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死角”誰來管?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31日電(記者 張尼)菸民數量超過3億、7.4億人受二手菸危害、每年因吸菸和二手菸導致死亡的人數超過120萬……作為菸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民眾為菸草付出的健康代價驚人。

如今,雖然全國眾多城市出臺了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地方性法規,但城市控煙卻依然存在監管“死角”。


控煙“死角”誰來管?


  1. 資料圖:世界無煙日,昆明的禁菸志願者走上街頭,打出拒絕二手菸的口號——“被吸菸,我不幹”,並向市民宣傳吸菸的危害。 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包間成餐廳控煙“死角”

不久前,TFBOYS成員王源在餐廳吸菸事件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單,一時間偶像藝人面臨著形象危機,公共場所禁菸問題也再度引發公眾熱議。

在所有公共場所中,餐廳無疑是二手菸暴露率最高的場所之一。

伴隨著多地地方性控煙條例的實施,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緩解。不過,即便在實施所謂“最嚴控煙令”的北京、上海等地,餐廳控煙也仍然存在“死角”,包間就是重災區之一。

“包廂環境比較私密,我們通常看到客人抽菸會提醒,但是大部分時間客人不在視線範圍內,我們也沒辦法全程看著。”在北京市海淀區某山西菜館內,一位服務員告訴記者,同時這位服務員表示,包間內客人吸菸的現象現在依然時有發生。

一方面,服務員對於包間無法實時監督,另一方面,包間內的客人也並不會主動向餐廳投訴有人在室內吸菸。

記者隨機調查了多位在飯館用餐的顧客,大部分顧客表示,如果是鄰桌的陌生客人在抽菸,他們會選擇找服務員投訴勸阻,但對於包間,通常不會過多關注。同在包間內共同用餐的朋友之間,更不會選擇主動投訴,多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控煙“死角”誰來管?


資料圖:控煙志願者拼出禁菸圖案。 孟德龍 攝

領導抽菸敢怒不敢言

除了飯館,工作場所中遭遇的控煙尷尬更讓不少人無奈。

雖然像北京這樣的城市已經明確,凡是“帶頂兒”、“帶蓋兒”的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菸,但是在工作場所中遇到上司“不自覺”,普通員工也只能忍受。

“普通員工誰能直接勸阻領導不要抽菸了呢?遇到類似情況只能忍一忍。”在北京一傢俬企工作的姜女士上班時經常要面對這樣的無奈。

姜女士說,自己的辦公區就在領導辦公室的斜對面,每天都能聞到對面飄來的二手菸,有時候進到辦公室彙報工作時,領導還會一邊當著她的面“吞雲吐霧”,一邊佈置工作,但是她和部門同事沒有一個人敢抱怨。

而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朱莉(化名)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

“我覺得有些人是明知故犯的,他們不太在意別人的感受和權益。”朱莉說。

朱莉所在部門90%都是女性,不少還是職場媽媽,普遍對二手菸很厭惡,無奈同一層的一位領導時不時會在辦公區吸菸。

雖然公司的行政部門已經在辦公室張貼了禁止吸菸的提示,但是形同虛設。

“我曾經向行政部門申訴過,但是當他們瞭解到是誰在吸菸後,也不敢直接管了。”朱莉說,因為人情世故的牽絆,自己最後也沒能維權成功。


控煙“死角”誰來管?


網友在微博上吐槽火車禁菸問題 來源:微博網頁截圖

綠皮火車上仍留有吸菸區

與建築物不同,火車上是否要全面禁菸,至今都是一個爭議性極高的話題。

目前,中國在不少綠皮車內甚至仍然保留著吸菸區,兩節車廂的連接處成為菸民的一塊“福地”。

就在去年,首例綠皮車“無煙訴訟”案引發了公眾廣泛討論。

2017年6月,因在普通旅客列車K1301上遭遇二手菸,大學生小李將哈爾濱鐵路局告上法庭,此案也被稱為是“國內公共場所無煙訴訟第一案”。

2018年6月,該案在北京鐵路運輸法院一審宣判,法院認為哈爾濱鐵路局在列車上設置吸菸區的行為違法,判決哈爾濱鐵路局30天內在K1301次車上取消吸菸區拆除煙具。

大學生將哈爾濱鐵路局告倒引起不小轟動,此後呼籲列車全面禁菸的聲音不斷。

不過現實中,普速列車的禁菸仍是難題,不少網友都在微博上吐槽過列車上的二手菸汙染問題。

“雖然所謂的‘吸菸區’設置在兩個車廂的連接處,但是基本形同虛設,大量的煙霧還是會隨著空氣流通到車廂裡,一路下來吸入的二手菸量可想而知了。”今年5月剛剛帶孩子體驗過一次“綠皮車之旅”的陳女士向記者講述了這樣的遭遇。

儘管這樣的遭遇並非少數,但是目前全國的列車並沒有實施全面禁菸。


控煙“死角”誰來管?


資料圖 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電子煙不算煙?

在傳統菸草危害逐漸被人們熟知的同時,電子煙卻成為不少人的“新寵”。數據顯示,國內電子煙的消費人數在2017年達到了736.59萬人,電子煙銷售額達到40.09億元。

儘管消費群體與日俱增,但電子煙卻成為監管灰色地帶。不少地方尚沒有明確將其列入禁菸範圍內,北京就是其中之一。

日前,記者致電全國公共衛生公益熱線,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稱,《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中沒有把電子煙定義為捲菸,目前控煙還是以點燃的菸捲為主。

但是在業內專家看來,電子煙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小覷。

控煙專家、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宜群認為,無論電子煙的煙液、煙彈成分,還是電子煙加熱後吸入的微小顆粒氣溶膠,含有尼古丁、丙二醇、丙三醇、致癌物以及鎘、鉛等重金屬,都會對使用者及非吸菸者帶來安全隱患。

“迄今為止沒有確鑿證據表明電子煙可以幫助戒菸,電子煙只是一種捲菸的替代品。過量攝入電子煙中的尼古丁,存在較大的健康風險。電子煙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忽視。”吳宜群說。

此外在吳宜群看來,由於電子煙廣告宣傳的“無害、無毒”,加上有時尚、炫酷的造型,有多種誘人香味,很多青少年會主動嘗試電子煙,令人擔憂的是,電子煙可能讓原本不吸菸的年輕人最終成為傳統捲菸的消費者。


控煙“死角”誰來管?


資料圖 中新社發 王駿 攝

全面禁菸,路還有多遠?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降低到20%。

在中國的地方層面,也在通過政策法規落實控煙。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內,已有約20個城市出臺了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地方性法規,另有12個城市正研究出臺控煙措施。

同時,不少地區也在根據新形勢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

例如,最新修訂的《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中就明確將新興的電子煙納入“禁令”,禁菸場所不僅禁止點燃菸草製品和吸傳統捲菸,也禁止吸電子煙。

此外,近日《成都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也對外公佈。其中明確吸菸是指吸入、呼出菸草的煙霧或者有害電子煙霧,以及持有點燃的菸草製品的行為。這意味著,電子煙霧擬納入監管範圍。

然而,這些政策背後,如何有效實施監管、避免形成“死角”,成為一系列待破解的難題;全國層面控煙立法何時落地,更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未來,控煙之路,仍任重道遠。

中國新聞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