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天津老城裡人,有時候做夢又回到了我從小玩到大的衚衕裡。

老城裡的街坊們!這些往事,你們還記得嗎?

久居天津的人無不知曉。

這裡記載著天津的興衰與榮辱

記載著天津獨特的城市性格。

這裡是天津衛的搖籃;

這裡有過林立的官署、四方的商賈;

這裡文風鼎盛、名流薈萃;

這裡古風醇濃,積澱深厚;

這裡的每一個角落

充滿了太多“老天津”的回憶——

這些老城廂的故事,

只有老城裡的街坊們才知道!

今天,

我們一起來回味!

老城裡——天津的地標,

鼓樓 文廟 會館——老城裡的地標

老城是值得驕傲的標籤,

鼓樓、會館,戲樓、花園,

寺廟、教堂,衙府、大院,

展現著城市的昌盛和繁榮,

彰顯著深厚的底蘊和開放的胸懷。

1:

沒有城牆的“算盤城”

出自《津門保甲圖》的

一張《清代天津衛故城》

是最早描繪天津衛的畫圖,

圖上清晰地描繪了老城樣貌:

天津衛城東西寬,南北窄,呈矩形。

好似一個算盤,因此也叫算盤城。

610年過去了,

天津衛城格局完全沒有變化,

東、西、南、北四條馬路

就是原來城牆所在。

2:

老城裡的“四大水坑”

明代時的天津衛城

主要還是一個軍事控制中心,

直到明末天啟年間,城內仍然是:

“屋瓦蕭條,半為蒿萊”,

城內四隅都是水坑。

曾有過一個和老城裡水坑的順口溜:

一坑銀子一坑鬼,一坑官帽一坑水。

這一點,

在《津門保甲圖》上依然清晰可辨。

東北角——銀子坑

因為東北角這一帶是老城裡最富裕

也是富人居住最多的地帶,

錢莊、銀號、金店眾多。

東南角——官帽坑

做官的才會戴官帽,

因為那裡曾經是科舉考試的貢院所在地。

西北角——鬼坑

因為那裡有一個城隍廟,

城隍是這個城市的保衛神,

他是司管陰間鬼魂的。

西南角的水坑面積很大,

它是一片大水,所以叫一坑水

這裡曾經是後來的大水溝街等街道的所在地。

3:

鼓樓上不見“鼓”

鼓樓是天津舊衛城中最高的建築。

明《衛志》記載:

“鐘鼓樓在城中十字街”。

以鼓樓為中心,

方圓數裡的地方在當時被稱為老城廂,

是天津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在有著610年曆史的天津老城裡,

那早早晚晚清脆的一百零八響,

彷彿在喚醒七十二沽裡的繁華。

4:

文廟與崇化中學

雍正九年,

天津升州為府,並設置天津縣。

此後,天津的官辦學校,

就有“府學”和“縣學”兩級,

都設在文廟內。

光緒末年,

隨著天津近代新式學堂的大量創建,

天津舊式儒學教育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文廟並沒有就此停止對天津教育文化的貢獻。

1902年,袁世凱來到天津當直隸總督,

推行了新的教育制度,將府縣儒學署裁撤,

設立了直隸提學史(相當於省教育廳廳長),

代替了府縣儒學署的功能,

但是這個地方被保留下來了。

後來成立了崇化學會,

即崇化中學的前身。

在如今位於南門內大街的天津文廟博物館前,

還能看到由天津著名書法家華世奎先生

書寫“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過街牌樓。

5:

廣東會館

在天津的已經逐漸消逝的眾多會館當中,

廣東會館是至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

裝修最精緻的清代會館建築。

由於梅蘭芳、尚小云、孫菊仙、

楊小樓、馬連良、荀慧生等京劇大師

都曾在此登臺獻唱,

1985年,修繕後的廣東會館

被開闢成天津市戲劇博物館,

地址為今南門內大街31號。

這些,是老城廂獨有的回憶;

這些,是老城鄰里間的規矩……

剃頭的挑著爐子、水盆入戶服務,

磨剪子特有的吆喝,

賣針線的一邊唱一邊賣,

鄰居們圍著水池一邊聊一邊洗菜……

對於“老天津衛”來說,

老城廂是熱鬧、平和、寧靜、安詳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