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廣告預算,特斯拉如何讓品牌深入人心'

"

本文編譯自《Tesla builds brand awareness in Australia with zero paid media》一文,原文作者為Anna Hamill。

作為聚焦可持續能源的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的營銷預算向來所佔不多,據其營銷經理稱,他們在付費媒體上更是“一毛不拔”。沒有在媒體上花一分錢,特斯拉在澳大利亞卻成功建立了品牌認知和品牌忠誠,它是怎麼做到的呢?這篇文章為我們揭開謎底:體驗營銷與用戶忠誠。

"

本文編譯自《Tesla builds brand awareness in Australia with zero paid media》一文,原文作者為Anna Hamill。

作為聚焦可持續能源的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的營銷預算向來所佔不多,據其營銷經理稱,他們在付費媒體上更是“一毛不拔”。沒有在媒體上花一分錢,特斯拉在澳大利亞卻成功建立了品牌認知和品牌忠誠,它是怎麼做到的呢?這篇文章為我們揭開謎底:體驗營銷與用戶忠誠。

零廣告預算,特斯拉如何讓品牌深入人心



避免“硬銷售”,讓購車體驗更輕鬆


特斯拉首先反思了傳統展示廳的營銷體驗,決心摒棄這種“硬銷售”。他們把產品帶到交通繁榮的地段,讓人們更方便地發現他們,對他們的產品和品牌加以瞭解,而不必承受營銷環境的壓力感。

特斯拉極力淡化“硬銷售”的體驗,在一份關於汽車品牌銷售說辭的排行報告中,特斯拉排在最後一個,報告寫到,“特斯拉的購車體驗更像是走進一個博物館,在解說員的帶領下觀察汽車,同時獲得相關信息”。作為一家不打付費廣告、不花錢贊助的公司,他們必須全力避免不佳的購車體驗。

為了使銷售過程更加流暢便捷,特斯拉把展示廳的可觸化體驗與電商相結合,而相比在展示廳,顧客在電腦上作購車決定更為輕鬆。

"

本文編譯自《Tesla builds brand awareness in Australia with zero paid media》一文,原文作者為Anna Hamill。

作為聚焦可持續能源的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的營銷預算向來所佔不多,據其營銷經理稱,他們在付費媒體上更是“一毛不拔”。沒有在媒體上花一分錢,特斯拉在澳大利亞卻成功建立了品牌認知和品牌忠誠,它是怎麼做到的呢?這篇文章為我們揭開謎底:體驗營銷與用戶忠誠。

零廣告預算,特斯拉如何讓品牌深入人心



避免“硬銷售”,讓購車體驗更輕鬆


特斯拉首先反思了傳統展示廳的營銷體驗,決心摒棄這種“硬銷售”。他們把產品帶到交通繁榮的地段,讓人們更方便地發現他們,對他們的產品和品牌加以瞭解,而不必承受營銷環境的壓力感。

特斯拉極力淡化“硬銷售”的體驗,在一份關於汽車品牌銷售說辭的排行報告中,特斯拉排在最後一個,報告寫到,“特斯拉的購車體驗更像是走進一個博物館,在解說員的帶領下觀察汽車,同時獲得相關信息”。作為一家不打付費廣告、不花錢贊助的公司,他們必須全力避免不佳的購車體驗。

為了使銷售過程更加流暢便捷,特斯拉把展示廳的可觸化體驗與電商相結合,而相比在展示廳,顧客在電腦上作購車決定更為輕鬆。

零廣告預算,特斯拉如何讓品牌深入人心



把忠誠的顧客培養成品牌大使


特斯拉將自己的車主視為最好的營銷夥伴。事實上,特斯拉能夠存活至今,就得益於這些車主對可持續能源的信心。在2003年至2008年兩次瀕臨破產的關頭,特斯拉不得已找到還未提車的車主,讓他們為所訂的車加付1萬到1.5萬美元。現在,特斯拉則通過專屬於其車主的豐厚體驗來回報他們,這些車主多為富有的科技狂熱者,對可持續化感興趣。

