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俯瞰老街局部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俯瞰老街局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老街口,曾經的一家“知青旅館”刻下了滄桑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俯瞰老街局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老街口,曾經的一家“知青旅館”刻下了滄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曾經商賈如雲、鋪面林立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俯瞰老街局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老街口,曾經的一家“知青旅館”刻下了滄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曾經商賈如雲、鋪面林立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村民們還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俗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俯瞰老街局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老街口,曾經的一家“知青旅館”刻下了滄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曾經商賈如雲、鋪面林立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村民們還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上世紀60年代全縣木工賽奪冠,這是他的奪冠“武器”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俯瞰老街局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老街口,曾經的一家“知青旅館”刻下了滄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曾經商賈如雲、鋪面林立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村民們還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上世紀60年代全縣木工賽奪冠,這是他的奪冠“武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家的一面牆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俯瞰老街局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老街口,曾經的一家“知青旅館”刻下了滄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曾經商賈如雲、鋪面林立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村民們還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上世紀60年代全縣木工賽奪冠,這是他的奪冠“武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家的一面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糧站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俯瞰老街局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老街口,曾經的一家“知青旅館”刻下了滄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曾經商賈如雲、鋪面林立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村民們還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上世紀60年代全縣木工賽奪冠,這是他的奪冠“武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家的一面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糧站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背景處的建築是老郵政局舊址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俯瞰老街局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老街口,曾經的一家“知青旅館”刻下了滄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曾經商賈如雲、鋪面林立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村民們還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上世紀60年代全縣木工賽奪冠,這是他的奪冠“武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家的一面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糧站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背景處的建築是老郵政局舊址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68歲木匠李旺生痴迷文學多年,晚年在家筆耕不輟。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俯瞰老街局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老街口,曾經的一家“知青旅館”刻下了滄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曾經商賈如雲、鋪面林立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村民們還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上世紀60年代全縣木工賽奪冠,這是他的奪冠“武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家的一面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糧站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背景處的建築是老郵政局舊址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68歲木匠李旺生痴迷文學多年,晚年在家筆耕不輟。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袁家當鋪”舊址內,70歲的嚴阿姨還在經營一些日常小商品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俯瞰老街局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老街口,曾經的一家“知青旅館”刻下了滄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曾經商賈如雲、鋪面林立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村民們還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上世紀60年代全縣木工賽奪冠,這是他的奪冠“武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家的一面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糧站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背景處的建築是老郵政局舊址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68歲木匠李旺生痴迷文學多年,晚年在家筆耕不輟。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袁家當鋪”舊址內,70歲的嚴阿姨還在經營一些日常小商品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49歲白鐵匠徐宜俊祖傳三代都在老街打白鐵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及其附近地理地貌

練潭老街位於桐城市東南,菜子湖西岸,今屬雙港鎮。明清時期,練潭處在北方京城到南方各地的驛道上。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到此遊歷,並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清代詩人姚興泉也曾讚道:“桐城好,幽絕練潭秋。沙澄極浦浮官渡,月掛空亭系釣舟,水驛夜鳴騶。”

練潭老街長約300米,街心麻條石鋪就。明清到民國初年,練潭以其商業的繁華、水運的特色、人文的厚重而成為桐城西南的重鎮。

拍攝手記:

幾棵老樹搶先躍入眼簾,樹葉搖晃著身姿歡呼雀躍,小鳥嘰嘰喳喳叫得比哪的都歡,對我的到來,它們真費了心。

練潭老街最先讓我嚐到意境的,是街頭那間寫著“知青旅社”的舊房子。持續勾起我回憶的,是在練潭糧站看到的過去標語和昔日的裝飾,這離我並不遙遠的情景不由讓人感慨今日生活來之不易。而讓我對老街的情感逐步昇華的,是老街裡的人,特別是八旬老木匠和晚年酷愛寫作的文學愛好者。

八旬老木匠劉長舟把他曾謀生的家當全都拿出來給我看,他一臉幸福地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在全縣木工比賽中獲得冠軍,賽事內容是比試誰在最短的時間做一把梨耙。老木匠的臥室裡有一張60年前他自己定製的木床,床頭精雕的裝飾物也是他獨立設計和完成的。他家的小院清爽整潔,茶花開了,不知名的水果在樹上閃耀,就像老人的微笑。我們聊天時,他老伴還在廚房洗菜做飯,動作麻利。老倆口熱情洋溢:“就在家裡吃飯吧?”我離開時,他們站在門口揮手目送我。多好的年紀啊!

劉長舟隔壁住的老人是木匠李旺生,68歲的李旺生年輕在武漢打工開始喜歡讀書寫作,日後如痴如醉。在他家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各類文學書,有的書是他從上海買回,有的是託女兒從網上郵購。在臨窗的一張簡易書桌上鋪著他的幾本手稿凝聚了他好幾年的心血。我俯身細看,藍色的字跡密密麻麻、工工整整、清清爽爽,少有塗改潦草之象,誠摯之心溢滿紙張。他說,他本可以隨孩子到城裡生活,因對老街老宅愛得深切,又不想放棄寫作的熱愛,決定固守斑駁的泥牆,始終小心地護著最初的情懷,一天又一天,吃著粗茶淡飯卻又享用豐盛的精神食糧。外人看他是清苦,他卻為寫作不亦樂乎,獨享自己的幸福。這個在晚年仍抱守夢想的老人讓人印象之深,更增添了我對桐城這塊神奇土地的敬意。

練潭似乎總給我意外的發現。儘管當天天公不作美,正當我航拍時,陽光驟然通透。從高空俯瞰,遠山、河水、油菜花,以及田邊分割莊稼地的輪廓線,寫意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練潭。返回路過老街口,一戶人家把柴禾跺得整整齊齊,如豆腐塊一般碼放在門前,未了,還用亮色的布帶繫於枝頭。好一個講究的練潭人。

敲打鍵盤收尾,突然想到了老街祖傳三代的手藝人49歲的白鐵匠徐宜俊,他總是微笑滿面。叮叮哐哐的敲打聲,淡淡的油菜花香......一個淳樸的練潭又撲到了眼前,它在親切地向我招手,又衝我笑了笑,似乎在說:嗨,老朋友,何時再來。是的,在我拍攝間隙,老百姓會問是否喝茶,累不累,有的還熱情邀到家裡坐坐,也有的居民把我所想要拍的東西都拿出來,再順便把我的疑問當場統統解答。雖然老街部分建築已受損,但老街的根還在,這根,就是純樸的百姓。

難忘練潭,最難忘練潭老街人。(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俯瞰老街局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老街口,曾經的一家“知青旅館”刻下了滄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曾經商賈如雲、鋪面林立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村民們還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俗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上世紀60年代全縣木工賽奪冠,這是他的奪冠“武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83歲老木匠劉長舟家的一面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練潭糧站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背景處的建築是老郵政局舊址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68歲木匠李旺生痴迷文學多年,晚年在家筆耕不輟。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袁家當鋪”舊址內,70歲的嚴阿姨還在經營一些日常小商品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49歲白鐵匠徐宜俊祖傳三代都在老街打白鐵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二:安慶市桐城練潭老街

據悉,練潭村被列入中國第三批傳統村落名錄,保護老街的歷史原貌和傳承文化底蘊迫在眉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