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經濟 政治 交通 建築 棉花 馬陸 抗日戰爭 上海規劃資源 2019-09-17
"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石岡門鎮位置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石岡門鎮位置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集鎮舊宅

2000年前後,經濟迅速發展,周圍新建有中、小企業10家及駕駛員培訓部。同時又新建了新岡農貿市場,場內設置攤位100多個,出租率60%左右,全日供應。其經營主要商品有糧食、油脂油料、肉禽蛋、熟食品、水產品、蔬菜、水果、南北乾貨、小百貨、工業小商品等。市場外還有私人開設的小店、修車攤等五六家。境內還有石岡小學。陸路交通方面主要有滬宜公路和橫倉公路;水路方面則主要依靠石岡門塘和橫瀝等。

根據嘉定新城中心區規劃,石岡門範圍作為海字形景觀湖——“遠香湖”的一部分。至2014年底,境域內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石岡門鎮位置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集鎮舊宅

2000年前後,經濟迅速發展,周圍新建有中、小企業10家及駕駛員培訓部。同時又新建了新岡農貿市場,場內設置攤位100多個,出租率60%左右,全日供應。其經營主要商品有糧食、油脂油料、肉禽蛋、熟食品、水產品、蔬菜、水果、南北乾貨、小百貨、工業小商品等。市場外還有私人開設的小店、修車攤等五六家。境內還有石岡小學。陸路交通方面主要有滬宜公路和橫倉公路;水路方面則主要依靠石岡門塘和橫瀝等。

根據嘉定新城中心區規劃,石岡門範圍作為海字形景觀湖——“遠香湖”的一部分。至2014年底,境域內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石岡門鎮位置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集鎮舊宅

2000年前後,經濟迅速發展,周圍新建有中、小企業10家及駕駛員培訓部。同時又新建了新岡農貿市場,場內設置攤位100多個,出租率60%左右,全日供應。其經營主要商品有糧食、油脂油料、肉禽蛋、熟食品、水產品、蔬菜、水果、南北乾貨、小百貨、工業小商品等。市場外還有私人開設的小店、修車攤等五六家。境內還有石岡小學。陸路交通方面主要有滬宜公路和橫倉公路;水路方面則主要依靠石岡門塘和橫瀝等。

根據嘉定新城中心區規劃,石岡門範圍作為海字形景觀湖——“遠香湖”的一部分。至2014年底,境域內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

位於馬陸鎮境中部,東至瀏翔公路、南至蕭家旗杆,西至興平路,北至嘉戩公路,呈正方形,地跨黃泥涇老市河兩側。是原戩浜鄉、鎮黨政機關的所在地,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石岡門鎮位置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集鎮舊宅

2000年前後,經濟迅速發展,周圍新建有中、小企業10家及駕駛員培訓部。同時又新建了新岡農貿市場,場內設置攤位100多個,出租率60%左右,全日供應。其經營主要商品有糧食、油脂油料、肉禽蛋、熟食品、水產品、蔬菜、水果、南北乾貨、小百貨、工業小商品等。市場外還有私人開設的小店、修車攤等五六家。境內還有石岡小學。陸路交通方面主要有滬宜公路和橫倉公路;水路方面則主要依靠石岡門塘和橫瀝等。

根據嘉定新城中心區規劃,石岡門範圍作為海字形景觀湖——“遠香湖”的一部分。至2014年底,境域內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

位於馬陸鎮境中部,東至瀏翔公路、南至蕭家旗杆,西至興平路,北至嘉戩公路,呈正方形,地跨黃泥涇老市河兩側。是原戩浜鄉、鎮黨政機關的所在地,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戩浜鎮位置

戩浜,舊稱戩浜橋,以形名河,以河名橋,以橋名集鎮。黃泥涇、牌樓江、蕭家塘三河於此構成箭形,故名。據《石岡廣福合志》記載:“戩浜鎮明朝時已有市廛。清乾隆年間,鄉人蕭魚會建屋成街,客商雲集成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鄉人在蕭家塘上架橋,當地“箭”“戩”同音,故名戩浜橋。乾隆年間,里人蕭魚會創世,以橋名鎮,稱戩浜橋鎮。清末,黃泥涇北岸的戩浜橋老街東西長500米,商店三四十家,每日一市,以棉花、土布、糧食為貿易物。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石岡門鎮位置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集鎮舊宅

