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最老的火車客運站

銅陵 交通 銅陵社科 2019-06-28
銅陵最老的火車客運站

銅陵東站建成開通後,位於銅官大道與北京西路交叉口西側的火車站“銅陵站”就被稱之為銅陵西站,也有人稱之為“老火車站”。這個站是1971年建成通車並辦理客運的,但它並不是銅陵最老的火車客運站,它只是銅陵最老的、通往外地的火車客運站。

銅陵最老的火車客運站

銅官山解放後,原銅官山工程處職工將日偽時期廢棄的火車、道軌修復。1952年10月銅官山選廠投產,小鐵路在承擔貨運的同時,還增加了掃把溝至山上調度站的客運任務,這時段建成的客運站,才是銅陵最老的火車站!為什麼火車要搞客運,因為那時銅陵公路交通非常落後。直到1963年,家住掃把溝、店門口的一中(當時校址在現十五中)學生,學校都要求“必須住校食宿”。

“火車跑城裡,汽車跑城外”,曾經是銅陵一大特色。銅陵解放後至上世紀60年代,銅陵的商業中心在“山上”,“山上”的中心在如今的銅都大道以東、長江東路兩側。這一地段東西縱向,北有如今的長江東路,南有如今的筆架山路,兩條公路之間有兩條平行線,一條是黑沙河,一條是鐵路。連接這“兩縱”的,是南北方向、既要跨橋、又要越過鐵路道口的青山路、康復路等幾條寬窄不一的路。它和鐵路十字交匯處,設有鐵路道口,全天都有人輪值。火車通行前,值守工人就放下欄杆,禁止行人橫穿鐵道。

銅陵最老的火車客運站

既然有客運,好歹也有客運站,起(終)點站,應該不少於2座。銅陵的火車線路曾數次變動,客運站勢必相應更動。但變動的基本是現銅都大道以西的地段,銅都大道以東這段基本還是原線。山上的火車客運站也一直在在如今康復路中間(原來是鐵路道口之一)東側大約100多米處。2011年年底,我特地去該站舊址拍了照片。那個不到1米高的長長的石階,就是站臺。臺階後面的紅磚平房(箭頭所指處),記得是售票處所在地;石階下面是調車場,有好幾股鐵道,可以調車、臨時停車。

早時,鐵路是窄軌的,枕木名副其實,是木質的,枕木下面是雞蛋大小的石塊,枕木和鐵軌是道釘連接起來的。經常看到鐵道維護工檢查,用一頭尖一頭方的鐵鎬敲緊道釘,把鬆動的小石塊往枕木下面敲塞。客車車廂外面是綠色的。裡面是兩排木條座椅。山上鐵路兩側是刺槐。這條鐵路,只在市內跑,貨運起(終)點是原銅官山選礦廠精礦車間和掃把溝江邊碼頭,客運的起(終)點之一就是這裡。

“山下”橫港、掃把溝一帶的居民,要到“山上”來玩,乘火車就在這兒下。下了火車就到了“市中心”,再走幾步路,就到了繁華的小街。這裡有供銷社,供銷社對面是小街糧站,離糧站不遠,就到了銅官山最高的百貨大樓,兩層。百貨大樓一層賣布匹,花色最多;二樓(木地板)賣百貨,品種最全。街上幾乎天天“三月三”,擺攤設點的,有菜攤,還有棋攤、書攤,有“拉洋片”的(在“洋片”上能開眼界,看到大上海“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那條鐵路原路段,青山路以東基本保留;餘下的有的依稀可辨認,有的面目全非了。

當年的山上火車客運站如今是在建工地,那個最老的火車站已經毫無蹤跡可尋了。而銅都大道以東的那一段鐵路,有些尚可看出蹤跡,有的也是已經蹤跡了無了。

山下相應也有起(終)點站,我沒去過,不便妄自猜測了。

作者:謝永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