

1.夠不夠貼近實戰?

2.甚至有沒有超越實戰?

能在培訓期淘汰的,絕不拖到上崗後淘汰。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不變鐵律二:考核獎懲要分明 亂世用重刑。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263

5G來臨,新的科技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商業生活,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在新時代下到底該如何帶好隊伍進行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原CEO、嘉御基金創始人衛哲對於這個問題有了深刻的看法,他以阿里巴巴為例回答了這個問題。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很多人問,我跟馬雲這麼多年,馬雲最厲害的是什麼?

第一,人性。


第二,商業本質。


第三,對互聯網的感覺。

馬雲說:“阿里最大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你看我離開阿里,對阿里沒什麼影響,還發展更好。”

阿里出來這麼多人,阿里還很牛,所以不是說阿里的戰略多厲害,馬雲的點子有多厲害,最重要的是阿里能夠源源不斷的出幹部。

在新時代組織裡,不能說一個新東西來了就都變了,原來走路走的挺好,邯鄲學步最後連路都不會走。

“招聘、培訓、考核”三板斧,另外還有企業文化、使命、願景、價值觀,只要有組織就必須有這些。

新技術來了,傳統企業應該如何轉型?

新技術到了以後,新零售是“四個在線”,新經濟的核心也是四個在線。

四個在線核心如何突破,從員工在線開始做起。

產品在線,很多公司做了個小程序、APP、官網,然後把產品和服務往那一掛,就可以實現在線售賣了,但在線以後發現沒人買。

客戶在線,就是你怎麼把客戶變成電子會員,客戶離開了你還能有互動,叫客戶在線。

這幾個在線,如果沒有從 “員工在線”開始突破,其他幾個在線也做不到。

很多公司公眾號有100萬、1000萬粉絲,都不知道該怎麼耕種。

你必須把給它分到每個人手裡,叫分田到戶、責任到田,每個員工是否能耕好自己的地。

“耕地”要給什麼工具?就是管理在線,你能賦能員工的知識庫。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任何新模式,客戶體驗要好、用戶體驗好、效率要高,我永遠有兩個“凡是”來檢驗:

凡是用戶體驗不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不是好模式;

凡是提升了用戶體驗,但不能提高企業效率,甚至行業效率的也不是好模式。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人效,就是每人每天做多少事。

對員工好,增加他的待遇,他如果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他怎麼可能帶來更好的待遇,所以賦能員工本質上要體現在他的人效上。

不變鐵律一:重視招聘。

只要你有團隊,一定是從招聘開始。“招兵”要從源頭問題開始抓起。

原則一:不能輕易放下招聘權。

阿里四五百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馬雲招的,馬雲招的前臺其中一個叫童文紅。

馬雲招的前臺,就有可能當執行副總裁,行政經理招的前臺,最好的出路就是當行政經理,什麼人招聘,就決定了被招的這個人的格局。

CPO彭蕾跟我說:“是不是跟老大談的特別開心,覺得自己特受信任,錢能夠隨便花,財務沒有授權”。

她說,你不能馬上招人。

你以前招人的標準跟阿里不一樣,你得先去看三個老阿里人他們怎麼招的。

看完以後還不行,得給我談感想,談談你覺得阿里招人,跟你以前有什麼不一樣。

然後,你可以去招一個試試。

招的時候我們在旁邊看著,如果做對了,再給我們講講感想,都對了,你就可以招人了。

所以叫第一個容易犯的錯誤叫“輕易下放招聘權”,尤其不能馬上招新人,文化就是這麼一層層被稀釋掉的。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原則二:要重視職業能力以外的因素。

招聘判斷能力很簡單 ,銷售看以前銷售業績,工程師以前寫代碼的水平,可大部分公司招聘只關注能力因素,有關注非能力因素嗎?

阿里以前招人,希望又能吃苦、又能吃虧。吃苦很重要,但我們也不能問,同學你能吃苦嗎?

我們通常是一個開放式問題,請問同學你能不能講講長這麼大,你吃過最苦的一件事是什麼?

我們定期也會去人力資源,看看有沒有什麼奇葩的答案。

有一個答案比較奇葩,他說我特別能吃苦。

從上海坐火車去無錫那時候還沒有動車,然後是綠皮車廂沒空調,連座位都沒有,我吃著苦從上海站著去無錫的。

這就是這個人對於自己吃苦的標準,你再判斷這是不是你要的人。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原則三:不要迷信精英。

2007年阿里已經幾百億美金的公司,我去清華親自校招,學生諷刺說阿里看不起我們,馬雲怎麼不來,昨兒李彥宏來的。

所以我們在清華沒招到一流學生,我又去華中科技、南京郵電,1000人的會場擠3000人,這是什麼,我們叫人才地極差。

阿里如何招普通員工?

永遠別覺得公司應該要有精英來。

月薪1萬的工作,從收入7000到8000元的人裡去招,你覺得給他加20% 他應該很感謝你?

不會的,他覺得是應該的,換一個工作還不加20%嗎?

阿里招月薪1萬的人,我們從收入2000到3000元裡的人去招,這會讓他有翻身的感覺。

你招來一個兩三千的,你讓他拿1萬,他會覺得公司成就了我,你招一個8000元的人來拿1萬,他會覺得:我成就了公司。

阿里如何招高管?

阿里招高管就是倒過來的,以我為例,2005年我就有100萬美元的基本工資,去阿里直接變成連工資帶獎金,稅前100萬人民幣。

阿里就是問我信不信,我不信,那我就不會接這個offer。

你要招高管,你把他的工資打成基本生活費,他是否願意跟著你幹?

當然你不能虧待他,你要給他股權,千萬不要招這種“工資獎金不能少,醫療保險也不能丟,還要有塊股權”的人。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比招聘更重要的是“培訓要花大量時間投入”。

馬雲上課上到4000人,任何新人課都是他上的。我一年做一百次以上的新人培訓。

這就是一個CEO和一個幹部最重要的活,我們要問自己你的新人培訓是怎樣的?

1.夠不夠貼近實戰?

2.甚至有沒有超越實戰?

能在培訓期淘汰的,絕不拖到上崗後淘汰。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不變鐵律二:考核獎懲要分明 亂世用重刑。

阿里巴巴告訴你,一個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能出幹部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原則一:考核頻率低等於無意義考核

原則二:只考核業績等於無意義考核

如何有效考核:考核排序271法則。

所謂的271就是一個團隊10個人,最優秀的20%叫2,最差的10%叫1,源自通用電氣GE。

管理只要抓“2”和“1”就可以了。

“2”就是升官發財,晉升就從“2”裡面來,阿里的錢,20%要拿走整個團隊的激勵的40%~50%。

所以一個幹部,只要你盯住你團隊中的“2”就可以了,還有在盯住那個“1”,“1”連續兩個季度考核都是“1”的,差不多走人了。

千萬不要踏入“降級使用”的怪圈。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單仁行的主要內容了,聽了衛哲老師的分析後,是不是對人才管理、企業轉型有了更深刻的見解了呢?

歡迎大家在下方給我們留言,祝您的企業在新的時代取得新的突破。

責任編輯丨石 川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