2000年前後,經濟迅速發展,周圍新建有中、小企業10家及駕駛員培訓部。同時又新建了新岡農貿市場,場內設置攤位100多個,出租率60%左右,全日供應。其經營主要商品有糧食、油脂油料、肉禽蛋、熟食品、水產品、蔬菜、水果、南北乾貨、小百貨、工業小商品等。市場外還有私人開設的小店、修車攤等五六家。境內還有石岡小學。陸路交通方面主要有滬宜公路和橫倉公路;水路方面則主要依靠石岡門塘和橫瀝等。

根據嘉定新城中心區規劃,石岡門範圍作為海字形景觀湖——“遠香湖”的一部分。至2014年底,境域內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

位於馬陸鎮境中部,東至瀏翔公路、南至蕭家旗杆,西至興平路,北至嘉戩公路,呈正方形,地跨黃泥涇老市河兩側。是原戩浜鄉、鎮黨政機關的所在地,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戩浜鎮位置

戩浜,舊稱戩浜橋,以形名河,以河名橋,以橋名集鎮。黃泥涇、牌樓江、蕭家塘三河於此構成箭形,故名。據《石岡廣福合志》記載:“戩浜鎮明朝時已有市廛。清乾隆年間,鄉人蕭魚會建屋成街,客商雲集成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鄉人在蕭家塘上架橋,當地“箭”“戩”同音,故名戩浜橋。乾隆年間,里人蕭魚會創世,以橋名鎮,稱戩浜橋鎮。清末,黃泥涇北岸的戩浜橋老街東西長500米,商店三四十家,每日一市,以棉花、土布、糧食為貿易物。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鳥瞰(1990年代)

民國初年,戩浜鎮已成為小紅廟鄉的一個重要集鎮。據《嘉定縣續志》記載:“市街東西約一里,商店三四十家,每天一市,以棉花、土布、六陳(注:小雜糧)為貿易物。鎮在楊涇和公孫涇之間,秋季蟹市很盛”。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和1937年的“八·一三”事變,戩浜鎮兩次經受戰爭的創傷,商市一度冷落。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戩浜鎮從單純的商業集鎮變成鄉的政治中心。至解放前夕,戩浜鎮有商業戶56家。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石岡門鎮位置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集鎮舊宅

2000年前後,經濟迅速發展,周圍新建有中、小企業10家及駕駛員培訓部。同時又新建了新岡農貿市場,場內設置攤位100多個,出租率60%左右,全日供應。其經營主要商品有糧食、油脂油料、肉禽蛋、熟食品、水產品、蔬菜、水果、南北乾貨、小百貨、工業小商品等。市場外還有私人開設的小店、修車攤等五六家。境內還有石岡小學。陸路交通方面主要有滬宜公路和橫倉公路;水路方面則主要依靠石岡門塘和橫瀝等。

根據嘉定新城中心區規劃,石岡門範圍作為海字形景觀湖——“遠香湖”的一部分。至2014年底,境域內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

位於馬陸鎮境中部,東至瀏翔公路、南至蕭家旗杆,西至興平路,北至嘉戩公路,呈正方形,地跨黃泥涇老市河兩側。是原戩浜鄉、鎮黨政機關的所在地,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戩浜鎮位置

戩浜,舊稱戩浜橋,以形名河,以河名橋,以橋名集鎮。黃泥涇、牌樓江、蕭家塘三河於此構成箭形,故名。據《石岡廣福合志》記載:“戩浜鎮明朝時已有市廛。清乾隆年間,鄉人蕭魚會建屋成街,客商雲集成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鄉人在蕭家塘上架橋,當地“箭”“戩”同音,故名戩浜橋。乾隆年間,里人蕭魚會創世,以橋名鎮,稱戩浜橋鎮。清末,黃泥涇北岸的戩浜橋老街東西長500米,商店三四十家,每日一市,以棉花、土布、糧食為貿易物。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鳥瞰(1990年代)

