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痛風病因了。醫生提醒:不規範治療,5種情況就得手術了

什麼痛風

終於找到痛風病因了。醫生提醒:不規範治療,5種情況就得手術了

痛風是一種常見且複雜的關節炎類型,各個年齡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痛風患者經常會在夜晚出現突然性的關節疼,發病急,關節部位出現嚴重的疼痛、水腫、紅腫和炎症,疼痛感慢慢減輕直至消失,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當疼痛發作時,患者會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類似於大腳趾被火燒一樣。

最常發病的關節是大腳趾,但發病的關節不限於此,還常見於手部的關節、膝蓋、肘部等。發病的關節最終會紅腫、發炎,水腫後組織變軟,活動受限,最後影響日常生活。這些症狀會反覆出現,所以一旦關節出現強烈、突然的疼痛後,就要及時看醫生,做好症狀管理和預防。

終於找到痛風病因了。醫生提醒:不規範治療,5種情況就得手術了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拖延的後果是疼痛感將越來越強,讓人難以忍受。如果這時候發燒了,就說明已經出現了炎症。不僅如此,關節本身也會受到損害,骨質會被腐蝕,導致關節變形,整個發病過程腎臟也會受損,嚴重的會發生腎結石甚至是腎衰竭,危及生命。

痛風可併發腎臟病變,嚴重者可出現關節破壞、腎功能損害,常伴發高脂血症、高血壓病、糖尿病、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


痛風的原因有哪些?

終於找到痛風病因了。醫生提醒:不規範治療,5種情況就得手術了

1、肥胖

肥胖是痛風的危險因素,肥胖不僅增加痛風發生的風險,而且肥胖患者痛風發病年齡較早。高甘油三酯血癥和肥胖均是痛風的危險因素。肥胖可導致胰島素抵抗,通過多種途徑最終導致腎臟尿酸排洩減少。肥胖會引起遊離脂肪酸增加,通過影響黃嘌呤氧化酶等的活性增加尿酸的合成。

2、飲酒

飲酒過量的酒精攝入是痛風發作的獨立危險因素。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因此誘發痛風的風險最大。

3、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與痛風的患病率均顯著高於非高血壓者。高血壓是痛風發作的獨立危險因素。

4、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嘌呤分解代謝增強、尿酸生成增加,血尿酸水平升高,進一步加重痛風的發生、發展。但血糖與血尿酸水平的變化並非線性相關。

5、富含嘌呤的食物

富含嘌呤的食物(如肉類、海鮮)可增加痛風發生風險。果糖是唯一可升高血尿酸水平的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合成,抑制尿酸排洩,故含果糖飲料等的大量攝人可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6、某些藥物

多種藥物與痛風密切相關。袢利尿劑、噻嗪類利尿劑發生痛風的相對危險度分別為2.64和1.70。小劑量阿司匹林(75~150 mg/d)、環孢素、他克莫司和吡嗪酰胺等可促進血尿酸升高,增加痛風的發生風險。


痛風怎麼治療

終於找到痛風病因了。醫生提醒:不規範治療,5種情況就得手術了

1、目前痛風治療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治療痛風發作時疼痛和炎性反應。

2、預防痛風發作,降低血尿酸<6 mg/dl(357μmol/L)。無論是否合併腎病,痛風患者均需要終身降尿酸治療,除非不耐受或出現不良反應。

3、對於肥胖的痛風患者,在關注血尿酸的同時,注意引導患者規律運動,監測血壓、血糖、血脂、肝臟轉氨酶等指標,給予綜合治療,維持血尿酸達標,儘可能減少受累關節數。

4、低嘌呤飲食,保持合理體重,戒酒,多飲水,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涼受潮、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穿舒適鞋,防止關節損傷,慎用影響尿酸排洩的藥物如某些利尿劑和小劑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發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5、藥物治療這個需要專業的醫生的醫囑。


痛風石什麼情況下就需要手術了

終於找到痛風病因了。醫生提醒:不規範治療,5種情況就得手術了

1、痛風石導致肢體畸形並引起功能障礙而影響日常生活;

2、壓迫皮膚,已經形成或即將出現皮膚破潰;

3、竇道形成,粉筆樣物質滲出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

4、關節活動障礙,神經受壓出現卡壓症狀。

5、痛風石直徑<1 cm,建議積極保守治療。也有學者認為痛風石一旦形成,一般很難再吸收,直徑>1.5 cm者爭取儘早手術。

終於找到痛風病因了。醫生提醒:不規範治療,5種情況就得手術了

大部分痛風患者通過藥物即可控制病情發展,而少數患者經內科治療後,療效不佳甚至無效,尿酸鹽結晶沉積於關節、肌腱,逐漸形成痛風石 。12%-15%的痛風患者罹患痛風石。最終表面皮膚破潰,形成潰瘍或竇道。研究表明,痛風創面不癒合發生率高達23%,傷口換藥時間可達6~8周。平均癒合時間長達4個月,給患者日常生活、心理及肢體功能造成了巨大影響。

#清風計劃##預習你的60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