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的無症狀期長達數年,有症狀時說明關節已遭到破壞'

"
"
痛風的無症狀期長達數年,有症狀時說明關節已遭到破壞

本文由深圳市福田區風溼病專科醫院 葉志中主任醫師原創

痛風(gout)是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洩減少,或兩種共同存在所致的一類疾病,其臨床特徵為血清尿酸升高、反覆發作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及關節畸形、尿酸性腎結石、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及血管性腎臟病。

引發痛風的原因

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洩減少導致的體內尿酸過多,尿酸結晶會在體內的關節、體液和組織中積聚,當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引起局部炎症反應從而導致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
痛風的無症狀期長達數年,有症狀時說明關節已遭到破壞

本文由深圳市福田區風溼病專科醫院 葉志中主任醫師原創

痛風(gout)是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洩減少,或兩種共同存在所致的一類疾病,其臨床特徵為血清尿酸升高、反覆發作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及關節畸形、尿酸性腎結石、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及血管性腎臟病。

引發痛風的原因

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洩減少導致的體內尿酸過多,尿酸結晶會在體內的關節、體液和組織中積聚,當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引起局部炎症反應從而導致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痛風的無症狀期長達數年,有症狀時說明關節已遭到破壞

痛風的主要症狀及危害

① 急性關節炎期及間歇期。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關節劇痛,數小時內受累關節出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單側第一跖趾關節最常見,發作呈自限性,多於2周內自行緩解。可伴有高尿酸血癥,但部分急性發作時血尿酸水平正常。關節液或痛風石中發現尿酸鹽結晶,秋水仙鹼可迅速緩解症狀,可伴有發熱。

② 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徵性臨床表現,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見於關節周圍以及鷹嘴、跟腱、髕骨滑囊等處,外觀為大小不一的、隆起的黃白色贅生物,表面菲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

慢性關節炎多見於未規範治療的病人,受累關節非對稱性不規則腫脹、疼痛,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

③ 無症狀期。僅有波動性或持續性高尿酸血癥,從血尿酸增高至症狀出現的時間可達數年,有些可終身不出現症狀。

"
痛風的無症狀期長達數年,有症狀時說明關節已遭到破壞

本文由深圳市福田區風溼病專科醫院 葉志中主任醫師原創

痛風(gout)是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洩減少,或兩種共同存在所致的一類疾病,其臨床特徵為血清尿酸升高、反覆發作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及關節畸形、尿酸性腎結石、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及血管性腎臟病。

引發痛風的原因

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洩減少導致的體內尿酸過多,尿酸結晶會在體內的關節、體液和組織中積聚,當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引起局部炎症反應從而導致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痛風的無症狀期長達數年,有症狀時說明關節已遭到破壞

痛風的主要症狀及危害

① 急性關節炎期及間歇期。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關節劇痛,數小時內受累關節出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單側第一跖趾關節最常見,發作呈自限性,多於2周內自行緩解。可伴有高尿酸血癥,但部分急性發作時血尿酸水平正常。關節液或痛風石中發現尿酸鹽結晶,秋水仙鹼可迅速緩解症狀,可伴有發熱。

② 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徵性臨床表現,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見於關節周圍以及鷹嘴、跟腱、髕骨滑囊等處,外觀為大小不一的、隆起的黃白色贅生物,表面菲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

慢性關節炎多見於未規範治療的病人,受累關節非對稱性不規則腫脹、疼痛,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

③ 無症狀期。僅有波動性或持續性高尿酸血癥,從血尿酸增高至症狀出現的時間可達數年,有些可終身不出現症狀。

痛風的無症狀期長達數年,有症狀時說明關節已遭到破壞

④ 內臟損害。主要表現為出現痛風性腎病,尿酸性腎結石,急性腎衰竭,嚴重者可發展為尿毒症。

痛風如何確診?