民國初年,戩浜鎮已成為小紅廟鄉的一個重要集鎮。據《嘉定縣續志》記載:“市街東西約一里,商店三四十家,每天一市,以棉花、土布、六陳(注:小雜糧)為貿易物。鎮在楊涇和公孫涇之間,秋季蟹市很盛”。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和1937年的“八·一三”事變,戩浜鎮兩次經受戰爭的創傷,商市一度冷落。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戩浜鎮從單純的商業集鎮變成鄉的政治中心。至解放前夕,戩浜鎮有商業戶56家。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石岡門鎮位置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集鎮舊宅

2000年前後,經濟迅速發展,周圍新建有中、小企業10家及駕駛員培訓部。同時又新建了新岡農貿市場,場內設置攤位100多個,出租率60%左右,全日供應。其經營主要商品有糧食、油脂油料、肉禽蛋、熟食品、水產品、蔬菜、水果、南北乾貨、小百貨、工業小商品等。市場外還有私人開設的小店、修車攤等五六家。境內還有石岡小學。陸路交通方面主要有滬宜公路和橫倉公路;水路方面則主要依靠石岡門塘和橫瀝等。

根據嘉定新城中心區規劃,石岡門範圍作為海字形景觀湖——“遠香湖”的一部分。至2014年底,境域內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

位於馬陸鎮境中部,東至瀏翔公路、南至蕭家旗杆,西至興平路,北至嘉戩公路,呈正方形,地跨黃泥涇老市河兩側。是原戩浜鄉、鎮黨政機關的所在地,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戩浜鎮位置

戩浜,舊稱戩浜橋,以形名河,以河名橋,以橋名集鎮。黃泥涇、牌樓江、蕭家塘三河於此構成箭形,故名。據《石岡廣福合志》記載:“戩浜鎮明朝時已有市廛。清乾隆年間,鄉人蕭魚會建屋成街,客商雲集成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鄉人在蕭家塘上架橋,當地“箭”“戩”同音,故名戩浜橋。乾隆年間,里人蕭魚會創世,以橋名鎮,稱戩浜橋鎮。清末,黃泥涇北岸的戩浜橋老街東西長500米,商店三四十家,每日一市,以棉花、土布、糧食為貿易物。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鳥瞰(1990年代)

民國初年,戩浜鎮已成為小紅廟鄉的一個重要集鎮。據《嘉定縣續志》記載:“市街東西約一里,商店三四十家,每天一市,以棉花、土布、六陳(注:小雜糧)為貿易物。鎮在楊涇和公孫涇之間,秋季蟹市很盛”。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和1937年的“八·一三”事變,戩浜鎮兩次經受戰爭的創傷,商市一度冷落。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戩浜鎮從單純的商業集鎮變成鄉的政治中心。至解放前夕,戩浜鎮有商業戶56家。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石岡門鎮位置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集鎮舊宅

2000年前後,經濟迅速發展,周圍新建有中、小企業10家及駕駛員培訓部。同時又新建了新岡農貿市場,場內設置攤位100多個,出租率60%左右,全日供應。其經營主要商品有糧食、油脂油料、肉禽蛋、熟食品、水產品、蔬菜、水果、南北乾貨、小百貨、工業小商品等。市場外還有私人開設的小店、修車攤等五六家。境內還有石岡小學。陸路交通方面主要有滬宜公路和橫倉公路;水路方面則主要依靠石岡門塘和橫瀝等。

根據嘉定新城中心區規劃,石岡門範圍作為海字形景觀湖——“遠香湖”的一部分。至2014年底,境域內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

位於馬陸鎮境中部,東至瀏翔公路、南至蕭家旗杆,西至興平路,北至嘉戩公路,呈正方形,地跨黃泥涇老市河兩側。是原戩浜鄉、鎮黨政機關的所在地,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戩浜鎮位置

