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層的管理困局,如何突破?

跳槽那些事兒 創業 KPI 文化 舵舟 2019-06-13
職場中層的管理困局,如何突破?

最近舵舟在服務一些公司的時候,常聽到老闆提起的一個很困擾的點:團隊的中層都來自於業務骨幹,業務能力很強,但是提升到團隊leader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1

經過舵舟的調研發現,很多創業公司,是普遍存在這兩種現象

(1)賦予重任的骨幹比員工更埋怨公司

公司把優秀員工提拔為中層,按理說職位提升了,薪水也漲了,未來一片大好。但這些同事從此一改歡快上進的本色,每天鬱鬱寡歡,既管理不好團隊,也沒有任務感,事事都是“等、靠、要”,不僅不能成為公司上下級的傳導橋樑,反而沒有身份感,跟著員工埋怨公司。

(2)空降的大公司中層很難發揮

創業公司為了快速發展,會從大公司挖一些中層,面試時會發現,這些中層能力沒有問題,經過大公司訓練,甚至遠高於市場水平,但是思維卻深陷在人事關係上。即使因為愛才,把這種人才引入,發揮都是很大的問題。

中層普遍遇到的管理困惑:

平級同事難以管理

平級對他進行質疑,憑什麼你上?

不就是會拍馬屁嗎?

老闆就是喜歡這樣的人…

下級難以管理

團隊成員比自己年長的,心思不在業務上,想問題複雜

團隊成員業務能力很強,就是不服你管

你是被孤立的,信息不透明,管理意識和員工意識的轉換不夠

老闆的態度難以預期

老闆的支持:既然選了我,為啥不支持我

老闆的信任,老闆的耳根子軟,敲邊鼓多

老闆的質疑一多,自己的動作就容易變形

自己的情緒管理不夠,難以把控

遇到挑戰就會把情緒帶出來,放大事情

情緒化主導下,團隊行為在自己的眼裡就會被妖魔化

深陷在情緒裡,無法進行客觀看待事情,也沒法正常的做事

自己累死,團隊還不領情

從老闆那邊領了任務後不會合理的拆解任務,導致團隊人效比很低

看到團隊成員不會做或者效率低後,自己擼起袖子就開幹,團隊沒事做,能力也提不上去

2

那麼這些骨幹型成長起來的中層身上的問題,怎麼破解呢?

舵舟研究了百家的企業的中層管理困惑,以及一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論,可以為大家簡單的分享下。

作為一個職場中層,舵舟組織觀察員認為,最先應該具備自我管理、業績管理和人際管理的能力。

(1)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自我管理提升含有三個維度的能力提升:自驅力,競爭力和領導力

職場中層的管理困局,如何突破?

自驅力,首先要做到有一顆渴望上進的心,保持一顆開放的心態;其次,是要有自律性,在下屬面前是穩定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和能量,最後要刻意的修煉自己,不要什麼事情都得過且過,遇到問題的時候注意情緒的把控;

競爭力,中層需要明白樹立自己的權威是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來沒有憑空產生的權力,所以當到中層的時候,就要強化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比如業務能力,預見問題的能力,自身的管理能力,資源的協調能力以及能力,系統化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作為一箇中層也要保持時刻的危機感,在這個位置該具備各方面的能力都要鞭策自己去升級;

領導力,作為中層塑造個人的領導力方面,可以從最底層開始,做正確且目前可以實現的事情。這樣對上下級都有一個很好的正反饋,對自己也會有信心。慢慢的要有自己的格局,看問題看團隊看目標看公司方面,就不要拘泥於自己的情緒或者小事裡,需要再向上向前看一步。放好自己的心態,公司請人來是解決問題的,每當遇到一個問題其實就是獲得一個機會,做事為主,自然時間久了就會有自己的影響圈和勢能圈。

(2)業績管理能力提升

業績管理方面,主要含有業務洞察能力,目標管理能力,團隊管理能力。

職場中層的管理困局,如何突破?

首先,業務洞察方面,作為一箇中層,需要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公司的戰略,產品服務的客戶特點,公司的盈利模式,在輔導團隊的時候,具備有一定的視角。在此基礎上,需要很明白知道自己部門的定位,以及這個定位下的關鍵績效指標是什麼,這樣整個團隊就能整齊劃一。

第二點,就是目標管理能力。作為一箇中層,一定要有抓核心矛盾的能力,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在目標拆解的過程中,抓住關鍵的指標,落實到人,切實跟進時間節點,以結果為導向。在目標的拆解和後續制定獎懲制度的時候,,中層的管理者一定要具備公平的心態,一把標尺對所有的成員,當然包括自己。

第三點,中層管理者要具備一定的團隊管理能力,包括打造團隊高執行力,有意識的塑造團隊文化。為什麼有的團隊失敗後就一蹶不振有的團隊就能百折不撓,這其實團隊管理者需要拷問自己的問題。通過目標導向,制定好適合團隊的管理規則,建立一個高信任力的團隊,讓員工可以在團隊中發揮最佳的狀態;

(3)人際管理能力提升

人際能力提升包含三個方面:向上管理,橫向管理和向下的有效輔導

職場中層的管理困局,如何突破?

作為一箇中層,人際管理也很重要。這裡的人際管理指的是有效的向上管理,同級橫向管理,以及向下的管理。每一個和你發生人際關係的層級,都有他們的重點傾斜點。

針對向上管理,一定要做到的是和自己的上司同頻,你要樹立兩個信仰,上司掌握的信息肯定比你多,他比你有更強的額資源調動能力。這個基礎上,去領取目標和有效的完成工作是不會出大的差錯。爭取更多與上司溝通的時間,和他手裡的資源對你來時候是很有力

橫向領導,多是合作部門之間的一種思考角度也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職場中,必須要和兄弟部門進行配合完成業務,所以在橫向領導的時候一定要清晰認知到,這是一種自己不具備職務優勢的情況下,如何通過他人的力量來完成工作的能力,你們是協調和配合的合作。所以要有合作共贏的認知。在日常的溝通協作中,多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不要總質疑或者是擔心被“搶功”而故步自封,合作的時間久了,就可以打造自己在職場的IP和影響力。

有效培養其實是向下管理最重要的。很多中層要麼不打開自己自己一個人頂一個團隊,要麼就是認為自己很授權,但是團隊成長卻很慢,這裡就是要注意有效的管理。除了目標清晰的制定和拆解外,在精神上也要進行價值引領,行動上以身作則。學會不吝嗇的激勵,也要學會適時的上發條。中層一般管理的人員都不會太多,所以針對團隊每個人的需求,不同特色的下屬,要給與不同的激勵和溝通輔導方式,要團隊感覺有肉吃,有進步,有儀式,還有展示的機會。管理者要把握住激勵的原則,跳一跳可以夠到,而且獎勵的時候一定要公開透明,強化團隊的榮譽感。

公司可以通過篩選、機制、犧牲不斷的挑選出好的員工來,但是對於個人而言,一旦被這種“中層困擾”而又不主動尋求治癒,不僅會喪失機會,而且對自己來說也是蹉跎時間。這種困擾常見到每個公司都有,包括騰訊、阿里、亞馬遜,所以才會有人跟你說:你現在在這家公司遇到的問題,去另外一家也會遇到。所以說作為中層,向內要結果和答案是需要去修煉和提升的。希望這篇組織分享可以幫到正在困擾的你,也歡迎文下留言一起探討更多經驗。

高能預警:職場中層遇到的問題不是一次就能治好的,需要不斷的刻意練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