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能力和孩子智力發育的關係

體育 跳高 跳遠 幼兒園 純蒙氏國際早教 2019-04-03

大運動能力在孩子零到三歲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運動能力應該引起家長們的關注和重視,因為體智能才是一切智能的基礎。

舉個例子,咱們上小學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過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平時看起來不怎麼愛學習,挺調皮的小男生,但是考試的時候往往成績都還不錯。

對於這個事情,家長朋友們不妨想一下,在咱們上學那會兒班裡有沒有這樣的小男生:

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是在玩兒手就是在切橡皮,老師每次發現他總是讓他去後面罰站,站在那裡的時候,他還是不老實,一會兒踢腳,一會摳手。

就是這樣一個孩子,每次考試的時候成績居然還相對來說比較不錯,六十多分七十多分都是他們經常拿到的分數。

所以老師總是狠狠地對他們說你們幾個就是仗著自己有點小聰明,學習的時候也不認真學,如果沒有這點小聰明的話,你們的成績肯定一落千丈。

那個時候,我也認為老師說的是對的,可能這幾個孩子就是智商高。所以人家不需要很努力的去學習,成績居然也能不錯。

但是在進入這一行以後我才瞭解到,原來運動能力和孩子的智力發育有著直接的關係。

同樣的,如果這個例子不能說明問題的話,那咱們可以逆向思維考慮一下。

回想一下班裡另外的一種小男生,他們平時看起來是不是笨笨的,反應總是慢半拍兒,不喜歡參加體育運動,下個樓梯還要扶欄杆。

這樣的孩子他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是不是我們總是看到他學得滿頭大汗,非常非常的吃力,但是成績呢,往往還是平平。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一下,簡單來說運動能力強的孩子,他的學習成績不一定好。因為他可能貪玩調皮不愛學,但是運動能力落後的孩子,他的學習成績就勢必要受到影響。

運動能力和孩子智力發育的關係

學齡前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與智力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而且年齡越小運動能力在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中越是佔據主導地位,換言之,家長們要記住了,就是在學齡前孩子的運動能力和學習能力成正比。

因此,不論咱們家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都不需要過於的安靜和文靜,該活潑的時候要活潑,該動的時候要動一動,當然了,我們也要保持好這個度,動能動得好,靜要能夠靜下來。

運動能力和孩子智力發育的關係

孩子的整個運動發展過程當中,如果某一階段的發展不良,將會影響到他以後各個階段的發展。

孩子的運動發展是要遵循他自己的一個規律的,如果你違背了這個規律可能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了,那麼是什麼樣的規律呢?

從小月齡開始讓我們記住這個口訣,一躺、二抬、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站、週會走、一歲半走穩。仔細算一算您的寶寶有沒有經過完整的這樣一個階段呢?

這就像我們蓋房子是一樣的,一樓二樓三樓四樓一層一層的往上蓋。

誰的房子也不可能把中間一層空出來立根柱子在繼續往上蓋,這樣您蓋的任何房子都會顯得不結實,因為地基不穩。

同樣孩子的運動能力也是這樣,如果你跨越了某一階段他以後的各個階段發展都會受到影響。

寶寶沒有經過爬行直接行走的弊端,非常非常大,我也曾經接觸了很多沒有經過爬行前期就開始直接行走的孩子,等到了後期出現了很多問題時,我們沒有辦法去彌補,這就很麻煩了!

跨越爬行,直接行走的影響

生理影響(一)

生理方面的第一個影響,就是孩子的足弓方面。

我們都知道足弓中間有個窩,那麼孩子過早的站立行走對足弓進行過多的擠壓。

那麼孩子的骨骼和肌肉並沒有辦法去懲承擔整個身體上的重量。所以孩子的足弓進行過多擠壓會增加扁平足的發生率。

那家長們都知道扁平足一旦發生男寶寶不能當兵,女寶寶不能跳舞,這對寶寶將來的前途是一個很大的影響。

生理影響(二)

生理方面的第二個影響,就是對於孩子小腿骨骼的影響。

因為孩子的骨骼和肌肉並不像成年人這麼堅韌。小腿沒有辦法去負擔,整個身體的重量,但是當孩子過早行走的時候呢,孩子的重心又會出現左右偏移的情況。

因此孩子的這個小腿骨骼承擔的壓力過大就會增加x型腿和o型腿的發生率。

能力影響(一)

能力方面上的第一個影響影響,首先就是四肢協調能力。

我們知道爬行的時候孩子全身每一塊肌肉都在運動,這對於孩子日後做複雜性的動作,比如說跑步,跳高跳遠排球這些動作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如果孩子前期沒有經過爬行,沒有經過四肢協調的鍛鍊的話,那麼孩子在後期學習這些動作的時候會比同齡人困難的多。

能力影響(二)

能力方面的第二個影響,就是語言能力的發展。

由此可見爬行對於孩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家長們千萬不要著急說看到其他的寶寶在很小月齡的時候就會走路了,人類是不著急走路的,但是人類絕對不能缺少爬行。

如果您或者您身邊的寶寶沒有經過爬行就直接行走了,那麼現在我們抓緊時間。

如果他在三歲之內的話,一切都還來得及,一旦寶寶上了幼兒園,上了學之後我們再去調整,要花的時間和精力就會多得多。

我之前也接觸過很多,沒有經過爬行就直接行走的孩子,在後期孩子的腿型,如果出現變化的話,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孩子就只能通過物理治療來矯正腿型。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孩子究竟應該爬多久才是正確的呢?

美國庫克博士認為兒童應該用正確的姿勢大量爬行四到六個月的時間。

家長朋友們要注意兩個關鍵詞,第一是通過正確的姿勢,第二是大量爬行。

首先有很多寶寶他的後肢發力是不一樣的,一個腿在地上爬另一個腿是豎起來的,那麼這樣的姿勢就不屬於正確的姿勢。

我們要糾正孩子不正確的姿勢,避免孩子雙腿的發力不一樣,導致孩子的四肢協調性受到影響。

另一種情況,家長說我的寶寶會爬行,那麼就可以放心了啦,可是孩子由於空間或者時間的限制,沒有經過大量的爬行,孩子長期坐在那裡,自己一個人玩兒,這樣也不符合我們大量爬行這個特點。

運動能力優秀的孩子,他在幼兒園階段就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了,讓我們回憶一下在幼兒園裡什麼樣的孩子可以成為孩子王呢?

這就像我們看古裝劇的時候是一樣的道理,什麼樣的人,喜歡號令群雄,當武林盟主呢?

一定不是秀才,一定是武功高強的人,他才有這份自信,那麼同樣在幼兒園這個小社會群體裡面,運動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去當孩子王,他喜歡帶領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他的領袖氣質會培養的很好,運動能力落後的孩子只能是跟著別人玩兒,讓別人帶著他玩兒。

THE END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純蒙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