戩浜,舊稱戩浜橋,以形名河,以河名橋,以橋名集鎮。黃泥涇、牌樓江、蕭家塘三河於此構成箭形,故名。據《石岡廣福合志》記載:“戩浜鎮明朝時已有市廛。清乾隆年間,鄉人蕭魚會建屋成街,客商雲集成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鄉人在蕭家塘上架橋,當地“箭”“戩”同音,故名戩浜橋。乾隆年間,里人蕭魚會創世,以橋名鎮,稱戩浜橋鎮。清末,黃泥涇北岸的戩浜橋老街東西長500米,商店三四十家,每日一市,以棉花、土布、糧食為貿易物。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鳥瞰(1990年代)

民國初年,戩浜鎮已成為小紅廟鄉的一個重要集鎮。據《嘉定縣續志》記載:“市街東西約一里,商店三四十家,每天一市,以棉花、土布、六陳(注:小雜糧)為貿易物。鎮在楊涇和公孫涇之間,秋季蟹市很盛”。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和1937年的“八·一三”事變,戩浜鎮兩次經受戰爭的創傷,商市一度冷落。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戩浜鎮從單純的商業集鎮變成鄉的政治中心。至解放前夕,戩浜鎮有商業戶56家。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石岡門鎮位置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集鎮舊宅

2000年前後,經濟迅速發展,周圍新建有中、小企業10家及駕駛員培訓部。同時又新建了新岡農貿市場,場內設置攤位100多個,出租率60%左右,全日供應。其經營主要商品有糧食、油脂油料、肉禽蛋、熟食品、水產品、蔬菜、水果、南北乾貨、小百貨、工業小商品等。市場外還有私人開設的小店、修車攤等五六家。境內還有石岡小學。陸路交通方面主要有滬宜公路和橫倉公路;水路方面則主要依靠石岡門塘和橫瀝等。

根據嘉定新城中心區規劃,石岡門範圍作為海字形景觀湖——“遠香湖”的一部分。至2014年底,境域內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

位於馬陸鎮境中部,東至瀏翔公路、南至蕭家旗杆,西至興平路,北至嘉戩公路,呈正方形,地跨黃泥涇老市河兩側。是原戩浜鄉、鎮黨政機關的所在地,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戩浜鎮位置

戩浜,舊稱戩浜橋,以形名河,以河名橋,以橋名集鎮。黃泥涇、牌樓江、蕭家塘三河於此構成箭形,故名。據《石岡廣福合志》記載:“戩浜鎮明朝時已有市廛。清乾隆年間,鄉人蕭魚會建屋成街,客商雲集成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鄉人在蕭家塘上架橋,當地“箭”“戩”同音,故名戩浜橋。乾隆年間,里人蕭魚會創世,以橋名鎮,稱戩浜橋鎮。清末,黃泥涇北岸的戩浜橋老街東西長500米,商店三四十家,每日一市,以棉花、土布、糧食為貿易物。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鳥瞰(1990年代)

民國初年,戩浜鎮已成為小紅廟鄉的一個重要集鎮。據《嘉定縣續志》記載:“市街東西約一里,商店三四十家,每天一市,以棉花、土布、六陳(注:小雜糧)為貿易物。鎮在楊涇和公孫涇之間,秋季蟹市很盛”。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和1937年的“八·一三”事變,戩浜鎮兩次經受戰爭的創傷,商市一度冷落。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戩浜鎮從單純的商業集鎮變成鄉的政治中心。至解放前夕,戩浜鎮有商業戶56家。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1990年代戩浜鄉駐地戩浜集鎮風貌

1949年後,戩浜鎮的商業由供銷社和合作商店替代。20世紀50年代中期,老街上的商業網點逐漸向南北新街遷移。1959年,城東人民公社建立後,戩浜鎮老街已無店鋪。1961年,嘉戩公路通至戩浜橋。到1970年時,城東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入駐。1980年後,又闢通大治路,於是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80年代後,商業網點集中在嘉戩支路、大治路兩側,新建了政府大院和行政、司法、銀行、郵電、學校、醫院、老年公寓、圖書館、文化站用房等,並建沉降式廣場,居民也用上了自來水、煤氣液化氣、閉路電視、程控電話等。2000年前後,又分別新建了嘉苑新村、嘉苑別墅居住小區。戩浜集鎮面貌日新月異。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石岡門鎮位置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集鎮舊宅