緊接著,在計算了加建零售中心的成本之後,特斯拉決定用這筆錢回饋車主,積極發動他們幫忙售車。這種營銷方式對於特斯拉來說成本更低,對於車主來說利益也頗豐,因為這是獲得特斯拉汽車折扣價的唯一方法——特斯拉汽車從來不打折,即使對於內部員工也沒有折扣可言。

在這個項目裡,一個車主推薦他人購車越多,他所能獲得的饋贈也越大,從700美元的特斯拉信用值到太陽能車頂的優先名單,再到還未面市的公版充電牆。

"

本文編譯自《Tesla builds brand awareness in Australia with zero paid media》一文,原文作者為Anna Hamill。

作為聚焦可持續能源的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的營銷預算向來所佔不多,據其營銷經理稱,他們在付費媒體上更是“一毛不拔”。沒有在媒體上花一分錢,特斯拉在澳大利亞卻成功建立了品牌認知和品牌忠誠,它是怎麼做到的呢?這篇文章為我們揭開謎底:體驗營銷與用戶忠誠。

零廣告預算,特斯拉如何讓品牌深入人心



避免“硬銷售”,讓購車體驗更輕鬆


特斯拉首先反思了傳統展示廳的營銷體驗,決心摒棄這種“硬銷售”。他們把產品帶到交通繁榮的地段,讓人們更方便地發現他們,對他們的產品和品牌加以瞭解,而不必承受營銷環境的壓力感。

特斯拉極力淡化“硬銷售”的體驗,在一份關於汽車品牌銷售說辭的排行報告中,特斯拉排在最後一個,報告寫到,“特斯拉的購車體驗更像是走進一個博物館,在解說員的帶領下觀察汽車,同時獲得相關信息”。作為一家不打付費廣告、不花錢贊助的公司,他們必須全力避免不佳的購車體驗。

為了使銷售過程更加流暢便捷,特斯拉把展示廳的可觸化體驗與電商相結合,而相比在展示廳,顧客在電腦上作購車決定更為輕鬆。

零廣告預算,特斯拉如何讓品牌深入人心



把忠誠的顧客培養成品牌大使


特斯拉將自己的車主視為最好的營銷夥伴。事實上,特斯拉能夠存活至今,就得益於這些車主對可持續能源的信心。在2003年至2008年兩次瀕臨破產的關頭,特斯拉不得已找到還未提車的車主,讓他們為所訂的車加付1萬到1.5萬美元。現在,特斯拉則通過專屬於其車主的豐厚體驗來回報他們,這些車主多為富有的科技狂熱者,對可持續化感興趣。

緊接著,在計算了加建零售中心的成本之後,特斯拉決定用這筆錢回饋車主,積極發動他們幫忙售車。這種營銷方式對於特斯拉來說成本更低,對於車主來說利益也頗豐,因為這是獲得特斯拉汽車折扣價的唯一方法——特斯拉汽車從來不打折,即使對於內部員工也沒有折扣可言。

在這個項目裡,一個車主推薦他人購車越多,他所能獲得的饋贈也越大,從700美元的特斯拉信用值到太陽能車頂的優先名單,再到還未面市的公版充電牆。

零廣告預算,特斯拉如何讓品牌深入人心



不花錢自傳播的創意營銷


特斯拉還不放過與大品牌合作的機會。它與澳洲航空聯合舉辦了一場波音737和特斯拉電動汽車之間的比賽,最終達成病毒式的傳播效果,大大增強了品牌知名度。

在特斯拉“Drive to Believe”營銷活動中,對電動汽車持懷疑態度的車主可以用自己的車換一輛特斯拉汽車使用一週,數千人響應了這個活動,親身感受了電動汽車的優勢。值得一提的是,該活動通過Facebook和公司郵件進行推廣,在推廣上也沒有花一分錢。

此外,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知名度也為公司產生了額外的公關效果。他的高曝光率為公司打了免費的廣告。在這種情況下,CEO能夠與顧客直接對話,特斯拉的營銷經理認為,這個現象將在世界範圍內的大公司中成為一個趨勢。