① 血尿酸測定。成年男性血尿酸值為208-416 μmol/L(3.5-7.0mg/dl),女性為149-358 μmol/L(2.5-6.0 mg/dl),絕經後接近於男性。血尿酸存在較大波動,應反覆檢測。

② 尿液尿酸測定。限制嘌呤飲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量超過3.57 mmol(600 mg),可認為尿酸生成增多。

③ 關節液或痛風石內容物檢查。偏振光顯微鏡下可見雙摺光的針形尿酸鹽結晶。

④ 超聲檢查。關節超聲檢查可見雙軌徵或不均勻低迴聲與高回聲混雜團塊影,是痛風比較特異的表現。

⑤ X線檢查。可見軟組織腫脹、軟骨緣破壞、關節面不規則,特徵性改變為穿鑿樣、蟲蝕樣骨質缺損。

⑥ CT與MRI檢查。CT在受累部位可見不均勻斑點狀高密度痛風石影響;雙能CT能特異性地識別尿酸鹽結晶。MR的T1和T2加權圖像呈斑點狀低信號。

"
痛風的無症狀期長達數年,有症狀時說明關節已遭到破壞

本文由深圳市福田區風溼病專科醫院 葉志中主任醫師原創

痛風(gout)是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洩減少,或兩種共同存在所致的一類疾病,其臨床特徵為血清尿酸升高、反覆發作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及關節畸形、尿酸性腎結石、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及血管性腎臟病。

引發痛風的原因

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洩減少導致的體內尿酸過多,尿酸結晶會在體內的關節、體液和組織中積聚,當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引起局部炎症反應從而導致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痛風的無症狀期長達數年,有症狀時說明關節已遭到破壞

痛風的主要症狀及危害

① 急性關節炎期及間歇期。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關節劇痛,數小時內受累關節出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單側第一跖趾關節最常見,發作呈自限性,多於2周內自行緩解。可伴有高尿酸血癥,但部分急性發作時血尿酸水平正常。關節液或痛風石中發現尿酸鹽結晶,秋水仙鹼可迅速緩解症狀,可伴有發熱。

② 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徵性臨床表現,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見於關節周圍以及鷹嘴、跟腱、髕骨滑囊等處,外觀為大小不一的、隆起的黃白色贅生物,表面菲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

慢性關節炎多見於未規範治療的病人,受累關節非對稱性不規則腫脹、疼痛,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

③ 無症狀期。僅有波動性或持續性高尿酸血癥,從血尿酸增高至症狀出現的時間可達數年,有些可終身不出現症狀。

痛風的無症狀期長達數年,有症狀時說明關節已遭到破壞

④ 內臟損害。主要表現為出現痛風性腎病,尿酸性腎結石,急性腎衰竭,嚴重者可發展為尿毒症。

痛風如何確診?

① 血尿酸測定。成年男性血尿酸值為208-416 μmol/L(3.5-7.0mg/dl),女性為149-358 μmol/L(2.5-6.0 mg/dl),絕經後接近於男性。血尿酸存在較大波動,應反覆檢測。

② 尿液尿酸測定。限制嘌呤飲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量超過3.57 mmol(600 mg),可認為尿酸生成增多。

③ 關節液或痛風石內容物檢查。偏振光顯微鏡下可見雙摺光的針形尿酸鹽結晶。

④ 超聲檢查。關節超聲檢查可見雙軌徵或不均勻低迴聲與高回聲混雜團塊影,是痛風比較特異的表現。

⑤ X線檢查。可見軟組織腫脹、軟骨緣破壞、關節面不規則,特徵性改變為穿鑿樣、蟲蝕樣骨質缺損。

⑥ CT與MRI檢查。CT在受累部位可見不均勻斑點狀高密度痛風石影響;雙能CT能特異性地識別尿酸鹽結晶。MR的T1和T2加權圖像呈斑點狀低信號。

痛風的無症狀期長達數年,有症狀時說明關節已遭到破壞

痛風5個注意事項

● 避免食用嘌呤較高的食物。比如動物內臟、海產品、貝殼食物、肉類等。

戒菸,禁啤酒和白酒。

● 多吃鹼性食物。促使尿酸排出,如新鮮蔬菜、水果、牛奶、堅果、海藻等。

●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 多飲水。每日飲水在2000ml以上,有助於尿酸的排洩;堅持運動,控制體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