2000年前後,經濟迅速發展,周圍新建有中、小企業10家及駕駛員培訓部。同時又新建了新岡農貿市場,場內設置攤位100多個,出租率60%左右,全日供應。其經營主要商品有糧食、油脂油料、肉禽蛋、熟食品、水產品、蔬菜、水果、南北乾貨、小百貨、工業小商品等。市場外還有私人開設的小店、修車攤等五六家。境內還有石岡小學。陸路交通方面主要有滬宜公路和橫倉公路;水路方面則主要依靠石岡門塘和橫瀝等。

根據嘉定新城中心區規劃,石岡門範圍作為海字形景觀湖——“遠香湖”的一部分。至2014年底,境域內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

位於馬陸鎮境中部,東至瀏翔公路、南至蕭家旗杆,西至興平路,北至嘉戩公路,呈正方形,地跨黃泥涇老市河兩側。是原戩浜鄉、鎮黨政機關的所在地,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戩浜鎮位置

戩浜,舊稱戩浜橋,以形名河,以河名橋,以橋名集鎮。黃泥涇、牌樓江、蕭家塘三河於此構成箭形,故名。據《石岡廣福合志》記載:“戩浜鎮明朝時已有市廛。清乾隆年間,鄉人蕭魚會建屋成街,客商雲集成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鄉人在蕭家塘上架橋,當地“箭”“戩”同音,故名戩浜橋。乾隆年間,里人蕭魚會創世,以橋名鎮,稱戩浜橋鎮。清末,黃泥涇北岸的戩浜橋老街東西長500米,商店三四十家,每日一市,以棉花、土布、糧食為貿易物。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鳥瞰(1990年代)

民國初年,戩浜鎮已成為小紅廟鄉的一個重要集鎮。據《嘉定縣續志》記載:“市街東西約一里,商店三四十家,每天一市,以棉花、土布、六陳(注:小雜糧)為貿易物。鎮在楊涇和公孫涇之間,秋季蟹市很盛”。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和1937年的“八·一三”事變,戩浜鎮兩次經受戰爭的創傷,商市一度冷落。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戩浜鎮從單純的商業集鎮變成鄉的政治中心。至解放前夕,戩浜鎮有商業戶56家。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1990年代戩浜鄉駐地戩浜集鎮風貌

1949年後,戩浜鎮的商業由供銷社和合作商店替代。20世紀50年代中期,老街上的商業網點逐漸向南北新街遷移。1959年,城東人民公社建立後,戩浜鎮老街已無店鋪。1961年,嘉戩公路通至戩浜橋。到1970年時,城東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入駐。1980年後,又闢通大治路,於是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80年代後,商業網點集中在嘉戩支路、大治路兩側,新建了政府大院和行政、司法、銀行、郵電、學校、醫院、老年公寓、圖書館、文化站用房等,並建沉降式廣場,居民也用上了自來水、煤氣液化氣、閉路電視、程控電話等。2000年前後,又分別新建了嘉苑新村、嘉苑別墅居住小區。戩浜集鎮面貌日新月異。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橋集鎮現狀

2001年,由原城東公社發展而來的戩浜鎮行政建制撤銷,與原馬陸鎮合併成立新的馬陸鎮,戩浜橋遂成為馬陸鎮所轄集鎮。交通方面,陸路主要有嘉戩公路、嘉戩支路、瀏翔公路、大治路等公路;水路方面主要有黃泥涇、牌樓江等河道。