結語:特斯拉的零預算營銷在很大程度上固然得力於新能源、高科技的光環和“鋼鐵俠”CEO的名氣,但是為客戶創造輕鬆的購車體驗、積極建立和利用顧客的品牌忠誠、挖掘顧客心理進行創意營銷,這是其他品牌能夠加以借鑑的。

"

本文編譯自《Tesla builds brand awareness in Australia with zero paid media》一文,原文作者為Anna Hamill。

作為聚焦可持續能源的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的營銷預算向來所佔不多,據其營銷經理稱,他們在付費媒體上更是“一毛不拔”。沒有在媒體上花一分錢,特斯拉在澳大利亞卻成功建立了品牌認知和品牌忠誠,它是怎麼做到的呢?這篇文章為我們揭開謎底:體驗營銷與用戶忠誠。

零廣告預算,特斯拉如何讓品牌深入人心



避免“硬銷售”,讓購車體驗更輕鬆


特斯拉首先反思了傳統展示廳的營銷體驗,決心摒棄這種“硬銷售”。他們把產品帶到交通繁榮的地段,讓人們更方便地發現他們,對他們的產品和品牌加以瞭解,而不必承受營銷環境的壓力感。

特斯拉極力淡化“硬銷售”的體驗,在一份關於汽車品牌銷售說辭的排行報告中,特斯拉排在最後一個,報告寫到,“特斯拉的購車體驗更像是走進一個博物館,在解說員的帶領下觀察汽車,同時獲得相關信息”。作為一家不打付費廣告、不花錢贊助的公司,他們必須全力避免不佳的購車體驗。

為了使銷售過程更加流暢便捷,特斯拉把展示廳的可觸化體驗與電商相結合,而相比在展示廳,顧客在電腦上作購車決定更為輕鬆。

零廣告預算,特斯拉如何讓品牌深入人心



把忠誠的顧客培養成品牌大使


特斯拉將自己的車主視為最好的營銷夥伴。事實上,特斯拉能夠存活至今,就得益於這些車主對可持續能源的信心。在2003年至2008年兩次瀕臨破產的關頭,特斯拉不得已找到還未提車的車主,讓他們為所訂的車加付1萬到1.5萬美元。現在,特斯拉則通過專屬於其車主的豐厚體驗來回報他們,這些車主多為富有的科技狂熱者,對可持續化感興趣。

緊接著,在計算了加建零售中心的成本之後,特斯拉決定用這筆錢回饋車主,積極發動他們幫忙售車。這種營銷方式對於特斯拉來說成本更低,對於車主來說利益也頗豐,因為這是獲得特斯拉汽車折扣價的唯一方法——特斯拉汽車從來不打折,即使對於內部員工也沒有折扣可言。

在這個項目裡,一個車主推薦他人購車越多,他所能獲得的饋贈也越大,從700美元的特斯拉信用值到太陽能車頂的優先名單,再到還未面市的公版充電牆。

零廣告預算,特斯拉如何讓品牌深入人心



不花錢自傳播的創意營銷


特斯拉還不放過與大品牌合作的機會。它與澳洲航空聯合舉辦了一場波音737和特斯拉電動汽車之間的比賽,最終達成病毒式的傳播效果,大大增強了品牌知名度。

在特斯拉“Drive to Believe”營銷活動中,對電動汽車持懷疑態度的車主可以用自己的車換一輛特斯拉汽車使用一週,數千人響應了這個活動,親身感受了電動汽車的優勢。值得一提的是,該活動通過Facebook和公司郵件進行推廣,在推廣上也沒有花一分錢。

此外,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知名度也為公司產生了額外的公關效果。他的高曝光率為公司打了免費的廣告。在這種情況下,CEO能夠與顧客直接對話,特斯拉的營銷經理認為,這個現象將在世界範圍內的大公司中成為一個趨勢。

結語:特斯拉的零預算營銷在很大程度上固然得力於新能源、高科技的光環和“鋼鐵俠”CEO的名氣,但是為客戶創造輕鬆的購車體驗、積極建立和利用顧客的品牌忠誠、挖掘顧客心理進行創意營銷,這是其他品牌能夠加以借鑑的。

零廣告預算,特斯拉如何讓品牌深入人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