"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

  • 嘉定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石岡門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石岡門位於馬陸鎮石岡村,滬宜公路東側。相傳聚落形成與宋代,以唐宋間建於岡身地之石材斗門命名。清代稱石岡門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太平軍戰役中,橫瀝橋堍的榨油作坊被清軍燒燬後,商鋪逐漸遷至岡身路兩旁,規模有所擴大。“八·一三”抗日戰爭中,雖遭日軍破壞,但不久迅速恢復集市貿易。鼎盛時有店鋪、攤販六七十家,尤多竹器店,經濟實力超過當時的馬陸、廣福兩集鎮。1953年,石岡門的商店併入馬陸鎮,剩下的農戶組建成農業生產隊。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石岡門鎮位置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集鎮舊宅

2000年前後,經濟迅速發展,周圍新建有中、小企業10家及駕駛員培訓部。同時又新建了新岡農貿市場,場內設置攤位100多個,出租率60%左右,全日供應。其經營主要商品有糧食、油脂油料、肉禽蛋、熟食品、水產品、蔬菜、水果、南北乾貨、小百貨、工業小商品等。市場外還有私人開設的小店、修車攤等五六家。境內還有石岡小學。陸路交通方面主要有滬宜公路和橫倉公路;水路方面則主要依靠石岡門塘和橫瀝等。

根據嘉定新城中心區規劃,石岡門範圍作為海字形景觀湖——“遠香湖”的一部分。至2014年底,境域內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石岡門塘新貌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

位於馬陸鎮境中部,東至瀏翔公路、南至蕭家旗杆,西至興平路,北至嘉戩公路,呈正方形,地跨黃泥涇老市河兩側。是原戩浜鄉、鎮黨政機關的所在地,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民國《嘉定縣續志》中的戩浜鎮位置

戩浜,舊稱戩浜橋,以形名河,以河名橋,以橋名集鎮。黃泥涇、牌樓江、蕭家塘三河於此構成箭形,故名。據《石岡廣福合志》記載:“戩浜鎮明朝時已有市廛。清乾隆年間,鄉人蕭魚會建屋成街,客商雲集成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鄉人在蕭家塘上架橋,當地“箭”“戩”同音,故名戩浜橋。乾隆年間,里人蕭魚會創世,以橋名鎮,稱戩浜橋鎮。清末,黃泥涇北岸的戩浜橋老街東西長500米,商店三四十家,每日一市,以棉花、土布、糧食為貿易物。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鳥瞰(1990年代)

民國初年,戩浜鎮已成為小紅廟鄉的一個重要集鎮。據《嘉定縣續志》記載:“市街東西約一里,商店三四十家,每天一市,以棉花、土布、六陳(注:小雜糧)為貿易物。鎮在楊涇和公孫涇之間,秋季蟹市很盛”。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和1937年的“八·一三”事變,戩浜鎮兩次經受戰爭的創傷,商市一度冷落。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戩浜鎮從單純的商業集鎮變成鄉的政治中心。至解放前夕,戩浜鎮有商業戶56家。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1990年代戩浜鄉駐地戩浜集鎮風貌

1949年後,戩浜鎮的商業由供銷社和合作商店替代。20世紀50年代中期,老街上的商業網點逐漸向南北新街遷移。1959年,城東人民公社建立後,戩浜鎮老街已無店鋪。1961年,嘉戩公路通至戩浜橋。到1970年時,城東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入駐。1980年後,又闢通大治路,於是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80年代後,商業網點集中在嘉戩支路、大治路兩側,新建了政府大院和行政、司法、銀行、郵電、學校、醫院、老年公寓、圖書館、文化站用房等,並建沉降式廣場,居民也用上了自來水、煤氣液化氣、閉路電視、程控電話等。2000年前後,又分別新建了嘉苑新村、嘉苑別墅居住小區。戩浜集鎮面貌日新月異。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戩浜橋集鎮現狀

2001年,由原城東公社發展而來的戩浜鎮行政建制撤銷,與原馬陸鎮合併成立新的馬陸鎮,戩浜橋遂成為馬陸鎮所轄集鎮。交通方面,陸路主要有嘉戩公路、嘉戩支路、瀏翔公路、大治路等公路;水路方面主要有黃泥涇、牌樓江等河道。

圖說嘉定地名:馬陸鎮的2處老地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